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武器装备环境适应性论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于衍华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兵器工业出版社
- ISBN:7801728750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23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38页
- 主题词:武器装备-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武器装备环境适应性论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1章 环境适应性与环境适应性论证6
1.1 武器装备所遇到的环境及影响情况判断6
1.1.1 武器装备使用所遇到的环境6
1.1.2 环境对武器装备的影响情况判断8
1.2 武器装备环境适应性的概念10
1.3 研究环境适应性的重要性11
1.3.1 环境适应性要求对武器装备研制有重要影响11
1.3.2 环境适应性对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发挥有重要影响12
1.3.3 环境适应性对武器装备的部署、选择有较大影响12
1.3.4 环境适应性对武器装备储存、维修和管理有重要影响12
1.4 武器装备环境适应性差造成的损失示例13
1.5 环境适应性研究发展概况15
1.5.1 国外研究发展概况16
1.5.2 国内研究发展概况21
1.6 环境工程理论的研究与应用22
1.7 环境适应性论证29
1.7.1 环境适应性论证的意义29
1.7.2 环境适应性论证的任务和主要工作内容30
1.7.3 环境适应性论证的依据31
1.7.4 环境适应性论证的要求33
1.8 武器装备发展建设中对环境与环境适应性的定位35
1.8.1 宏观定位35
1.8.2 型号论证中的定位35
第2章 武器装备寿命周期各阶段环境工程工作要点39
2.1 论证阶段39
2.1.1 武器装备研制立项综合论证39
2.1.2 武器装备研制方案论证40
2.1.3 武器装备研制总要求论证40
2.2 工程研制阶段42
2.2.1 环境适应性设计42
2.2.2 环境适应性试验42
2.2.3 环境质量控制43
2.3 定型阶段44
2.3.1 环境适应性定型鉴定试验44
2.3.2 环境适应性和环境保障能力评定44
2.3.3 完成定型工作45
2.4 生产部署阶段45
2.5 使用阶段45
2.5.1 环境保障工作45
2.5.2 环境基础研究46
2.5.3 环境工程管理48
2.6 退役阶段48
2.6.1 全面总结经验48
2.6.2 提出已有环境保障设备处理意见48
2.7 环境工程项目在寿命周期各阶段的应用48
第3章 环境对武器装备性能、结构的影响分析50
3.1 自然环境影响分析50
3.1.1 大气环境50
3.1.2 生物环境62
3.1.3 海洋环境65
3.1.4 空间环境65
3.2 诱发环境影响分析70
3.2.1 诱发气候环境70
3.2.2 机械环境73
3.2.3 化学环境77
3.2.4 电磁辐射环境80
3.3 组合环境影响分析81
3.3.1 双因素组合81
3.3.2 多因素组合83
第4章 环境因素对人的影响分析85
4.1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85
4.1.1 低气压85
4.1.2 气压波动86
4.1.3 氧环境87
4.1.4 热环境88
4.2 力学环境影响分析93
4.2.1 超重93
4.2.2 失重94
4.2.3 冲击95
4.2.4 振动97
4.3 声环境影响分析99
4.3.1 噪声100
4.3.2 次声101
4.3.3 超声102
4.4 辐射环境影响分析102
4.4.1 电离辐射102
4.4.2 非电离辐射103
4.5 化学环境影响分析106
4.5.1 大气化学环境106
4.5.2 水化学环境107
