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备课的变革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备课的变革](https://www.shukui.net/cover/51/31763702.jpg)
- 吴亚萍,王芳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 ISBN:750414004X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65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277页
- 主题词:备课-教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备课的变革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以往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3
(二)改革过程中遭遇的新问题5
(三)从旧教学设计向新的教学设计转换11
一、教学的价值追求19
(一)对教学价值认识的偏差20
1.对教学价值认识的狭窄化20
2.对教学价值认识的割裂化23
3.对教学价值认识的空泛化24
(二)社会发展与学校教学的关系25
1.社会发展对知识状况的影响26
2.社会发展对学生个体的要求28
3.社会发展对学校教学的要求31
(三)教学与学生发展的关系34
1.知识与人的生命实践的关系34
2.教学与人的生命实践的关系38
(四)学校教学三层次价值观42
1.学科教学的共通价值42
2.学科教学的独特价值44
3.学科教学的具体价值47
二、教材文本的解读49
(一)以往教材育人资源的贫乏50
1.以往教材内容的选择带来育人资源的贫乏50
2.以往教材呈现的方式带来育人资源的贫乏51
3.教师机械地照搬教材带来育人资源的贫乏54
(二)教材知识的结构加工原则58
1.知识结构的多层次理解58
2.知识结构多维关系认识60
(三)教材知识的生命激活原则69
1.实现书本知识与社会现实生活的沟通70
2.实现书本知识与学生个人经验的沟通72
3.实现书本知识与学生生命实践的沟通73
三、学生状况的解读76
(一)以往教学中的学生观剖析77
1.以往教学中对“人”的忽视77
2.以往教学中的“抽象个人”78
(二)建立学生“具体个人”的意识80
1.从忽视学生向关注学生转换80
2.从“抽象学生”向“具体学生”转换83
(三)学生状态的具体分析86
1.学生前在状态的分析86
2.学生潜在状态的分析91
四、教学目标的设计98
(一)以往的教学目标确定99
1.实践层面抽象目标的不同表现99
2.存在的问题及形成的原因分析102
(二)影响教学目标确定的因素112
1.理论认识的抉择112
2.教材文本的解读115
3.学生状况的分析116
(三)教学三层次目标的规划与设计117
1.整体规划长程的总体目标117
2.递进设计长程的阶段目标119
3.度身定制弹性的具体目标122
五、教学策略的选择126
(一)教学内容组织的策略127
1.“长程两段”的教学策略127
2.“整体感悟”的教学策略133
3.“融合渗透”的教学策略138
(二)教学过程组织的策略140
1.课堂教学提问的策略140
2.顾及学生差异的策略146
(三)教学活动组织的策略149
1.小组合作活动的策略150
2.常规积累活动的策略154
六、教学过程的设计157
(一)教学过程互动生成的意义158
1.教学过程互动生成的基本单位158
2.教学过程互动生成的重要意义161
(二)教学过程互动生成的逻辑167
1.以学生“资源生成”为目的的“有向开放”167
2.以促进“过程生成”为目的的“交互反馈”170
3.以促进“拓展生成”为目的的“开放延伸”172
4.以提升学生思维水平为核心的“互动生成”174
(三)教学过程互动生成的设计178
1.教学过程互动生成设计的原则179
2.教学过程的“三放三收”设计184
七、教学过程的实施193
(一)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状态的关注194
1.关注学生的状态,启发学生类比的思考194
2.关注学生的差异,捕捉学生不同的资源198
(二)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维的提升203
1.促进学生的思维从无序向有序化的提升204
2.促进学生的思维从疏漏向严密化的提升206
3.促进学生的思维从散点向结构化的提升208
(三)促进教学互动生成的一般原则214
1.通过对错误性资源的判断分析,促进学生认识从混沌到清晰的生成214
2.通过对多样性资源的比较分析,促进学生认识从具体到抽象的生成217
3.通过对个性化资源的原理分析,促进学生认识从模仿到创造的生成219
附录222
小学语文“句群写作专题”的教学设计222
小学语文四年级“鲸”的教学设计231
小学数学“小数的认识”单元教学设计237
小学数学“表内乘法”单元的长程两段教学设计252
参考文献261
后记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