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林业政策与法规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林业政策与法规](https://www.shukui.net/cover/41/31733120.jpg)
- 张力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ISBN:7503834889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71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383页
- 主题词:林业政策-中国-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林业-法规-中国-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林业政策与法规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林业政策与法规的研究对象、范围和内容1
二、学习林业政策与法规的意义2
三、学习林业政策与法规的方法3
第一章 林业政策5
第一节 林业政策概述5
一、林业政策的概念和特点5
二、林业政策的分类7
三、林业政策的制定7
四、林业政策的实施8
第二节 林业政策与林业法规的关系12
一、林业政策与林业法规的联系12
二、林业政策与林业法规的主要区别13
第三节 我国现阶段林业政策的主要内容14
一、林业“三定”和完善林业产权制度14
二、植树造林,绿化祖国17
三、以实施六大工程为重点,实现林业的跨越式发展18
四、坚持“两大体系”的总体目标,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21
五、坚持“生态建设为主”的原则,大力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22
六、深化重点国有林区和国有林场、苗圃管理体制改革35
七、坚持“分类经营”的指导思想,实行林业分类经营改革36
八、坚持并完善林业建设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37
九、加大政府对林业建设的投入和对林业实行经济扶持39
十、优化林业结构,促进产业发展40
十一、加强林业科技和教育工作,实行科教兴林43
十二、切实保护林农和林业经营者的合法权益45
十三、发展木材的综合利用和节约代用46
十四、实施以林为主的山区综合开发47
十五、放手发展非公有制林业48
十六、进一步扩大林业对外开放50
复习思考题51
第二章 经济法基础知识54
第一节 我国的立法体制与法的适用规则54
一、我国的立法体制54
二、法的适用规则56
第二节 经济法的概念和作用58
一、经济法的概念与调整对象58
二、经济法的作用59
第三节 经济法律关系60
一、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与构成要素60
二、经济法律关系的变动63
第四节 经济法律行为64
一、经济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种类64
二、经济法律行为的一般要件65
三、经济行为的效力状态及其法律后果67
第五节 与经济法有关的主要法律制度68
一、法人68
二、代理71
三、物权73
四、债权79
第六节 违法行为及法律责任81
一、违法行为的概念与构成要件81
二、法律责任82
三、法律责任的归责和免责84
四、确定违法及法律责任的逻辑方法85
复习思考题87
第三章 森林法律制度91
第一节 森林法概述91
一、森林法的概念91
二、《森林法》的适用范围92
三、《森林法》的基本原则93
四、林业建设方针94
第二节 林权管理的法律规定95
一、森林、林木、林地权属的概念95
二、林权的主体和客体96
三、森林、林木、林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形式97
四、森林、林木、林地权属的确认与权属证书的发放99
五、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权的流转101
六、林权争议处理102
七、占用或者征用林地管理105
第三节 森林经营管理的法律规定108
一、林业主管部门及其主要职责108
二、基层林业工作站109
三、森林种类划分110
四、林业长远规划与森林经营方案112
五、森林资源清查与森林资源档案制度114
第四节 森林保护的法律规定116
一、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保护森林的职责116
二、森林公安机关和武装森林警察部队的职责117
三、森林防火118
四、森林病虫害防治120
五、制止人为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122
第五节 植树造林的法律规定124
一、植树造林规划124
二、造林绿化的责任制度和组织形式124
三、植树造林的收益分配125
四、封山育林126
第六节 森林采伐的法律规定126
一、森林采伐限额126
二、年度木材生产计划128
三、林木凭证采伐制度130
第七节 木材经营、运输管理的法律规定133
一、木材经营管理133
二、木材运输管理134
三、珍贵树木及其制品、衍生物进出口管理136
第八节 违反森林法规的法律责任137
一、违反森林法规的刑事法律责任137
二、违反森林法规的行政法律责任149
复习思考题155
第四章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法律制度162
第一节 野生动物保护法律制度162
一、野生动物保护法概述162
二、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规定163
三、野生动物管理的法律规定166
四、违反野生动物保护法规的法律责任168
第二节 野生植物保护法律制度172
一、野生植物保护概述172
二、野生植物保护的法律规定173
三、野生植物管理的法律规定174
四、违反野生植物保护法规的法律责任175
第三节 自然保护区法律制度176
一、自然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管理法概述176
二、设立自然保护区的条件177
三、设立自然保护区的程序178
四、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机构179
五、自然保护区的区划、旅游和考察管理179
复习思考题180
第五章 林木种子与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制度185
第一节 林木种子法律制度185
一、种子法概述185
二、种质资源保护186
三、林木种子审定187
四、林木种子的生产、经营188
五、林木种子的使用191
六、违反种子法规的法律责任192
第二节 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制度193
一、植物新品种保护立法概述193
二、授予品种权的条件和程序194
三、品种权的终止和无效199
四、违反植物新品种保护法规的法律责任200
复习思考题201
第六章 林业行政执法204
第一节 林业行政执法的概念和内容204
一、林业行政执法的概念204
二、林业行政执法的主要内容204
第二节 林政管理206
一、林政管理的概念、特征与职能206
二、林政管理的机构及职责208
三、林政管理的原则和方法209
第三节 林业行政处罚212
一、林业行政处罚的概念与特点212
二、林业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213
三、林业行政处罚的种类和形式214
四、实施林业行政处罚的条件215
五、实施林业行政处罚的程序217
复习思考题223
第七章 林业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227
第一节 林业行政复议227
一、林业行政复议概述227
二、林业行政复议的原则228
三、林业行政复议的范围229
四、林业行政复议的管辖230
五、林业行政复议程序231
第二节 林业行政诉讼235
一、林业行政诉讼概述235
二、林业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与管辖239
三、林业行政诉讼参加人241
四、林业行政诉讼程序244
复习思考题254
第八章 合同法律制度260
第一节 合同法概述260
一、合同的概念与分类260
二、合同法的调整范围与基本原则262
第二节 合同的订立及其法律效力265
一、合同的订立265
二、合同的效力272
第三节 合同的履行和担保275
一、合同履行的概念与规则275
二、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276
三、债务的提前履行和部分履行278
四、合同的保全措施279
五、合同的担保280
第四节 合同的变更、转让和权利义务终止282
一、合同的变更282
二、合同的转让283
三、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284
第五节 违约责任287
一、违约责任的概念和特征287
二、承担违约责任的原则288
三、承担违约责任的主要形式288
四、违约责任的免除290
第六节 合同纠纷解决方式290
一、自行协商290
二、调解291
三、仲裁291
四、诉讼293
第七节 常用合同294
一、买卖合同294
二、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296
三、借款合同297
四、租赁合同298
五、运输合同299
六、技术合同300
七、农村土地承包合同301
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302
复习思考题305
第九章 公司法律制度311
第一节 公司法概述311
一、公司的概念311
二、公司法的概念与作用312
第二节 有限责任公司313
一、有限责任公司的概念和种类313
二、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314
三、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机构315
四、股东的权利和义务316
五、国有独资公司317
第三节 股份有限公司318
一、股份有限公司的概念和性质318
二、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319
三、国有企业改建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条件和程序320
四、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机构320
五、股份、股票、股份的发行和转让322
六、公司债券324
七、公司的利润分配325
八、公司的变更326
九、股份有限公司与有限责任公司的比较326
复习思考题328
参考文献332
附录:333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333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342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二)349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四)350
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八条、第三百四十二条、第四百一十条的解释352
六、常用法律文书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