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一汽创建发展历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一汽创建发展历程
  • 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中国文史出版社
  • ISBN:7503420871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750页
  • 文件大小:248MB
  • 文件页数:785页
  • 主题词:汽车制造厂-经济发展-概况-长春市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一汽创建发展历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1

中国要建一座汽车厂 孟少农3

一汽建设简略历程的回顾 江泽民9

忆一汽筹建前期的驻莫斯科工作小组 李刚14

我参加了新中国汽车工业的筹建 陈祖涛25

祖国汽车工业的孕育时期 陆孝宽31

一汽建厂准备工作概略 张树梅37

我所了解的一汽选址工作 吴式铎41

历史的壮举 张逢时44

中央发出三年建成一汽的指示 黄仁50

一汽——祖国汽车工业的摇篮 李岚清54

毛主席为一汽奠基题词 方若梅整理59

加强学习 按期完成建厂任务(在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典礼大会上的讲话摘要) 黄敬62

一汽奠基典礼筹备工作回忆 张瑛66

中苏友谊的结晶 郭力71

一汽三年建厂的成功经验 饶斌75

郭力厂长让我去迎接饶斌厂长 江华79

我所认识的三个“江泽民” 沈永言87

全国人民支援一汽建设 乔杨整理91

难忘在一汽底盘车间工作的六年 王黎山94

从外行到内行 沈曾华98

一批高级知识分子回国参加一汽建设 冯云翔整理103

工程技术人员踊跃投身一汽建设 陈文108

来自上海的大学生 过仲珏113

怀念郭力 方劼116

汽车工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饶斌 徐元存 黄兆銮 耿昭杰 李玉堂119

德高望重的技术泰斗——孟少农 陈家彬 林水俊126

赵明新同志二三事 罗军132

勇于开拓的王少林 李中康 范恒光 魏广亭 谭云龙137

追忆胡亮同志为一汽及汽车行业的贡献 何赐文 陆孝宽 金东瀛 杨时平142

一汽向苏联选派实习生始末 陈祖涛147

苏联专家在一汽 马淑媛整理152

一汽的三次反浪费斗争 冯云翔整理156

学而后知不足 黄兆銮159

我国第一所汽车专业学校 杨宗麟163

建厂初期的学习热潮 栾翰书166

为祖国的汽车工业而学习 冯云翔171

忆火车头临时采暖供热工程 郭英林175

第一炉铁水出炉 孙以鋆178

繁重而艰巨的土建安装工程 冯云翔整理183

一支穿军装的建筑大军 冯云翔整理186

紧张有序的生产准备 冯云翔整理189

第一辆国产汽车的诞生 闵铁华整理192

“解放”牌汽车的由来 王第兰196

“五十岁的老司机我笑脸扬” 马国范199

我开国产汽车去报捷 王立忠201

活跃在汽车城的年轻人 陈继信整理203

忆创业初期的先进人物代表 毛儒宝207

一汽隆重举行开工典礼 陈继信整理211

第二部分215

在一汽锻造厂的难忘岁月 何光远217

回顾一汽从引进苏联技术向自主发展的历程 张兴业223

我参加了世界青年联欢节 李治国232

3500吨大型压力机的安装调试 王达勋 黄云生237

毛主席视察汽车厂 张珍文整理241

毛主席坐上我们生产的小轿车 史汝楫245

红旗轿车产品设计综述 吕彦斌250

第一批“红旗”牌轿车进京 范恒光253

试制新型“红旗”牌轿车 王振257

开发军用越野车 富侠262

建设越野车车间 胡传聿265

“班产250辆”运动 冯云翔整理267

“两参一改三结合”的由来 冯云翔 陈继信整理271

调整时期的企业整顿 谢云274

周恩来总理视察一汽 张瑛278

邓小平总书记视察汽车厂 张瑛285

段君毅部长在一汽的三次蹲点 黄兆銮 谢云 沈永言 张瑛292

六万辆扩散工程的来龙去脉 冯云翔整理297

在群众性的技术攻关活动中成长 张国良300

试办托拉斯——成立长春汽车分公司 冯云翔整理303

“文革”中的一汽 陈继信整理306

一机部“长春会议”的前前后后 王世禹309

支援二汽建设 冯云翔整理313

自行设计、制造无罐气体渗碳炉 黄叶群 江泽民 欧阳玺316

红旗保险车的诞生 李中康320

试制60吨矿用自卸车 张永善整理324

300辆红旗轿车生产阵地扩建工程 柳殿栋 王凤翥327

一汽电子计算机应用的初创阶段 奚涌江333

