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建筑抗震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建筑抗震](https://www.shukui.net/cover/60/31754044.jpg)
- 本手册编委会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 ISBN:9787801779236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520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532页
- 主题词: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技术手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建筑抗震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建筑抗震基本要求1
1.1 地震基本情况概述1
1.1.1 地震的常用术语1
1.1.2 地震分类2
1.1.3 地震震级和烈度2
1.1.4 地震震级测定方法4
1.1.5 中国地震烈度表4
1.1.6 我国地震区、带划分表6
1.2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和设防标准8
1.2.1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考虑因素和划分要求8
1.2.2 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要求8
1.2.3 部分行业的建筑重要性类别划分9
1.2.4 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11
1.3 抗震设计方法要求22
1.3.1 建筑抗震设防原则和目标22
1.3.2 建筑抗震设防依据22
1.3.3 建筑抗震设防的三水准设防目标和二阶段设计方法23
1.4 抗震概念设计24
1.4.1 建筑设计和建筑结构的规则性25
1.4.2 抗震结构体系要求27
1.4.3 建筑抗震设计要求27
1.4.4 抗震结构的材料及施工质量要求29
第2章 建筑场地、地基和基础2.1 建筑场地30
2.1.1 场地地段划分和选择原则30
2.1.2 建筑场地类别的划分31
2.2 天然地基和基础33
2.2.1 地基基础的抗震设计要求33
2.2.2 天然地基和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33
2.3 液化地基34
2.3.1 液化土的判别和处理要求34
2.3.2 影响土液化的因素以及地基液化的震害影响35
2.3.3 液化地基判别方法和地基处理原则36
2.3.4 液化地基的抗液化措施38
2.3.5 常用液化地基加固方法41
2.4 软土地基42
2.4.1 不考虑软土震陷的条件42
2.4.2 软土地基的抗震措施43
2.5 桩基抗震承载力验算44
第3章 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3.1 一般规定47
3.1.1 地震作用原则和计算方法47
3.1.2 重力荷载的依据48
3.1.3 地震影响系数和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的确定49
3.1.4 结构抗震验算的基本规定50
3.2 水平地震作用计算51
3.2.1 水平地震作用计算过程51
3.2.2 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51
3.2.3 平动的振型分解计算水平地震作用52
3.2.4 扭转耦联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53
3.2.5 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其他规定54
3.3 竖向地震作用计算56
3.3.1 竖向地震作用计算方法56
3.3.2 高层建筑的竖向地震作用计算56
3.4 截面抗震验算57
3.5 截面强度验算58
3.6 结构抗震变形验算59
3.6.1 结构抗震弹塑性变形验算过程60
3.6.2 弹性变形验算60
3.6.3 弹塑性变形验算判定60
