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铁质文物脱盐清洗及封护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铁质文物脱盐清洗及封护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34/30165363.jpg)
- 王武钰,何海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 ISBN:9787540219871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190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207页
- 主题词:铁器(考古)-脱盐;铁器(考古)-文物保护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铁质文物脱盐清洗及封护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前言1
第一章 研究背景1
第二章 制铁技术及铁器的发展历程3
第一节 古代制铁技术及钢铁品种概况3
第二节 历代铁器概况19
第三章 铁质文物腐蚀与防护概况25
第一节 铁质文物保护的意义和现状25
第二节 影响铁质文物腐蚀的因素27
3.2.1铁质文物腐蚀的内部因素27
3.2.2铁质文物腐蚀的外部因素28
3.2.2.1土壤腐蚀29
3.2.2.2大气腐蚀31
3.2.2.3海水腐蚀34
第三节 铁质文物腐蚀机理35
3.3.1铁质文物表面腐蚀产物的成分和结构对铁器腐蚀的影响35
3.3.2铁质文物在大气中腐蚀机理39
3.3.3铁质文物在海水中腐蚀机理46
3.3.4铁质文物打捞出水后的腐蚀机理48
3.3.5铁质文物继续腐蚀过程中C1-的作用50
3.3.6铁质文物的微生物腐蚀51
3.3.6.1微生物概况51
3.3.6.2微生物腐蚀的机理56
第四节 铁质文物保护方法56
3.4.1铁质文物保护的原则56
3.4.2铁质文物的保护方法57
3.4.2.1改善文物保存环境57
3.4.2.2铁质文物保护步骤57
第五节 铁质文物的脱氯机理及脱盐方法60
3.5.1铁质文物脱氯机理60
3.5.2铁质文物脱盐方法61
第六节 缓蚀剂在铁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66
3.6.1脱氯溶液中加入缓蚀剂的意义66
3.6.2缓蚀剂的定义及分类67
3.6.3缓蚀剂的作用机理67
3.6.4缓蚀作用的影响因素69
3.6.5缓蚀剂的选择性和协同效应69
第七节 表面活性剂在铁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69
3.7.1表面活性剂的定义、分类及作用原理69
3.7.2脱盐溶液中加入清洗剂的意义70
第八节 铁质文物封护方法71
3.8.1石蜡71
3.8.2环氧树脂71
3.8.3丙烯酸树脂72
3.8.4有机硅树脂72
3.8.5聚氨酯乳液72
3.8.6复合材料73
第九节 纳米材料的性质及在文物上的应用前景74
3.9.1纳米科技概念的提出与发展74
3.9.2纳米材料的性质75
3.9.3纳米材料的特殊作用76
3.9.4纳米材料的团聚与分散78
3.9.5纳米科技的重要意义81
3.9.6封护剂中常用的纳米材料83
3.9.7纳米材料在文物上的应用84
第四章 铁质文物分析技术88
第一节 电化学分析法89
4.1.1电位分析法90
4.1.2电重量分析和库仑分析法90
4.1.3伏安法和极谱分析法92
4.1.4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实例92
第二节 色谱分析法101
4.2.1色谱分析基本原理102
4.2.2气相色谱法102
4.2.3高效液相色谱法103
4.2.4液—固色谱法104
4.2.5超临界流体色谱法105
第三节 光学分析法105
4.3.1原子发射光谱法106
4.3.2原子吸收光谱法106
4.3.3原子荧光光谱法106
4.3.4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107
4.3.5红外吸收光谱法108
4.3.6激光拉曼光谱法108
4.3.7核磁共振波谱法109
4.3.8质谱法110
4.3.9 X射线光谱法111
4.3.10 X射线摄影111
第四节 表面分析法114
4.4.1 X射线光电子光谱法115
4.4.2电子微探针分析法116
4.4.3扫描电子显微镜法116
4.4.4俄歇电子光谱法117
4.4.5扫描电镜在铁质文物上的应用117
第五章 铁质文物脱盐清洗液的研究120
第一节 实验方法121
5.1.1实验材料与试样制备121
5.1.2实验溶液123
5.1.3脱氯效果检测123
5.1.4缓蚀效果评定方法123
5.1.5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124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124
5.2.1脱盐清洗液的配方筛选124
5.2.1.1碱性基液的确定124
5.2.1.2三聚磷酸钠浓度的选择125
5.2.1.3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浓度的选择126
5.2.1.4 CM-1浓度的选择127
5.2.1.5钼酸钠浓度的选择128
5.2.1.6加入缓蚀剂后的脱盐实验130
5.2.2文物的脱盐清洗效果检测130
5.2.3脱盐清洗液的保护效果133
第三节 脱盐清洗液的配方134
第六章 铁质文物复合封护剂的研究135
第一节 实验方法137
6.1.1试样制备137
6.1.2实验溶液制备137
6.1.3浸泡实验138
6.1.4失重实验138
6.1.5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139
6.1.6消光剂浓度的选择139
6.1.7复合封护剂的固含量对施工性能的影响140
6.1.8封护膜性能测试140
6.1.8.1耐蚀性能测试140
6.1.8.2物理性能测试141
6.1.9可逆性测试143
6.1.10对带锈表面的固结作用和防蚀效果检测实验143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144
6.2.1缓蚀剂选择实验144
6.2.1.1单组分缓蚀剂的浓度对缓蚀效果的影响144
6.2.1.2不同配方复合缓蚀剂对缓蚀效果的影响146
6.2.1.3失重实验结果147
6.2.1.4极化曲线实验148
6.2.2复合封护剂的固含量对施工性能的影响149
6.2.3消光剂含量的选择149
6.2.4封护剂膜的物理机械性能和耐蚀性能150
6.2.5耐老化性能实验151
6.2.6可逆性实验结果152
6.2.7封护剂对带锈铸铁表面固结作用与防蚀效果155
第三节 扫描电镜实验156
第四节 复合封护剂配方158
第七章 铁质文物保护修复实例159
第一节 文物的接收、记录159
第二节 文物检测工作161
第三节 修复方案的制订162
第四节 保护修复162
7.4.1用缓蚀清洗液清洗文物162
7.4.2干燥163
7.4.3加固163
7.4.4整形补缺163
7.4.4.1利用完好的足进行翻模163
7.4.4.2模具烘干后,用锡铸造164
7.4.4.3将裁剪好的锡足用胶粘在文物缺损处165
7.4.4.4断耳的补配166
7.4.4.5用环氧胶塑形167
7.4.5做旧随色168
7.4.6封护168
第五节 填写修复档案并验收169
第六节 在文物上的应用效果170
第八章 本研究的创新点及铁质文物保护发展方向探讨174
第一节 本研究创新点174
第二节 铁质文物保护发展方向探讨175
参考文献179
后记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