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电子政务原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电子政务原理
  • 姚国章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1086873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56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268页
  • 主题词:电子政务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电子政务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电子政务基础1

1.1 信息通信技术简介1

1.1.1 信息通信技术的概念1

1.1.2 信息通信技术的使命3

1.2 电子政务:概念与定义5

1.2.1 几个基础概念5

1.2.2 电子政务的不同定义6

1.2.3 电子政务概念的内涵8

1.2.4 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区别9

1.2.5 电子政务的基本特征9

1.2.6 与电子政务相关的几个概念11

1.3 电子政务的产生与发展14

1.3.1 电子政务的产生14

1.3.2 电子政务的发展动力14

1.3.3 影响电子政务发展的主要因素15

1.4 电子政务的价值分析18

1.4.1 提升政务处理效率18

1.4.2 促进政府服务19

1.4.3 改善政府管理19

1.4.4 创造社会价值21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22

第2章 电子政务发展模式与阶段23

2.1 电子政务发展模式23

2.1.1 G to C模式23

2.1.2 G to B模式25

2.1.3 G to G模式27

2.1.4 G to E电子政务29

2.2 电子政务发展阶段30

2.2.1 对电子政务发展阶段的不同认识30

2.2.2 电子政务发展三阶段论31

2.2.3 电子政务发展四阶段论33

2.2.4 电子政务发展五阶段论34

2.2.5 电子政务发展六阶段论35

2.2.6 对电子政务发展阶段的评价37

2.3 电子政务的实施38

2.3.1 电子政务的实施过程38

2.3.2 电子政务实施应注意的问题39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42

第3章 电子政务规划与标准43

3.1 电子政务规划简述43

3.1.1 电子政务规划的含义43

3.1.2 电子政务规划的重要性43

3.1.3 电子政务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44

3.1.4 电子政务规划的国际经验45

3.2 电子政务规划过程46

3.2.1 电子政务规划的主要步骤47

3.2.2 电子政务规划的主要内容49

3.3 国际、国内电子政务规划举例50

3.3.1 美国电子政务战略规划50

3.3.2 青岛电子政务规划52

3.4 电子政务标准58

3.4.1 电子政务标准的含义58

3.4.2 电子政务标准的目的59

3.4.3 电子政务标准体系60

3.4.4 我国电子政务标准发展状况61

3.4.5 我国电子政务标准的主要内容62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63

第4章 电子政务实施65

4.1 电子政务实施概述65

4.1.1 电子政务实施的概念65

4.1.2 电子政务实施的原则66

4.1.3 电子政务实施的主要任务66

4.2 电子政务技术选择68

4.2.1 电子政务技术要求68

4.2.2 电子政务实施软件及相关技术69

4.2.3 电子政务技术开发与安全70

4.2.4 电子政务技术的采购与监理70

4.3 电子政务实施的组织与领导71

4.3.1 电子政务工程的组织过程71

4.3.2 电子政务实施过程中的领导职责74

4.3.3 电子政务实施应处理好的关系76

4.3.4 电子政务实施中的领导策略77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79

第5章 电子政务监理与评估80

5.1 电子政务监理基础80

5.1.1 电子政务监理的概念与类型80

5.1.2 电子政务监理的内容81

5.1.3 电子政务监理的范围与原则83

5.1.4 电子政务监理的目标83

5.1.5 对电子政务监理活动的管理83

5.2 电子政务监理实施84

5.2.1 电子政务监理程序84

5.2.2 监理方的权利与义务85

5.2.3 电子政务监理过程85

5.3 电子政务监理案例86

5.3.1 中联部电子政务监理案例87

5.3.2 海淀区电子政务网工程监理案例88

5.4 电子政务评估概述90

5.4.1 电子政务评估的概念与范围91

5.4.2 电子政务国际评估标准91

5.5 我国电子政务评估94

5.5.1 门户网站评估的目的和意义95

5.5.2 门户网站评估指标与方法95

5.5.3 门户网站评估指标组成96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97

第6章 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99

6.1 政府公共服务概述99

6.1.1 服务的概念与特点99

6.1.2 政府公共服务的特殊性101

6.1.3 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责102

6.1.4 对政府公共服务的评价103

6.2 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基础104

6.2.1 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的含义与特点104

6.2.2 电子化公共服务与传统服务流程的比较106

6.2.3 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的价值108

6.2.4 电子化公共服务的实施目标109

6.2.5 电子化公共服务的实施原则110

6.2.6 电子化公共服务的评价111

6.3 电子化公共服务的模式113

6.3.1 G to C电子化公共服务113

6.3.2 G to B电子化公共服务115

6.4 电子化公共服务国际经验116

6.4.1 处理“数字鸿沟”的国际经验116

6.4.2 保护个人隐私的国际经验117

6.4.3 解决资金与技术瓶颈的国际经验119

6.4.4 在服务公众方面的国际经验119

6.5 我国电子化公共服务发展策略120