3.6.4 结构薄弱层弹塑性变形计算方法61
3.6.5 弹塑性层间位移简化计算62
3.6.6 弹塑性层间位移控制标准62
第4章 单层砌体房屋64
4.1 砖墙平房的抗震构造64
4.1.16 度设防64
4.1.27 度设防65
4.1.38 度设防67
4.1.49 度设防70
4.2 砖夹心墙单层房屋抗震构造72
4.2.1 砖夹心墙的构成72
4.2.2 圈梁的设置和构造要求72
4.2.3 构造柱的设置和构造要求73
4.3 砌块墙单层房屋抗震构造74
4.3.1 砌筑方法要求74
4.3.2 圈梁设置和构造要求75
4.3.3 芯柱设置和构造要求76
4.4 砌块夹心墙平房抗震构造77
4.4.1 砌筑方法要求77
4.4.2 砌块夹心墙的构成78
4.4.3 圈梁和芯柱的设置和构造要求78
第5章 多层砌体房屋81
5.1 概述81
5.2 抗震设计一般规定82
5.2.1 多层砌体房屋的层数和总高度限值82
5.2.2 多层砌体房屋最大高宽比83
5.2.3 多层砌体房屋抗震墙最大间距83
5.2.4 多层砌体房屋的局部尺寸限值83
5.2.5 多层砌体房屋结构体系设置要求84
5.3 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计算84
5.3.1 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计算84
5.3.2 多层砌体房屋截面抗震强度验算90
5.4 多层黏土砖房的抗震构造措施91
5.4.1 构造柱的设置和构造要求91
5.4.2 圈梁的设置和构造要求93
5.4.3 楼、屋盖设置要求94
5.4.4 楼梯间构造要求95
5.4.5 其他构造要求96
5.5 多层砌块房屋抗震构造措施98
5.5.1 小砌块房屋芯柱设置要求98
5.5.2 小砌块房屋芯柱构造要求98
5.5.3 小砌块房屋替代芯柱的构造柱要求99
5.5.4 小砌块房屋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设置要求99
5.5.5 小砌块房屋其他构造要求100
5.6 多层砌体房屋构造柱抗震节点详图100
5.6.1 构造柱和基础的连接100
5.6.2 构造柱和墙连接处的拉结筋102
5.6.3 构造柱和梁的连接109
5.6.4 构造柱与其他构件的连接114
第6章 底层框架—抗震墙和多层内框架房屋114
6.1 底层框架—抗震墙和多层内框架房屋抗震设计一般规定116
6.2 结构布置117
6.2.1 底层框架—抗震墙房屋结构布置要求117
6.2.2 底层框架—抗震墙房屋底层的结构布置要求117
6.3 多层多排柱内框架房屋的结构布置119
6.4 底层框架—抗震墙房屋抗震计算119
6.4.1 水平地震剪力计算119
6.4.2 地震作用效应计算121
6.4.3 构件的侧移刚度计算122
6.4.4 地震剪力的分配124
6.4.5 构件截面验算124
6.5 多层内框架房屋抗震计算125
6.6 底层框架—抗震墙房屋抗震构造措施126
6.6.1 构造柱设置126
6.6.2 楼盖与托墙梁127
6.6.3 底部钢筋混凝土抗震墙128
6.6.4 普通砖抗震墙构造要求129
6.7 多层内框架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129
6.7.1 构造柱的设置129
6.7.2 楼(屋)盖与内框架梁131
6.7.3 圈梁的设置132
6.7.4 组合砖柱的构造要求132
第7章 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132
7.1 概述135
7.1.1 结构类型135
7.1.2 地震震害136
7.2 抗震设计一般规定137
7.2.1 结构的最大适用高度和高宽比137
7.2.2 抗震等级的确定139
7.2.3 结构平面布置要求142
7.2.4 结构竖向布置要求143
7.2.5 高层建筑结构水平位移144
7.2.6 防震缝和抗撞墙的设置要求145
7.2.7 楼、屋盖设置要求145
7.2.8 钢筋的抗震锚固和抗震搭接147
7.3 高层建筑结构计算分析148
7.3.1 一般规定148
7.3.2 计算参数149
7.3.3 计算简图的处理150
7.3.4 重力二阶效应及结构稳定151
7.3.5 薄弱层弹塑性变形计算152
7.3.6 荷载效应和地震作用效应的组合153
7.4 框架结构155
7.4.1 一般规定155
7.4.2 截面设计156
7.4.3 框架梁的构造要求160
7.4.4 框架柱的构造要求162
