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结构模态分析及其损伤诊断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结构模态分析及其损伤诊断
  • 顾培英,邓昌,吴福生编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110567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171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181页
  • 主题词:结构分析:模态分析-损伤-诊断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结构模态分析及其损伤诊断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模态分析技术及其应用1

一、模态分析在结构性能评价中的直接应用2

二、模态分析在结构动态设计中的应用2

三、模态分析在结构损伤诊断和状态监测中的应用2

四、模态分析在声音控制中的应用2

第二节 国内外发展概况3

第二章 模态分析理论5

第一节 单自由度系统振动5

一、粘性阻尼系统6

二、结构阻尼系统9

第二节 单自由度系统频响函数曲线特征10

一、粘性阻尼系统10

二、结构阻尼系统13

第三节 多自由度系统实模态分析14

一、无阻尼系统15

二、粘性比例阻尼系统20

三、结构比例阻尼系统23

第四节 多自由度系统复模态分析24

一、一般粘性阻尼系统24

二、一般结构阻尼系统31

第五节 拉普拉斯变换33

一、单自由度系统33

二、多自由度系统34

第三章 模态参数频域识别法39

第一节 单模态识别法39

一、实模态系统40

二、复模态系统43

第二节 多模态识别法原则及最小二乘法45

一、最小二乘估计46

二、加权最小二乘法估计48

三、最小二乘估计数学特性与统计特性49

第三节 非线性加权最小二乘法50

一、理论模型50

二、模态参数识别52

第四节 正交多项式拟合法55

第四章 模态参数时域识别法59

第一节 随机减量法59

一、单自由度系统59

二、多自由度系统61

第二节 ITD识别法62

一、数学模型62

二、参数识别63

三、估算模态参数66

四、增加采样点以提高识别精度67

五、考虑噪声模态的ITD法68

第三节 最小二乘复指数法(LSCE法)69

一、数学模型69

二、自回归(AR)模型70

三、估算模态参数71

四、改善识别精度的方法73

五、模型定阶问题73

第四节 ARMA时序分析法74

一、ARMA模型74

二、强迫振动方程与ARMA模型的等价关系75

三、传递函数与ARMA模型的等价关系76

四、估算模态参数78

第五节 特征系统实现法(ERA法)79

第五章 应变模态及环境激励模态分析83

第一节 应变模态技术发展现状83

第二节 应变模态正交性84

第三节 应变频响函数85

第四节 环境激励信号分析86

一、脉动风的基本特性87

二、风对大跨度结构的作用87

三、环境激励下大跨度结构振动特点88

第五节 基于环境激励的位移模态识别技术89

一、频率识别90

二、工作模态幅值识别91

三、工作模态相位识别93

四、模态阻尼识别94

第六节 试验验证97

第六章 结构损伤诊断100

第一节 位移类损伤指标法101

一、坐标模态确认准则101

二、模态曲率指标101

三、模态柔度指标102

四、模态应变能指标103

第二节 应变类损伤指标法103

一、绝对变化量指标103

二、相对变化量与应变模态差的变化率指标104

三、坐标应变模态确认准则及其改进方法104

四、弯矩指标105

五、广义应变比能指标105

第三节 模态测试系统105

一、试验结构的支撑方式106

二、激励方式107

三、激励装置110

四、测量分析系统112

五、损伤诊断现场模态试验步骤115

六、简支梁损伤位移模态与应变模态数值仿真分析116

七、试验验证128

第七章 结构损伤直接指标法135

第一节 基于应变模态差分原理的损伤位置直接指标法135

一、基于损伤应变模态的差分数学模型135

二、差分曲线零值点确定方法138

三、损伤位置直接指标法142

四、混凝土梁早期损伤定位数值仿真计算分析153

第二节 基于局域应变模态面积的损伤程度直接指标法161

一、完好应变模态曲线拟合161

二、局域应变模态面积损伤程度数学模型165

参考文献16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