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三江民族文化小词典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三江民族文化小词典](https://www.shukui.net/cover/55/31780480.jpg)
- 吴桂贞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
- ISBN:7536352956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167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208页
- 主题词:少数民族-民族文化-三江侗族自治县-词典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三江民族文化小词典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三江概况1
地理位置1
历史沿革1
族源、族称1
人口及行政区划7
自然条件7
饮食8
糯食8
油茶8
酸食9
生食9
“牛憋、羊憋”9
烧鱼10
紫血10
酸汤鱼10
鱼肠粥10
重阳酒10
“农家乐”11
苗族饮食习俗11
瑶族饮食习俗11
服饰12
侗族亮布12
侗族服饰12
“老侗”女式服饰13
“绞侗”女式服饰13
侗族男式服饰13
头帕14
侗帕14
花带、胸兜14
背带14
百鸟衣15
花钩鞋15
侗族百褶裙15
苗族服饰16
苗族百褶裙16
瑶族服饰17
建筑18
风雨桥18
鼓楼18
侗寨19
吊脚木楼19
寨门20
井水亭20
晾禾架20
戏台20
凉亭21
萨坛21
土地神21
石板路21
香竿22
生产23
送春牛23
新年开耕23
戊日不动土,子日不动庄稼24
草标24
压青施肥24
三月云雾鱼24
插秧三俗24
捡田螺25
叶丛捞虾25
三月约青,九月约黄25
四月八慰劳耕牛25
洗禾剪25
翻田冬晒25
喊寨26
上山拉木敬山神26
一家起房百家帮26
放排起航,烧香放炮26
围山打猎,见者有份26
先砍三斧27
放蜂、挖蜂27
装套索27
生产工具27
婚俗29
行歌坐夜29
换“档”29
煮糖粥29
程阳八寨婚俗30
篝火迎亲30
偷亲和抢亲30
“公勾”31
送嫁衣31
新娘挑水31
吃新郎喜酒32
闹新娘油茶32
送新娘33
新娘手布33
“转定送”34
送舅爷礼34
姑表抢礼34
勾亲34
不落夫家35
送棉花35
送布35
请新娘干活35
迟送的嫁妆36
离婚37
苗族婚俗37
瑶族婚俗38
壮族婚俗38
汉族婚俗40
节庆41
春节41
踩歌堂41
二月初二42
梅林侗族大歌节42
抬“官人”42
花炮节43
独峒“月地瓦”43
清明44
土王节45
谷雨节45
四月八45
五月初五46
五月十三46
龙舟节46
六月六46
新米节47
七月十四47
八月十五47
平流斗牛节48
独峒坡会48
程阳南瓜仗49
“多耶程阳桥”文化旅游节50
晒江禾花鱼节50
丹洲柚子节51
冬节51
十月十二51
除夕52
苗族蕨菜坡会52
拉牛上树节53
苗年53
苗族春节53
苗族拉鼓节54
瑶族春节54
红瑶春社54
瑶族清明54
瑶族中元节55
瑶族粑粑节55
瑶族盘王节55
壮族牛王节55
六甲人的节庆55
礼仪57
生育标57
外婆鸡57
三朝酒57
缝背带58
婴儿米袋58
出月58
串串肉58
送糍粑58
进新屋59
“拉桑”59
火塘排座习俗59
尊称与昵称59
打油茶60
吵“勉美”60
送布鞋60
挂镜屏60
“村买”61
拦路对歌61
添粮祝寿62
“月也”63
百家宴63
苗族礼仪64
打芦笙同年64
打老庚65
吃同年65
六甲人走亲66
戏曲67
侗戏67
桂戏67
彩调剧68
舞蹈69
民间舞蹈69
侗族耶舞69
芦笙双人舞69
芦笙踩堂舞70
芦笙比赛舞70
芦笙圆圈舞70
侗族款舞70
苗族芦笙舞71
苗族“伦双”71
苗族“伦捞堂”71
瑶族“吐念友利”71
瑶族冬念舞72
汉族狮子舞72
舞龙72
歌曲73
侗族大歌73
小歌73
细声歌73
流水歌74
白话歌74
酒歌74
耶歌74
礼俗歌74
双歌74
拦路歌75
赖油歌75
丧歌75
琵琶歌75
嘎经75
牛腿琴歌75
笛子歌76
木叶歌76
苗族民歌76
瑶族民歌76
壮族民歌76
六甲歌76
组织78
村寨78
“斗”78
“格”78
