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https://www.shukui.net/cover/58/31744952.jpg)
- 汤铭潭,谢映霞,蔡运龙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2092284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600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628页
- 主题词:城镇-生态环境-城市规划-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导论1
1.1 生态学的基本认识1
1.1.1 生态学的起源与发展2
1.1.2 主要概念4
1.2 生态系统11
1.2.1 生态系统组成12
1.2.2 生态系统结构和类型13
1.2.3 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17
1.3 土地利用与景观生态28
1.3.1 概念阐释28
1.3.2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29
1.3.3 景观生态学的一般概念和原理31
1.4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34
1.4.1 我国生态环境破坏的态势35
1.4.2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历史36
1.4.3 我国生态保护的成就38
1.5 生态城镇学与生态小城镇建设40
1.5.1 生态城镇解释40
1.5.2 生态城镇学概念41
1.5.3 生态小城镇建设41
1.6 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与小城镇总体规划42
1.6.1 生态环境规划的作用与任务42
1.6.2 生态环境规划与总体规划43
2 小城镇生态环境系统及其变化45
2.1 小城镇生态系统45
2.2 小城镇地貌与地形改造47
2.2.1 小城镇地貌47
2.2.2 小城镇地貌类型及特点50
2.2.3 小城镇自然地貌要素52
2.2.4 小城镇地貌灾害56
2.2.5 人与地貌各要素的关系57
2.3 小城镇气候与大气污染59
2.3.1 小城镇大气成分改变及其影响59
2.3.2 城市人为热释放及其影响60
2.3.3 小城镇的大气污染61
2.4 小城镇水文与水污染62
2.4.1 小城镇的水文效应62
2.4.2 小城镇降水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66
2.4.3 小城镇的水污染66
2.5 小城镇土壤与土壤污染68
2.6 小城镇生态系统及其变化70
2.7 小城镇人口与小城镇发展74
2.7.1 小城镇人口75
2.7.2 小城镇发展对人们生育观的影响77
2.7.3 小城镇发展对宏观管理和控制人口增长的政府行为的积极作用78
2.7.4 小城镇发展对于提高我国人口质量的促进作用78
2.7.5 人口对小城镇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83
2.8 小城镇噪声与固体废弃物86
2.8.1 小城镇噪声86
2.8.2 小城镇固体废弃物污染87
2.9 发展小城镇战略与环境污染问题89
2.10 小城镇建设对景观和生态系统的影响91
3 城镇化和小城镇建设中的生态问题分析96
3.1 小城镇建设中的生态问题96
3.1.1 建设用地无节制地蔓延96
3.1.2 小城镇环境的严重破坏97
3.1.3 土壤退化97
3.1.4 水污染与水资源短缺98
3.1.5 乡镇企业造成的环境污染98
3.1.6 生态退化原因分析99
3.2 城镇化中生态环境问题及其评价100
3.2.1 城镇化中的大气污染100
3.2.2 城镇化中大气污染的评估103
3.2.3 城镇化中土地污染问题104
3.2.4 城镇化中地下水污染问题106
3.2.5 地表水系统相关评估107
4 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的理论基础与系统分析流程109
4.1 可持续发展理论109
4.1.1 概念的由来109
4.1.2 内涵111
4.1.3 特征与原则114
4.2 自然资源价值论115
4.2.1 自然资源无价值论批判115
4.2.2 自然资源价值论119
4.2.3 自然资源价格123
4.3 生态学理论127
4.3.1 生态平衡原理127
4.3.2 多样性导致稳定性原理127
4.3.3 食物链(网)原理128
4.3.4 系统整体功能最优原理128
4.3.5 环境承载力原理129
4.4 区域整体化与城乡协调发展理论129
4.4.1 区域整体化理论129
4.4.2 芒福德的区域整体论130
4.4.3 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综合发展理论131
4.5 人居环境理论132
4.5.1 人居环境的概念和构成132
4.5.2 人居环境理论的五大原则133
4.6 环境容量137
4.6.1 概念及内涵137
4.6.2 容量及指标体系的确定139
4.6.3 环境容量理论的应用140
4.7 生态安全格局理论141
4.7.1 格局的结构要素141
4.7.2 作用机理143
4.7.3 生态过程与规划145
4.8 小城镇生态环境系统分析流程及其技术支撑148
4.8.1 调查识别阶段149
4.8.2 分析诊断阶段150
4.8.3 优化设计阶段152
4.8.4 持续管理调控阶段153
4.8.5 GIS技术支撑154
4.9 生态功能区划与生态区划理论158
4.9.1 生态功能区划158
4.9.2 生态区划163
5 小城镇生态系统评价168
5.1 小城镇生态评价概述169
5.1.1 生态评价的概念169
5.1.2 生态系统影响要素171
5.1.3 生态过程分析172
5.1.4 生态潜力分析173
5.1.5 生态格局分析173
5.1.6 生态敏感分析174
5.1.7 生态标志175
5.1.8 生态化与生态化程度176
5.2 小城镇生态评价的程序与方法177
5.2.1 生态评价相关调查178
5.2.2 生态评价程序179
5.2.3 小城镇生态评价的内容181
5.3 小城镇生态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186
5.3.1 指标体系的作用、特征与目标分析188
5.3.2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与方式190
5.3.3 指标体系的评价指标分类196
5.3.4 生态评价量化指标群198
5.3.5 指标选择若干要求203
5.3.6 生态评价指标集成204
5.4 小城镇生态质量评价211
5.4.1 评价目的212
5.4.2 评价方法213
5.4.3 小城镇生态质量评价的内容217
6 小城镇生态规划223
6.1 简要生态方面规划223
6.1.1 概述223
6.1.2 生态学与生态意识224
6.1.3 生态系统理论226
6.1.4 从自然环境到人造环境231
6.1.5 环境危机——经济发展和增长的代价232
6.1.6 用地布局与土地利用差异性234
6.1.7 规划程序235
6.2 小城镇规划中的生态规划238
6.2.1 生态规划思想理念与小城镇生态规划的特点238
6.2.2 规划主要内容241
6.2.3 规划基本原则242
6.2.4 规划编制基本程序244
