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商事法学 第3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商事法学 第3版
  • 张民安,刘兴桂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 ISBN:7306029169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570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606页
  • 主题词:商法-法的理论-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商事法学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绪论1

第一章 商法概述1

第一节 商法的意义1

一、导论1

二、客观意义上的商法1

三、主观意义上的商法2

四、折中意义上的商法2

第二节 商法律关系4

一、商法律关系的界定4

二、商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5

三、商法律关系产生的法律事实6

第三节 商法的历史7

一、中世纪的商法7

二、近现代法国商法7

三、近现代英美法系国家的商法8

四、我国现代商法9

第四节 商法的编制体例9

一、商法编制体例的界定9

二、民商分立的编制体例9

三、民商合一的编制体例10

四、我国商法典的编纂10

第五节 商法与民法的关系12

一、商法与民法的区别12

二、民法对商法的影响13

三、商法对民法的影响13

第六节 商法的性质14

一、商法的私法性与公法性14

二、商法的国内性与国际性16

三、商法的实体性与程序性16

四、商法的组织性与行为性16

五、商法的稳定性与变动性17

六、商法的伦理性与技术性17

第七节 商法的基本原则18

一、商法基本原则概述18

二、从商自由原则19

三、企业维持原则20

四、商事交易的便捷性原则22

五、商事交易的安全性原则24

第二章 商法的基本结构26

第一节 商人26

一、商人概述26

二、商个人27

三、商事企业组织29

四、必然商人、须登记商人和自由登记商人30

五、固有商人、拟制商人和小商人31

第二节 商行为33

一、商行为概述33

二、商行为与民事行为的区别35

三、商行为的分类37

四、绝对商行为:单独的商行为39

五、绝对商行为:企业实施的商行为40

第三节 商事营业资产的经营41

一、商事营业资产概述41

二、商事营业资产的构成要素42

三、商事营业资产的买卖45

四、商事营业资产的抵押47

五、商事营业资产的租赁49

第三章 商事事务的公开50

第一节 商事名称50

一、商事名称概述50

二、商事名称选用的原则51

三、我国法律有关商事名称选用的规定53

四、商事名称的登记55

五、商事名称权的法律保护57

第二节 商事账簿59

一、商事账簿概述59

二、商事账簿的历史61

三、会计凭证64

四、会计账簿65

五、财务报告66

第三节 商事登记67

一、商事登记概述67

二、商事登记的原则69

三、商事登记的种类70

四、商事登记的条件70

五、商事登记的程序71

六、商事登记的法律效果72

第二编 商事合伙法75

第四章 一般合伙法75

第一节 导论75

一、商事合伙组织的产生与发展75

二、合伙组织的分类77

三、商事合伙组织的性质78

第二节 一般合伙组织的设立79

一、导论79

二、一般合伙组织设立的条件80

三、一般合伙组织设立的程式81

第三节 一般合伙组织的内部法律关系83

一、导论83

二、合伙人享有的权利83

三、合伙人承担的义务86

第四节 合伙组织的财产88

一、合伙组织的财产与合伙人个人财产的区别88

二、合伙组织财产的表现形式89

三、合伙组织的财产所有权90

四、合伙人对合伙组织所享有的利益91

第五节 一般合伙组织的外部法律关系92

一、导论92

二、合伙组织与合伙人对第三人承担的契约责任93

三、合伙组织与合伙人对第三人承担的侵权责任95

四、对合伙人所为的通知和合伙人所作的承认95

第六节 有限责任合伙制度96

一、导论96

二、有限责任合伙制度的界定96

三、有限责任合伙制度的历史发展97

四、有限责任合伙组织的适用范围98

五、合伙人的责任99

六、有限责任合伙的保险和风险基金99

第五章 有限合伙法100

第一节 有限合伙组织概述100

一、有限合伙组织的界定100

二、有限合伙组织的历史100

三、有限合伙组织的优越性101

第二节 有限合伙组织的设立101

一、导论101

二、有限合伙组织的设立程序101

三、有限合伙组织的设立瑕疵103

