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创伤学·基础与临床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王正国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5236014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384页
- 文件大小:3MB
- 文件页数:33页
- 主题词:创伤外科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创伤学·基础与临床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十一篇 颅脑创伤1544
第82章 颅脑创伤概述1544
第一节 颅脑创伤的历史及展望1544
第二节 颅脑创伤的致伤原因1546
第三节 颅脑创伤的机制1547
第四节 颅脑创伤的病生理改变1548
第五节 颅脑创伤分类1548
第六节 颅脑创伤的临床表现1548
第七节 颅脑创伤的诊断1550
第八节 颅脑创伤的治疗原则1551
第九节 颅脑创伤的合并伤、并发症及后遗症1552
第十节 颅脑创伤的预后1553
第83章 颅脑应用解剖1555
第一节 头部软组织1555
第二节 颅骨1557
第三节 脑膜1558
第四节 脑脊液系统1558
第五节 脑1560
第六节 脑神经1564
第七节 脑的血液供应1564
第84章 颅脑创伤模型1566
第一节 颅脑创伤动物模型动物的选择1566
第二节 加速伤模型1567
第三节 脑变形伤模型1570
第四节 撞击伤模型1572
第五节 颅脑火器伤模型1573
第六节 神经细胞机械损伤模型1575
第七节 非生物模型1577
第八节 数学颅脑创伤模型1578
第九节 其他模型1579
第85章 颅内高压症和脑疝1580
第一节 颅内高压症的病理生理1580
第二节 颅内压增高的特征性临床表现1582
第三节 颅内高压症的治疗1583
第四节 颅内压监护1583
第五节 脑疝1587
第86章 颅脑创伤病人脑氧代谢监测1591
第一节 脑氧代谢率及其相关指标的监测1591
第二节 局部脑组织氧分压的监测1593
第三节 局部脑氧合程度的监测1595
第四节 脑血流动力学1596
第五节 脑乳酸氧指数1598
第六节 脑氧代谢与治疗方法的选择1598
第87章 创伤性脑水肿1600
第一节 创伤性脑水肿的发生机制1602
第二节 创伤性脑水肿的病理变化1604
第三节 创伤性脑水肿的临床表现1605
第四节 创伤性脑水肿的诊断和治疗1606
第88章 血脑屏障损害1610
第一节 血脑屏障超微结构特点1610
第二节 血脑屏障的作用1613
第三节 颅脑创伤后血脑屏障的改变1615
第四节 颅脑创伤后血脑屏障损害的机制1617
第五节 血脑屏障损害的治疗1619
第89章 颅脑创伤后脑微循环紊乱1621
第一节 伤后微循环脑血流变化的监测1621
第二节 颅脑创伤后的脑微循环血流量变化1623
第三节 颅脑创伤后微循环紊乱的原因1624
第四节 微循环紊乱的治疗1626
第90章 脑震荡1629
第一节 脑震荡定义1629
第二节 脑震荡产生机制1630
第三节 脑震荡的病理生理1630
第四节 脑震荡的病理改变1632
第五节 脑震荡的临床表现1634
第六节 脑震荡的临床检查1635
第七节 脑震荡的诊断1636
第八节 脑震荡的治疗1636
第九节 脑震荡的预后1637
第91章 脑挫裂伤1639
第一节 损伤机制1639
第二节 病理与病理生理1639
第三节 临床表现1640
第四节 诊断1640
第五节 鉴别诊断1641
第六节 治疗与预后1641
第92章 颅内血肿1644
第一节 颅内血肿综述1644
第二节 硬膜外血肿1648
第三节 急性和亚急性硬膜下血肿1650
第四节 慢性硬膜下血肿1652
第五节 脑内血肿1654
第六节 特殊类型血肿1655
第七节 特殊部位血肿1657
第八节 创伤性硬膜下积液1660
第93章 弥漫性轴索损伤1662
第一节 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病因和发病率1662
第二节 创伤性脑创伤分类与弥漫性轴索损伤分型1663