4.6 航空环境影响分析108
4.6.1 高空缺氧108
4.6.2 其他108
4.7 空间环境影响分析108
4.7.1 失重、微重力109
4.7.2 空间孤独109
4.7.3 宇宙辐射110
4.7.4 封闭环境110
4.8 航海环境影响分析111
4.8.1 海风111
4.8.2 波浪111
4.8.3 噪声112
4.8.4 舰船振动113
4.8.5 电磁场与微波113
4.8.6 封闭环境污染113
4.8.7 水下环境114
第5章 环境对作战行动和作战效果的影响分析116
5.1 舰船116
5.1.1 海岸地形116
5.1.2 潮汐117
5.1.3 海水盐度117
5.1.4 风117
5.1.5 海流和潮流119
5.1.6 波浪120
5.1.7 海洋锋与中尺度涡123
5.1.8 能见度124
5.1.9 海面温度126
5.1.10 温跃层、密跃层127
5.1.11 水色和透明度127
5.1.12 内波127
5.2 飞机127
5.2.1 对飞行的影响127
5.2.2 对航空通信的影响134
5.2.3 对C3I系统可靠性的影响135
5.2.4 对空中作战样式选择和作战活动的影响135
5.2.5 对空中加油的影响137
5.2.6 对夜间空袭、空战的影响138
5.2.7 对隐形飞机隐蔽和突防的影响138
5.2.8 高空大气环境对飞行的影响140
5.3 地地导弹141
5.3.1 对推进剂的影响141
5.3.2 对方位瞄准的影响142
5.3.3 对发射和飞行安全的影响143
5.3.4 对飞行和命中精度的影响145
5.3.5 对再入弹头生存的影响148
5.3.6 对作战行动和战术运用的影响148
5.4 装甲车辆149
5.4.1 对机动性能的影响149
5.4.2 对作战效能的影响152
5.4.3 对光学器件的影响152
5.5 火炮等常规武器153
5.5.1 对射击的影响153
5.5.2 对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的影响157
5.5.3 对榴霰弹(烟幕弹)发射装置的影响158
5.5.4 对作战行动的影响158
5.6 航天器160
5.6.1 对飞行的影响160
5.6.2 对表面电位的影响160
5.6.3 对材料和部件的影响161
5.6.4 对星地通信的影响161
第6章 环境适应性需求分析162
6.1 作战使用对武器装备的环境适应性需求分析162
6.1.1 作战样式分析162
6.1.2 作战使用方案分析169
6.1.3 作战任务剖面172
6.1.4 拟制环境保障方案173
6.2 训练对武器装备的环境适应性需求分析173
6.2.1 训练特点173
6.2.2 训练任务剖面和主要环境因素174
6.2.3 训练环境保障工作175
6.3 储存对武器装备的环境适应性需求分析175
6.3.1 储存的意义与分类175
6.3.2 储存环境对武器装备的影响176
6.3.3 储存环境控制措施177
6.3.4 储存的存放要求179
6.3.5 武器装备储存剖面的确定181
6.3.6 储存环境因素182
6.3.7 武器装备储存环境适应性需求184
6.4 环境适应性需求分析综合185
6.4.1 武器装备寿命期环境剖面185
6.4.2 武器装备寿命期各阶段的主要事件与环境186
6.5 现役武器装备环境适应性分析187
6.5.1 使用中的经验教训调研188
6.5.2 使用中发现的问题188
6.5.3 达到的环境适应性水平188
6.5.4 提高环境适应性的目标和措施188
6.6 提出环境保障模式和环境适应性需求构想189
6.6.1 环境保障模式189
6.6.2 环境适应性需求构成构想190
第7章 环境适应性要求191
7.1 确定环境适应性要求应考虑的几个问题191
7.1.1 风险率的确定191
7.1.2 环境参数阈值的确定194
7.1.3 工作条件的确定194
7.1.4 承受条件的确定195
7.1.5 拟定相对性能统计量195
7.1.6 环境总体196
7.1.7 使用区域196
7.2 自然环境适应性要求196
7.2.1 大气环境适应性要求196
7.2.2 空间环境适应性要求207
7.2.3 海洋水文环境适应性要求207
7.2.4 地表环境适应性要求208