第三节 有限合伙组织的内部关系103

一、导论103

二、有限合伙组织的管理104

三、利润和损失的共享与共担104

四、信息获得权105

五、有限合伙组织的入伙和退伙105

六、有限合伙组织合伙人身份的转换106

第四节 有限合伙组织的外部关系106

一、合伙人约束合伙组织的代理权106

二、一般合伙人对合伙组织债务承担的责任106

三、有限合伙人对合伙组织债务承担的责任106

第六章 合伙组织的变动108

第一节 入伙和退伙108

一、入伙108

二、退伙109

第二节 一般合伙组织的解散事由111

一、因为法律的规定而导致的解散111

二、因为司法强制而导致的解散111

第三节 一般合伙组织的清算111

一、合伙人享有的清算合伙组织的权力111

二、清算人在清算期间所享有的权力112

三、财产的分配113

第四节 有限合伙组织的解散和清算113

一、解散原因113

二、清算114

第三编 商事公司法115

第七章 公司与公司法115

第一节 公司的意义115

一、公司的界定115

二、公司的特征116

三、公司的作用117

第二节 公司性质的各种学说及其评价118

一、公司实在说118

二、公司拟制说119

三、公司否认说119

四、公司契约说120

第三节 公司的种类121

一、导论121

二、公营公司和私营公司121

三、营利性公司和非营利性公司121

四、公共持股公司和紧密型公司122

五、本国公司和外国公司122

六、母公司和子公司122

七、本公司和分公司122

第四节 公司法的作用123

一、导论123

二、公司所承担的社会责任123

三、公司法的利益平衡作用126

四、公司法对公司小股东的法律保护128

五、公司法对公司债权人的法律保护129

第五节 公司法的现代化131

一、公司法的性质131

二、公司法的历史132

三、我国《公司法》的现代化133

第八章 公司组织的设立135

第一节 公司设立的基本理论135

一、公司发起和设立的重要意义135

二、公司设立的制定法根据135

三、公司设立主义137

四、公司设立的实质要件和程序要件138

第二节 公司发起人的身份140

一、公司发起人的判断标准140

二、公司发起人所承担的民事义务和责任140

三、公司发起人在公司设立之前所签订的契约142

第三节 公司的设立章程144

一、公司章程的功能144

二、公司章程的内容144

三、公司章程的法律效力145

第四节 公司独立人格的否认146

一、公司独立人格否认的理论基础146

二、公司独立人格否认的具体因素147

三、公司独立人格否认的渊源148

第九章 公司的资本制度150

第一节 公司资本主义原则150

一、公司资本的界定150

二、资本确定主义原则与资本授权主义原则151

三、我国《公司法》所规定的资本制度152

四、公司资本维持原则153

第二节 公司的股份资本156

一、公司股份的界定156

二、公司股份的种类157

三、公司股份的发行160

第三节 公司的债务资本161

一、公司债务资本的意义161

二、公司债的性质162

三、公司债的种类163

四、公司债与公司股份的异同164

第十章 公司的治理结构166

第一节 公司股东的法律地位166

一、公司股东的权利166

二、公司股东的表决权167

三、公司股东的查阅权和信息获取权171

四、公司股东的诉讼提起权172

五、公司持异议股东所享有的股份价值评估权174

六、公司股东所享有的其他权利175

第二节 公司董事的法律地位176

一、有关董事身份的各种学说176

二、公司董事的职位178

三、公司董事的权力181

四、公司董事的义务186

第三节 公司监事的法律地位193

一、监事的界定193

二、监事会的组成193

三、监事会的职权193

四、监事的义务194

第四节 公司高级官员的法律地位194

一、导论194

二、公司高级官员的代理权限195

三、公司高级官员所承担的民事义务199

第十一章 有限责任公司法201

第一节 有限责任公司与有限责任公司法201

一、有限责任公司的界定201

二、有限责任公司的性质201

三、《有限责任公司法》的制定203

第二节 一人公司204

一、导论204

二、一人公司的概念及产生原因205

三、一人公司的法律地位205

四、一人公司与公司社团性的关系207

五、我国《公司法》关于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法律规定208

第三节 国有独资公司208

一、国有独资公司概述208

二、国有独资公司的设立209

三、国有独资公司的组织机构210

第四节 有限责任公司治理结构的特殊性211

一、导论211

二、有限责任公司治理结构特殊性的表现212

第五节 有限责任公司僵局的打破214

一、导论214

二、公司僵局打破的非司法性方法215

