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脉神 现代脉诊篇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华脉神 现代脉诊篇](https://www.shukui.net/cover/53/31766167.jpg)
- 许跃远主编 著
- 出版社: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2030872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80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412页
- 主题词:脉学;脉诊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华脉神 现代脉诊篇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脉学简史1
脉理章11
一、脉象要素13
二、寸口脉的脏腑定位16
(一)旧说寸口分属16
(二)新探寸口分属20
三、脉象图39
四、三维脉位42
(一)脏器在人体内的位置42
(二)寸口脉在腕腹中的脉位44
(三)脏腑在脉象中的脉位45
五、寸口脉的再分属46
六、寸口脉的合候48
七、脉象形成原理的探讨50
(一)先贤的认识50
(二)本位知觉50
(三)气血的势能52
(四)气息的互联55
(五)脉全息56
八、正常脉象58
九、构成脉象的因素65
十、脉象的差异70
(一)阳性脉不可太过和过极71
(二)阴性脉不得不足与不及74
十一、妇女、儿童的脉象特点79
(一)女性脉象的特点79
(二)小儿脉特点82
十二、脉诊与辨证85
(一)脉诊与阴阳85
(二)脉诊与表里85
(三)脉诊与寒热85
(四)脉诊与虚实85
(五)脉的对举86
十三、脉象的兼脉、命名原则87
(一)脉象兼脉的基本原则87
(二)兼脉的命名原则89
十四、脉证顺逆从舍与脉证合参91
(一)脉证顺逆从舍91
(二)脉证合参97
十五、脉诊的作用及意义103
(一)辨别病情,判断证候103
(二)脉诊与病脏定位104
(三)阐述病机104
(四)指导治疗104
(五)脉诊与脏器病理105
(六)推断,预后106
十六、怎样候脉108
(一)排除脉外干扰108
(二)树脉风113
(三)候脉方法114
病脉章139
一、浮脉141
(一)概述141
(二)浮脉的病理与解剖141
(三)浮脉的特征143
(四)浮脉的研究143
(五)浮脉现代临床意义145
(六)浮脉的三部分属现代临床意义146
(七)浮脉兼象脉现代临床意义146
(八)浮脉的鉴别147
(九)浮脉示意图148
(十)浮脉脉诀歌148
二、沉脉150
(一)概述150
(二)沉脉研究150
(三)沉脉的特征151
(四)沉脉的现代病理解剖学基础152
(五)沉脉的现代临床意义152
(六)沉脉寸口分部的临床意义153
(七)沉脉的兼象脉153
(八)沉脉兼象脉的现代临床意义154
(九)传统医学对沉脉的认识155
(十)沉脉的鉴别155
(十一)沉脉示意图156
(十二)沉脉脉诀歌156
三、迟脉158
(一)概述158
(二)迟脉研究158
(三)迟脉的特征160
(四)迟脉的现代临床意义160
(五)迟脉的寸口脉分部160
(六)迟脉的兼象脉161
(七)迟脉兼脉的现代临床意义161
(八)传统医学对迟脉脉理的认识161
(九)迟脉类的鉴别161
(十)迟脉示意图162
(十一)迟脉歌诀162
四、缓脉163
(一)概述163
(二)缓脉的研究163
(三)缓脉的特征164
(四)缓脉的分部165
(五)历代对缓脉主病的认识165
(六)缓脉示意图166
(七)缓脉歌诀166
五、数脉167
(一)概述167
(二)数脉研究167
(三)数脉的现代病理解剖学原理168
(四)数脉的特征169
(五)数脉的现代临床意义169
(六)数脉的分部169
(七)数脉兼脉的现代临床意义170
(八)传统医学对数脉的认识171
(九)数脉的鉴别172
(十)数脉示意图172
(十一)数脉歌诀172
六、虚脉174
(一)概述174
(二)虚脉的研究174
(三)虚脉的现代病理解剖学原理175
(四)虚脉的特征175
(五)虚脉的现代临床意义176
(六)虚脉的三部及其现代临床意义176
(七)虚脉的兼象脉的现代临床意义177
(八)虚脉的鉴别177
(九)传统医学对虚脉的认识177
(十)虚脉示意图178
(十一)虚脉歌诀178
七、实脉179
(一)概述179
(二)实脉的研究179
(三)实脉的现代病理解剖学基础179
(四)实脉的特征179
(五)实脉的脉晕点180
(六)实脉兼脉的临床意义181
(七)实脉的鉴别181
