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培训教材 1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培训教材 1
  • 浙江省执业药师协会组织编写,赵光云主编;姚军,章招娣,陈淑利副主编;王永国,王慧铭,孙红颖,孙国君,李乐,李汉兵,李宏伟,宋捷民,郑红斌编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4130778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90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298页
  • 主题词:药剂人员-终生教育-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培训教材 1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生理学1

第一章 绪论1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3

第一节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跨膜物质转运功能3

第二节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5

第三节 细胞的跨膜电变化6

第四节 肌细胞的收缩功能8

第三章 血液10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10

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11

第三节 血液凝固与抗凝12

第四节 血型与输血原则14

第四章 血液循环15

第一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15

第二节 心肌的生物电现象17

第三节 心肌的生理特征18

第四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20

第五章 呼吸生理22

第一节 肺通气22

第二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23

第六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25

第一节 能量代谢25

第二节 体温及其调节27

第七章 尿的生成与排出30

第一节 肾脏的机能和解剖30

第二节 尿的生成32

第三节 尿生成的调节34

第四节 肾功能的评价35

第五节 排尿35

第八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36

第一节 感受器、感觉器官的定义和分类36

第二节 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36

第九章 神经系统39

第一节 神经元和神经纤维39

第二节 神经元间相互作用的方式40

第三节 神经活动的规律42

第十章 内分泌45

第一节 激素的分类45

第二节 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46

第三节 激素作用的机制47

第四节 激素分泌的调节48

第二篇 医药伦理学49

第一章 医药职业道德和医药伦理学基础49

第一节 职业道德和医药职业道德49

第二节 医药伦理学的基本理论52

第二章 医药伦理学的基本原则、规范和范畴54

第一节 医药伦理学的基本原则54

第二节 医药伦理学的基本规范56

第三节 医药伦理学的职业道德范畴58

第四节 医药伦理学的道德责任59

第三章 医药伦理评价和医药道德修养61

第一节 医药道德评价的依据和标准61

第二节 医药道德修养63

第四章 市场经济条件下药学人员的道德准则66

第一节 市场经济与伦理精神66

第二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药学人员的道德准则68

第五章 中国执业药师的职业道德准则75

第一节 执业药师与患者间的伦理关系75

第二节 我国的执业药师职业道德准则及规范76

第三节 国外执业药师的职业道德80

第六章 药物临床试验和医药卫生资源分配中的医药伦理84

第一节 药物临床试验中的伦理难题和伦理原则84

第二节 医药卫生资源分配的医药伦理原则88

第七章 医药伦理学的历史与发展90

第一节 中国医药伦理学的优良传统90

第二节 国外医药伦理学的历史与发展92

第三节 国内外公认的医药伦理规范93

第三篇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97

第一章 蛋白质、酶的结构与功能及常用纯化方法97

第一节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97

第二节 酶100

第三节 蛋白质及酶的分离纯化105

第二章 核酸107

第一节 核酸的种类与分布107

第二节 核酸的化学组成108

第三节 脱氧核糖核酸的结构和功能111

第四节 核糖核酸的结构和功能114

第五节 核酸的理化性质及其应用117

第三章 脂类123

第一节 脂肪的降解123

第二节 脂肪的生物合成127

第三节 甘油磷脂的降解与生物合成131

第四节 脂类代谢与糖代谢的关系132

第四章 DNA、RNA及蛋白质的生物合成133

第一节 DNA的合成133

第二节 转录135

第三节 翻译-蛋白质的合成过程139

第四篇 中医学基础142

第一章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142

第一节 整体观念142

第二节 辨证论治144

第三节 辨病论治146

第二章 脏腑149

第一节 五脏149

第二节 六腑156

第三节 奇恒之腑158

第三章 气、血、津液159

第一节 气159

第二节 血161

第三节 津液162

第四节 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163

第四章 体质166

第一节 体质的基本概念166

第二节 体质的形成166

第三节 体质的分类167

第四节 体质学说对合理用药的指导作用168

第五章 辨证170

第一节 八纲辨证170

第二节 脏腑辨证173

第三节 气血津液辨证178

第四节 卫气营血辨证180

第六章 预防治则182

第一节 预防182

第二节 治则184

第七章 中医药现代研究187

第一节 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研究187

第二节 中药现代研究189

第五篇 中药治疗学193

第一章 中药治疗学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193

第一节 中药治疗学的概念、任务及发展概况,药动学在中药治疗学中的意义193

第二节 辨证与个性化给药依据与原则195

第三节 中药治疗原则、基本方法196

第四节 特殊人群用药特点及中药使用原则200

第五节 中药上市后疗效与安全性再评价标准、原则、要点203

第六节 药物经济学与药物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205

第七节 药物首次剂量的选择及中药体内代谢效应动力学特点206

第二章 中药治疗学基本技能208

第一节 各系统常见疾病中药用药规律、给药原则及给药方案建立208

第二节 感染性疾病、精神神经类疾病、代谢性疾病的中药治疗及中西药合用中的注意事项225

第三节 中药治疗效果与给药方案评价235

第四节 中药合理用药基本要素236

第六篇 诊断学基础239

第一章 常见症状学239

第一节 发热239

第二节 水肿240

第三节 皮肤黏膜出血241

第四节 咯血241

第五节 呕血242

第六节 便血243

第七节 腹痛244

第八节 黄疸246

第九节 血尿247

第十节 头痛248

第十一节 意识障碍249

第二章 一般检查内容发生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251

第一节 一般检查251

第二节 皮肤253

第三节 淋巴结253

第三章 视诊、触诊、叩诊、听诊的应用255

第四章 腹部检查常见体征的发生机制、特点及临床意义259

第一节 腹部视诊259

第二节 触诊259

第三节 叩诊260

第四节 听诊260

第五章 神经系统检查261

第一节 颅神经检查261

第二节 运动功能检查263

第三节 感觉功能检查263

第四节 神经反射检查264

第五节 自主神经功能检查265

第六章 问诊266

第一节 问诊内容266

第二节 问诊的方法268

第三节 问诊注意事项269

第七章 体格检查基本方法271

第一节 视诊271

第二节 触诊271

第三节 叩诊272

第四节 听诊273

第五节 嗅诊274

第八章 一般检查275

第九章 胸廓及肺部检查279

第一节 胸部体表标志及分区279

第二节 胸廓检查280

第三节 肺部检查280

第十章 动脉血压的测量及其临床意义28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