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刘向哲学思想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刘向哲学思想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56/31711214.jpg)
- 吴全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62670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80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88页
- 主题词:刘向(约前77~前6)-哲学思想-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刘向哲学思想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论1
第一章 刘向的时代、生平与著述4
一 由宣帝中兴走向哀、平衰亡的过渡时期4
二 刘向生平与学行考论8
(一)与权贵的反复较量9
(二)对皇帝的直言劝谏10
(三)以著述当谏书15
(四)校订图书17
三 刘向著述考辨18
(一)撰著19
(二)编述23
(三)校订23
(四)伪托23
四 刘向研究状况34
第二章 刘向哲学思想的形成37
一 西汉中期以后的官方哲学与意识形态37
二 刘向的家学渊源与学术生涯40
(一)刘向的家学渊源40
(二)刘向的学术生涯41
三 儒家、道家、阴阳家和法家思想的影响52
(一)以儒家思想为主导52
(二)对道家思想的吸收61
(三)对阴阳家和法家思想的吸收63
第三章 刘向的天人观与哲学思想69
一 万物一体的本体论69
二 “妖不胜德”的人文观80
(一)天人感应和人的地位80
(二)人之“德”可以战胜妖孽、鬼神81
(三)异常现象与鬼神无关85
三 “世异则事变”的变化观89
四 兴亡有道的历史观96
(一)“未有不亡之国”:历史是不断变化的96
(二)对历史变化的美好设想:新五德终始说98
(三)历史变化的决定因素:人102
五 十家九流出于“王官”的“相灭亦相生”的学术史观107
(一)对先秦至西汉学术史的总结107
(二)学术思想出于“王官”的人文思想109
(三)十家九流“相生相灭”、“相反相成”的辩证思想111
六 阴阳五行学说:谶纬之学形成的重要环节113
(一)刘向阴阳五行学说的内容和特点113
(二)谶纬的起源、内容和理论基础117
(三)刘向的阴阳五行学说:从天人感应论到谶纬神学的关键环节121
第四章 刘向的民本论与政治哲学127
一 天命信仰与以人为贵:民本思想的理论基础127
(一)天命信仰:天立君以司牧民128
(二)对人的珍视:天生万物,唯人为贵131
二 秩序与和谐:政治的理想境界133
三 君德与至公:实现政治理想的前提138
四 德教与无为:实现政治理想的策略145
五 人格平等、参政意识、议政自由:民主思想的萌芽158
第五章 刘向的富民论与经济哲学165
一 “务富其民”的富民思想165
二 “无夺农时”的重农思想172
三 崇俭抑奢的消费观181
第六章 刘向的人性论与道德哲学191
一 人性:“性不独善,情不独恶”191
二 以道德观念提升人性193
三 以人伦关系完善人性204
四 以礼乐教化美化人性213
(一)“文”与“野”的关系213
(二)修文的途径和效果——以礼乐来美化人性214
五 劝善诛恶的赏罚论218
六 重义轻生的气节观221
(一)刘向的气节观222
(二)刘向对“气节”内涵的扩展224
(三)刘向气节观的积极意义227
(四)刘向气节观中的消极因素229
第七章 刘向的祸福论与生存哲学232
一 祸福论与避祸倾向232
二 “敬慎”的修身原则235
三 “隐逸”的避祸方式249
第八章 刘向哲学思想的历史地位和现代价值254
一 刘向哲学思想的历史地位254
二 刘向哲学思想的现代价值264
主要参考文献268
后记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