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Windows Server 2008安装与管理指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Windows Server 2008安装与管理指南
  • 戴有炜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232984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98页
  • 文件大小:141MB
  • 文件页数:518页
  • 主题词:服务器-操作系统(软件),Windows Server 2008-指南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Windows Server 2008安装与管理指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WindowsServer2008基本概念1

1-1WindowsServer2008家族系列1

1-2Windows的网络架构2

1-2-1工作组架构的网络2

1-2-2域架构的网络3

1-3TCP/IP通信协议简介5

1-3-1IP地址(IPaddress)5

1-3-2IP类(IPClass)6

1-3-3子网掩码(subnet)7

1-3-4默认网关8

1-3-5私有IP的使用9

第2章 安装WindowsServer200811

2-1WindowsServer2008的系统硬件配置11

2-1-1安装前的准备工作12

2-1-2WindowsServer2008的安装模式13

2-1-3选择磁盘分区13

2-1-4WindowsServer2008的文件系统15

2-2安装或升级为WindowsServer200815

2-2-1直接利用DVD来启动计算机与启动DVD内的安装程序16

2-2-2在现有的Windows操作系统中利用DVD来安装19

2-3启动与使用WindowsServer200823

2-3-1启动与登录WindowsServer200823

2-3-2x64操作系统注意事项26

2-3-3注销、登录与关机26

第3章 WindowsServer2008的基本环境设置29

3-1屏幕的显示设置29

3-1-1调整显示分辨率与显示颜色29

3-1-2调整屏幕刷新频率30

3-1-3调整字体大小31

3-2计算机名与TCP/IP设置31

3-2-1更改计算机名与工作组名31

3-2-2TCP/IP的设置与测试32

3-3连接因特网与启用WindowsServer200838

3-3-1通过路由器上网38

3-3-2通过代理服务器上网39

3-3-3通过ADSL上网39

3-3-4启用或禁用InternetExplorer增强的安全设置41

3-3-5激活WindowsServer200842

3-4Windows防火墙与网络位置43

3-4-1启用与禁用Windows防火墙43

3-4-2例外启用43

3-4-3Windows防火墙的高级安全设置44

3-4-4设置网络位置45

3-5硬件设备的管理46

3-5-1禁用、卸载与扫描检测新设备46

3-5-2回滚驱动程序(Roll BackDriver)47

3-5-3驱动程序签名(DriverSigning)48

3-6更改默认的启动系统与修复设置48

3-6-1更改默认的启动系统48

3-6-2修复设置49

3-6-3更改操作系统列表文字50

3-7环境变量的管理51

3-7-1查看现有的环境变量51

3-7-2改变环境变量52

3-7-3环境变量的使用53

3-8计算机关机方式与电源计划53

3-8-1计算机关机方式53

3-8-2电源计划54

3-8-3关机、休眠或睡眠55

3-9其他环境设置56

3-9-1桌面体验56

3-9-2微软管理控制台58

3-9-3虚拟内存59

3-9-4WindowsUpdate与自动更新60

3-9-5双屏幕显示60

3-9-6任务管理器62

第4章 本地用户与组账户的管理65

4-1内置的本地账户65

4-1-1内置的本地用户账户65

4-1-2内置的本地组账户66

4-1-3特殊组账户66

4-2本地用户账户的管理67

4-2-1创建本地用户账户67

4-2-2更改本地用户账户69

4-2-3控制面板内的用户账户管理工具70

4-3密码的更改、备份与还原70

4-3-1创建密码重设盘71

4-3-2重设密码73

4-3-3未制作密码重设盘怎么办74

4-4本地组账户的管理75

第5章 创建ActiveDirectory域77

5-1ActiveDirectory与域77

5-1-1ActiveDirectoty的适用范围(Scope)78

5-1-2命名空间(Namespace)78

5-1-3对象(Object)与属性(Attribute)78

5-1-4容器(Container)与组织单元(OrganizationUnits.OU)79

5-1-5域树状目录(DomainTree)79

5-1-6信任(Trust)80

5-1-7林(Forest)81

5-1-8架构(Schema)82

5-1-9域控制器(DomainController)82

5-1-10LightweightDirectoryAccessProtocol(LDAP)82

5-1-11全局编录(GlobalCatalog)84

5-1-12站点(Site)84

5-1-13域功能与林功能级别85

5-1-14目录分区(DirectotyPartition)87

5-2创建ActiveDirectoty域87

5-2-1创建域的必要条件88

5-2-2创建网络中的第一台域控制器89

5-2-3检查DNS服务器内的日志是否完整94

5-2-4创建更多的域控制器95

5-3将Windows计算机加入或脱离域99

5-3-1将Windows计算机加入域99

5-3-2使用已加入域的计算机登录102

5-3-3脱离域103

5-4管理ActiveDirectory内的域用户账户103

5-4-1创建组织单元(OU)与域用户账户105

5-4-2使用新用户账户到域控制器登录测试107

5-4-3域用户账户的属性设置110

5-5管理ActiveDirectory中的域组账户111

5-5-1域内的组类型111

