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唐五代文史丛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唐五代文史丛考](https://www.shukui.net/cover/37/31703009.jpg)
- 吴在庆著 著
- 出版社: 合肥:黄山书社
- ISBN:7807074566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68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390页
- 主题词:文史-研究-中国-唐代;文史-研究-中国-五代(907~960)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唐五代文史丛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名、字考1
李鹏之字1
李澄之之名1
《全唐诗》李微应作李徵1
唐两卢尚卿2
唐禀之名2
《全唐诗》记林嵩字雄飞误3
《全唐诗》之杨损与同名字子默者并非一人3
李玖、李玫当为一人3
《十国春秋》之李攻当作李玫4
王祝与王柷4
胡汾与胡玢4
孟守与孟宁4
卢栯与卢郁5
裴澈与裴彻5
许彬、许琳与许郴6
刘赞与刘瓒——唐末五代四刘赞7
李瀚、李澣为一人7
陈德成之名8
养正与奉正8
中明与仲明9
鸣冈、呜冈、鸣山与鸣岚9
子文与子美9
二、生卒年考11
傅奕卒年11
张楚金生年11
范履冰下狱死之时间11
祖君彦被杀之时间12
蒋俨享年12
李嗣真征还道卒之时间12
徐齐聃流卒钦州之时间13
祝钦明卒年13
许浑生卒年新说及晚唐两许浑考辨14
张祜生年考辨25
张祜卒年考辨28
陆希声生年31
高元裕生卒年32
郑颢卒年32
裴休生卒年33
崔铉卒年33
曹汾卒年33
陈黯生卒年34
李频卒年34
夏侯孜卒年35
王龟卒年35
温庭筠卒年35
杨收生卒年36
高湘卒年37
周朴被杀之时间37
方干之卒年38
杨奇鲲卒年39
郑畋生卒年39
李洞之卒年40
陆肱生年42
《旧唐书·王铎传》记王铎卒年误42
罗虬卒年43
崔涂生年43
欧阳澥卒年44
陈璠被斩之时间44
李拯卒年45
刘崇龟卒年45
李沇卒年46
唐彦谦卒年47
顾云生年47
崔致远生年48
王柷卒年49
柯崇生年49
黄滔生年50
周庠生卒年50
安守范卒年50
查文徽生卒年51
韩熙载生卒年51
乔匡舜生卒年52
陈德成生卒年53
胡元龟生卒年53
沈彬卒年54
裴皞卒年非八十55
杨凝式生年55
石文德卒年55
牛希济生年56
徐仲雅生年56
王镕生年56
史虚白生卒年57
《雅言杂录》所记左偃卒年有误57
杨鼎夫卒年57
三、籍贯考59
崔玄?为恒州井陉人59
殷闻礼之郡望与籍贯59
杨元亨乃华州华阴人59
房元阳之籍贯与郡望60
李尚一为赵州房子人60
朱庆馀非闽中人60
项斯为台州人61
李讷为荆州石首人61
石贯为湖州人62
刘沧为汶阳人62
卢顺之为滑州灵昌人62
卢嗣业籍贯62
马戴非华州人63
陆翱非义兴人64
裴说为桂州人65
裴思谦为绛州闻喜人65
潘唐为宜春人65
权审籍贯65
李昭象为荆州江陵人66
田章为平州卢龙人66
王柷为雍州咸阳人66
崔涂为桐庐人66
秦韬玉非京兆人67
周朴为桐庐人68
