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两宋孟学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两宋孟学研究
  • 周淑萍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057133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41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54页
  • 主题词:孟轲(前372~前289)-哲学思想-研究-中国-两宋时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两宋孟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上编15

第一章 两宋以前孟学的演进15

第一节 先秦 孟子的自尊与外界的冷漠15

第二节 两汉 孟荀齐号与孔孟一体20

一、《孟子》列于学官,置传记博士21

二、汉代出现注解《孟子》的专著23

三、“孟荀齐号”的逐步消解与孔孟模式的渐趋成形23

四、孟子学说成为汉代思想家的理论资源30

第三节 魏晋至隋 孟学的湮沉37

第四节 唐代 宋代孟学升格的前驱39

第二章 两宋时期 孟子的升格运动48

第一节 孟子道统地位的确立48

第二节 孟子受封袭爵53

第三节 《孟子》立于学官,升为“兼经”55

第四节 《孟子》合入“四书”、“十三经”57

第五节 两宋帝王与孟子64

第三章 两宋孟子升格的内外缘由69

第一节 重振儒学69

一、儒学困境69

二、孟子对宋儒排击佛老的方法论启示72

三、孟子对宋儒排击佛老的思想支持87

第二节 宋人尊崇《中庸》的延伸98

一、《中庸》学之兴起98

二、思孟一体104

三、思孟歧异110

四、思孟学说与原始儒学的理论转型113

第三节 宋人对孟子王道论的选择126

一、重生,立善法,行井田127

二、“以小事大”以保其国130

第四章 两宋非孟思潮139

第一节 孟子不能续道统140

一、孟子悖逆孔子君臣之道,不能续道统140

二、孟子轻慢孔子“六经”,不能续道统149

三、孟子未得孔子真意,不能续道统150

第二节 孟子心性善说无验154

第三节 孟子仁政说迂阔、足惮161

第四节 孟子“辟异端”失于太过165

一、孟子斥陈仲子失于不“探其情”165

二、孟子辟杨墨失于“不知道”166

三、孟子斥许行失于苛责169

第五节 两宋非孟思潮原因探考170

一、李觏非孟,自由的学术批评172

二、司马光疑孟,政治之争与学术抉择176

三、叶适非孟,学派之争与学术抉择180

第六节 两宋非孟思潮遭遇回击183

一、胡宏对疑孟者的回击184

二、张九成对非孟者的回击188

三、余允文对非孟者的回击190

下编203

第五章 孟子人性论在宋代的走向203

第一节 性无善无恶207

一、性之善恶不必究207

二、善为情、为习,非性208

三、善是“故”,非性212

四、善为叹美之辞,非性216

第二节 孟子人性论在北宋的发展220

一、孟子的人性善,即孔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220

二、“以利为本”,故性为善222

三、性即理,故性为善224

第三节 孟子人性论在南宋的走向234

一、本体之性为善,染习之性有善有不善234

二、性为善,太极即性240

三、性为善,万理具于性244

四、性本善,气习使人异248

五、孟子言性即理,然欠说气禀250

六、孟子专言性善乃推其本然260

七、本心善,物欲恶262

第六章 孟子“浩然之气”论在宋代的走向269

第一节 孟子“浩然之气”论269

第二节 “浩然之气”乃实有278

一、“浩然之气”有形而莫能状278

二、“浩然之气”乃天地正气281

三、“浩然之气”,“诚之异名”285

第三节 集义养气288

一、克己绝四以集义289

二、持敬是体,集义为用291

三、力行当行,纯一其思294

四、积众义,循天理295

五、与义杂生,“必有事”则“必有福”297

六、积善以集义,去私意而勿助长299

第四节 持志养气303

一、志御气,守其志303

二、志气交相胜,立心立志304

三、志气内外交相养307

四、立志先立其大312

第五节 知言养气314

第七章 王道回响321

第一节 王霸之辨322

一、王霸用同而名异323

二、王道尽天道,霸道用私心327

三、王道无所为,霸道有所为329

四、王道行至诚,霸道假智术331

五、王道至诚行仁,霸道暂假暂归335

六、王霸之异,困知勉行与时措之宜之分337

七、王霸之异,无意与有意之分339

第二节 复行井田344

一、孟子井田说及其内在矛盾344

二、复行井田在复其道350

三、复行井田则人尽其力、地尽其利352

四、君仁臣贤,则井田易行356

五、井田,万世可行359

六、井田涵育民心,便于征兵362

七、孟子论井田,推旧为新365

第三节 民本余蕴372

一、以民为先,以民为主376

二、与民所欲,制民之欲383

三、与民同乐,天理战胜人欲389

四、君臣之间395

结束语413

附录429

一、宋代研究、评论孟子的专著及文章429

二、参考文献434

后记44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