第三节 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损伤机制1664
第四节 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神经病理1665
第五节 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与神经影像学表现1666
第六节 弥漫性轴索伤的治疗和预后1671
第94章 脑干损伤1674
第一节 病因与病理1674
第二节 临床表现1675
第三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1676
第四节 治疗1677
第95章 下丘脑创伤1682
第一节 病因与病理1682
第二节 临床表现1682
第三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1684
第四节 治疗1684
第96章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1687
第一节 CT特征1688
第二节 临床特征1690
第三节 脑血管痉挛及缺血性脑损害1693
第四节 治疗与预后1696
第97章 开放性颅脑创伤1701
第一节 非火器性开放性颅脑创伤1701
第二节 火器性开放性颅脑创伤1703
第98章 颅脑伤合并其他损伤1711
第一节 颅内血管损伤1711
第二节 创伤性脑积水1718
第三节 颅脑创伤合并胸腹器官损伤1721
第四节 颅脑创伤合并脊柱和脊髓损伤1724
第五节 颅脑创伤合并四肢和骨盆骨折1726
第六节 创伤性视神经损伤1728
第99章 颅脑创伤后呼吸道并发症1731
第一节 胸部原发损伤1731
第二节 呼吸道梗阻1732
第三节 肺部感染1733
第四节 神经源性肺水肿1735
第五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737
第100章 颅脑创伤应激性溃疡1739
第一节 颅脑创伤应激性溃疡的分类1739
第二节 颅脑创伤应激性溃疡的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1739
第三节 颅脑创伤应激性溃疡的诊断与鉴别诊断1741
第四节 颅脑创伤应激性溃疡的预防和治疗1744
第101章 内源性损伤因子1747
第一节 神经递质1747
第二节 自由基1751
第三节 促炎细胞因子1753
第四节 血小板激活因子1757
第五节 内皮素1758
第六节 钙1759
第七节 其他内源性损伤因子1760
第102章 内源性保护因子1763
第一节 腺苷1763
第二节 神经节苷脂1765
第三节 热休克蛋白1766
第四节 细胞因子1768
第五节 神经营养因子1771
第六节 镁离子1775
第七节 其他内源性保护因子1777
第103章 颅脑创伤分子生物学机制1780
第一节 神经元损伤分类1780
第二节 兴奋性氨基酸和兴奋毒性损伤1781
第三节 神经元内Ca2+超载及其损害作用1782
第四节 自由基形成和神经元损伤1783
第五节 创伤性神经元凋亡相关事件及其作用机制1786
第六节 神经生长因子家族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1792
第七节 即刻反应基因表达和细胞周期蛋白与神经元损伤1794
第八节 细胞因子与神经元损伤1795
第九节 神经干细胞移植和颅脑创伤的基因和分子治疗1797
第104章 颅脑创伤病人酸碱失衡及营养支持1800
第一节 颅脑创伤病人的酸碱失衡1800
第二节 颅脑创伤病人的营养支持1805
第105章 颅脑创伤后综合征1814
第一节 病理生理1814
第二节 临床表现1814
第三节 辅助检查1815
第四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1816
第五节 治疗1817
第106章 颅脑创伤后癫痫1819
第一节 发生率1819
第二节 病理1820
第三节 发病机制1820
第四节 风险评估1822
第五节 临床表现1823
第六节 诊断1823
第七节 治疗1824
第八节 典型病例1828
第107章 颅脑创伤后长期昏迷1830
第一节 颅脑创伤后长期昏迷的临床表现1830
第二节 颅脑创伤后长期昏迷的相关因素1830