(八)传统医学对实脉脉理的认识182
(九)实脉示意图182
(十)实脉歌诀182
八、长脉184
(一)概述184
(二)长脉的研究184
(三)长脉的现代病理解剖学原理185
(四)长脉的特征186
(五)长脉的寸、尺部长及其现代临床意义186
(六)长脉及分部的现代临床意义187
(七)长脉兼象脉的现代临床意义187
(八)传统医学对长脉脉理的认识188
(九)长脉示意图188
(十)长脉脉诀歌188
九、短脉189
(一)概述189
(二)短脉的研究189
(三)短脉的现代病理解剖学原理192
(四)短脉的特征193
(五)短脉的现代临床意义193
(六)短脉兼脉的现代临床意义194
(七)传统医学对短脉脉理的认识194
(八)短脉的鉴别194
(九)短脉示意图195
(十)短脉脉诀歌195
十、弦脉196
(一)概述196
(二)弦脉研究196
(三)弦脉的现代病理解剖学原理197
(四)弦脉的特征197
(五)弦脉的现代临床意义198
(六)弦脉的分部及其现代临床意义198
(七)弦脉的兼脉及其现代临床意义198
(八)传统医学对弦脉脉理的认识199
(九)弦脉的鉴别199
(十)弦脉示意图200
(十一)弦脉脉诀歌200
十一、紧脉201
(一)概述201
(二)紧脉研究201
(三)紧脉的现代病理解剖学原理202
(四)紧脉的特征203
(五)紧脉的现代临床意义203
(六)紧脉三部的现代临床意义203
(七)紧脉兼象脉的现代临床意义204
(八)传统医学对紧脉的认识204
(九)紧脉示意图204
(十)紧脉脉诀歌205
十二、滑脉206
(一)概述206
(二)滑脉研究206
(三)滑脉的现代病理解剖学原理206
(四)滑脉的特征208
(五)滑脉的现代临床意义208
(六)滑脉分部的现代临床意义209
(七)滑脉兼象脉的现代临床意义210
(八)传统医学对滑脉脉理的认识210
(九)滑脉示意图210
(十)滑脉脉诀歌211
十三、涩脉212
(一)概述212
(二)涩脉的研究212
(三)涩脉的现代病理解剖学原理212
(四)涩脉的特征213
(五)涩脉的现代临床意义213
(六)涩脉分部的现代临床意义214
(七)涩脉兼象脉的现代临床意义214
(八)传统医学对涩脉脉理的认识215
(九)涩脉示意图215
(十)涩脉脉诀歌215
十四、洪脉217
(一)概述217
(二)洪脉研究217
(三)洪脉的现代病理解剖学原理218
(四)洪脉的特征218
(五)洪脉的现代临床意义219
(六)洪脉寸口分部的临床意义219
(七)洪脉兼脉的现代临床意义220
(八)传统医学对洪脉脉理的认识221
(九)洪脉示意图221
(十)洪脉脉诀歌221
十五、革脉223
(一)概述223
(二)革脉的研究223
(三)革脉的现代病理解剖学原理223
(四)革脉的特征224
(五)革脉的现代临床意义224
(六)革脉分部的现代临床意义224
(七)革脉的鉴别225
(八)传统医学对革脉脉理的认识225
(九)革脉示意图226
(十)革脉脉诀歌226
十六、牢脉227
(一)概述227
(二)牢脉的研究227
(三)牢脉的现代病理解剖学原理227
(四)牢脉的特征228
(五)牢脉的现代临床意义228
(六)牢脉寸口分部的现代临床意义228
(七)牢脉兼脉的现代临床意义229
(八)传统医学对牢脉脉理的认识230
(九)牢脉示意图230
(十)牢脉脉诀歌230
十七、细脉231
(一)概述231
(二)细脉研究231
(三)细脉的现代病理解剖学原理232
(四)细脉的特征232
(五)细脉的现代临床意义233
(六)细脉分部的现代临床意义233
(七)细脉的鉴别233
(八)细脉兼脉的现代临床意义234
(九)传统医学对细脉脉理的认识235
(十)细脉示意图235
(十一)细脉脉诀歌235
十八、濡脉236
(一)概述236
(二)濡脉的研究236
(三)濡脉的现代病理解剖学原理236
(四)濡脉的特征236
(五)濡脉的现代临床意义237
(六)濡脉寸口分部的临床意义237
(七)濡脉兼脉的现代临床意义238
(八)传统医学对濡脉脉理的认识238
(九)濡脉示意图238
(十)濡脉脉诀歌239
十九、弱脉240
(一)概述240
(二)弱脉研究240
(三)弱脉的现代病理解剖学原理240
(四)弱脉的特征240
(五)弱脉的现代临床意义241
(六)弱脉寸口分部的现代临床意义242
(七)弱脉兼脉的现代临床意义242
(八)传统医学对弱脉脉理的认识242
(九)弱脉示意图243
(十)弱脉脉诀歌243
二十、微脉244
(一)概述244
(二)微脉研究244
(三)微脉的现代病理解剖学原理244
(四)微脉的特征244
(五)微脉的现代临床意义245
(六)微脉分部的现代临床意义245
(七)微脉的鉴别245
(八)微脉兼脉的现代临床意义246
(九)传统医学对微脉脉理的认识246
(十)微脉示意图247
