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微生物学及实验实训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微生物学及实验实训技术
  • 陈玮,董秀芹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122005666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60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275页
  • 主题词:微生物学-实验-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微生物学及实验实训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微生物学理论知识2

第一章 绪论2

第一节 微生物概述2

一、微生物及其种类2

二、微生物的特点2

三、微生物在生物系统发育中的地位4

第二节 微生物学及其发展简史5

一、微生物学及其研究内容5

二、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5

第三节 微生物学与人类进步8

一、微生物与工业8

二、微生物与农业8

三、微生物与医学9

四、微生物与环境9

五、微生物与其他9

第四节 学习微生物的意义和要求10

一、学习微生物学的意义10

二、学习微生物学的要求10

本章小结11

复习思考题11

第二章 原核微生物12

第一节 细菌12

一、细菌的形态和大小12

二、细菌细胞的结构14

三、细菌的繁殖与群体培养特征19

四、常见细菌简介20

阅读材料 原核微生物——蓝细菌21

第二节 放线菌22

一、放线菌的形态和构造22

二、放线菌的繁殖方式23

三、放线菌的菌落特征23

四、放线菌的代表属24

阅读材料 原核微生物——古生菌24

本章小节25

复习思考题25

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26

第一节 酵母菌26

一、酵母菌的形态和构造26

二、酵母菌的繁殖和菌落特征27

三、常见的酵母菌简介29

第二节 霉菌30

一、霉菌的形态与结构30

二、霉菌的繁殖和菌落特征31

三、常见霉菌简介34

阅读材料 大型真菌36

本章小结36

复习思考题36

第四章 非细胞生物38

第一节 病毒38

一、病毒的主要特征38

二、病毒的形态结构39

三、病毒的分类41

阅读材料 “非典”的元凶——SARS病毒43

第二节 噬菌体43

一、噬菌体的特性与形态43

二、噬菌体的生长繁殖44

三、噬菌体的检测与控制47

本章小结48

复习思考题48

第五章 微生物营养与代谢50

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50

一、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50

二、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及其生理功能51

三、微生物的营养类型53

四、营养物质进入微生物细胞的方式55

第二节 培养基59

一、选用和设计培养基的方法和原则59

二、培养基的类型62

第三节 微生物的代谢65

一、简介65

二、微生物的主要产能方式67

三、微生物的次级代谢72

阅读材料 创性思维与伟大发现75

本章小结76

复习思考题76

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与控制77

第一节 微生物的纯培养及生长测定方法77

一、获得纯培养的方法77

阅读材料 实验室中厌氧菌的培养方法79

二、微生物纯培养生长的测定方法80

第二节 微生物的群体生长规律81

一、微生物的个体生长和同步生长81

二、细菌群体生长曲线及其对生产实践的指导意义83

第三节 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86

一、几个基本概念86

二、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影响与控制86

第四节 工业上常见的微生物培养方式99

一、分批发酵99

二、补料分批发酵99

三、连续发酵99

四、其他培养方法101

本章小结101

复习思考题102

第七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育种103

第一节 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103

一、三个经典实验103

二、遗传物质在微生物细胞内的存在方式106

三、原核生物的质粒107

阅读材料 超级细菌降解油污108

第二节 基因突变109

一、简介109

二、突变的类型109

三、突变率和基因突变的规律110

四、基因突变的机制111

第三节 基因重组113

一、原核微生物的基因重组113

二、真核微生物的基因重组117

第四节 微生物育种118

一、诱变育种118

二、原生质体融合育种120

三、基因工程育种121

第五节 菌种的衰退、复壮和保藏122

一、菌种的衰退122

二、菌种的复壮124

三、菌种保藏方法124

阅读材料 中国微生物菌种目录数据库126

本章小结127

复习思考题127

第八章 微生物生态128

第一节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128

一、土壤中的微生物128

二、水体中的微生物129

三、空气中的微生物130

四、极端环境下的微生物130

五、工农业产品中的微生物132

六、生物体中的微生物134

第二节 微生物与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135

一、互生135

二、共生136

三、拮抗138

四、寄生138

五、捕食138

第三节 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139

一、碳素循环139

阅读材料 采油向导——烃氧化菌140

二、氮素循环140

三、硫素循环142

四、磷的循环143

五、铁素循环144

本章小节144

复习思考题145

第九章 微生物分类与鉴定146

第一节 微生物的分类146

一、微生物的分类单元146

二、微生物的命名148

三、微生物分类方法149

第二节 微生物的鉴定153

一、经典微生物分类鉴定方法154

二、现代分类鉴定方法154

三、微生物快速鉴定和自动化分析方法156

阅读材料 从“以身试菌”到“吹口气查胃病”158

本章小结160

复习思考题160

第十章 微生物的应用161

第一节 微生物与环境161

一、微生物与环境污染161

二、微生物与环境保护161

三、用微生物监测环境污染166

阅读材料 极端环境微生物基因组研究深入认识生命本质应用潜力极大167

第二节 微生物与发酵167

一、微生物菌体的应用168

二、微生物初级代谢产物的应用169

三、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应用174

阅读材料 “人造肉”非人造178

第三节 微生物与农业、工业生产178

一、微生物农药178

二、微生物肥料181

三、沼气181

四、微生物冶金182

五、微生物石油资源开采和精炼183

六、生物质转化燃料184

七、生物产氢184

阅读材料 微生物电池184

本章小结185

复习思考题185

第二篇 微生物实验实训技术188

微生物实验室规则188

常用玻璃器皿的清洗和包扎189

技术模块一 显微技术192

实验一 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微生物标本192

实验二 细菌的简单染色和革兰染色196

实验三 霉菌、放线菌插片培养技术及其形态观察198

实验四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与鉴别201

实验五 微生物大小的测定与显微镜直接计数202

实验六 微生物平板菌落计数205

技术模块二 消毒灭菌技术208

实验七 干热灭菌208

实验八 湿热灭菌209

技术模块三 微生物分离纯培养技术212

实验九 微生物培养基的制备212

实验十 微生物接种与无菌操作214

实验十一 土壤中三大微生物的分离及菌落形态观察216

技术模块四 微生物理化性能鉴定技术220

实验十二 理化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220

实验十三 微生物生理生化反应223

技术模块五 微生物菌种选育与保藏技术227

实验十四 微生物诱变育种227

实验十五 抗药性突变株筛选230

实验十六 菌种保藏231

技术模块六 微生物学综合实训项目236

实验十七 空气中微生物的检测和计数236

实验十八 食品中细菌总数和大肠杆菌总数的测定237

实验十九 乳酸发酵和乳酸饮料的制作242

实验二十 甜酒酿的制作和酒药中糖化菌的分离244

基本实验技能的检测247

实验设计及实施能力的测评249

附录251

附录Ⅰ 教学用染色液的配制252

附录Ⅱ 洗涤液配方及细菌滤器清洗方法255

附录Ⅲ 常用消毒剂的配制256

附录Ⅳ 常用培养基的配制257

参考文献26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