7.5 抗震墙结构168
7.5.1 一般规定168
7.5.2 截面设计169
7.5.3 截面构造172
7.6 框架—抗震墙结构176
7.6.1 一般规定176
7.6.2 截面设计及构造178
7.7 板柱—抗震墙结构178
7.7.1 一般规定178
7.7.2 截面设计与构造179
7.8 框支—抗震墙结构181
7.8.1 抗震设计一般原则181
7.8.2 抗震构造要求182
7.9 筒体结构185
7.9.1 一般规定185
7.9.2 框架—核心筒结构抗震设计186
7.9.3 筒中筒结构抗震设计187
7.10 复杂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188
7.10.1 一般规定188
7.10.2 带转换层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188
7.10.3 带加强层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192
7.10.4 错层结构抗震设计193
7.10.5 连体结构抗震设计194
7.10.6 多塔楼结构抗震设计194
7.11 混合结构抗震设计195
7.11.1 一般规定195
7.11.2 结构布置和结构设计196
7.11.3 型钢混凝土构件的构造要求198
7.12 多、高层钢筋混凝土抗震设计详图199
7.12.1 现浇框架结构抗震构造详图199
7.12.2 剪力墙结构抗震构造详图209
第8章 多层和高层钢结构房屋209
8.1 抗震设计一般规定216
8.1.1 钢结构房屋适用的最大高度216
8.1.2 钢结构民用房屋适用的最大高宽比216
8.1.3 钢结构抗震依据和防震缝设置216
8.1.4 钢结构民用房屋结构选型规定217
8.2 多层和高层钢结构的结构体系218
8.3 钢结构抗震设计计算要求221
8.3.1 钢结构抗震计算参数要求221
8.3.2 钢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分析221
8.4 多层和高层钢结构房屋抗震验算222
8.4.1 钢框架构件和节点抗震承载力验算222
8.4.2 中心支撑框架构件的抗震承载力验算222
8.4.3 偏心支撑框架构件的抗震承载力验算223
8.4.4 钢结构构件连接极限承载力验算223
8.5 钢框架结构房屋构造措施225
8.6 钢框架—中心支撑结构抗震构造措施228
8.7 钢框架—偏心支撑结构抗震构造措施229
第9章 厂房232
9.1 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232
9.1.1 主要震害及表现形式232
9.1.2 抗震设计一般规定233
9.1.3 抗震计算要求235
9.1.4 厂房的屋盖抗震构造措施239
9.1.5 厂房柱的抗震构造措施246
9.1.6 厂房维护墙系统的抗震构造措施249
9.2 单层钢结构厂房253
9.2.1 抗震设计一般规定253
9.2.2 抗震计算要求254
9.2.3 抗震构造措施255
9.3 多层钢结构厂房257
9.3.1 抗震设计要求257
9.3.2 抗震计算要求258
9.3.3 抗震措施要求258
9.4 单层砖柱厂房258
9.4.1 抗震设计一般规定258
9.4.2 抗震计算要求259
9.4.3 抗震构造要求261
第10章 空旷房屋267
10.1 概述267
10.2 单层空旷房屋抗震设计一般规定和计算要点268
10.2.1 一般规定268
10.2.2 计算要点268
10.2.3 单层空旷房屋抗震构造措施269
10.3 砖结构单层空旷房屋270
10.3.1 单层砖结构空旷房屋抗震设计一般规定270
10.3.2 砖结构空旷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272
10.4 钢筋混凝土结构单层空旷房屋274
10.4.1 钢筋混凝土结构单层空旷房屋抗震一般规定274
10.4.2 钢筋混凝土结构单层空旷房屋抗震构造措施276
第11章 土、木、石结构房屋及非结构构件11.1 村镇生土房屋的抗震要求277
11.2 木结构房屋的抗震要求278
11.3 石结构房屋的抗震要求279
11.3.1 一般规定279
11.3.2 房屋的总高度和层数279
11.3.3 房屋的抗震墙间距280
11.4 非结构构件280
11.4.1 非结构构件的分类280
11.4.2 非结构构件的抗震设防分类280
11.4.3 非结构构件的抗震设防和验算要求280