(十一)微脉脉诀歌247
二十一、芤脉248
(一)概述248
(二)芤脉研究248
(三)芤脉的现代病理解剖学原理249
(四)芤脉的特征249
(五)芤脉的现代临床意义250
(六)芤脉寸口分部的现代临床意义250
(七)芤脉兼脉的现代临床意义250
(八)传统医学对芤脉脉理的认识251
(九)芤脉示意图251
(十)芤脉脉诀歌251
二十二、散脉253
(一)概述253
(二)散脉研究253
(三)散脉的现代病理解剖学原理254
(四)散脉的特征254
(五)散脉的现代临床意义255
(六)散脉寸口分部的临床意义255
(七)散脉兼脉的临床意义255
(八)传统医学对散脉脉理的认识256
(九)散脉示意图256
(十)散脉脉诀歌256
二十三、动脉257
(一)概述257
(二)动脉的研究257
(三)动脉的现代病理解剖学原理258
(四)动脉的特征259
(五)动脉的现代临床意义260
(六)动脉寸口脉分部的现代临床意义261
(七)动脉的鉴别261
(八)传统医学对动脉脉理的认识262
(九)动脉示意图262
(十)动脉脉诀歌262
二十四、伏脉264
(一)概述264
(二)伏脉研究264
(三)伏脉的现代病理解剖学原理264
(四)伏脉与正常脉、沉脉的脉位比较265
(五)伏脉的特征265
(六)伏脉的现代临床意义265
(七)伏脉寸口分部的现代临床意义266
(八)伏脉的鉴别267
(九)传统医学对伏脉脉理的认识267
(十)伏脉示意图267
(十一)伏脉脉诀歌267
二十五、促脉268
(一)概述268
(二)促脉研究268
(三)促脉的现代病理解剖学原理269
(四)促脉的特征269
(五)促脉的现代临床意义269
(六)促脉寸口分部的现代临床意义270
(七)促脉兼脉的现代临床意义270
(八)促脉的鉴别270
(九)传统医学对促脉脉理的认识271
(十)促脉示意图271
(十一)促脉脉诀歌271
二十六、结脉273
(一)概述273
(二)结脉的研究273
(三)结脉的现代病理解剖学原理274
(四)结脉的特征274
(五)结脉的现代临床意义275
(六)结脉分部的现代临床意义275
(七)结脉示意图275
(八)结脉脉诀歌275
二十七、代脉276
(一)概述276
(二)代脉的研究276
(三)代脉的现代病理解剖学原理276
(四)代脉的特征276
(五)代脉的三部主病277
(六)代脉的现代临床意义277
(七)传统医学对代脉脉理的认识277
(八)代脉示意图278
(九)代脉脉诀歌278
二十八、浊脉279
(一)概述279
(二)浊脉的研究279
(三)浊脉的现代病理解剖学原理283
(四)浊脉的特征283
(五)浊脉的现代临床意义284
(六)浊脉三部的现代临床意义284
(七)浊脉兼脉的现代临床意义284
(八)浊脉的鉴别285
(九)传统医学对浊脉的认识285
(十)浊脉示意图286
(十一)浊脉脉诀歌286
二十九、风脉287
(一)概述287
(二)风脉的研究287
(三)风脉产生的原理287
(四)风脉的类别289
(五)风脉的临床意义290
(六)风脉的兼脉290
(七)风脉歌诀299
三十、奇脉300
(一)概述300
(二)奇脉的研究300
(三)奇脉的现代临床意义300
(四)奇脉的特征300
(五)奇脉的鉴别301
(六)奇脉脉决歌301
三十一、漾脉302
(一)概述302
(二)漾脉的研究302
(三)漾脉的特征302
(四)漾脉的现代临床意义303
(五)漾脉示意图303
(六)漾脉的鉴别303
(七)漾脉脉诀歌304
三十二、潮脉305
(一)概述305
(二)潮脉的研究305
(三)潮脉的特征305
(四)潮脉的现代临床意义306
(五)潮脉示意图307
(六)潮脉脉诀歌307
三十三、边脉308
(一)概述308
(二)边脉的研究308
(三)边脉的特征308
(四)边脉的现代临床意义309
(五)边脉兼脉的现代临床意义315
(六)边脉分部的现代临床意义316
三十四、击脉320
(一)概述320
(二)击脉的研究320
三十五、脉晕点322
(一)概述322
(二)脉晕点的研究322
(三)脉晕点的特征325
(四)脉晕点的原理325
(五)脉晕点的现代临床意义326
(六)脉晕点的表示法326
(七)脉晕点的歌诀327
三十六、十怪脉332
(一)概述332
(二)十怪脉的现代研究332
(三)十怪脉的指感333
(四)十怪脉产生的原理334
(五)十怪脉的现代临床意义334
总结336
(一)脉象的原理336
(二)寸口脉分属的原理336
(三)三十五脉歌诀337
附录一:候脉知病338
(一)脉象直接诊病症举例339
(二)脉证合参断病证352
附录二:注释359
(一)脉学简史部分359
(二)脉理章部分372
(三)病脉章部分373
跋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