三、公司僵局打破的司法性方法215

第十二章 公司组织结构的变更217

第一节 公司组织章程的变更217

一、公司变更其组织章程的权力217

二、对公司变更其章程权力的限制217

三、公司变更章程的程序219

四、公司章程变更的注册登记220

第二节 公司的合并221

一、公司合并概述221

二、公司合并的法定程序221

三、公司合并的法律效果222

第三节 公司的解散、破产与清算223

一、导论223

二、公司的解散224

三、公司的清算227

第四编 证券交易法230

第十三章 证券交易法概述230

第一节 证券230

一、证券的产生230

二、证券的概念231

三、证券的种类231

四、证券的作用233

第二节 证券交易法233

一、证券交易法的概念233

二、证券交易法的性质234

三、证券交易法的基本原则235

第十四章 证券市场239

第一节 证券交易所239

一、证券交易所的概念和特征239

二、证券交易所的功能240

三、证券交易所的组织241

第二节 证券公司244

一、证券公司的概念和种类244

二、证券公司的设立244

三、证券公司的变更和终止247

四、证券公司的业务范围及行为规则247

第三节 证券登记结算机构252

一、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的设立252

二、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的职能252

三、证券登记结算机构业务行为的限制253

四、证券登记结算机构服务规则254

第四节 证券交易服务机构254

一、证券投资咨询机构254

二、证券资信评估机构255

三、其他中介服务机构255

四、证券服务机构的民事则任257

第十五章 证券发行与交易法律制度258

第一节 证券发行概述258

一、证券发行的概念258

二、证券发行的分类258

三、证券发行的审核制度259

第二节 股票发行260

一、股票发行的概念260

二、设立发行260

三、新股发行261

第三节 债券的发行263

一、债券发行的概念263

二、债券发行的方式263

三、债券发行的条件263

四、公司债券发行的因素263

五、公司债券发行的程序264

六、再次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的限制266

第四节 证券承销266

一、证券承销的概念266

二、证券承销的方式266

三、证券承销合同268

第五节 证券交易概述269

一、证券交易的含义269

二、证券交易的基本原则269

三、证券交易的方式270

四、证券交易所的一般交易过程271

第六节 证券上市制度273

一、证券上市的概念和意义273

二、证券上市的条件274

三、证券上市的暂停与终止275

四、上市公司的信息公开制度276

五、上市公司收购279

第十六章 证券交易的禁止行为及其法律责任283

第一节 内幕交易的禁止283

一、内幕交易的概念283

二、内幕交易的构成要件283

三、内幕交易的法律责任285

第二节 操纵市场的禁止285

一、操纵市场的概念285

二、操纵市场行为的表现286

三、操纵市场的法律责任287

第三节 欺诈客户的禁止287

一、欺诈客户的概念287

二、欺诈客户的主要表现形式288

三、欺诈客户的法律责任289

第五编 票据法290

第十七章 票据法概论290

第一节 票据概述290

一、票据的概念290

二、票据的种类290

三、票据的性质291

第二节 票据的立法及沿革292

一、票据法的概念292

二、票据法的编制与体例292

三、我国票据法律制度的沿革293

第三节 票据法之理念294

一、票据法关于快捷所采取的方法294

二、票据法关于安全所采取的方法295

第十八章 票据关系与非票据关系296

第一节 票据关系的当事人296

第二节 票据行为297

一、票据行为的概念和种类297

二、票据行为的特性298

三、票据行为的要件299

四、票据行为的效力302

第三节 票据权利307

一、票据权利的内容307

二、票据权利的取得307

三、票据权利的行使与保全308

四、票据权利的保护310

五、票据权利的消失313

第四节 票据法上的非票据关系315

一、利益返还请求权的法理基础315

二、利益返还请求权的构成要件316

第五节 非票据法上的非票据关系316

一、票据原因关系317

二、票据资金关系317

三、票据预约关系318

第十九章 汇票319

第一节 汇票的出票319

一、汇票出票的概念319

二、汇票出票的格式319

三、汇票出票的法律效力321

第二节 汇票的背书321

一、汇票背书的概念321

二、汇票背书的形式322

三、汇票背书的法律效力324

第三节 汇票的承兑325