第三节 颅脑创伤后长期昏迷的实验室检查1831
第四节 颅脑创伤后长期昏迷的诊断及鉴别诊断1832
第五节 颅脑创伤后长期昏迷植物状态的评分标准1833
第六节 颅脑创伤后长期昏迷的治疗1833
第108章 颅脑创伤病人的预后1838
第一节 颅脑创伤病人预后的判断指标1838
第二节 影响颅脑创伤病人预后的相关因素1842
第三节 改善颅脑创伤病人预后的一般原则1844
第109章 颅脑创伤病人的影像学诊断1847
第一节 头皮创伤1847
第二节 颅骨骨折1848
第三节 颅内的脑膜外血肿、积液、积气1850
第四节 脑内血肿1854
第五节 局部性颅脑创伤1855
第六节 弥漫性颅脑创伤1857
第七节 继发性脑创伤1858
第八节 开放性颅脑创伤1860
第九节 创伤性后遗症1861
第十节 小儿及老年人的颅脑创伤1866
第110章 颅脑创伤病人的手术麻醉1871
第一节 中枢神经系统创伤应激反应、休克与麻醉1871
第二节 手术前评估和麻醉前准备与急救1871
第三节 不同部位颅脑创伤与脊髓创伤的麻醉管理1878
第四节 重症创伤病人的麻醉监测1882
第五节 围手术期颅脑创伤的液体治疗1884
第六节 小儿颅脑与脊髓创伤手术的麻醉1889
第七节 要点小结1894
第111章 脑死亡(参考标准)1896
第一节 脑死亡诊断的前提1896
第二节 脑死亡诊断标准1897
第三节 脑死亡的鉴别诊断1900
第四节 诊断脑死亡需观察的时限1900
第五节 小儿脑死亡的诊断标准1900
第六节 脑死亡诊断的权限、程序及管理1901
第112章 颅脑创伤病人临床常用参考数值1902
第一节 脑体表定位1902
第二节 颅脑创伤病人伤情估计的常用指标1904
第三节 颅脑创伤病人预后判定的常用指标1906
第四节 颅脑创伤病人临床常用正常参考数值1909
第五节 影像学检查正常参考值1914
第六节 颅内血肿的体积计算公式1918
第七节 脑脊液、腰椎穿刺及脑脊液检测正常参考值1918
第十二篇 口腔颌面颈部创伤1922
第113章 概述1922
第114章 口腔颌面颈部的应用解剖和生理1926
第一节 颌面部软组织的应用解剖1926
第二节 颌面部骨组织的应用解剖1934
第三节 颞下颌关节应用解剖和运动生理1936
第四节 口腔的应用解剖和生理1944
第五节 鼻与鼻窦的应用解剖和生理1947
第六节 耳的应用解剖和生理1950
第七节 咽、喉的应用解剖和生理1962
第八节 颈部的应用解剖和生理1968
第115章 口腔颌面颈部创伤的伤情判断与急救1972
第一节 口腔颌面颈部创伤的伤情判断和救治原则1972
第二节 上呼吸道梗阻及其处理1973
第三节 颌面颈部大出血及其处理1976
第四节 合并颅脑损伤及其处理1978
第五节 合并颈椎损伤及其处理1981
第六节 合并胸腹、四肢损伤及其处理1981
第116章 颌骨骨折复位与坚强内固定1982
第一节 颌骨骨折的复位和固定原则1982
第二节 颌面骨坚强内固定的组织学基础1983
第三节 颌面骨坚强内固定的生物力学基础1986
第四节 颌间牵引与颌间固定1990
第五节 拉力螺钉固定1991
第六节 加压接骨板固定1992
第七节 小型和微型接骨板固定1995
第八节 重建接骨板固定1997
第九节 坚强内固定的并发症1998
第十节 感染骨折的坚强内固定2000
第十一节 坚强内固定术后取板2000
第117章 口腔颌面颈部创伤的诊断与治疗原则2002
第一节 口腔颌面颈部创伤的诊断2002
第二节 口腔颌面颈部创伤的治疗原则2004
第三节 几种常用的手术入路2006
第118章 口腔颌面颈部软组织创伤的早期处理2008
第一节 口腔颌面颈部软组织伤的临床分类2008
第二节 口腔颌面颈部软组织清创术2011
第三节 特殊部位软组织伤的处理2013
第四节 颌面颈部异物的定位和摘除2019
第119章 牙创伤及牙槽突骨折2023
第一节 牙创伤2023
第二节 牙槽突骨折2029
第120章 下颌骨骨折2032
第一节 下颌骨骨折的分类及临床表现2032
第二节 下颌骨骨折移位及错?因素分析2035
第三节 下颌骨骨折治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036
第四节 髁突骨折2037
第五节 下颌角骨折2038
第六节 下颌骨升支、体部及颏部骨折2039
第七节 骨折线上牙齿的处理2039
第八节 儿童下颌骨骨折的治疗特点2040