6.5.1 创新政府服务观念与机制121

6.5.2 加强管理,推进改革122

6.5.3 重视安全与隐私保护123

6.5.4 推进标准与规范建设123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124

第7章 政府电子化采购125

7.1 政府采购概述125

7.1.1 政府采购的概念与特征125

7.1.2 政府采购的方式126

7.1.3 政府采购的程序128

7.1.4 政府采购的原则130

7.2 政府电子化采购基础132

7.2.1 政府电子化采购的含义132

7.2.2 政府电子化采购的流程132

7.2.3 政府电子化采购的价值134

7.2.4 政府电子化采购系统136

7.3 政府电子化采购管理139

7.3.1 政府采购信息公告管理140

7.3.2 供应商网员管理141

7.3.3 定标管理143

7.3.4 对政府电子化采购的监督管理144

7.3.5 对意外情况的处理144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145

第8章 电子税务147

8.1 电子税务基础147

8.1.1 电子税务的含义147

8.1.2 电子税务的主要模式148

8.1.3 实施电子税务的意义148

8.2 G to B电子税务150

8.2.1 电子报税150

8.2.2 电子稽查152

8.2.3 电子化服务154

8.3 G to G电子税务157

8.3.1 G to G电子税务概述157

8.3.2 税务与工商之间的电子税务158

8.3.3 国税与地税之间的G to G电子税务160

8.3.4 税务与其他政府部门之间的电子税务161

8.4 G to E电子税务162

8.4.1 电子公文处理162

8.4.2 电子执法监督163

8.4.3 税务电子档案管理164

8.5 国际电子税务发展166

8.5.1 德国的电子税务发展166

8.5.2 美国的电子税务167

8.5.3 英国的电子税务168

8.5.4 新加坡的电子税务169

8.5.5 新西兰的电子税务170

8.5.6 中国香港的电子税务171

8.6 我国电子税务发展172

8.6.1 我国电子税务发展的进程172

8.6.2 电子税务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173

8.6.3 加快电子税务建设的若干措施175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176

第9章 典型政府部门电子政务发展178

9.1 工商行政管理电子政务178

9.1.1 工商行政管理电子政务应用178

9.1.2 工商行政管理电子政务发展182

9.2 教育电子政务184

9.2.1 教育电子政务建设的目标和任务184

9.2.2 教育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186

9.2.3 教育电子政务实施的保障措施186

9.3 农业电子政务187

9.3.1 农业电子政务建设任务与规划187

9.3.2 农业电子政务实施进展188

9.3.3 农业电子政务的发展重点190

9.4 水利电子政务191

9.4.1 水利电子政务建设的目标与原则192

9.4.2 水利电子政务建设的任务193

9.4.3 水利电子政务发展的政策与措施194

9.5 公安电子政务195

9.5.1 公安电子政务建设的目标196

9.5.2 公安电子政务建设的任务196

9.6 审计电子政务197

9.6.1 审计电子政务的目标197

9.6.2 审计电子政务建设的任务198

9.6.3 审计电子政务促进措施199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200

第10章 移动电子政务202

10.1 移动电子政务相关技术202

10.1.1 “移动”的含义202

10.1.2 移动通信技术的演进203

10.1.3 移动通信领域相关新概念205

10.2 移动电子政务概述208

10.2.1 移动电子政务的概念208

10.2.2 移动电子政务的主要模式209

10.2.3 移动电子政务的主要优势210

10.3 移动电子政务主要应用211

10.3.1 政府信息移动式发布211

10.3.2 政府服务移动式提供212

10.3.3 政府移动式民主215

10.4 移动电子政务发展展望216

10.4.1 移动通信技术的新发展216

10.4.2 移动电子政务未来发展217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219

第11章 政府信息公开与信息资源整合220

11.1 政府信息公开概述220

11.1.1 政府信息公开的含义220

11.1.2 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和范围221

11.1.3 政府信息公开的原则223

11.1.4 政府信息公开的程序224

11.1.5 政府信息公开的方式226

11.1.6 政府信息公开的监督与救济227

11.1.7 政府信息公开实例228

11.2 政府信息资源整合基础231

11.2.1 政府信息资源及其整合的概念231

11.2.2 政府信息资源整合的动因232

11.2.3 政府信息资源整合的基本原则233

11.2.4 我国政府信息资源整合存在的问题234

11.3 政府信息资源整合的主要思路235

11.3.1 创造有利于政府信息资源整合的环境235

11.3.2 制定切实可行的信息资源整合规划236

11.3.3 逐步完善政府信息资源基础数据库236

11.3.4 加快建设面向公众的政府信息门户237

11.3.5 促进政府与社会信息资源的全面整合238

11.3.6 推动信息资源的商业化开发和利用238

11.3.7 引导公众合理应用和消费信息资源239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239

第12章 电子政务与政府转型241

12.1 电子政务对政府的影响与要求241

12.1.1 电子政务发展对政府带来的影响241

12.1.2 电子政务对政府提出的新要求243

12.2 适应电子政务发展的政府转型244

12.2.1 革新政府理念245

12.2.2 摒弃政府传统的审批制度246

12.2.3 有效转变政府职能247

12.2.4 拓展政府民主248

12.2.5 创建“学习型政府”249

12.2.6 深入推进政府制度创新250

12.3 电子政务与政府流程重组251

12.3.1 业务流程重组与政府流程重组的概念251

12.3.2 政府流程重组的原则252

12.3.3 政府流程重组的实施253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25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