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肿瘤标志临床应用与研究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肿瘤标志临床应用与研究 第2版
  • 万文徽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 ISBN:7810719491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43页
  • 文件大小:54MB
  • 文件页数:462页
  • 主题词:肿瘤-实验室诊断-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肿瘤标志临床应用与研究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总论1

一、肿瘤标志的发展概况1

二、肿瘤标志的概念和分类2

第二章 肿瘤标志的获得与鉴定:抗原和抗体第一节 肿瘤抗原的研究、鉴定与应用7

一、抗原和肿瘤抗原的一般概念7

二、肿瘤抗原的特点10

三、肿瘤抗原的加工和呈递11

四、肿瘤抗原的研究方法13

五、肿瘤抗原的鉴定15

六、肿瘤抗原的应用17

七、肿瘤抗原研究的展望20

第二节 抗体的生物学特性及抗体的制备和应用22

一、机体的免疫系统及抗体的产生22

二、抗体的分子结构26

三、抗体工程31

四、抗体的分离纯化技术42

五、抗体与抗原的反应及反应模式45

六、抗体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前景48

第三章 肿瘤标志的临床应用53

第一节 血清(血浆)肿瘤标志及其测定方式53

一、血清(血浆)肿瘤标志53

二、血清(血浆)肿瘤标志测定方式95

第二节 血清(血浆)肿瘤标志临床测定的评估101

一、诊断试验评价的资料准备101

二、诊断试验评价指标102

三、接受器工作特性曲线103

四、关于血清(血浆)肿瘤标志的临界参考值105

第三节 血清(血浆)肿瘤标志临床应用要点106

一、血清(血浆)肿瘤标志在肿瘤临床诊治中的作用107

二、血清(血浆)肿瘤标志临床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及解决办法108

第四节 血清(血浆)肿瘤标志免疫测定的质量控制和标准化112

一、影响血清(血浆)肿瘤标志免疫测定的因素112

二、目前国内血清(血浆)肿瘤标志测定存在的问题114

三、血清(血浆)肿瘤标志临床免疫测定标准化的一般原则115

四、甲胎蛋白、前列腺特异抗原和癌胚抗原测定的标准化118

第五节 关于血清(血浆)肿瘤标志临床应用实施准则120

一、肿瘤标志临床应用的一般原则121

二、肿瘤标志检测的质量保证122

三、小结126

第六节 组织细胞肿瘤标志的免疫组化检测130

一、免疫组化染色方法131

二、免疫组化结果读判139

三、免疫组化在肿瘤临床中的应用144

第七节 乳腺癌雌激素、孕激素受体测定的临床意义152

一、雌激素受体的结构152

二、受体的作用机制153

三、受体作用的特点154

四、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的测定方法155

五、受体的放射性配体结合分析法155

六、测定乳腺癌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的临床意义157

七、注意不同检测方法对激素受体评估的影响158

第八节 HER-2/neu基因产物在乳腺癌诊断治疗中的作用160

一、HER-2/neu的结构与功能160

二、HER-2/neu和乳腺癌162

三、HER-2/neu的检测165

四、结语167

第四章 肿瘤标志相关研究169

第一节 肿瘤遗传标志及其应用169

一、肿瘤的遗传方式169

二、肿瘤相关基因作为遗传标志的应用价值175

第二节 实体肿瘤分子生物标志的研究和应用180

一、实体肿瘤分子生物标志存在的理论依据180

二、肿瘤分子生物标志测定的内容及方法181

三、肿瘤分子生物标志测定的对象184

四、多种肿瘤标志的综合分析185

五、肿瘤分子生物标志测定中的问题及对策186

六、肿瘤分子生物标志的应用前景188

第三节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分子标志的研究190

一、t(1;19)(q23;p13)及其形成的E2A/PBX1融合基因190

二、MLL基因重排及其形成的融合基因191

三、t(12;21)(p13;q22)易位及其形成的TEL/AML1融合基因193

四、t(9;22)(q34;q11)易位及其形成的BCR/ABL融合基因194

五、免疫球蛋白及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196

六、儿童ALL分子标志定量检测存在的问题及展望199

第四节 肿瘤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及临床意义202

一、肿瘤转移的主要途径202

二、肿瘤细胞侵袭转移的调节基因203

三、细胞黏附分子与肿瘤侵袭转移204

四、细胞外基质降解与肿瘤侵袭转移205

五、细胞的运动能力与肿瘤侵袭转移206

六、肿瘤血管生成在侵袭转移中的意义207

七、肿瘤侵袭转移中细胞信号传导机制的改变208

八、肿瘤骨转移的研究进展210

九、肿瘤转移的早期诊断212

十、新世纪肿瘤转移研究面临的挑战214

第五节 人类端粒酶与肿瘤215

一、端粒的结构与功能216

二、端粒与细胞老化、永生化216

三、端粒酶、肿瘤与细胞分化217