7.2.5 地质环境适应性要求208
7.2.6 生物环境适应性要求208
7.3 诱发环境适应性要求209
7.3.1 诱发大气环境适应性要求209
7.3.2 诱发海洋环境适应性要求209
7.3.3 诱发机械环境适应性要求209
7.3.4 诱发化学环境适应性要求213
7.3.5 诱发电磁辐射环境适应性要求214
7.4 其他要求215
7.4.1 环境保障设备要求215
7.4.2 环境保障资料要求216
7.4.3 环境适应性试验要求216
7.4.4 环境适应性评价要求217
7.4.5 环境适应性质量控制要求217
7.5 综合权衡和可行性分析217
7.5.1 综合权衡217
7.5.2 可行性分析220
第8章 环境适应性评价222
8.1 评价的目的、作用与原则222
8.1.1 环境适应性评价的目的222
8.1.2 环境适应性评价的作用223
8.1.3 环境适应性评价的原则和要求223
8.2 环境适应性评价的时机224
8.2.1 论证阶段的环境适应性评价224
8.2.2 工程研制阶段的环境适应性评价225
8.2.3 定型阶段的环境适应性评价225
8.2.4 使用阶段的环境适应性评价226
8.3 环境适应性评价的基本过程226
8.3.1 确定评价目标和内容226
8.3.2 制定环境适应性评价计划226
8.3.3 选择评价方法227
8.3.4 收集评价数据227
8.3.5 分析试验结果,编制环境适应性评价报告227
8.4 评价方法228
8.4.1 比较分析评价方法228
8.4.2 实验室试验评价方法228
8.4.3 现场试验评价方法229
8.4.4 仿真试验评价方法229
8.4.5 部队试验评价方法229
8.5 评价应用示例231
8.5.1 环境适应性评定项目231
8.5.2 自然环境适应性评定232
8.5.3 诱发环境适应性评定244
第9章 环境适应性论证基础与环境保障研究247
9.1 论证基础理论研究247
9.2 环境基础科学研究247
9.3 战场环境对武器装备的影响研究250
9.3.1 战场环境威胁机理250
9.3.2 战场损伤模式251
9.4 电磁环境对武器装备的影响研究252
9.4.1 电磁干扰对武器装备的影响252
9.4.2 电子战的发展及其对战争进程的影响252
9.4.3 电磁环境影响研究的重点253
9.5 环境保障理论与应用研究254
9.6 环境保障资源配套建设研究255
9.6.1 气象观(探)测系统建设255
9.6.2 气象通信系统建设257
9.6.3 气象资料加工处理系统建设257
9.6.4 天气预报业务系统建设258
9.6.5 专用气象保障设备建设258
9.6.6 保障设备试验与评价研究259
第10章 环境适应性论证手段建设研究261
10.1 环境试验设备、设施建设261
10.1.1 建设重点261
10.1.2 建设要求262
10.2 仿真手段建设263
10.2.1 仿真技术在环境试验中的地位与作用263
10.2.2 国外发展概况264
10.2.3 仿真实验室建设方案设想265
10.2.4 综合环境模拟试验系统建设方案示例270
10.3 建立环境适应性论证决策支持系统275
10.3.1 系统的结构276
10.3.2 系统的功能277
10.3.3 系统的基本方案278
10.3.4 系统应有的基本特征279
10.3.5 系统的工作流程279
10.3.6 典型环境适应性论证决策支持系统建立方法示例281
附录A 深化环境适应性研究307
A.1 问题的提出307
A.1.1 适应新军事革命发展的需求307
A.1.2 实现新的作战原则的需求308
A.1.3 跨越式发展的需求309
A.1.4 应战性对策的需求309
A.1.5 信息化战争的需求310
A.1.6 高新技术武器装备作战的需求310
A.2 武器装备环境适应性的科学问题311
A.2.1 武器装备环境适应性困惑的表现及原因311
A.2.2 深化对环境适应性概念的理解312
A.3 环境影响效益函数314
A.4 环境影响机制分析315
A.5 环境适应性评估317
A.5.1 环境适应性评估的步骤317
A.5.2 评估类型和内容320
参考文献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