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转型与重构中国城市发展多维透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转型与重构中国城市发展多维透视
  • 吴缚龙,马润潮,张京祥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109172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85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297页
  • 主题词:城市化-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转型与重构中国城市发展多维透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中国城市空间的重构——多样化的过程与重组的空间1

1.1 引言1

1.2 全球经济重构和中国的多重转型3

1.3 新城市实体和空间特性5

1.4 中国城市:对趋同理论的批判10

1.5 勾画中国城市11

1.6 结论14

2 空间、尺度与政府——重构中国城市体系22

2.1 引言22

2.2 尺度理论和尺度过程的简单回顾23

2.3 政府尺度调整:转变中的中央—地方关系24

2.4 城市化的尺度调整29

2.5 中国城市空间的再组织31

2.6 结论34

3 从区划兼并到区域管治——转型期中国地方政府角色与关系39

3.1 引言39

3.2 研究背景与理论基础40

3.3 中国的地方行政区划体系及其运作43

3.4 实证:长江三角洲及其新一轮行政区划兼并46

3.5 行政区划兼并的效果与问题的根源52

3.6 新的曙光:正在发展中的区域管治56

3.7 结论与讨论58

4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中国地方政府对激烈竞争环境的回应66

4.1 引言66

4.2 愈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与转变中的地方政府67

4.3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出现与内涵69

4.4 一种超越于规划的“规划”:战略规划的多重效应及地方政府的角色75

4.5 进一步的讨论77

4.6 结论78

5 二元化土地制度下的多样化土地交易与中国城市空间结构83

5.1 引言83

5.2 二元化土地制度下的土地开发模式及多样化市场交易86

5.3 土地市场化程度及二元化土地制度下的多样化土地交易新趋势93

5.4 二元化土地制度多样化土地交易下的各种利益、城市空间结构转变及城市规划的作用95

5.5 结论99

6 非正规路径——中国大陆及香港的非法建筑106

6.1 引言106

6.2 从政治经济角度审视非法建筑107

6.3 香港的情况109

6.4 大陆的情况111

6.5 中国香港与大陆的比较113

6.6 结论114

7 全球化与中国城市中心商务区的发展——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例120

7.1 引言120

7.2 中国城市理念的改变120

7.3 规划权力的分散化123

7.4 竞争激烈的规划设计市场以及合同招标体系的出现124

7.5 风靡中国的金融区(financial districts)规划设计127

7.6 结论133

8 历史记忆——地方感与当代上海城市社区的重构过程140

8.1 引言140

8.2 “上只角”、“下只角”的辩证互动与城市社会空间的构建141

8.3 作为“想象社区”的“上只角”和“下只角”142

8.4 湾桥:“下只角”的社会生活145

8.5 上海社区的“绅士化”过程:以卢湾为例146

8.6 结论148

9 公共政策的作用——上海3个城区发展的比较151

9.1 引言151

9.2 上海及其城市行政区简况152

9.3 改革开放后城区发展的差异154

9.4 外部因素:国家和地方层面的公共政策159

9.5 内部因素:地区特征162

9.6 结论164

10 西安的工业重组与城市土地利用转化研究166

10.1 西安的工业发展历程167

10.2 工业重组对西安城市空间及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影响171

10.3 老工业区土地利用转化的2个案例178

10.4 结论181

11 中国城市迁居与城市变迁——回顾与前瞻185

11.1 迁居研究在城市研究中的重要意义185

11.2 中国城市居民的迁居频率187

11.3 中国城市居住迁移的空间模式188

11.4 迁居者的社会人口差异190

11.5 城市内部的迁移与居住分异模式的变迁193

11.6 最近进行的住房改革194

11.7 结论195

12 从单位大院到封闭式社区——制度转型过程中北京的住房与居住变化199

12.1 引言199

12.2 住房分异与居住隔离:理论上的透析199

12.3 北京:一个实证分析205

12.4 结论与讨论215

13 上海流动人口居住分布与都市空间发展221

13.1 引言221

13.2 中国特定背景下的流动人口聚居区理论222

13.3 上海当地人口与就业的空间模式223

13.4 城市边缘的吸引因素——一些观察232

13.5 结论233

14 边缘的增长——新的中国大都市237

14.1 边缘的增长——新的中国大都市237

14.2 郊区化的时空过程239

14.3 都市区的重组247

14.4 面向未来251

15 中国城市流动人口聚居区及城市更新政策之影响评价257

15.1 引言257

15.2 城中村:体制造成的外来人口社区257

15.3 现有城中村改造策略的特点261

15.4 城中村改造政策成效评估262

15.5 结语:国际相关经验对中国城中村改造的启示264

16 转型中的中国城市——建立中国城市重构的理论266

16.1 引言266

16.2 变化的城市过程267

16.3 变化的城市空间形式273

16.4 空间发展的政治276

16.5 持续的城市重构28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