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商业会计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商业会计法
  • 王志诚,封昌宏 著
  • 出版社: 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 ISBN:978986654041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55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47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商业会计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绪论3

第一章 商业会计法的概念与发展3

第一节 商业会计法的性质3

壹、商业会计法是规范会计资讯的法律3

贰、商业会计法属公法5

參、商业会计法为经济行政法6

肆、商业会计法属实体法6

第二节 商业会计法的立法理由7

壹、强制商业提供会计资讯7

贰、提供具品质的会计资讯7

參、防止商业经营的弊端9

第三节 商业会计法之效力10

壹、法律位阶10

贰、适用对象11

參、生效的时间11

肆、管辖范围12

第四节 商业会计法之沿革13

壹、商业会计法之公布13

贰、商业会计法第一次修正(民国53年)13

參、商业会计法第二次修正(民国55年)14

肆、商业会计法第三次修正(民国84年)14

伍、商业会计法第四次修正(民国87年)18

陆、商业会计法第五次修正(民国89年)19

柒、商业会计法第六次修正(民国95年)20

第二章 商业会计法的适用与解释25

第一节 商业会计法的适用25

壹、纵向适用关系25

贰、横向适用关系26

參、纵向与横向之结合适用28

第二节 商业会计法之解释29

壹、解释机关及其效力29

贰、解释的目的及态度32

參、解释之方法33

第三章 商业会计法之规范架构35

壹、商业会计事务之定义及适用范围35

贰、主管机关及商业之负责人35

參、会计人员之设置、任免程序及职责35

肆、会计年度35

伍、记帐使用之货币单位及文字36

陆、支出超过一定金额以上者,使用之支付工具36

柒、应采用之会计基础36

捌、定义会计事项36

玖、订立会计制度36

拾、授权主管机关订定商业会计处理准则36

拾壹、规定会计凭证之种类及商业对于凭证之责任37

拾贰、帐簿之种类及记载方式37

拾參、会计科目及财务报表之种类及其注释37

拾肆、会计事务处理程序37

拾伍、具重要性及原则性之入帐基础37

拾陆、损益计算之原则38

拾柒、决算及审核38

拾捌、处罚规定38

拾玖、例外不适用之小规模商业38

第二篇 本论41

第一章 总则41

第一节 商业及商业会计事务41

壹、商业之定义41

贰、商业会计事务之定义44

參、一般公认会计原则之法律地位45

肆、一般公认会计原则内容之争议48

伍、一般公认会计原则之法律位阶51

第二节 商业会计事务之适用范围53

壹、以组织型态区分53

贰、以规模大小区分54

參、公、民营事业一律适用57

第三节 商业会计法之主管机关59

壹、订定主管机关之理由59

贰、中央与地方主管机关之权责59

第四节 商业之负责人61

壹、订定负责人之理由61

贰、商业负责人之范围61

第五节 商业之会计人员67

壹、会计人员之定义67

贰、会计人员之设置68

參、会计人员之种类及资格69

肆、会计人员之任免80

伍、会计人员的责任84

第六节 会计年度87

壹、订定会计年度的理由87

贰、会计年度的期间88

第七节 记帐本位及文字88

壹、概述88

贰、记帐使用文字的原则89

參、使用货币本位之原则90

肆、违反之效果90

第八节 大额支出应使用之支付工具91

壹、概述91

贰、支出之范围及其争议93

參、违反之效果97

第九节 会计基础97

壹、概述97

贰、商业会计法与所得税法之差异98

第十节 会计事项100

壹、概述100

贰、会计事项的分类101

第十一节 会计制度102

壹、概述102

贰、会计制度之法源依据103

第二章 会计资讯的制作程序107

第一节 会计凭证107

壹、会计凭证之定义及功能107

贰、会计凭证之种类及格式107

參、会计凭证之制作、装订及保管112

肆、未取得、给予及保存会计凭证之责任119

伍、原始凭证未取得、毁损及灭失之处理123

第二节 会计帐簿126

壹、会计帐簿之意义及种类126

贰、会计帐簿之设置127

參、会计帐簿之登录132

第三节 会计科目142

壹、概述142

贰、资产负债表上之会计科目143

參、损益表上之会计科目182

第四节 财务报表186

壹、财务报表之涵义186

贰、财务报表之种类187

參、财务报表之编制及保存193

肆、财务报表之注释195

伍、财务报表之格式198

第五节 以电子方式处理会计资讯199

壹、概说199

贰、会计资讯处理程序200

參、法规的修正201

第三章 资产、负债及权益之评价203

第一节 资产之评价原则203

壹、交易取得者203

贰、自行建造或制造者207

參、受赠取得者209

第二节 存货之评价210

壹、取得成本之评价210

贰、成本流动假设之选择212

參、存货之续后评价217

第三节 有价证券之评价221

壹、取得成本之评价221

贰、期末评价方法221

第四节 债权之评价与揭露226

壹、财务报表上之债权226

贰、债权之评价原则227

參、债权揭露之方式230

第五节 固定资产之折旧与折耗230

壹、折旧与折耗之经济意义230

贰、折旧之会计处理231

參、折耗之会计处理235

第六节 无形资产之评价237

壹、定义237

贰、无形资产之会计处理237

參、创业期间费用247

第七节 资产重估价249

壹、定义249

贰、对商业之利益249

參、得重估价之资产250

肆、会计处理原则251

第八节 商业支出之评价253

壹、资本支出253

贰、费用支出254

參、损失支出254

肆、非常损失254

第九节 递延资产之评价255

壹、定义255

贰、评价原则255

第十节 负债之评价257

壹、基本原则257

贰、公司债之评价257

第十一节 非现金出资之评价259

壹、非现金出资之类型259

贰、非现金出资之评价方式262

第十二节 并购及清算财产之评价264

壹、公司之并购265

贰、解散及终止273

第十三节 会计方法之一致性276

壹、意义276

贰、立法技术上的问题276

第四章 损益计算277

第一节 基本原则277

壹、纯益或纯损之计算277

贰、收益、成本、损失及费用之范围280

參、成本、费用与收入配合原则283

第二节 收入认列之时点283

壹、原则性规范284

贰、长期工程合约287

參、分期付款销货288

第三节 退休金费用290

壹、退休金之定义及种类291

贰、退休金之提列方式291

第四节 课税所得之帐外调整293

壹、课税所得与财务会计所得之差异293

贰、差异之调整296

第五节 不得列为费用或损失之项目297

壹、特定之准备297

贰、商业对业主之盈余分配300

第六节 商业会计法对员工奖酬制度的影响302

壹、员工奖酬制度的起源302

贰、员工奖酬制度的定义及类型303

第五章 决算及审核317

第一节 决算之期限317

壹、决算之定义317

贰、决算之期限317

第二节 决算报表之编制319

壹、应编制之决算报表319

贰、本分支机构合并办理决算320

參、违反之效果320

第三节 决算报表之承认321

壹、决算报表承认之意义321

贰、决算报表承认之期限322

參、决算报表承认之效果323

第四节 决算报表之备置、查阅及检查324

壹、决算报表之备置义务324

贰、决算报表之查阅及检查325

參、违反之效果328

第六章 罚则329

第一节 构成要件要素329

壹、主观构成要件330

贰、客观构成要件331

第二节 竞合关系333

壹、法规竞合334

贰、想像竞合337

第三节 一行为不二罚原则338

壹、定义338

贰、一行为之认定原则339

參、重复处罚之禁止343

附录353

索引44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