聂夷中为河南中都人68
方干为歙人辨析69
任涛为洪州高安人69
王驾非彭城人70
章碣籍贯70
齐己非益阳人71
杨牢何处人72
裴澈为孟州济源人72
司马札家居茂陵72
孙纬为博州武水人73
曹邺籍贯73
杨收为同州冯翊人74
曹汾籍贯75
陈黯籍贯75
郑合敬为郑州荥泽人75
姚岩杰为陕州硖石人76
沈颜籍贯76
汤悦籍贯76
潘佑籍贯76
沈彬籍贯77
崔居俭籍贯77
陈甫籍贯78
四、登科年考79
张楚金登第之年79
樊晃进士与制科登第时间79
王易从登进士第时间80
庾敬休元和元年登第80
杨汉公非大和八年擢第80
冯涓及第之年81
陈琡非乾符中登进士第82
温宪非光启中登第82
褚载登第之年83
徐寅及第年考辨83
邓洵美登第年考辨84
李瀚登第之年86
何仲举登第时间86
高若拙曾登进士第87
黄损及第年问题87
唐五代登科者考补88
刘符非咸通中进士第93
五、生平仕历考95
傅奕未曾任太常卿95
《全唐文》小传记苗神客任著作郎之时间有误95
洪子舆为起居舍人之时间96
姜晦讽洪子舆劾韦安石之时间96
路敬淳任著作佐郎之时间及为崇贤馆学士之问题97
刘行敏乃贞观时人97
李嗣真所任乃太常丞非司礼丞98
李善流姚州之时间98
刘夷道之时代与历官98
赵仁奖为悉唐尉99
王勮任凤阁舍人之时间99
司马逸客从军北征之时间与地点100
唐临任大理卿及御史大夫之时间100
《旧唐书》及《全唐文》小传颜元孙仕历之误101
《全唐文》小传所记武三思任相年误101
《本事诗》所记张昌龄事有误102
张齐贤任太子洗马、昭文馆学士之时间102
张齐贤任陈州长史及其时间103
张宣明为左拾遗监姚巂诸军事兼招慰使之时间103
杜甫与严武幕同僚不合说甄辨104
杜甫与严武关系考辨113
杜甫、严武“睚眦”诗证及相关问题辨析124
韩愈贬阳山原因考析137
张祜寓京三年之时间147
张祜、杜牧淮南联句之问题148
令狐楚表荐张祜为元稹谗毁罢归新探149
白居易为何荐徐凝而抑张祜156
方干始谒姚合事不在杭州159
方干并非一举受挫即罢隐镜湖159
方干始归隐镜湖之时间161
王龟隐居中条山之时间162
皇甫湜任东都留守裴度幕判官时间及其卒年163
马戴至同州与吴常侍交游之时间163
张又新任温州刺史之时间164
张又新始任江州刺史之时间165
《旧唐书》、《全唐诗》周墀传之误165
裴延翰下第归觐滁州之时间166
赵嘏于舒州拜见李珏之时间167
郑史为永州刺史之时间168
郑仁表非郑肃次子168
郑颢非郑絪子168
李讷任河南尹之时间169
李讷由中书舍人出为华州刺史及由华州徙浙东观察使之时间170
两《唐书·李讷传》补171
杨知至覆落之年172
元晦非官终散骑常侍172
《唐才子传·雍陶传》之误173
《新唐书·杨敬之传》之误174
裴夷直任吏部员外郎之时间174
张蒙出任饶州刺史之时间175
孟球任户部、司勋两郎中之先后176
《唐会要》所记李景让为吏部尚书时间误176
权审为户部员外郎之时间177
崔珏佐大魏公幕之时间177
《唐语林》记冯涓任工部郎中误178
郭圆在李固言西川幕之时间178
徐商入相及为山南东道节度使之时间178
魏謩仕历179
于瓌为兵、吏两部员外郎之先后问题180
《全唐诗》李昌符小传有误180
李群玉生平二三事考实181
封彦卿任浙东观察判官之时间189
冯衮仕历189
《郡斋读书志》记卢肇仕历有误190
王镣生平仕历191
韦蟾为尚书左丞之时间191
《全唐文》魏扶小传有误192
