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近代日本国民的铸造 从明治到大正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近代日本国民的铸造 从明治到大正
  • 田雪梅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9787100126724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93页
  • 文件大小:118MB
  • 文件页数:304页
  • 主题词:政治制度史-研究-日本-近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近代日本国民的铸造 从明治到大正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问题缘起2

一、问题的重要性和特殊性2

二、目前学术界研究的状况4

三、前提的设定及其缘由5

四、具体研究设想和框架8

第二节 国民与国家的关系:近代国民的相关理论9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9

二、近代国民形成的基本理论20

第一章 铸造近代日本国民的构想33

第一节 幕藩体制下的臣民33

一、世袭的身份制度34

二、地方分国的封建领主制度36

三、严密的锁国政策37

四、占统治地位的儒学38

五、从臣民走向国民40

第二节 福泽谕吉关于近代日本国民的构想44

一、福泽谕吉关于铸造近代日本国民的基本主张45

二、福泽谕吉关于铸造近代日本国民构想的鲜明特点51

第三节 森有礼关于近代日本国民的构想57

一、森有礼关于“创造日本国民”的主张58

二、森有礼“创造日本国民”构想的鲜明特点62

三、森有礼“创造日本国民”构想的消极影响65

第四节 木户孝允和陆羯南关于近代日本国民的构想68

一、木户孝允关于铸造近代日本国民的构想及其特点68

二、陆羯南关于铸造近代日本国民的构想及其特点73

第二章 国家强制与国民铸造80

第一节 “去地域化”:政治集中的制度化实践81

一、天皇亲政制度:权力从幕府到天皇的回归82

二、国家主权的统一:从“版籍奉还”到“废藩置县”89

三、户籍制度、学制、征兵制、地税改革的推行与法制统一93

第二节 “去身份制”:政治扩大化的制度变革99

一、实现四民平等99

二、确立立宪政治101

三、建立地方自治制度106

第三节 “构建传统”:国民教育的制度化实践112

一、创立天皇神话113

二、形成有效的学校教育体系122

三、颁布《教育敕语》127

四、实行全方位的文化统合130

第三章 民权运动与国民铸造142

第一节 “去奴仆化”的抗争:自由民权运动与近代国民的铸造142

一、反体制势力的合流:自由民权运动的兴起143

二、抵抗的理论武器:民权146

三、抵抗的“去奴仆化”成效152

四、抵抗的“去地域化”成效163

第二节 “去奴仆化”的再觉醒:大正时期的民众抗争167

一、大正时期民众抗争出现的背景168

二、“去奴仆化”抗争的表现及成效171

三、自由民主思想的深化:体制内部的反体制之声177

四、“去奴仆化”抗争取得成效的社会原因184

第三节 国民向国家臣民的悲剧回归188

一、从国民回归国家臣民的教育准备189

二、“皇国化”国家臣民教育的完全确立192

三、国家臣民教育的极端化194

第四章 走向国民:媒体视野下民众政治意识的变迁(1873~1895)200

第一节 不受欢迎的《征兵令》200

一、恐慌与不安的民众意识201

二、尚无国家意识的近代臣民202

第二节 自由民权运动高涨的民众实态204

一、《自由灯》的启蒙:对民众“奴隶根性”的批判204

二、运动会的开展:民权、“日之丸”和天皇的双重浸透205

三、演讲会的盛况:与权力对抗的快感207

第三节 “甲申事变”的兴奋210

一、“应该如何抵御外辱”:“甲申事变”前的舆论铺垫210

二、“国辱须用血来雪”:一致对外的国内舆论211

三、“他们”和“我们”的区分:“甲申事变”的影响214

第四节 《明治宪法》的颁布215

一、“万岁”的诞生215

二、国民统合的“四位一体”216

三、形成国民的悖论217

第五节 甲午战争的标志性意义219

一、对外战争与“印刷资本主义”的交互220

二、甲午战争中日本媒体的特点222

三、近代国民——“日本人”的形成224

四、国民铸造的肖像画231

五、甲午战争带给日本的负面影响233

第五章 近代日本国民铸造的特点、经验和教训239

第一节 近代日本国民铸造的基本特点239

一、横纵轴交错与时空交互的结合体239

二、实践过程的压迫性240

三、明显的阶段性与不均衡性242

四、强调与“他者”的差异性244

第二节 近代日本国民铸造的客观条件和成功经验248

一、客观条件:江户时代的良好准备249

二、成功经验一:近代国家的制度性保障251

三、成功经验二:近代国家统一市场的形成254

四、成功经验三:“四位一体”的文教整合机制256

五、成功经验四:领导阶层的与时俱进和有效引导257

第三节 近代日本国民铸造的深刻教训259

一、统治者以“国家权益”之名实施对民众权利的压迫259

二、统治者以“民族自立”之名实施对外扩张和国际压迫261

三、走向国家臣民的原因:近代日本市民社会发育的不成熟263

结语267

一、全书观点小结267

二、研究中的几点反思270

参考文献272

附录285

表1 《山梨日日新闻》所刊“甲申事变”后民众反应的相关报道标题285

表2 《山梨日日新闻》所刊甲午战争时期的词丛285

表3 《山梨日日新闻》所刊甲午战争时期关于唤起国民的相关报道(1894年7月~1895年12月)288

后记291

特别鸣谢29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