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公司治理模式趋同化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公司治理模式趋同化研究
  • 孙光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62190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53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65页
  • 主题词:公司-企业管理-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公司治理模式趋同化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国外关于公司治理趋同与存续的争论及启示1

一 公司治理模式形成原因的理论解释2

二 公司治理趋同与存续的理论依据7

三 关于趋同的实现形式的争论11

四 关于趋同于何种模式的争论13

五 评论与启示16

第二节 国内关于公司治理趋同研究的文献综述38

一 公司治理趋同研究的文献检索38

二 关于趋同的原因、表象及障碍的研究41

三 关于趋同于何种模式的研究50

四 是否趋同对于我国的现实意义53

第三节 本书的框架、研究结论及创新55

一 本书结构与主要内容55

二 研究结论及创新59

第二章 公司治理的两大典型模式比较62

第一节 公司治理的涵义62

一 公司治理的主体63

二 公司治理所要解决的问题64

三 公司治理的内部结构68

四 公司治理的外部手段70

第二节 公司治理两大典型模式的特征比较70

一 股权结构71

二 股东类型75

三 内部治理结构84

四 激励机制89

五 外部治理92

六 职工参与94

七 公司治理目标设计95

八 小结96

第三节 两大典型公司治理模式的优缺点比较97

一 美英公司治理模式的优缺点97

二 德日公司治理模式的优缺点98

三 哪种治理模式更为理想99

第四节 两大典型公司治理模式的形成原因比较102

一 市场体制方面的差异102

二 理论背景方面的差异105

三 法律制度方面的差异108

四 历史文化传统方面的差异111

第三章 经济全球化促进公司治理模式的趋同化113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113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导致公司治理问题的全球化116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公司治理基础的一体化119

一 经济全球化导致各国公司股权融资的国际化119

二 经济全球化导致德日公司股权结构的分散化123

三 经济全球化导致美英公司股东类型的机构化125

第四节 经济全球化导致各国公司治理原则的趋同化129

第五节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公司治理模式趋同化概览140

第四章 公司治理内部结构的融合146

第一节 董事会中心主义已为各国公司立法普遍确认146

一 股东主权观与股东会中心主义的确立146

二 股东主权观的局限与董事会中心主义的普遍确立148

第二节 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得到各国的普遍认同153

一 美国董事会的虚化与改革154

二 日本董事会的异化与改革160

第三节 公司财务监督的有效性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热点165

一 美国公司财务审计制度的改革166

二 英国审计人制度的设立171

三 日本监察人制度的修订173

四 欧洲大陆国家公司财务监察制度改革动向177

第四节 促进职工参与公司治理在各国已是大势所趋179

一 德国劳资共决制179

二 日本利益共同体制182

三 美国职工持股制度184

四 英国职工持股制度189

第五章 公司治理外部手段的借鉴193

第一节 接管作为一种重要的公司治理手段正被欧盟广泛借鉴193

一 接管作为一种重要的公司治理手段的运作机理193

二 接管作为一种重要的公司治理手段的价值评说196

三 规制接管的两大立法主义203

四 接管作为一种重要的公司治理手段正被欧盟广泛借鉴206

第二节 股东和债权人提起公司治理诉讼正在日本和欧盟普遍流行214

一 股东提起公司治理诉讼制度214

二 债权人提起公司治理诉讼制度221

三 股东和债权人提起公司治理诉讼正在日本和欧盟普遍流行226

第六章 趋同化的启示——我国公司治理模式基础的培育233

第一节 相对集中的股权结构是最优的股权结构233

一 股权集中度与公司治理模式的差别234

二 股权集中度与公司治理手段应用上的差别235

第二节 机构 法人股东是最佳的公司治理主体239

第三节 股权分置改革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模式基础的培育246

一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模式基础的现状246

二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概况249

三 股权分置改革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基础的变革257

第七章 趋同化的启示——我国公司治理内部结构的构建265

第一节 加强董事会的独立性是构建内部结构的关键265

一 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问题266

二 上市公司的董事会结构问题268

三 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问题269

四 独立董事的资源和市场问题270

五 独立董事的法定义务问题271

第二节 提高监事会监督的有效性是构建内部结构的重心273

一 加强监事会监督地位的独立性274

二 完善监事会的人员结构275

三 扩大监事会职权277

四 明确监事会及成员的义务和责任281

第三节 明确职工参与途径是构建内部结构的重要内容282

一 职工代表大会284

二 工会286

三 职工董事287

四 职工监事289

五 职工持股会291

第八章 趋同化的启示——我国公司治理外部手段的培植296

第一节 培植公司控制权市场是构建我国公司治理模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296

一 股权分置改革前的我国上市公司收购机制296

二 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上市公司收购机制的新变化300

第二节 推行股东和债权人诉讼是构建我国公司治理模式的重要途径304

一 进一步完善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304

二 我国公司法人格否认诉讼制度的引入与完善323

参考文献332

后记35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