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 刘福军,成文章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186539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16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29页
  • 主题词:高等学校:技术学校-人才-培养-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概述1

第一节 人才培养模式1

一、模式1

二、人才培养模式2

三、人才培养模式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6

四、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8

第二节 高等职业教育13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13

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17

三、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应把握的思想观念23

第二章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历史沿革、现状与问题33

第一节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历史沿革33

一、清朝末年实业学堂的人才培养33

二、民国政府时期专门学校和实业学校的人才培养34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34

四、改革开放后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35

第二节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37

一、学科本位模式向能力本位模式转变39

二、人才培养模式呈现出多样性发展趋势40

三、学历教育制度向双证书制度转变42

第三节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类型及典型案例43

一、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44

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50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56

四、双证书制人才培养模式63

第四节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67

一、思想教育工作不到位68

二、人才培养定位不够准确69

三、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的力度不够70

四、人文关怀体现不够70

五、生源整体素质偏低,起点不一71

六、师资队伍力量还较薄弱71

七、教育质量不高,就业渠道不畅73

八、质量评价方式有待完善74

第三章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比较76

第一节 国外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76

一、美国高等职业教育76

二、加拿大高等职业教育78

三、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79

四、德国高等职业教育80

五、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82

六、英国高等职业教育84

第二节 国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几种典型模式87

一、英国的BTEC模式87

二、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90

三、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模式94

四、加拿大、美国的CBE模式97

五、德国的双元制模式101

第三节 国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同之处106

一、体现了以学生(受训者)为主体的思想106

二、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本位107

三、注重实践107

四、注重校内外教育资源的整合108

五、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109

第四节 国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同之处110

一、产生背景不相同110

二、理论基础不相同111

三、课程模式不相同112

四、培养途径不相同114

五、评价方法不相同116

第五节 国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趋势116

一、注重吸纳新的教育理念、开放度愈来愈强116

二、更加重视能力本位模式117

三、由单一模式向多种模式融合发展118

四、从注重“教”转向注重“教”与“学”并行118

五、注重培养模式本身的可操作性118

六、从注重知识、技能的发展到注重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提高119

第四章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及人才素质的需求120

第一节 经济社会发展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120

一、经济发展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关系121

二、科技发展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关系124

三、市场机制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126

四、文化发展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127

第二节 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129

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129

二、我国政治发展趋势131

三、我国科技发展趋势134

四、我国文化发展趋势137

第三节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需求139

一、人才140

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需求141

第四节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素质的要求149

一、素质及人才素质149

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素质的要求151

第五章 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158

第一节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理论基础158

一、社会发展决定论——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必须为社会发展服务158

二、教育发展规律论——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必须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160

三、人的全面发展需求论——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必须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求162

第二节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基本原则163

一、坚持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需求目标相适应的原则163

二、坚持人才培养内容与技术发展状况相适应的原则165

三、坚持人才培养方式与学生充分发展相适应的原则166

四、坚持人才培养手段与职业岗位实际相适应的原则167

第三节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改革取向170

一、培养目标从着眼“现在”向“现在与未来并重”拓展170

二、专业设置从服务行业部门向服务区域经济拓展171

三、课程体系从主干型向树丛型拓展172

四、教学内容从单一专业教育向与人文教育融合拓展174

五、教学方式从传统的口传身授向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转变175

六、教学理念从重视教师主导向注重学生主体转变176

第四节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主要类型178

一、多元目标引导型179

二、弹性学制型181

三、过程探索型182

四、双元主体型183

第六章 加速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构建的对策措施185

第一节 转变教育观念,准确定位职业技术教育185

一、正确认识高等职业教育185

二、正确定位高等职业教育186

第二节 深化教学改革,构建新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189

一、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89

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学设置专业189

三、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环节190

四、改革培养方式,分类教学,分流培养196

五、实施动态管理,推行学分制下的弹性学制198

六、加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指导200

第三节 重视师资队伍,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200

一、以终身教育理论作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201

二、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专兼职教师库201

三、借鉴先进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管理经验,做好教师引进与进修203

四、积极开展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师科研204

五、改革高等职业教育教师职称评审机制205

六、建立开放的高等职业教育师资管理体制205

第四节 坚持“双证”并重,加快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建立和推广207

第五节 注重环境育人,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综合素质208

第六节 坚持为区域经济服务思想,强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与活力210

第七节 坚持开门办学,引入产学研结合模式211

一、积极开门办学,充分利用外部教育资源211

二、引入产学研结合模式211

第八节 推进相关配套改革,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213

一、拓展高等职业院校服务功能,增强高等职业教育自身活力213

二、深化高等职业院校招生制度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模式214

三、改革评价机制,引导培养模式发展214

四、加大职教经费投入,保障改革需求215

五、加强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增强培养模式改革的发展后劲21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