11.4.4 非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计算要求281
11.4.5 建筑非结构构件的功能级别和类别系数283
11.4.6 建筑设备的功能级别和类别系数283
11.4.7 建筑非结构构件的基本抗震措施284
11.4.8 建筑附属机电设备支架的基本抗震措施285
第12章 建筑隔震与消能减震285
12.1 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一般规定287
12.1.1 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原则和应用287
12.1.2 隔震和消能设计的内容和要求288
12.2 隔震和消能减震概述288
12.2.1 结构隔震概述288
12.2.2 结构隔震分类289
12.2.3 结构消能减震技术概述290
12.2.4 消能减震装置分类290
12.3 房屋隔震设计要点291
12.3.1 隔震设计基本要求291
12.3.2 隔震体系的计算模型292
12.3.3 隔震层设计计算的基本要求292
12.3.4 隔震层的结构构造294
12.3.5 隔震设计简化计算295
12.3.6 砌体结构的隔震构造297
12.4 房屋消能减震设计要点298
12.4.1 消能减震设计基本要求298
12.4.2 消能减震设计计算的基本要求299
12.4.3 消能减震结构构造301
12.5 隔震结构构造详图301
12.5.1 框架结构隔震构造301
12.5.2 砌体结构隔震详图305
12.5.3 卷帘门隔震处理节点308
12.5.4 室内楼梯隔震详图309
12.5.5 隔震沟和防震缝节点详图312
第13章 叠层橡胶支座隔震设计13.1 隔震结构设计一般规定315
13.1.1 隔震结构设计目标和依据315
13.1.2 隔震结构设计要求315
13.2 房屋结构隔震设计316
13.2.1 房屋结构隔震设计一般规定316
13.2.2 地震作用和地震反应计算318
13.2.3 隔震层设计和构造321
13.2.4 上部结构设计323
13.2.5 下部结构和地基基础设计325
13.3 隔震层部件的技术性能和构造要求326
13.3.1 技术性能和试验要求326
13.3.2 构造要求327
13.4 隔震结构的施工和维护327
13.5 建筑隔震橡胶支座328
13.5.1 隔震橡胶支座的分类和型号328
13.5.2 隔震橡胶支座的结构要求328
13.5.3 隔震橡胶主要材料质量要求329
13.5.4 外观要求329
13.5.5 尺寸允许偏差329
13.5.6 性能要求330
第14章 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330
14.1 建筑抗震鉴定基本规定332
14.1.1 抗震验算和构造鉴定要求332
14.1.2 抗震鉴定的内容332
14.1.3 抗震的鉴定方法和验算范围333
14.2 建筑抗震加固基本规定334
14.3 场地、地基和基础335
14.3.1 场地抗震鉴定335
14.3.2 地基和基础抗震鉴定336
14.3.3 地基和基础抗震加固337
14.4 多层砌体房屋338
14.4.1 多层砌体房屋抗震鉴定内容和要求338
14.4.2 多层砌体房屋抗震鉴定的最大高度和层数339
14.4.3 第一级鉴定339
14.4.4 第二级鉴定343
14.4.5 多层房屋抗震加固要求344
14.4.6 加固方法345
14.4.7 加固设计及施工346
14.5 多层钢筋混凝土房屋352
14.5.1 多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鉴定内容和要求352
14.5.2 第一级鉴定353
14.5.3 第二级鉴定354
14.5.4 多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加固要求355
14.5.5 加固方法356
14.5.6 加固设计及施工要求356
14.6 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359
14.6.1 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抗震鉴定内容和要求359
14.6.2 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抗震鉴定的最大高度和层数360
14.6.3 第一级鉴定360
14.6.4 第二级鉴定362
14.6.5 抗震加固要求362