《唐摭言》记韦澳任京兆尹时间有误192
高璩自荆南入拜拾遗之时间192
纪唐夫赋诗送温庭筠之时间及其官中书舍人问题193
厉玄任监察御史而非侍御史194
杨汉公生平的三个问题195
杨收生平仕历考辨195
曹邺初举进士之时间197
于兴宗为绵州刺史之时间197
崔元范任监察御史之时间198
关于曹松的若干问题199
陈琡佐郭铨幕之时间200
《唐摭言》记崔铉镇荆南时间有误201
薛逢仕历五考201
郑愚为岭南节度使非僖宗时204
李郢官终侍御史204
温宪为山南从事非始自及第后204
罗虬以“芳林十哲”被斥落之时间205
薛能摄嘉州刺史之时间206
关于曹汾的三个问题207
皮日休为苏州郡从事及初识陆龟蒙之时间208
霍总非咸通时任池州刺史209
李质为江西观察使之时间210
崔澹为崔铉幕从事之时间210
李频未曾以池州参军主试211
《唐诗纪事》所记李频仕历之误212
《唐诗纪事》、《全唐诗》所记卢邺仕历之误212
高湘自何处携邵安石至京213
公乘亿未加授侍郎214
崔涂入蜀之时间214
马戴咸通末佐大同军幕事可疑215
林嵩所任乃金州刺史216
《旧唐书·昭宗纪》记赵光远历官有误216
顾云任虞部郎中事可疑217
《旧唐书·李蔚传》之误218
崔安潜未尝为中书令及镇淮南219
崔安潜为吏部尚书之时间220
王柷任常州刺史、给事中之先后220
夏侯孜任相、镇西川之时间考辨221
《唐诗纪事》记狄归昌官侍郎时间有误222
《北梦琐言》记郑畋事有误222
《新唐书》记路德延为路岩子误223
许棠曾任江宁县丞223
《鹿门诗集序》、《唐诗纪事》记唐彦谦事之误224
吴融为韦昭度掌书记之时间226
吴融贬寓荆南及召回之时间227
《唐诗纪事》所记李昭象年龄有误228
陆龟蒙再至震泽别业及离开之时间228
高骈为安南经略招讨使之时间229
高骈为天平节度使之时间230
高骈镇西川之时间231
高骈为镇海节度使之时间231
谭铢为苏州鹾院官之时间232
聂夷中滞留长安之时间232
秦韬玉为神策军判官之时间233
《唐摭言》、《唐才子传》所记李洞事迹考234
冯涓隐居商山之时间243
司空图辞户部侍郎还山非乾宁二年244
罗隐从事淮南幕之时间244
罗隐为司勋郎中充镇海军节度判官之时间245
《五代史补》记罗隐事质疑246
韩偓未为湖南从事247
李冉未为当州刺史248
韦庄生年及“尝居虢州十载”献疑250
唐末诗人韦冰未为鄠县令考253
关于王涣生平之若干问题254
翁承赞任右拾遗之时间255
《全唐诗》罗衮小传有误255
罗衮任主客员外郎257
《唐方镇年表》浙西镇补257
《唐才子传·李中传》之误258
江为未仕南唐258
张袆非终于兵部尚书258
张袆非张曙之父259
张义方曾任兵部侍郎、散骑常侍259
裴皞天成元年未任吏部侍郎260
张随非张凤初从孙261
李徵古曾任袁州刺史261
沈彬南游湖湘之时间261
石文德授水部员外郎之时间262
杨玢为吏部尚书之时间263
史籍所载崔居俭仕历之误263
胡元龟任临川县令之时间264
查文徽任侍御史而非监察御史辨264
《南汉书》所载何泽生平辨误265
六、诗文题目、作者及失收诗文辨补李宣古客澧州作《杜司空席上赋》诗题之误268
《全唐诗》平曾《谒李相不遇》诗题有误269
《全唐诗》某些诗题之误270
《全唐诗》卢肇诗题之误270
王传《和襄阳徐相公商贺徐副使加章绶》诗题有误271
《全唐文》所录张楚金赋271
《宿香山阁》乃贺朝诗272
陈上美所存诗272
《早春残雪》诗非裴虔馀作272