第九节 无牙颌老年人下颌骨骨折的治疗特点2042
第十节 颞下颌关节脱位2043
第121章 上颌骨骨折2049
第一节 上颌骨骨折的分类及临床表现2049
第二节 上颌骨低位水平骨折的治疗2051
第三节 上颌骨高位水平骨折的治疗2053
第四节 上颌骨矢状骨折的治疗2053
第五节 上颌骨陈旧性骨折的手术治疗2054
第122章 颧骨颧弓骨折2058
第一节 颧骨颧弓骨折的分类及临床表现2058
第二节 颧弓骨折2060
第三节 颧骨骨折2062
第四节 颧眶骨折2063
第五节 颧上颌骨折2065
第六节 颧骨颧弓陈旧性骨折2065
第123章 鼻眶筛区骨折2068
第一节 鼻眶筛区的解剖结构、立体构型和体表形态2068
第二节 鼻眶筛区骨折的临床表现及分类2070
第三节 鼻眶筛区骨折的手术治疗2073
第124章 颌面部骨折的并发症2078
第一节 创伤性颞下颌关节炎2078
第二节 颞下颌关节强直2080
第三节 颌间瘢痕挛缩2084
第四节 骨不连接2086
第五节 骨髓炎2088
第六节 感觉神经损伤2090
第七节 复视及眼球内陷2091
第125章 眼部创伤2094
第一节 眼创伤的紧急处理2094
第二节 眼眶创伤2096
第三节 眼球创伤2098
第四节 视神经创伤2109
第五节 眼内异物2110
第六节 眼内炎2112
第七节 化学性眼创伤2113
第八节 辐射性眼创伤2115
第126章 鼻部创伤2121
第一节 鼻骨骨折2121
第二节 鼻窦外伤2122
第三节 鼻及鼻窦火器伤和化学性损伤2125
第四节 鼻部相关结构外伤2126
第127章 耳部创伤2128
第一节 外耳创伤2128
第二节 中耳创伤2131
第三节 内耳创伤2131
第128章 咽喉部创伤2141
第一节 咽部创伤2141
第二节 喉部创伤2143
第三节 创伤性喉狭窄2146
第129章 与耳鼻咽喉科相关的气管、食管、颈部血管和颅底创伤2149
第一节 气管创伤2149
第二节 颈段食管创伤2152
第三节 与耳鼻咽喉科相关的颈部创伤2154
第四节 与耳鼻咽喉科相关的颅底创伤2156
第130章 口腔颌面颈部火器伤2162
第一节 口腔颌面颈部火器伤的致伤机理和特点2162
第二节 口腔颌面颈部火器伤临床表现2163
第三节 口腔颌面颈部火器伤的急救2165
第四节 软组织火器伤的初期外科处理原则2166
第五节 骨组织火器伤的初期外科处理原则2168
第六节 颈部火器伤的处理原则2171
第131章 口腔颌面颈部创伤性软组织缺损的修复2173
第一节 常用的带蒂皮瓣和肌皮瓣2174
第二节 常用的游离组织瓣2177
第三节 头颈部游离组织瓣移植常用的受区血管2187
第132章 创伤性颌骨缺损的功能性重建2189
第一节 颌骨缺损功能性重建的原则2189
第二节 常用的游离骨组织瓣2192
第三节 采用牵引成骨技术修复颌骨缺损2198
第四节 颌骨重建的种植修复2203
第133章 创伤性面神经损伤的诊断与治疗2206
第一节 面神经的胚胎发育及应用解剖2206
第二节 创伤性面神经损伤的病理、生理及病因学2209
第三节 创伤性面神经损伤的诊断2211
第四节 创伤性面神经损伤的治疗2216
第五节 影响创伤性面神经损伤预后的因素2219
第十三篇 胸部创伤2222
第134章 概述2222
第一节 胸部创伤外科发展史2222
第二节 胸部创伤外科现状2223
第三节 展望2225
第135章 胸部解剖2227
第一节 胸壁2228
第二节 膈2230
第三节 胸膜和胸膜腔2231
第四节 气管、支气管和肺2232
第五节 纵隔2234
第136章 心、肺、食管及胸膜的生理与病理2241
第一节 心脏的生理和病理生理2241
第二节 肺脏的生理与病理生理2247
第三节 食管的生理与病理生理2260
第四节 胸膜的生理与病理生理学2263
第137章 胸部切口与引流2266
第138章 胸部创伤的急救与管理2272
第一节 急诊处理2272
第二节 基本操作技术2273
第三节 呼吸功能监测与管理2276
第四节 循环功能监测与管理2278
第139章 胸部创伤的麻醉2284
第一节 胸部创伤的麻醉前处理2284
第二节 胸部创伤的麻醉处理2287
第140章 胸壁软组织损伤及骨折2294
第一节 胸壁软组织损伤2294
第二节 肋骨骨折2294
第三节 胸骨骨折2296
第四节 肋软骨骨折与脱位2297
第五节 胸锁关节脱位2297
第141章 胸膜腔损伤2299
第一节 气胸2299