四、端粒酶检测219

五、端粒酶作为肿瘤治疗的靶点221

六、展望222

第六节 细胞周期调控与肿瘤223

一、细胞周期的概念224

二、细胞周期调控226

三、细胞周期与肿瘤233

第七节 P16与PRb在细胞周期调控中的作用238

一、p16抑癌基因的研究进展239

二、对Rb基因在肿瘤中的作用与调控的认识245

三、展望248

第八节 RNAi与肿瘤250

一、RNAi的研究历史251

二、RNAi的原理252

三、RNAi与肿瘤的关系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255

四、RNAi技术概要260

第九节 实体瘤耐药机制研究266

一、药理性耐药267

二、典型获得性MDR267

三、微环境与耐药274

四、环氧化酶-2与耐药277

五、小结278

第十节 蛋白质组学与肿瘤研究280

一、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280

二、蛋白质组学及蛋白指纹图谱技术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282

三、面临的问题与展望287

第五章 肿瘤标志检测相关技术291

第一节 荧光免疫分析291

一、荧光免疫分析技术291

二、流式细胞术300

三、荧光原位杂交305

第二节 放射免疫分析312

一、现代免疫分析的历史背景312

二、现代免疫分析的构成和方法设计313

三、对形成灵敏度诸因素的分析315

四、微点阵分析的原理与特性316

第三节 酶免疫测定317

一、原理317

二、操作流程、类型、使用范围及特点318

三、基本实验条件321

四、正确进行ELISA测定的要点323

五、ELISA方法的改进与发展326

六、实验室中的几种酶联免疫测定方法及其用途327

第四节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328

一、免疫胶体金技术的基本原理329

二、胶体金的制备方法329

三、胶体金标记技术331

四、胶体金的稳定性及免疫胶体金的储存332

五、免疫层析技术333

六、现状和展望335

第五节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336

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发展由来337

二、化学发光反应337

三、化学发光免疫分析342

四、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特点和发展前景348

第六节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350

一、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基本原理351

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特点352

第七节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353

一、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的原理354

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的标记356

三、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的方法357

四、增强液359

五、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测量仪器359

六、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的影响因素360

七、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的发展前景360

第八节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361

一、技术基础361

二、实时监测的化学物质及标记探针类型361

三、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应用365

第九节 免疫芯片371

一、免疫芯片的分类371

二、免疫芯片的关键技术371

三、免疫芯片技术存在的问题372

四、液态免疫芯片373

五、免疫芯片的应用374

第十节 生物芯片376

一、基因芯片377

二、组织芯片380

三、蛋白质芯片技术及其应用386

第十一节 蛋白质组学技术391

一、蛋白质组学定义的发展392

二、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必要性、复杂性、长期性与挑战性392

三、蛋白质组学研究与相关技术的发展392

第十二节 双向电泳技术395

一、双向电泳的原理395

二、双向电泳技术流程395

三、双向电泳技术的进展399

第十三节 生物质谱与蛋白质组学401

一、生物质谱学发展概况401

二、质谱学基本概念402

三、质谱仪的基本结构403

四、生物质谱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407

五、生物质谱与生物信息学412

附录1 临床常用肿瘤标志检测参考临界值415

附录2 中英文名词索引41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