6.2.5 规划编制基本方法245
7 小城镇环境规划261
7.1 小城镇环境规划与总体规划的关联及与生态规划的比较261
7.1.1 环境规划与总体规划的关联261
7.1.2 环境规划与生态规划的比较262
7.2 小城镇环境规划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263
7.2.1 规划主要内容263
7.2.2 规划基本原则263
7.3 小城镇环境现状分析与环境评价264
7.3.1 环境现状分析264
7.3.2 环境评价264
7.4 小城镇环境预测与环境功能区划281
7.4.1 环境预测281
7.4.2 环境功能区划282
7.5 小城镇大气环境综合规划286
7.5.1 规划内容与规划步骤286
7.5.2 大气环境综合分析286
7.5.3 规划方案确定与评价287
7.5.4 大气环境综合治理措施287
7.6 小城镇水环境综合规划289
7.6.1 规划主要内容289
7.6.2 水资源与水环境分析289
7.6.3 水环境保护与综合整治290
7.7 小城镇噪声环境综合治理规划295
7.7.1 规划主要内容295
7.7.2 噪声污染源分析295
7.7.3 噪声环境的综合治理296
7.8 小城镇固体废弃物污染综合治理规划297
7.8.1 规划主要内容297
7.8.2 固体废弃物分类、污染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297
7.8.3 固体废弃物的预测和环境影响评价298
7.8.4 固体废物的综合治理目标与措施300
8 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建设标准(研究稿)307
8.1 总则307
8.2 术语308
8.3 生态规划内容与基本要求309
8.4 生态规划主要技术指标309
8.5 环境保护规划内容与基本要求312
8.6 环境质量技术标准选择313
8.7 附录314
9 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案例分析328
9.1 乌海市城市市域(城镇)生态环境规划(1997年)328
9.1.1 规划特点328
9.1.2 生态规划329
9.1.3 环境规划337
9.2 温州市域生态分区规划(1998)353
9.2.1 生态分区规划的作用分析353
9.2.2 生态分区制定的原则354
9.2.3 生态分区划分因子结构355
9.2.4 生态分区划定及生态分区区划图356
9.3 小城镇发展战略规划中的生态环境规划——以店口镇规划为例358
9.3.1 总体分析与说明359
9.3.2 生态环境系统特点359
9.3.3 资源、环境承载力361
9.3.4 环境现状特征366
9.3.5 环境定位368
9.3.6 生态功能区划及其管治374
9.3.7 生态网架构筑378
9.3.8 生态环境修葺379
9.3.9 经济、社会环境修葺386
9.4 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标准、导则实例应用分析——以店口镇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为例388
9.4.1 生态规划标准、导则应用分析388
9.4.2 环境保护规划标准、导则试点应用与分析建议401
9.4.3 绿地景观与人居环境规划分析409
9.5 杨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2002年)419
9.5.1 生态资源分析评价419
9.5.2 生态适宜性评价428
9.5.3 生态经济区划433
9.5.4 生态农业建设规划438
9.5.5 高新技术产业建设规划446
9.5.6 农村能源建设规划449
9.5.7 城镇生态建设规划450
9.5.8 生态建设综合目标452
9.6 生态农业科学园区总体规划——以山西潞城辛安泉规划区西流下黄乡镇为例453
9.6.1 总体分析与说明453
9.6.2 水土地生态资源现状分析评价454
9.6.3 水资源保护463
9.6.4 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466
9.6.5 土地资源合理利用472
9.6.6 生态环境建设475
9.6.7 农业产业化476
10 小城镇生态环境建设标准研究报告479
10.1 小城镇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规划研究479
10.1.1 概述479
10.1.2 小城镇分类综述480
10.1.3 体现小城镇生态环境特点的分类方式482
10.1.4 小城镇建成区生态环境特点485
10.1.5 小城镇分系统生态环境特点486
10.2 小城镇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及评价方法研究488
10.2.1 小城镇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488
10.2.2 小城镇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491
10.3 小城镇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研究503
10.3.1 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的概念与目的503
10.3.2 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的原则505
10.3.3 小城镇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的依据506
10.3.4 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的方法及类型508
10.4 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512
10.4.1 法律和制度保障512
10.4.2 组织和管理保障515
10.4.3 资金和技术保障518
10.5 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指标体系与生态环境标准研究521
10.5.1 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指标体系521
10.5.2 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标准522
10.5.3 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指标体系及生态环境标准说明524
10.5.4 小城镇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534
10.5.5 小城镇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540
11 附录与附图546
11.1 附录一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2003546
11.2 附录二 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导则(试行)2003583
11.3 附图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