第二节 血胸2303
第142章 肺损伤2307
第一节 肺挫裂伤2307
第二节 创伤性湿肺2308
第三节 创伤性窒息2310
第四节 肺爆震伤2311
第五节 放射性肺损伤2311
第143章 气管、支气管损伤2314
第一节 气管、支气管损伤的原因2314
第二节 病理生理改变2314
第三节 临床表现及诊断2315
第四节 治疗及预后2316
第144章 创伤性食管破裂2318
第一节 颈部食管穿孔2318
第二节 胸段食管破裂2319
第三节 腹段食管破裂2321
第四节 食管主动脉瘘2322
第145章 胸导管损伤2324
第一节 胸导管的解剖学和生理学2324
第二节 胸导管损伤的病因2325
第三节 胸导管损伤的临床表现与诊断2326
第四节 胸导管损伤的治疗2327
第146章 纵隔气肿2329
第147章 创伤性膈肌破裂2332
第148章 心脏损伤2339
第一节 心肌挫伤2340
第二节 心包破裂2341
第三节 心脏破裂2342
第四节 心室间隔破裂2343
第五节 心脏瓣膜损伤2344
第六节 冠状动脉损伤2345
第七节 穿透性心脏损伤2346
第149章 胸腔内大血管损伤2353
第一节 胸主动脉破裂2353
第二节 创伤性胸主动脉瘤2357
第三节 主动脉弓部损伤2358
第四节 肺动脉损伤2359
第五节 腔静脉损伤2359
第150章 胸廓上口大血管损伤2361
第一节 颈动脉损伤2361
第二节 锁骨下动脉损伤2362
第三节 无名动脉损伤2362
第151章 胸腹联合伤2364
第152章 心肺脑复苏2370
第一节 基础生命支持2371
第二节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2377
第三节 后续心肺脑复苏(复苏后治疗)2382
第四节 心肺脑复苏的转归2383
第153章 胸部创伤特有的并发症及预防2385
第一节 肺不张2385
第二节 支气管胸膜瘘2385
第三节 吻合口瘘2386
第四节 急性心包填塞2387
第五节 术后残余分流2387
第六节 室壁瘤2387
第十四篇 腹部创伤2390
第154章 腹部外科应用解剖学2390
第一节 腹壁和腹膜腔的解剖及手术切口的选择2390
第二节 胃肠道的解剖特点2392
第三节 肝、胆、胰、脾的解剖特点2397
第155章 战时和平时腹部创伤的疾病谱2402
第一节 腹壁损伤2404
第二节 胃损伤2404
第三节 十二指肠损伤2405
第四节 小肠(空、回肠)及肠系膜损伤2406
第五节 结肠损伤2406
第六节 直肠肛管损伤2407
第七节 肝脏损伤2407
第八节 胆囊及胆管损伤2408
第九节 脾脏损伤2409
第十节 胰腺损伤2409
第十一节 肾脏损伤2410
第十二节 输尿管损伤2411
第十三节 腹部血管损伤2411
第156章 闭合性腹部损伤的致伤机制2413
第157章 腹腔间室综合征2417
第158章 腹内脏器损伤的临床诊断与伤情评估2421
第一节 腹内脏器伤的临床诊断2421
第二节 腹内各脏器损伤的诊断及伤情评估2426
第159章 腹外伤时感染的预防和治疗2438
第一节 腹外伤时感染发生的易感因素2438
第二节 腹外伤感染的病原学特点2440
第三节 病原体的来源及入侵途径2440
第四节 腹外伤时防治感染的一般性措施2441
第五节 腹外伤时厌氧菌感染的防治2442
第六节 腹外伤后肠源性感染的防治2444
第七节 腹外伤后脓毒症的防治2445
第160章 腹部伤时的剖腹手术2448
第一节 腹部伤剖腹手术的历史与进展2448
第二节 剖腹手术前伤情的进一步判断2449
第三节 腹部伤时剖腹手术的适应证及手术时机2450
第四节 腹部伤后剖腹手术的术前准备2451
第五节 腹部伤时剖腹手术原则2452
第六节 腹部伤时剖腹手术操作步骤2453
第七节 腹部伤时剖腹手术术后处理2455
第八节 剖腹手术的并发症2456
第161章 急性腹膜炎2458
第一节 腹膜及腹膜腔的解剖与生理2458
第二节 急性腹膜炎的病理生理2460
第三节 外伤后急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与诊断2463
第四节 创伤后急性腹膜炎的治疗2465
第162章 腹腔脓肿2470
第一节 病因及病理2470
第二节 临床表现与诊断2470
第三节 腹腔脓肿的治疗2472
第163章 创伤性腹壁缺损2474
第一节 腹壁的解剖2474
