图书介绍

回眸与展望 路甬祥科技创新文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回眸与展望 路甬祥科技创新文集
  • 路甬祥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477149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665页
  • 文件大小:271MB
  • 文件页数:677页
  • 主题词:科学技术-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回眸与展望 路甬祥科技创新文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科学与技水1

世纪的回顾与展望——科技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3

科技发展的历史回顾和展望8

科学技术百年的回顾与展望14

规律与启示——从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与20世纪重大科学成就看科技原始创新的规律41

中国近现代科学的回顾与展望56

学科交叉与交叉科学的意义71

百年物理学的启示75

在《中国材料工程大典》首发式上的致辞84

中国制造科技的现状与发展86

技术的进化与展望94

以科技创新促科学发展102

《创新求索录》序言108

《欧洲科学帝国的衰落——如何阻止下滑?》中译本序言110

《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案例(四)》序言112

《中国科学院信息化发展报告2008》序言114

在知识产权与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116

《生物的启示——仿生学四十年研究纪实》序言120

在中国科研信息化论坛上的致辞122

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2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124

在《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创刊6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128

绿色、智能制造与战略性新兴产业130

《中国科学院信息化发展报告2011》序言140

《中国机械工程技术路线图》序言142

关于材料科技与产业的回眸与思考145

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回顾与展望153

第二篇 科技与经济社会175

共享信息资源 缩小数字鸿沟177

高扬科学旗帜,推进知识创新181

信息化与未来186

WTO背景下中国技术发展的机遇与挑战192

科学技术要走在前面——试论科学技术对现代化进程的影响203

对国家创新体系的再思考208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科技创新”战略论坛上的讲话213

科技创新与小康社会216

关于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224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231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两个关键233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 建设创新型国家235

在“科学与社会系列报告”出版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50

发明改变世界 发明创造未来252

认知客观规律 促进科学发展258

以科技创新支撑我国的能源安全263

从科学的春天到建设创新型国家268

自主创新与建设创新型国家272

加强自主创新 支撑科学发展280

以科技创新支撑科学发展284

在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座谈会上的讲话295

走自主创新之路 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之先298

提升知识产权水平 自主创新应对挑战300

把握创新发展方向 建设创新型国家302

《中国现代化报告2010》序言304

迎接新科技革命挑战 引领和支撑中国可持续发展305

致2010中国知识产权高层论坛的贺信317

在中国创新论坛之“走进山东”开幕式上的致辞318

在《中国现代化报告2011》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321

创新中国设计 创造美好未来323

创新与合作让世界更美好328

提升创新设计能力 促进创新驱动发展330

创新驱动建设中国特色智慧城市336

建设中国特色智慧城市 促进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339

绿色化是人与自然协调、人类文明持续繁荣的要求343

把上海建成“东方创新之都”345

第三篇 发展战略与未来展望349

百年技术创新的回顾与展望351

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几点建议360

21世纪上半叶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体系战略研究362

世界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及其影响367

创新促进发展 科技引领未来——关于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思考380

21世纪技术创新进化的展望391

创新2050:科学技术与中国的未来396

要重视研究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问题400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挑战和战略401

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409

应对金融危机 迎接科技革命413

推进科学前瞻 迎接未来挑战416

如何迎接即将到来的科技革命421

以创新之心眺望2049426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429

应对危机 把握机遇 科学前瞻 创新发展436

迎接人类知识文明新时代444

让城市的未来更美好448

第四篇 创新文化与历史人物453

继承五四传统 弘扬科学精神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455

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458

回顾五十年 迈向新世纪463

在纪念华罗庚九十诞辰国际数学会议上的讲话465

创新是科学与艺术的生命真善美是科学与艺术的共同追求467

关于科学伦理道德的思考472

全面把握邓小平科技思想 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477

科学的价值481

全面认识科学技术的价值及其时代特征485

科技创新与科学的价值观491

发扬沈鸿自主创新精神 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498

在《关于科学理念的宣言》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507

在赵九章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会上的讲话511

科学的价值与精神(2008)514

纪念达尔文520

完善科研道德规范 促进科技健康发展526

从仰望星空到走向太空——纪念伽利略用天文望远镜进行天文观测400周年528

学习和继承竺可桢先生的宝贵思想和学术遗产536

科学的价值与精神(2010)539

科学精神是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先进文化544

在第五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纪念华罗庚、陈省身诞辰座谈会上的致辞548

大师的启示551

从图灵到乔布斯带来的启示——关于信息科技的思考与展望561

魏格纳等给我们的启示——纪念大陆漂移学说发表一百周年571

齐奥尔科夫斯基和莱特兄弟给我们的启示579

从沃森、克里克发现DNA双螺旋分子结构说起——纪念《核酸的分子结构——脱氧核糖核酸的结构》发表60周年589

纪念相对论创建110周年暨阿尔伯特·爱因斯坦逝世60周年595

第五篇 科普、教育与人才603

面向21世纪发展我国科学教育的建议605

新世纪中国出版业前景之管见612

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颁布一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613

在中国发明协会成立2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617

更新教育思想观念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619

造就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621

《教育七章》序628

在中国设计业杰出青年创新成果汇报会上的讲话630

写给参加“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科普活动同学们的一封信633

《向科学进军》序言634

推动全民科学传播 积累社会创新资源636

在2009国际工程教育大会开幕式上的致辞637

《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19个伟大瞬间》前言639

在第六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上的讲话641

在第七届中国发明家论坛上的讲话644

《人类昂首奔赴太空的119个伟大瞬间》前言646

在第九届文津图书奖颁奖现场答主持人问648

科普工作应与时俱进650

知识就是力量 创新永无止境652

在第八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654

推动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658

在第四届中国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上的讲话660

科学与幻想的碰撞661

“中国好设计案例研究”系列丛书总序663

发扬求是创新精神,创造更美好的未来66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