14.6.6 加固方法362
14.6.7 加固设计及施工363
14.7 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364
14.7.1 抗震鉴定内容和要求364
14.7.2 结构布置要求365
14.7.3 厂房构件构造鉴定365
14.7.4 抗震加固要求368
14.7.5 加固方法368
14.7.6 加固设计及施工369
14.8 单层砖柱厂房和空旷房屋372
14.8.1 单层砖柱厂房和空旷房屋抗震鉴定内容和要求373
14.8.2 单层砖柱厂房和空旷房屋结构布置和构造要求373
14.8.3 单层砖柱厂房和空旷房屋抗震加固要求375
14.8.4 单层砖柱厂房和空旷房屋加固方法375
14.8.5 单层砖柱厂房和空旷房屋加固设计及施工要求376
14.9 木结构房屋378
14.9.1 木结构房屋抗震鉴定内容和要求378
14.9.2 木结构房屋结构布置和构造要求378
14.9.3 木结构房屋抗震加固要求381
14.10 土石墙房屋382
14.10.1 土石墙房屋抗震鉴定内容和要求382
14.10.2 土石墙房屋结构布置和构造要求382
14.10.3 土石墙房屋抗震加固要求383
14.11 烟囱383
14.11.1 烟囱抗震鉴定内容和要求383
14.11.2 烟囱抗震加固要求384
14.12 水塔386
14.12.1 水塔抗震鉴定内容和要求386
14.12.2 水塔抗震加固要求387
14.13 建筑抗震鉴定计算388
14.13.1 砖房抗震墙基准面积率388
14.13.2 钢筋混凝土结构楼层受剪承载力390
第15章 工业构筑物抗震鉴定15.1 工业构筑物抗震鉴定和加固基本规定392
15.1.1 抗震鉴定和加固一般要求392
15.1.2 抗震鉴定和加固等级划分392
15.1.3 抗震鉴定和加固的结构现状要求393
15.1.4 构筑物结构抗震强度验算393
15.1.5 构筑物抗震加固方案确定条件394
15.2 场地、地基和基础395
15.2.1 场地395
15.2.2 非液化土地基和基础395
15.2.3 可液化土地基397
15.2.4 桩基400
15.2.5 挡土墙和边坡401
15.3 贮仓403
15.3.1 钢筋混凝土贮仓抗震鉴定内容和要求403
15.3.2 钢筋混凝土贮仓结构抗震验算要求403
15.3.3 钢筋混凝土贮仓抗震构造措施408
15.3.4 钢贮仓抗震鉴定412
15.4 槽罐结构412
15.4.1 钢贮液槽的钢筋混凝土支承筒412
15.4.2 贮气柜的钢筋混凝土水槽414
15.4.3 钢筋混凝土油罐414
15.5 皮带通廊415
15.5.1 皮带通廊抗震鉴定内容和要求415
15.5.2 皮带通廊抗震强度验算415
15.5.3 皮带通廊抗震构造措施418
15.6 塔类结构420
15.6.1 井架抗震鉴定内容和要求420
15.6.2 钢筋混凝土井塔抗震鉴定内容和要求422
15.6.3 钢筋混凝土造粒塔423
15.6.4 塔形设备基础的抗震鉴定内容和要求424
15.6.5 双曲线冷却塔抗震鉴定内容和要求425
15.6.6 机力通风冷却塔抗震鉴定内容和要求425
15.7 炉窑结构425
15.7.1 高炉系统构筑物425
15.7.2 焦炉、回转窑和竖窑基础427
15.8 变电构架和支架427
15.9 操作平台428
15.10 局部配筋混凝土地坪的抗震设计429
15.11 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加固方案431
15.12 钢结构抗震加固方案432
15.12.1 杆系钢结构432
15.12.2 锚栓的抗震处理措施433
15.13 塔形设备基础的地基抗震验算范围判断曲线433
第16章 构筑物抗震设计435
16.1 构筑物抗震设计一般规定435
16.2 构筑物抗震设计要求435
16.2.1 场地影响和地基、基础抗震设计435
16.2.2 抗震结构体系和结构构件要求436
16.2.3 场地437
16.2.4 天然地基基础439
16.2.5 液化土地基439
16.2.6 软土地基震陷441
16.2.7 桩基础442
16.2.8 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443
16.3 框排架结构448
16.3.1 框排架结构框架跨的抗震等级448
16.3.2 框排架结构要求448
16.3.3 框排架结构抗震计算449
16.3.4 框排架结构构造措施455
16.4 悬吊式锅炉构架462
16.4.1 悬吊式锅炉构架抗震设计一般规定462