第二节 腹壁外伤的处理2475
第三节 腹壁缺损的修复2475
第164章 腹部伤后期特有的并发症2477
第一节 腹壁疝2477
第二节 肠粘连和肠梗阻2478
第三节 短肠综合征2483
第四节 肠瘘2485
第165章 肝脏损伤2489
第一节 肝外伤的分级2490
第二节 肝外伤诊断与治疗观念上的转变2491
第三节 肝外伤的围手术期处理2496
第四节 复杂性肝外伤的手术处理2497
第五节 腹腔间室综合征2501
第166章 脾脏损伤2504
第一节 脾损伤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2504
第二节 脾损伤的临床分级和鉴别诊断2506
第三节 脾损伤的非手术治疗2508
第四节 治疗脾损伤的手术疗法2510
第167章 胰腺损伤2522
第168章 胆道损伤2526
第169章 十二指肠损伤2530
第170章 肠系膜血管损伤2533
第171章 胃损伤2536
第172章 小肠及其系膜损伤2540
第173章 结肠损伤2546
第174章 直肠会阴部损伤2554
第一节 直肠会阴部解剖2554
第二节 直肠会阴部损伤的病因学和流行病学2555
第三节 直肠会阴部损伤的诊断2555
第四节 直肠会阴部损伤的治疗2556
第175章 腹膜后血管损伤2558
第一节 腹膜后血管的解剖学2558
第二节 腹部血管损伤的流行病学2559
第三节 腹部血管损伤的病理生理学2560
第四节 腹膜后血管损伤的诊断2560
第五节 腹膜后血管损伤的治疗2561
第十五篇 泌尿男生殖系统创伤2570
第176章 泌尿男生殖系统的应用解剖2570
第一节 肾脏的应用解剖2570
第二节 输尿管的应用解剖2571
第三节 膀胱的应用解剖2573
第四节 尿道的应用解剖2575
第五节 男性生殖系统应用解剖2576
第177章 泌尿系创伤的愈合与重建2578
第178章 肾脏损伤2580
第一节 肾脏损伤的机制2580
第二节 肾损伤的分级2582
第三节 肾损伤的诊断2583
第四节 肾损伤的治疗2588
第五节 肾血管损伤的诊断与处理2592
第六节 儿童肾损伤2595
第七节 肾损伤的合并症处理及死亡率2597
第179章 输尿管损伤2601
第一节 输尿管损伤的病因2601
第二节 输尿管损伤的临床表现2602
第三节 输尿管损伤的诊断2603
第四节 输尿管损伤的治疗2604
第180章 膀胱损伤2609
第一节 膀胱损伤分类及机制2609
第二节 膀胱损伤临床表现及物理检查2610
第三节 膀胱损伤化验及其他检查2611
第四节 膀胱损伤诊断及鉴别诊断2611
第五节 膀胱损伤的治疗2612
第六节 膀胱损伤并发症及处理2614
第181章 尿道损伤2615
第一节 尿道损伤机制及病理2615
第二节 尿道损伤分类2616
第三节 尿道损伤的临床表现2617
第四节 尿道损伤的诊断2617
第五节 尿道损伤的治疗2618
第六节 尿道损伤的手术技术2620
第七节 尿道损伤并发症的处理2624
第八节 外伤性尿道狭窄的治疗2626
第九节 女性尿道损伤2627
第十节 儿童尿道损伤2628
第182章 男性生殖系统损伤2629
第一节 阴茎损伤2629
第二节 阴囊损伤2631
第三节 睾丸损伤2632
第四节 附睾及精索损伤2634
第十六篇 四肢创伤2636
第183章 概述2636
第184章 骨折修复的生物学2643
第185章 骨折的生物力学2660
第186章 软组织损伤的生物学2679
第一节 特殊组织的损伤和修复2679
第二节 与临床相关的几个问题2681
第187章 骨折的非手术治疗2683
第188章 骨折的外固定治疗2689
第189章 骨折的内固定治疗2694
第190章 筋膜间室综合征2699
第191章 四肢开放性损伤2711
第一节 开放性骨折2711
第二节 四肢火器伤2714
第192章 骨延迟愈合与骨不连2716
第193章 肩与上臂损伤2726
第一节 肩胛带损伤2726
第二节 臂丛神经和肩带损伤2737
第三节 肱骨近端骨折与脱位2746
第四节 盂肱关节脱位2774
第五节 肱骨干骨折2783
第194章 肘与前臂损伤2795
第一节 成人肘部损伤2795
第二节 肱骨远端骨折2804
第三节 尺桡骨骨干骨折2817
第195章 髋部创伤2829
第一节 髋部转子间骨折2829
第二节 股骨颈骨折2842
第196章 股骨干骨折2849
第197章 膝与小腿损伤2857