一、承兑的概念325

二、承兑的原则325

三、汇票承兑的程序326

四、承兑或拒绝承兑的效力327

第四节 汇票的保证327

一、汇票保证的概念327

二、汇票保证的形式328

三、汇票保证的效力329

第五节 汇票的付款330

一、汇票付款的概念330

二、汇票付款的程序330

三、汇票付款的法律效力333

第六节 汇票的追索权333

一、汇票追索权概述333

二、汇票追索的当事人334

三、汇票追索权行使的条件334

四、汇票追索权行使的程序335

五、汇票追索权行使的法律效力336

第二十章 本票、支票以及涉外票据的法律适用337

第一节 本票337

一、本票的概念和特征337

二、本票中不同于汇票的特殊制度337

第二节 支票339

一、支票的概念和特征339

二、支票的分类339

三、支票中不同于汇票的特殊制度340

第三节 涉外票据的法律适用341

一、涉外票据概述341

二、涉外票据的法律适用342

第六编 保险法343

第二十一章 保险法概论343

第一节 保险与保险法概述343

一、保险的概念343

二、保险的要素344

三、保险的分类345

四、保险法的概念及主要内容347

五、保险法的基本原则347

第二节 保险法上的利益构造349

一、保险的主体349

二、保险的标的351

三、保险利益352

四、保险费355

五、保险人的责任357

第三节 复保险与再保险359

一、复保险359

二、再保险360

三、复保险与再保险的区别361

第四节 保险合同362

一、保险合同的概念和种类362

二、保险合同的成立363

三、保险合同的内容364

四、保险合同的效力366

五、保险合同的无效、解除与终止368

第二十二章 财产保险371

第一节 财产保险概论371

一、财产保险的概念和特征371

二、财产保险的种类371

第二节 火灾保险372

一、火灾保险的概念和种类372

二、火灾保险的保险金额与保险价值373

三、火灾保险合同的效力375

四、火灾保险合同的终止379

第三节 责任保险379

一、责任保险的概念和种类379

二、责任保险的保险标的和保险事故380

三、责任保险合同的效力381

第四节 其他财产保险382

一、其他财产保险概述382

二、其他财产保险合同的效力382

三、火灾保险规定之准用383

第二十三章 人身保险384

第一节 人身保险概论384

一、人身保险的概念和特征384

二、人身保险的种类385

第二节 人寿保险385

一、人寿保险的概念和特征385

二、人寿保险的种类386

三、人寿保险合同的订立387

四、人寿保险的受益人389

五、人寿保险合同的效力391

第三节 健康保险393

一、健康保险的概念和种类393

二、健康保险合同的订立394

三、健康保险合同的效力395

四、健康保险与人寿保险的区别396

第四节 意外伤害保险397

一、意外伤害保险的概念和种类397

二、意外伤害保险合同的订立398

三、意外伤害保险合同的效力399

四、意外伤害保险与人寿保险的区别400

第七编 信托法401

第二十四章 信托和信托法概论401

第一节 信托概述401

一、信托的概念和种类401

二、信托与相关法律概念的比较403

三、信托的种类405

四、信托的具体应用406

第二节 信托的起源和发展408

一、外国信托制度的起源和发展408

二、我国信托业的产生和发展409

三、我国信托立法概况410

第二十五章 信托法律关系412

第一节 信托当事人412

一、委托人412

二、受托人415

三、受益人420

第二节 信托设立423

一、信托设立的实质要件423

二、信托设立的方式424

三、信托的成立与生效426

四、信托的无效和撤销428

第三节 信托财产430

一、信托财产的概念和范围430

二、信托财产的种类432

三、信托财产的独立性432

第四节 信托的变更和终止434

一、信托的变更434

二、信托的终止435

第二十六章 公益信托439

第一节 公益信托的概念和范围439

一、公益信托的概念439

二、公益信托与财团法人439

三、公益信托的范围440

第二节 公益信托的设立与监管441

一、公益信托的设立441

二、公益信托的监管442

第二十七章 信托业法445

第一节 信托业法导论445

一、信托业的概念和特点445

二、信托业的职能和地位445

三、信托业的历史沿革448

四、信托业法的概念和立法概况449

第二节 信托公司的设立、变更和终止450

一、信托公司的组织形式450

二、信托公司的设立450

三、信托公司的变更和终止451

第三节 信托业务经营规则452

一、信托公司的业务范围452

二、信托合同453

三、信托经营规则454

第八编 海商法456

第二十八章 船舶456

第一节 导论456

一、海商法的历史沿革456