寨老79
“款”79
款坪79
款首79
款脚80
款军80
款词80
款约80
讲款81
六面阴规81
六面阳规81
六面威规81
老人协会81
工艺82
侗锦82
编织82
刺绣82
彩绘82
雕刻83
石雕83
侗族村寨布局特色83
鼓楼坪镶嵌艺术83
木构建筑技艺84
银制品84
瑶族工艺84
信仰86
侗族宗教信仰86
侗族居住习俗86
香火86
拜香火87
点黑灰87
认父母87
下谷种88
禁吹芦笙88
修阴功88
祭“萨”88
壮威89
喊魂89
祭土地公89
祭庙89
祭桥89
祭树神、石神90
游神90
点墨记90
斋戒90
含银90
分发孝布90
撒米91
还愿91
道场91
出脚91
架地91
插柚叶92
预测吉凶92
瑶族经书92
瑶族自然崇拜92
瑶族祖先崇拜93
瑶族“巫师”、“师公”93
体育94
抢花炮94
民间武术94
拍毽子95
斗鸟95
抽陀螺95
下棋96
掰腕子97
摔跤97
文化专著98
《三江县志》98
《三江侗族自治县县志》98
《侗族歌谣研究》99
《广西傩文化探幽》99
《没有国王的王国》99
《侗族文学史》100
《中国侗族戏曲音乐》100
《中国侗族村寨文化》100
《侗族民间文艺美论》101
《侗族民间文化审美论》101
《侗族通览》101
《理性的曙光》102
《诗意的生存》102
文学专著103
《侗族民间故事选》103
《侗族民歌选》103
《侗族民间爱情故事选》103
《养鹅小姑娘》104
《侗歌三百首》104
《救太阳》104
《努志潭》104
《侗族琵琶歌》105
《侗族款词耶歌酒歌》105
《三江各族民歌选》105
《侗乡风情录》105
《两代人的歌》106
《我爱高山近太阳》106
《山乡纪事》106
《神奇鼓楼》106
《蜂巢界》107
《山乡笔记》107
《鼓楼·太阳·月亮》107
民间艺术108
《秦娘梅》108
《辨新娘》108
《武术芦笙》108
侗族农民画108
名人题词109
郭沫若题程阳桥诗109
古笛题岜团桥诗109
医药110
四肢麻木简易治法110
治牙痛二方110
烟焦油疗法110
金银花治痱子111
人乳药用111
七叶一枝花药用111
鱼腥草药用111
黄鳝药用111
木烟脂111
生茶油111
热茶油111
老茶叶112
艾烧112
草芯烧112
刮痧112
桐蜈膏112
老姜糖112
焦茶麸汤112
焦糁汤112
初五山苍子113
竹鼠齿浆113
糖蚓膏113
红火炭汤113
蜘蛛窝113
生盐113
茶油脚绿霉药膏113
猪肝沾锅墨113
内服药113
外敷药114
穴位点药114
捏疗法114
刺疗法114
针挑法114
叩击疗法114
熏气疗法114
洗浴疗法114
拔火罐疗法114
发汗疗法114
烘烤疗法114
爆灼疗法115
挂药疗法115
催吐疗法115
瑶族医药115
瑶族庞桶浴115
土特产116
茶叶116
山茶油116
牛肉干117
禾花鱼118
三江大糯118
丹洲蜜柚118
梅林夏橙119
百合119
归东野葡萄120
高基罗汉果120
香菇121
木耳121
干笋片121
魔芋122
高露煮茶122
高友韭菜122
酸制品122
年糕122
瑶族腊肉122
竹制品123
奇石124
三江彩124
黑底金纹石124
三江紫卵124
历史人物及民间艺人萨岁125
姜良、姜妹125
骆郎、贯公126
竹王、三王126
飞山大王126
石尚发127
罗文兴127
杨瑞斌127
吴朝堂127
吴居敬127
吴永勋128
名胜古迹及景区程阳桥129
岜团桥129
马胖鼓楼129
三江鼓楼130
和里三王宫131
丹洲古城131
高定鼓楼群131
高定独柱鼓楼132
独峒风雨桥群132
大塘坳132
林略草坪132
林略梯田133
产口古榕133
三江侗族博物馆133
侗族生态博物馆133
座龙寨133
八协寨134
平流寨134
华练寨134
岜团寨134
高定寨134
程阳景区135
马胖景区135
丹洲景区135
良口景区137
老堡景区137
同乐景区138
高基景区139
龙塘生态区139
铭刻141
为远贾放行告示碑141
程阳永济桥序碑141
重修文星桥序碑141
和里三王庙重修传记碑142
怀远县总图、怀远县城图碑142
独峒款碑142
马胖永定条规碑143
和里三王庙重修碑记143
禁忌145
象征与禁忌145
等级与禁忌145
图腾与禁忌147
人文宗教与禁忌147
汉语拼音索引149
主要参考文献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