第一节 髌骨骨折和伸膝装置损伤2857
第二节 胫骨平台骨折2861
第三节 胫骨干骨折2865
第198章 踝和足部创伤2870
第一节 踝部骨折与软组织损伤2870
第二节 足部损伤2891
第十七篇 手部创伤2910
第199章 概述2910
第200章 手部皮肤损伤2915
第一节 手部皮肤的特点及皮肤移植的相关知识2915
第二节 手部急性皮肤损伤2921
第三节 瘢痕挛缩2930
第201章 肌腱损伤2932
第一节 肌腱特点及相关知识2932
第二节 肌腱损伤与修复2943
第三节 伸指肌腱损伤2958
第四节 与创伤有关的肌腱疾患2967
第202章 手部骨折与脱位2971
第一节 手部骨折与脱位的特点2971
第二节 腕部骨折与脱位2972
第三节 掌、指骨骨折与脱位2982
第四节 腕关节不稳定2992
第203章 拇手指缺损功能重建2999
第一节 拇指功能解剖2999
第二节 拇指功能重建3000
第三节 手指缺损的功能重建3023
第四节 前臂残端断指异位再植重建部分手功能3034
第五节 足趾移植手再造术3040
第十八篇 脊柱、脊髓和骨盆创伤3046
第204章 概述3046
第一节 脊柱的外科解剖3046
第二节 脊柱损伤的急救和创伤严重度评价3054
第三节 脊柱损伤的影像诊断3059
第205章 颈椎损伤3066
第一节 颈椎解剖3066
第二节 上颈椎损伤3070
第三节 下颈椎损伤3075
第206章 胸段和胸腰段损伤3081
第一节 胸腰椎骨折的病因3081
第二节 胸腰椎骨折的分类3081
第三节 胸腰椎骨折的临床表现3086
第四节 胸腰椎损伤的诊断3087
第五节 胸腰椎损伤的治疗原则3088
第207章 骨盆骨折3094
第一节 骨盆骨折的病因和分类3094
第二节 骨盆骨折的诊断3096
第三节 骨盆骨折的治疗3098
第208章 脊髓损伤3107
第一节 脊髓的损伤机理3107
第二节 脊髓损伤的病理改变3109
第三节 脊髓损伤的病理生理改变3110
第四节 脊髓损伤的分类3112
第五节 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和诊断3114
第六节 脊髓损伤的治疗3119
第七节 脊髓损伤的常见并发症3121
第209章 脊柱的软组织慢性损伤3128
第一节 棘上、棘间韧带损伤3128
第二节 腰肌劳损3129
第三节 腰背筋膜纤维织炎3130
第四节 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3131
第五节 后纵韧带骨化症3132
第六节 黄韧带骨化症3133
第七节 尾骨痛3135
第十九篇 创伤护理3138
第210章 颅脑创伤的护理3138
第一节 头皮伤的护理3138
第二节 颅骨骨折的护理3138
第三节 脑损伤的护理3139
第四节 亚低温治疗的护理3142
第211章 口腔颌面颈部创伤的护理3144
第一节 伤情观察与监测3144
第二节 清创的准备与配合3145
第三节 气管切开护理3145
第四节 眼科护理3146
第五节 口腔护理3147
第六节 耳鼻喉护理3148
第七节 伤口护理3149
第八节 颌面颈部皮肤移植护理3150
第九节 游离皮瓣及复合组织瓣移植术的护理3151
第十节 饮食护理3152
第212章 胸部创伤的护理3154
第一节 胸部创伤的观察3154
第二节 胸部伤的护理3155
第三节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3156
第213章 腹部创伤的护理3158
第一节 伤情观察3158
第二节 术前护理3159
第三节 术后护理3159
第214章 泌尿生殖系创伤的护理3161
第一节 泌尿系损伤的护理3161
第二节 男性生殖器损伤的护理3162
第三节 女性生殖器损伤的护理3162
第215章 四肢创伤的护理3164
第一节 周围血管伤的护理3164
第二节 周围神经伤的护理3164
第三节 四肢骨关节伤的护理3165
第四节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3167
第五节 断肢再植的护理3167
第216章 脊柱、脊髓和骨盆创伤的护理3169
第一节 脊柱、脊髓损伤的护理3169
第二节 骨盆创伤的护理3174
第217章 创伤后内脏并发症护理3177