二、海商法的调整对象458

三、海商法适用的空间范围458

第二节 船舶的法律性质458

一、船舶的定义458

二、船舶登记和船舶国籍459

三、船舶所有权460

第三节 船舶抵押权和留置权461

一、船舶抵押权的客体461

二、船舶抵押权的登记462

三、船舶抵押权的消灭462

四、抵押船舶的保险和抵押权人的保险利益463

五、船舶留置权463

第四节 船舶优先权463

一、船舶优先权概述463

二、船舶优先权的特征465

三、船舶优先权的产生467

四、船舶优先权的消灭468

第五节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469

一、海事赔偿责任限制概述469

二、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主体470

三、限制性债权与非限制性债权471

四、海事赔偿责任限额472

五、海事损害赔偿责任限制的丧失473

六、责任限制基金474

七、事故责任制度474

八、单一责任限制制度475

第二十九章 海上运送合同476

第一节 海上货物运输合同476

一、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概述476

二、海运提单479

三、承运人基本义务和责任的法定化483

第二节 海上旅客运输合同493

一、海上旅客运输合同概述493

二、承运人的义务和责任495

三、旅客的权利和义务497

第三节 海上拖航契约498

一、海上拖航的概念和特征498

二、海上拖航合同499

三、损害赔偿责任的划分501

第三十章 海上事故502

第一节 船舶碰撞502

一、船舶碰撞的概念及构成要件502

二、船舶碰撞的原因及责任的分配503

三、运输合同中的“双方互有过失的碰撞条款”505

四、船舶碰撞后的船长救助义务506

第二节 海难救助506

一、海难救助的概念和制度沿革506

二、可请求救助款项的海难救助必须具备的要件507

三、救助报酬的确定与分配510

四、海难救助合同512

第三节 共同海损513

一、共同海损的概念513

二、约克-安特卫普规则515

三、共同海损牺牲和共同海损费用515

四、共同海损理算517

第三十一章 海上保险合同520

第一节 海上保险合同概述520

一、海上保险合同的意义520

二、海上保险合同的种类520

第二节 海上保险合同的主要内容522

一、保险标的522

二、保险价值522

三、保险金额522

四、保险责任范围和除外责任523

第三节 海上保险合同的成立、变更和终止524

一、海上保险合同的成立524

二、海上保险合同的解除525

第四节 海上保险合同当事人的义务525

一、被保险人的义务及其履行525

二、保险人的义务及其履行526

三、保险人的代位求偿权527

第九编 破产法528

第三十二章 破产法概述528

第一节 破产和破产法528

一、破产的含义、重整与和解528

二、破产法的含义与性质529

第二节 破产法的立法准则530

一、各国破产法的立法准则530

二、我国破产法的立法准则532

第三节 我国破产立法概况533

一、我国破产立法历史沿革533

二、我国新企业破产法的基本概况534

第三十三章 破产条件与破产程序535

第一节 破产条件与破产管辖535

一、破产条件535

二、破产管辖537

第二节 破产申请与受理537

一、破产申请537

二、破产案件的受理538

三、管理人540

四、债务人财产的界定542

五、债权申报544

六、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545

第三节 债权人会议与债权人委员会546

一、债权人会义546

二、债权人委员会549

第三十四章 破产重整与和解550

第一节 破产重整550

一、破产重整的含义和特征550

二、破产重整开始概述551

三、破产重整期间概述552

四、破产重整计划的制度和批准552

五、破产重整计划的执行、监督、效力和终止554

第二节 和解555

一、和解的含义和特征555

二、和解的申请和审查557

三、和解协议的通过和裁定557

四、和解协议的效力557

五、和解协议的无效和终止557

六、自行和解制度558

第三十五章 破产清算559

第一节 破产宣告559

一、破产宣告的含义和特征559

二、破产宣告的情形559

三、破产宣告的效力560

四、破产宣告前对破产程序的终结561

第二节 破产财产的变价和分配561

一、破产财产的变价561

二、破产财产的分配563

第三节 破产程序的终结和法律责任565

一、破产程序的终结565

二、破产的法律责任566

主要参考文献56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