《全唐诗》卷七三七所录李涛四零句非其所作273
《全唐诗》蒋钧失收诗273
《全唐诗》贾驰失收诗273
缪岛云之逸诗274
《全唐诗》失收之张曙诗274
李洞《送云卿上人游安南》、《上灵州令狐相公》等四诗之诗题274
《全唐诗·李洞集》中《山泉》、《吊草堂禅师》等四首重出诗之归属277
《全唐诗》误收及失收之孟宾于诗278
《全唐文》未收之史虚白文278
《全唐文》未收之宋齐丘文279
《全唐诗外编》重补沈彬诗279
七、诗文人名及作年考辨280
杜甫《喜雨》诗之作年280
杜甫《营屋》、《长吟》诗非夏日作281
杜甫晚年诗数首编年考辨283
柳宗元《道州文宣王庙碑》等三文系年考补292
卢肇《汉堤诗》之作年299
许浑作《病间寄郡中文士》等诗之时地299
姚合《和李十二舍人裴四二舍人两阁老酬白少傅见寄》诗之作年301
姚合《送李起居赴池州》诗之李起居及作年301
李频《送张郎中赴睦州》诗之张郎中非张极302
郑处诲《邠州节度使厅记》署年之夺误302
杜牧《庾道蔚守起居舍人李汶儒守礼部员外郎充翰林学士等制》之作年303
马戴《下第别令狐员外》诗之作年303
马戴《送吕郎中牧东海郡》诗之吕郎中及作年304
马戴《赠祠部令狐郎中》诗之令狐郎中及作年304
马戴《送和北虏使》诗之作年305
赵嘏《杜陵贻杜牧侍御》诗之作年306
赵嘏《华州座中献卢给事》诗之卢给事及作年307
赵嘏《送从翁中丞奉使黠戛斯六首》诗之作年307
赵嘏《送同年郑祥先辈归汉南》诗之作年308
赵嘏《山阳即席献裴中丞》诗之裴中丞及作年308
张祜首入长安与《投韩员外六韵》、《访许用晦》诗之作年309
李频送喻坦之诗非咸通时作310
李洞《题新安国寺》诗之作年311
李洞《上司空员外》诗之司空员外及作年311
李洞《乱后龙州送郑郎中兼寄郑侍御》诗之作年312
李洞《锦江陪兵部郑侍郎话诗著棋》诗之郑侍郎及作年313
李洞《题刘相公光德里新构茅亭》诗之作年313
李洞生平系诗314
许棠《东归留辞沈侍郎》诗之沈侍郎及作年327
许棠《将归江南留别友人》诗之作年327
许棠《陈情献江西李常侍五首》诗之李常侍及作年328
许棠《讲德陈情上淮南李仆射八首》诗之李仆射及作年328
方干之生平与诗歌系年329
顾云《谢徐学士启》之徐学士及作年337
顾云《投户部裴德符郎中启》之作年337
杜荀鹤《献长沙王侍郎》诗之王侍郎及作年338
杜荀鹤《将入关安陆遇兵寇》、《入关因别舍弟》诗之作年338
罗隐《投同州杨尚书启》之杨尚书及作年339
罗隐《东归别所知》、《东归别常修》诗之作年340
罗隐《投宣武郑尚书二十韵》、《辞宣武郑尚书启》之郑尚书及作年340
罗隐谒白敏中于江陵之时间及《说石烈士》文之作年341
罗隐《嘲钟陵妓云英》诗之作年342
罗隐《嘲钟陵妓云英》诗非作于咸通十二年辨342
罗隐《上鄂州韦尚书》诗之韦尚书及作年347
罗隐《送霅川郑员外》诗之郑员外及作年348
罗隐《送刘校书之新安寄吴常侍》诗之吴常侍及作年349
罗隐《姑苏城南湖陪曹使君游》诗之曹使君及作年350
韩偓《和王舍人抚州饮席赠韦司空》诗之韦司空非韦庄351
韩偓《中秋寄杨学士》诗之杨学士及作年355
韩偓《六月十七日召对自辰及申方归本院》诗之作年357
韩偓《与吴子华侍郎同年玉堂同直怀恩叙恳因成长句四韵兼呈诸同年》诗之作年358
韩偓《感旧》诗之作年359
后记364
跋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