第一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3177
第二节 消化道并发症的护理3178
第三节 急性肾衰竭的护理3179
第四节 心功能不全的护理3180
第五节 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护理3181
第六节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护理3182
第218章 烧伤护理3184
第一节 急救护理3184
第二节 病房管理与要求3184
第三节 生命征的测定及观察3185
第四节 烧伤创面的护理3186
第五节 烧伤患者的营养护理3189
第六节 烧伤康复期护理3190
第219章 战伤的护理3193
第一节 野战医院的急救护理3193
第二节 火器伤的护理3195
第220章 特殊创伤护理3197
第一节 挤压伤及挤压综合征的护理3197
第二节 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的护理3198
第三节 动物咬伤与螫(刺)伤的护理3198
第四节 冻伤的护理3199
第二十篇 创伤康复3202
第221章 康复医学在创伤中的作用3202
第一节 康复医学的内容3204
第二节 康复医疗的原则3207
第三节 功能康复的策略3208
第四节 康复工作的小组原则3209
第五节 康复医疗的机构3209
第222章 颅脑创伤的康复3212
第一节 对颅脑创伤后功能的评定3213
第二节 颅脑创伤的康复治疗3221
第223章 颅脑创伤后的心理疗法3228
第一节 颅脑创伤后的主要临床心理问题3228
第二节 心理治疗基本理论和功能分类3230
第三节 主要心理治疗方法3232
第四节 心理治疗中的相关问题3235
第224章 骨折与截肢的康复3237
第一节 骨折的康复3237
第二节 截肢的康复3242
第225章 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3247
第一节 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康复治疗3247
第二节 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3254
第三节 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3256
第四节 肩、肘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3258
第226章 手外伤的康复3262
第一节 手外伤的功能评定3262
第二节 手外伤的康复3265
第227章 脊柱与脊髓损伤的康复3273
第一节 脊髓损伤的康复评定3273
第二节 脊髓损伤的临床治疗3280
第三节 脊髓损伤的合并症与康复3286
第四节 脊髓损伤的康复工程3293
第228章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3297
第一节 周围神经损伤的原因及评定3297
第二节 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治疗3300
第三节 周围神经损伤合并症后遗症的防治3303
第四节 周围神经损伤后感觉重建训练3307
第229章 烧伤的康复3310
第一节 烧伤功能康复的意义3310
第二节 烧伤早期的康复治疗3312
第三节 烧伤中晚期的康复治疗3314
第四节 电烧伤的特殊问题3317
第五节 烧伤后遗症的处理3318
第230章 假肢与矫形器的应用3322
第一节 与创伤有关的现代假肢概念3322
第二节 创伤后假肢装配原则3323
第三节 与创伤有关的矫形器概念3324
第四节 创伤后矫形器的装配原则3325
第231章 电诊断在创伤康复中的应用3327
第一节 电诊断的概念3327
第二节 电诊断的种类及其生理基础3327
第三节 周围神经损伤的电诊断3335
第四节 脊髓损伤的电诊断3337
第五节 颅脑损伤的电诊断3339
第232章 创伤的预防3342
第一节 创伤的发生情况和可防性3342
第二节 创伤预防的基本措施和对策3343
英汉对照索引3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