16.4.2 悬吊式钢锅炉构架抗震计算462
16.4.3 悬吊式钢锅炉构架抗震构造措施463
16.5 贮仓464
16.5.1 贮仓抗震设计一般规定464
16.5.2 贮仓抗震计算464
16.5.3 柱承式方仓有横梁支承结构的侧移刚度465
16.5.4 贮仓抗震构造措施466
16.6 井塔468
16.6.1 井塔抗震设计一般规定468
16.6.2 井塔抗震计算469
16.6.3 井塔抗震构造措施469
16.7 钢筋混凝土井架470
16.7.1 钢筋混凝土井架抗震设计一般规定470
16.7.2 钢筋混凝土抗震设计计算470
16.7.3 钢筋混凝土抗震构造措施471
16.8 斜撑式钢井架472
16.8.1 斜撑式钢井架抗震设计一般规定472
16.8.2 斜撑式钢井架抗震计算472
16.8.3 斜撑式钢井架抗震构造措施473
16.9 双曲线冷却塔473
16.9.1 塔筒的抗震设计473
16.9.2 淋水装置的抗震设计475
16.10 电视塔475
16.10.1 电视塔抗震设计要求475
16.10.2 电视塔抗震设计计算一般规定475
16.10.3 电视塔的抗震构造措施477
16.11 石油化工塔形设备基础478
16.11.1 石油化工塔形设备基础抗震设计一般规定478
16.11.2 石油化工塔形设备基础抗震设计计算要求478
16.11.3 石油化工塔形设备基础抗震构造措施479
16.12 焦炉基础479
16.12.1 焦炉基础抗震计算479
16.12.2 焦炉炉体单位水平力作用下的位移480
16.12.3 焦炉基础抗震构造措施482
16.13 运输机通廊482
16.13.1 运输机通廊抗震设计一般规定482
16.13.2 运输机通廊抗震设计计算要求483
16.13.3 运输机通廊抗震构造措施485
16.14 管道支架486
16.14.1 管道支架抗震设计一般规定486
16.14.2 管道支架抗震设计计算要求487
16.14.3 框架式固定支架的刚度488
16.14.4 管道支架抗震构造措施489
16.15 浓缩池489
16.15.1 浓缩池抗震设计一般规定489
16.15.2 浓缩池抗震设计计算要求489
16.15.3 浓缩池抗震构造措施490
16.16 储罐491
16.16.1 常压立式圆筒形储罐491
16.16.2 球形储罐492
16.16.3 卧式圆筒形储罐493
16.17 高炉系统结构493
16.17.1 高炉系统结构抗震设计一般规定494
16.17.2 高炉494
16.17.3 热风炉495
16.17.4 除尘器和洗涤塔496
16.17.5 斜桥497
16.18 尾矿坝497
16.18.1 尾矿坝抗震等级497
16.18.2 尾矿坝抗震设计一般规定498
16.18.3 尾矿坝抗震设计计算规定498
16.18.4 尾矿坝构造和工程措施501
第17章 建筑抗震试验方法501
17.1 建筑抗震试验一般规定502
17.2 试体的设计502
17.2.1 一般规定502
17.2.2 拟静力和拟动力试验试体的尺寸要求502
17.2.3 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试体的设计要求502
17.3 试体的材料与制作要求503
17.4 拟静力试验504
17.4.1 试验装置及加载设备504
17.4.2 量测仪表的选择506
17.4.3 加载方法506
17.4.4 试验数据处理507
17.5 拟动力试验508
17.5.1 试验系统及加载设备508
17.5.2 数据采集仪器仪表和数据处理计算机508
17.5.3 试验装置508
17.5.4 试验实施和控制方法510
17.5.5 拟动力试验数值计算方法510
17.5.6 试验数据处理511
17.6 模型试体设计的相似条件512
17.6.1 结构拟静力与拟动力试验模型512
17.6.2 结构动力试验模型513
17.7 模拟地震振动台动力试验514
17.7.1 试验设备514
17.7.2 试体安装514
17.7.3 测试仪器514
17.7.4 加载方法514
17.7.5 试验的观测和动态反应量测515
17.7.6 试验数据处理和分析515
17.8 建筑幕墙抗震性能振动台试验方法516
17.9 原型结构动力试验517
17.9.1 试验准备和试验方法517
17.9.2 试验设备和测试仪器517
17.9.3 试验要求517
17.9.4 试验数据处理518
17.10 建筑抗震试验中的安全措施519
参考文献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