一汽承担的五个援外项目 张宝成整理336

一汽培训外国实习生的回忆 冯俊声339

一汽全面开展平反冤假错案 陈继信整理344

受人爱戴的好书记——赵学义 丁长青347

从一汽的“瓶子口”到汽车生产的“火车头” 马福生354

重建大庆式企业 冯云翔整理359

第三部分363

赴日本研修带动技术改造 刘守华 李刚365

东渡日本学习企业管理 葛葆璇374

赴日学习的收获与应用 陈金荣378

长春汽车研究所并入一汽 刘经传385

总结经验、承前启后的历史聚会——一汽隆重纪念建厂30周年 邱文超392

决定一汽改革发展的一次重要会议 徐元存 黄兆銮399

一汽的换型改造是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李治国 403

解放换代车CA141开发的回忆 田其铸 411

CA6102发动机的研发 冯建权 416

为解放牌汽车开发柴油发动机 陆孝宽 422

换型改造时期的技术和装备引进 冯云翔整理 428

组建解放汽车联营公司 谢云 432

青岛汽车厂、大柴、锡柴进入一汽 张宝成整理 435

为换型改造贡献智慧和力量 张新科438

我们捧回了“铜奔马”奖杯 沈永言 冯云翔 442

试制“红旗”活动篷检阅车 赫世跃446

不停产不减收 换型改造走新路——第一汽车制造厂的调查 绍文 刘子放 路戎 452

一汽技术改造成功之路 耿昭杰 455

一吨重的奖章 冯云翔整理 462

第四部分465

江总书记关怀一汽轿车事业 耿昭杰 467

江总书记三次视察一汽 马淑媛整理 474

缅怀段君毅、周子健部长对一汽的关爱 耿昭杰 479

忆一汽第二厂区的开工建设 沈永言 490

中国轿车工业发展的一次战略研讨会 冯云翔整理 494

一汽发展轿车情况的调查报告 刘守华498

正确的决策 艰难的道路——从奥迪三万辆先导工程到十五万辆轿车基地建设的回顾 林敢为503

九院划归一汽的前前后后 蔡军整理515

一汽成立了对外经济贸易机构 毛儒宝521

一汽财务有限公司诞生 胡任荪526

忆一汽轿车引进工作中的几次谈判 吕福源531

第三次创业时期的“四项引进” 张宝成整理540

购买二手设备生产016传动器 王显洪544

在美国拆装设备的日子里 崔明伟550

五年艰苦的质量总体战 李松龄555

从“奥迪”到“小红旗” 田冠军561

建设现代化轿车工业基地 冯云翔 姜兆燕整理568

建设一汽—大众中的“两个全心全意” 韩玉麟 秦世安571

中德文化磨合的结晶 黄金河576

一汽—大众建设中的中德联合设计 韩云岭579

一批轿车零部件合资企业的组建 陈继信整理587

公司化改革后的“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冯云翔 王世禹590

机械工业部在一汽召开推行精益生产方式经验交流会 冯云翔整理595

铸造公司持续开展“四改进”活动 高传亮整理599

一汽连续多次被评为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 张国庆604

跨世纪的人才工程 闵铁华整理610

体制改革过程中的企业兼并与资产联合 冯云翔整理614

企业股份制改革的尝试 冷延昆617

中重型载货车产品结构调整 徐兴尧623

轻型车曲折发展的历程 国斌633

投资主体多元化的重大举措 李启祥638

组建成立富奥汽车零部件公司 田雨时642

动能的发展与能源结构调整 陈燕洲646

一汽实业总公司的由来和发展 冯云翔整理651

生动活跃的群众性文体活动 张永善 张延松 刘成福654

第五部分657

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一汽 平华整理659

建设“三化”新一汽 竺延风663

为一汽创新发展提供思想动力和组织保证 赵方宽667

“红旗世纪星”的诞生 赵立荣672

“全国第一模”李黄玺 马淑媛整理678

深化社会事业改革 促进企业发展 李南南整理683

联合重组推动一汽发展 闵铁华整理688

竺延风当选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 曹正厚 梁晓斌692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成立 孙巨696

一汽的公司化体制改革 闵铁华整理701

一汽人的家轿梦 张永训705

“奥威”CA6DL发动机的开发和研制 李建群 姬小明708

以三个新基地奠基庆一汽五十华诞 尹永生715

深入推进TPS管理方式 张立军722

一汽实现销售百万辆 于春燕726

附录733

后记74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