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刘学愚 孙德华文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刘学愚 孙德华文集](https://www.shukui.net/cover/59/31794343.jpg)
- 刘学愚,孙德华著 著
- 出版社: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1122138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698页
- 文件大小:46MB
- 文件页数:722页
- 主题词:经济学-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刘学愚 孙德华文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政治经济学研究篇3
谈石油提价与经济危机3
试论《资本论》的研究对象——驳“资产阶级法权政治经济学”8
讲授《论十大关系》的体会14
《资本论》的强大生命力——纪念马克思逝世100周年16
论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来源23
邓小平经济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34
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几个问题42
市场经济与体制改革篇51
理直气壮地实行奖金制度51
竞争是商品经济的客观规律55
货币是一个筹码63
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不会导致资本主义65
不能随意“拔高”小集体经济67
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69
倡导竞争,增强企业活力71
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价值规律的关系74
论社会主义竞争与清除封建遗毒83
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对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再认识89
论社会主义资金市场95
实行承包制没有改变国有企业的性质101
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必须开拓资金市场104
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的竞争与协作107
价格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113
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118
关于整顿经济秩序的思考121
增加有效供给与抑制通货膨胀126
生产适销对路产品,增加有效供给131
对市场“热”与“冷”的思考134
要正确看待市场疲软问题137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商品流通体系——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理论的再认识140
充分发挥银行对压缩需求膨胀的调控作用146
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152
市场疲软的成因和对策研究156
金融活动怎样贯彻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162
再论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165
正确运用金融杠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读《社会主义金融工作》一书169
解放思想,加快步伐,把国有大中型企业推向市场171
论非价格竞争174
正确认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183
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186
转变政府职能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关键193
市场经济: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规律195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功能199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历史的必然205
中国重返关贸总协定与经济体制改革210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19
加快“复关”步伐,实现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顺利接轨233
产权明晰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238
把握市场的“魔方效应”241
转变观念,把握市场运行规律243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245
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248
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企业法人制度25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农村带来了活力——为《人在市场》一书作序254
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56
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充分发挥主力军的作用267
解放思想,促进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274
论产品质量、名牌效应与企业竞争277
大力推进国有中小型企业的改革285
正确认识和处理银企关系,促进地方经济的蓬勃发展294
社会主义与经济建设篇301
实践是检验经济政策的唯一标准——从落实农村经济政策谈起301
无产阶级的重要历史使命304
满足劳动者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307
国家领导经济的重要手段——经济立法310
明确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搞好国民经济调整312
自然经济阻碍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实现——对云南经济发展的思考316
走一条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学习陈云同志20世纪50和60年代的几篇讲话323
社会主义建设规模必须和国力相适应——学习陈云同志在1957年的一次讲话328
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学习《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一点体会331
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今后进步和发展的基础——学习《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一点体会334
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学习《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体会337
谈我国经济建设战略目标的新特点350
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纲领352
发展云南省商品生产的几点意见362
加强调查研究,搞好“四化”建设366
论新时期非党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373
论社会主义消费379
论社会主义消费的理论与实践393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兼论生产力标准问题403
论“高消费”409
高消费是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畸形消费416
试论生产力标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核心418
治理整顿与坚持生产力标准426
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积极作用431
调整食物结构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434
大胆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437
明确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发展社会生产力442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食物结构446
提高质量是基础,创立名牌增效益449
扩大对外开放是加快云南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452
要重视市场经济条件下乡镇水利的研究——为《市场经济下的中国乡镇水利》一书作序455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紧迫性和对策研究457
关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难点的思考463
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探讨468
论知识经济和中国现代化479
把握知识经济的机遇,加快云南经济的发展488
经济增长与扩大内需493
面临知识经济时代的思考496
要继续做好“世博经济”这篇大文章504
进一步发展云南旅游业的思考508
区域经济和小城镇建设篇515
试论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515
关于云南省民族地区农业生产的布局问题526
论小城镇建设532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问题544
加快发展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几个问题550
加快云南省小城镇建设的几个问题559
关于《元谋县经济、社会、生态综合发展战略规划系统工程研究》课题的几个问题568
关于搞好乡级发展战略和规划的几个问题——昆明市西山区团结乡发展战略和规划介绍577
曲靖的启示584
发展滇中旅游业之我见586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589
要重视迈向新世纪的小城镇建设598
小城镇建设要突出地方民族特色602
云南省小城镇建设应注意的问题605
论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的矛盾与小城镇建设609
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问题篇619
实行定额管理是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重要措施619
发展农村经济要走农、工、副相结合的道路——云南省玉溪县北城公社调查札记622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决不能放松粮食生产624
要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627
加强对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630
农业基础地位的反思与启示636
要正确认识和大力发展乡镇企业638
农村金融与科技兴农641
实行市场配置土地资源647
大胆的探索,有益的启示——谈有偿出让“四荒”土地使用权649
论农村土地资源的市场配置——兼谈有偿出让“四荒”土地使用权652
农业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658
推动农业两个转变的战略抉择661
论农业产业化的理论与实践665
对影响农业产业化诸多因素的有益探讨——为《农业产业化理论与实践》一书作序675
附录:访谈录679
元谋综合发展战略规划系统工程研究成果喜人&《云南日报》记者 冯玉质679
元谋发展战略研究获有关专家的好评&《光明日报》记者 陈可681
他把理论服务于实践,创造了价值——记云南大学副教授刘学愚&《云南盟讯》 白浪682
小城镇是农业现代化的前进基地——访省政协委员刘学愚&《云南日报》记者 卜湘玲684
理论研究的生命力在于实践——记经济学专家刘学愚教授&《云南政协报》记者 张艳芳686
锲而不舍,勇攀高峰&《学府女英》主编 陈丽卿688
执著的追求——记经济学家刘学愚&《大西南画报》记者 张洪691
对外开放是历史和现实的需要——经济学教授刘学愚访谈录&《东陆时报》记者 张文凌693
做大“世博经济”&《云南日报》记者 徐体义695
针对“软处”下硬招——省政协委员刘学愚教授谈云南应对“入世”&《云南日报》记者 李竟立696
后记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