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食品安全与管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食品安全与管理](https://www.shukui.net/cover/26/30168696.jpg)
- 周应恒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ISBN:9787509603635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31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49页
- 主题词:食品卫生-卫生管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食品安全与管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现代食品安全问题及其发生机理1
第一节 食品安全的内涵概述1
一、食品安全定义的演进1
二、食品安全的科学内涵3
三、食品质量与食品安全4
第二节 现代食品安全问题的特点和发生机理6
一、现代食品安全问题的特点6
二、现代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机理10
第三节 现代食品安全问题的表现形式16
一、检验检疫学角度16
二、按对人体造成危害的类型不同划分19
三、产业系统角度22
四、与人的行为关系角度22
第二章 食品安全问题的经济学分析24
第一节 食品安全的经济学属性24
一、食品质量及食品安全的经济学解释24
二、食品安全的经济学属性25
第二节 食品安全的市场状况27
一、食品安全市场的外部性问题28
二、食品安全市场的公共物品问题31
第三节 食品安全市场失灵的本质原因——信息不完全34
一、信息不完全及其分类34
二、信息不对称引致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36
三、政府采取措施干预食品信息不对称37
第三章 食品安全市场与消费者需求40
第一节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市场建立的作用40
一、食品安全消费及需求分析的发展背景40
二、消费者在食品安全市场建设中的作用41
第二节 食品安全收益的评估方法43
一、食品安全收益评估方法的起源43
二、食品安全价值的现有评估方法综述44
第三节 假想价值评估法及其应用46
一、假想价值评估法的经济学原理46
二、假想价值评估法在国内外食品安全研究中的应用48
第四节 信息供给对消费者购买安全食品意愿的影响——南京市消费者对安全猪肉的购买意愿的实证49
一、消费者最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50
二、消费者对当前食品安全的总体评价52
三、消费者对可识别的安全食品的购买意愿54
四、信息强化后的消费者购买意愿56
五、结语与建议58
第五节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支付意愿——江苏省城市消费者对低残留青菜的支付意愿的实证59
一、国内外对食品安全支付意愿的研究现状59
二、调研方案的设计和样本选择61
三、结果与分析67
四、结论和讨论74
第六节 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购买行为——江苏省城市消费者对安全蔬菜的购买行为的实证74
一、研究假说75
二、数据来源76
三、消费者对安全蔬菜的认知情况77
四、消费者对安全蔬菜的主观评价78
五、消费者对安全蔬菜的购买情况79
六、消费者对安全蔬菜购买行为的实证分析81
七、结论和建议85
第七节 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购买行为——上海市消费者对信息可追踪标签牛肉的购买行为的实证86
一、信息可追踪的研究现状87
二、数据与方法88
三、研究结果和基本观点89
四、结论与建议101
第四章 现代食品安全管理体系103
第一节 食品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103
一、食品安全管理的法制化与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103
二、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107
第二节 食品质量标准、认证、检验检测体系116
一、标准与食品质量标准体系116
二、国际食品质量标准体系118
三、认证及食品质量认证121
四、我国的食品安全认证124
五、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127
第三节 食品安全的行政管理体系130
一、食品安全管理的特性与行政管理130
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行政管理模式131
三、加拿大食品安全系统中的行政管理133
四、我国食品安全行政管理体系134
第四节 食品安全管理的配套服务体系及关键原则139
一、食品安全管理的配套服务体系139
二、食品安全管理的关键原则140
第五章 现代食品安全管理的方法与手段146
第一节 风险分析146
一、风险评估146
二、风险管理147
三、风险交流149
第二节 食品信息可追踪系统150
一、食品信息可追踪系统的概念及起源150
二、食品信息可追踪系统的主要机能及导入目的151
三、食品信息可追踪体系的要素153
四、食品信息可追踪系统的导入推动方法155
五、发达国家食品信息可追踪系统的导入156
六、发达国家食品信息可追踪系统导入带来的启示160
第三节 HACCP162
一、HACCP的概念及其起源、发展162
二、HACCP的意义和重要性164
三、HACCP实施程序165
四、国外实行HACCP情况166
五、我国的HACCP食品安全管理168
第四节 GMP169
一、GMP的概念及其发展169
二、GMP的重要意义及主要环节170
三、国际组织及相关国家实行GMP情况171
四、企业实施GMP应抓好的几件工作173
第五节 ISO174
一、ISO的概念及其发展174
二、ISO9000及其与HACCP的区别176
三、实施ISO9000的重要意义177
四、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程序179
第六章 主要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管理183
第一节 美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183
一、美国食品安全的管理机构183
二、美国食品安全的法律框架184
三、美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特征185
第二节 欧盟食品安全管理体系188
一、欧盟食品安全的管理机构188
二、欧盟食品安全的法律框架189
三、欧盟成员国的食品安全管理190
四、欧盟食品安全的快速预警系统193
第三节 日本食品安全管理体系194
一、日本食品安全的管理机构194
二、日本食品安全的法律框架195
三、日本食品安全管理新动向196
第四节 加拿大食品安全管理体系196
一、加拿大食品安全的管理机构196
二、加拿大食品安全的法律框架198
第五节 澳大利亚、新西兰食品安全管理体系199
一、澳大利亚、新西兰食品安全的管理机构199
二、澳大利亚、新西兰食品安全的法律框架200
三、澳大利亚、新西兰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特征200
第七章 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其评价201
第一节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任务201
一、作为发展中国家特有的食品安全问题201
二、我国食品安全管理面临的任务203
第二节 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的发展211
一、我国食品安全管理机构212
二、制定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213
三、建立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214
四、确立各种食品认证制度215
五、提高监督抽检和信息发布的力度216
六、加大宣传力度217
第三节 对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的评价218
一、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的成效218
二、我国目前食品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222
三、政策建议236
第八章 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的探索与实践238
第一节 信息披露在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作用238
一、信息披露在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中的作用机制239
二、我国目前食品安全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241
三、加强我国食品安全信息披露的政策建议243
第二节 现代食品管理手段在我国导入的探索——以南京市导入食品信息可追踪系统为例244
一、山东寿光蔬菜信息可追踪系统的实施和启示244
二、南京市食品安全监管系统建设的成效249
三、南京市农产品质量安全IC卡监管系统及其评价251
四、信息可追踪系统在南京食品行业的导入——以南京盐水鸭行业为例256
第三节 信息可追踪系统在我国蔬菜产业中的实施现状分析——以北京市为例261
一、信息可追踪系统在我国蔬菜产业中的导入情况——以北京市为例261
二、有关问题及建议266
第四节 食品安全应急管理268
一、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268
二、我国食品安全应急管理的阶段特征269
三、我国食品安全应急机制的成效和问题272
四、我国食品安全应急机制在新形势下的发展趋势272
第九章 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274
第一节 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的目标274
一、确保社会公众的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274
二、保障正规厂商经营的经济利益,净化国内食品市场275
三、减少国际贸易磨擦,确保我国食品的出口安全276
第二节 健全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277
一、政府的角色定位277
二、完善食品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公共物品的供给278
三、进一步健全我国食品安全行政管理体系280
四、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282
五、采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提高食品安全管理的效率283
第三节 健全我国食品安全标准、检验检测及认证体系283
一、建立既符合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283
二、建立统一、高效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285
三、建立全国统一、与国际接轨互认的食品安全认证体系286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草案)288
附录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309
参考文献318
后记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