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南海珠江深水扇系统及油气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南海珠江深水扇系统及油气](https://www.shukui.net/cover/58/31789391.jpg)
- 庞雄,陈长民,彭大钧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189561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61页
- 文件大小:174MB
- 文件页数:375页
- 主题词:珠江-油气藏-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南海珠江深水扇系统及油气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深水沉积与深水油气勘探1
第一节 深水油气勘探已在全球范围内取得空前成功1
一、勘探水深不断增加3
二、勘探成功率较高4
三、勘探投资增加,成本降低4
四、深水区油气地质特征4
第二节 深水油气区研究趋势9
一、深水沉积研究已掀起热潮9
二、深水油气勘探与研究的趋势10
第三节 深水扇系统研究面临的问题与挑战16
一、理论上的术语和概念的不确定性16
二、缺乏对沉积过程的深入了解17
三、缺少系统研究和内幕结构的剖析17
四、面对实际应用的挑战17
第四节 我国深水沉积研究现状17
一、我国海洋地质科学研究现状18
二、我国深水领域油气勘探现状与前景19
第五节 白云深水陆坡油气聚集区发现的认识过程和阶段回顾20
一、早期地质调查及评价阶段21
二、凹陷北部中~浅水区勘探失利及再评价阶段21
三、白云深水区研究再度引起重视及北坡天然气田群的发现阶段21
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南海深水扇系统与油气资源”研究与白云深水油气聚集区大发现阶段22
第二章 南海北部区域地质构造与新生代陆坡演化23
第一节 南海大地构造背景及中新生代演化23
一、区域大地构造背景:特提斯和古太平洋的演化以及东南亚大地构造分区23
二、南海及邻区中生代演化与欧亚东南缘晚中生代俯冲增生带26
三、南海及邻区新生代构造演化31
第二节 南海北部构造发育特征36
一、南海北部地壳结构特征36
二、南海北部前新生代基底组成和结构特征38
三、南海北部新生代沉积盆地发育特征42
四、南海北部断裂发育特征44
五、珠江口盆地新生代岩浆活动49
六、南海北部中~新生代陆缘性质和构造应力场的转变49
第三节 白云凹陷构造发育特征及新生代演化51
一、白云凹陷及邻区的地球物理场特征51
二、1530深反射地震剖面的详细研究56
三、白云凹陷基底岩性和结构特征62
四、白云凹陷新生代演化史分析64
第四节 白云凹陷构造演化的物理模拟65
一、物理模拟实验的前提与假设66
二、实验设置与实验材料68
三、实验结果70
四、模拟实验小结75
第五节 白云凹陷成盆和持续沉降机理分析77
一、白云凹陷的结构特点及其对成盆机理的启示77
二、岩石圈热动力条件和岩浆活动79
三、岩石圈伸展随深度变化和下地壳流动80
四、白云凹陷位于伸展构造的转换带上81
五、地幔的作用83
第六节 白云凹陷新近纪沉积充填和陆坡结构演变84
一、恢复陆坡区古地形的思路和复杂性84
二、沉积层厚度的计算——时深转换85
三、白云凹陷新近纪沉积速率和沉积充填样式的变化86
四、回剥计算90
五、沉积充填的正演模拟96
第七节 小结98
第三章 珠江口盆地沉积环境和物源演化99
第一节 生物地层学研究99
一、ODP1148站第三纪生物地层框架99
二、PY33-1-1井生物地层框架101
第二节 南海渐新世以来构造演化历史105
一、地层沉积间断105
二、稀土微量元素分析105
三、黏土矿物分布特征109
四、南海构造演化历史112
第三节 南海北部陆坡区沉积环境演变历史113
一、沉积特征113
二、沉积旋回及海平面变化121
第四节 沉积物物源演化研究123
一、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123
二、ODP1148站沉积物物源演化126
三、判别分析127
四、南海北部沉积物相关性分析131
第五节 南海北部渐新统-中新统重大地质事件(白云运动)及意义135
一、渐新统-中新统分界面的确认136
二、渐新统-中新统界面作为重要地质事件界面的证据136
三、认识和讨论140
第六节 小结140
第四章 南海北部陆坡珠江深水扇系统142
第一节 从陆架到陆坡——南海珠江深水扇系统的发现142
一、南海珠江口盆地深水区逐渐进入关注的焦点142
二、深切谷与珠江深水扇系统的发现143
第二节 白云深水陆坡区的层序地层学研究144
一、层序地层格架级别的探讨145
二、地震反射相位等时界面的确认146
三、相对海平面变化与层序146
四、层序类型及层序界面的确认147
五、生物地层年代、相对海平面变化、全球海平面变化、古地理与沉积层序的相互响应研究149
六、层序格架内各沉积体的相互响应关系研究149
第三节 珠江口盆地海平面变化特征151
一、珠江口盆地相对海平面变化曲线151
二、珠江口盆地相对三级海平面变化与全球海平面变化具有一致性152
三、珠江口盆地二级海平面变化周期与全球海平面变化比较具有差异154
四、珠江深水扇系统沉积与相对海平面变化的响应155
五、台阶式海侵沉积层序组合的油气勘探意义156
第四节 南海珠江深水扇系统的形成特征与控制因素157
一、珠江深水扇系统形成的地质背景157
二、陆坡深水区具有独特的纵向叠置特征并受深部热沉降制约157
三、周边重大地质事件对珠江深水扇系统的控制160
四、珠江深水扇系统是对应于青藏高原隆升的沉积响应161
五、珠江深水扇系统的主控因素165
第五节 白云深水区珠江深水扇系统的沉积特征166
一、稳定的古珠江是主要供流系统166
二、低位期沉积中心有适度迁移并受峡谷水道控制168
三、表现出经典层序地层结构特征但内幕结构具有多样性169
第六节 三级次“源-渠-汇”耦合研究珠江深水扇系统178
一、第一级次的“源-渠-汇”耦合研究179
二、第二级次的“源-渠-汇”耦合研究181
三、第三级次的“源-渠-汇”耦合研究181
第七节 珠江深水扇系统的形成模式184
一、深水扇系统形成模式概述184
二、珠江深水扇系统形成模式的构建思路188
三、珠江深水扇系统的形成模式189
第八节 小结190
第五章 珠江深水扇地球物理识别方法193
第一节 珠江深水扇研究的现状与问题193
一、珠江深水扇识别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193
二、珠江深水扇储层地球物理识别的难点193
三、珠江深水扇地球物理识别研究对策与进展193
第二节 珠江深水扇地球物理响应特征194
一、深水扇岩石物理特征194
二、深水扇地震响应特征196
第三节 珠江深水扇地球物理识别方法198
一、深水扇地球物理识别的研究思路198
二、海上长电缆地震资料处理199
三、珠江深水扇正演模拟方法200
四、无井约束地震反演方法204
五、地震属性分析方法209
六、叠前地震反演方法210
七、深水扇砂体分布的空间预测方法219
第四节 小结224
第六章 白云深水区成藏动力学及油气资源潜力226
第一节 南海北部深水领域油气勘探现状和基本地质226
一、南海北部陆坡深水区属准被动边缘盆地227
二、南海北部陆坡深水区成藏条件227
三、南海北部深水区与国外被动陆缘深水盆地比较229
第二节 白云深水区沉积充填演化及控制因素230
一、白云凹陷的沉积充填及演化231
二、白云凹陷沉积控制因素分析235
三、小结236
第三节 珠二坳陷湖相烃源岩的形成条件236
一、珠二坳陷始新世-早渐新世时期具备潮湿的古气候条件236
二、珠二坳陷断陷期发育大型湖相沉积环境238
三、白云凹陷文昌-恩平组生烃潜力及地球化学特征242
四、几点认识243
第四节 白云凹陷珠海组浅海三角洲沉积的发现及其意义243
一、珠海组顶底界面及时代确定243
二、珠海组浅海三角洲沉积的确认245
三、珠海组三角洲沉积特征246
四、认识及待深入研究的问题248
第五节 珠二坳陷油气资源潜力评价248
一、前期油气资源评价249
二、白云凹陷的油气资源评价250
三、珠二坳陷油气资源评价结果评述253
第六节 白云北坡-番禺低隆起油气聚集规律254
一、白云北坡-番禺低隆起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255
二、番禺低隆起油气成藏过程分析265
三、晚期断裂控制天然气运聚成藏是白云北坡天然气藏的成藏特色269
第七节 白云凹陷地层压力特征及演化分析270
一、番禺低隆起温、压条件271
二、流体包裹体古流体压力热动力学模拟271
三、白云凹陷地层压力数值模拟272
四、晚期东沙运动是第3压力旋回泄压的动力背景278
第八节 白云凹陷中央底辟带的发现279
一、白云凹陷底辟构造的识别279
二、白云凹陷底辟构造的形态分类280
三、白云凹陷底辟构造的形成背景282
四、白云凹陷中央底辟带发现的意义283
第九节 白云深水区油气成藏条件及勘探前景283
一、白云凹陷的烃源岩、储-盖、圈闭等地质单元的配置关系284
二、白云深水区油气成藏的动力学条件289
三、白云深水区有利油气成藏区295
第十节 小结296
第七章 结语298
一、创新成果298
二、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303
附录304
附录Ⅰ 深水沉积的基本概念304
一、沉积物重力流的概念305
二、沉积物重力流的形成条件305
三、沉积物重力流的形成机制与过程306
四、沉积物重力流的基本类型及其特征307
五、沉积物重力流沉积相与相模式311
六、深水沉积系统与深水扇系统312
七、深水扇系统研究的有关学派及发展史314
八、层序类型分析315
附录Ⅱ 深水沉积研究的回顾与前瞻316
一、深水沉积研究历史回顾316
二、深水沉积研究存在的问题317
三、对深水沉积研究存在问题的理解和前瞻320
附录Ⅲ 世界重要深水油气田的构造特征321
一、东巴西裂谷系和坎坡斯(Campos)盆地321
二、西非沿岸裂谷系和尼日尔三角洲328
三、墨西哥湾盆地334
四、南沙海槽盆地336
五、其他深水含油气盆地338
六、白云凹陷与世界深水油气盆地的比较339
参考文献342
后记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