5-5-2组的使用范围112

5-5-3域组的创建与管理113

5-5-4ActiveDirectory域内置的组114

5-6提升域与林功能级别116

5-6-1提升域功能级别116

5-6-2提升林功能级别116

5-7删除域控制器与域117

5-8域升级与在现有域环境中安装域控制器121

第6章 NTFS磁盘的安全与管理125

6-1NTFS权限的种类125

6-1-1标准NTFS文件权限的种类125

6-1-2标准NTFS文件夹权限的种类126

6-2用户的有效权限126

6-2-1NTFS权限是可以被继承的126

6-2-2NTFS权限是有累加性的127

6-2-3“拒绝”权限的优先级较高127

6-3NTFS权限的设置127

6-3-1分配文件权限128

6-3-2不继承父文件夹(ParentFolder)的权限129

6-3-3分配文件夹权限130

6-3-4特殊权限的分配131

6-3-5用户的最终有效权限134

6-4文件与文件夹的所有权134

6-5文件复制或移动后权限的变化136

6-6文件的压缩137

6-6-1NTFS压缩137

6-6-2压缩的(zipped)文件夹139

6-7加密文件系统141

6-7-1对文件与文件夹加密141

6-7-2授权其他用户可以读取加密的文件142

6-7-3备份EFS证书143

6-8BitLocker驱动器加密143

6-8-1BitLocker的硬件要求144

6-8-2BitLocker实战演练144

6-9磁盘整理与检查磁盘错误150

6-10磁盘配额151

6-10-1磁盘配额的特性152

6-10-2磁盘配额的设置152

6-10-3监控每一个用户的磁盘配额使用情况153

第7章 访问网络文件155

7-1公用文件夹155

7-2共享文件夹157

7-2-1共享文件夹的权限157

7-2-2用户的有效权限158

7-3共享文件夹的新建与管理159

7-3-1新建共享文件夹159

7-3-2管理共享文件夹162

7-3-3隐藏的共享文件夹163

7-3-4利用“计算机管理”来管理共享文件夹163

7-3-5利用“共享和存储管理”来管理共享文件夹165

7-4用户如何访问网络公用与共享文件夹167

7-4-1利用网络发现来连接网络计算机167

7-4-2用网络驱动器来连接网络计算机170

7-4-3其他连接网络共享文件夹的方法173

7-4-4断开网络驱动器173

7-5脱机文件174

7-5-1网络计算机端的脱机文件设置175

7-5-2客户端的用户如何脱机使用文件176

7-6卷影副本180

7-6-1网络计算机如何启用“共享文件夹的卷影副本”功能180

7-6-2客户端如何访问“卷影副本”内的文件181

第8章 打印服务器的设置与管理183

8-1打印服务器概况183

8-2设置打印服务器184

8-2-1直接在本地计算机创建打印服务器185

8-2-2使用“打印管理”来创建打印服务器189

8-3用户如何连接网络共享打印机190

8-3-1使用组策略将共享打印机部署给用户或计算机190

8-3-2使用网络搜索来连接打印服务器与共享打印机191

8-3-3使用“添加打印机向导”来连接打印服务器与共享打印机192

8-3-4使用网页浏览器来连接打印服务器与共享打印机193

8-3-5其他连接共享打印机的方法196

8-3-6中断与共享打印机的连接196

8-4共享打印机的高级设置196

8-4-1设置打印优先级(Priority)196

8-4-2设置打印机的打印时间198

8-4-3设置打印机池(PrinterPool)199

8-4-4打印机的其他设置200

8-5打印机使用权限与所有权201

8-5-1打印机使用权限的分配201

8-5-2打印机的所有权203

8-6使用分隔页来分隔打印文件203

8-6-1创建分隔页文件203

8-6-2选择分隔页文件205

8-7管理等待打印的文件205

8-7-1暂停、继续、重新开始、取消打印某份文件205

8-7-2暂停、继续、取消打印所有的文件206

8-7-3更改文件的打印优先级与打印时间206

8-7-4将打印文件转向207

8-8与UNIX系统通信207

8-8-1接收由UNIX客户端所送来的打印文件208

8-8-2将文件送到UNIX的打印服务器打印209

第9章 利用配置文件来管理用户工作环境211

9-1本地用户配置文件211

9-2漫游与强制用户配置文件215

9-2-1指定漫游用户配置文件给用户216

9-2-2漫游用户配置文件的运行程序217

9-2-3指定强制用户配置文件给用户218

9-3自定义Default配置文件220

9-3-1本地用户何时使用Default配置文件220

9-3-2域用户何时使用Default配置文件221

9-3-3自定义本地与域的Default配置文件221

9-4登录脚本222

9-5利用“文件”与“主文件夹”来保存私人文件223

第10章 文件服务器的管理225

10-1安装文件服务器管理工具225

10-2存储报告管理226

10-2-1更改存储报告的默认参数227

10-2-2配置存储报告228

10-3磁盘配额管理230

10-4文件屏蔽管理234

第11章 组策略与安全设置237

11-1组策略概述237

11-2本地计算机策略实战演练238

11-2-1计算机配置实战演练238

11-2-2用户配置实战演练239

11-3域组策略实战演练241

11-3-1组策略基本概念241

11-3-2组策略实战演练242

11-3-3组策略例外排除245

11-4本地安全策略246

11-4-1账户策略的设置246

11-4-2本地策略249

11-5域与域控制器安全策略251

11-5-1域安全策略的设置251

11-5-2域控制器安全策略的设置253

11-6组策略首选项254

11-6-1“首选项”实战演练一255

11-6-2“首选项”实战演练二260

11-7审核资源的使用261

11-7-1审核策略的设置262

11-7-2审核登录事件263

11-7-3审核文件的访问行为264

11-7-4审核打印机的访问行为266

11-7-5审核ActiveDirectory对象的访问行为266

第12章 注册表与注册表编辑程序269

12-1注册表概述269

12-1-1注册表数据库的架构270

12-1-2子树状目录271

12-1-3Hive与注册表文件271

12-2修改注册表的实用范例272

12-3其他的注册表设置274

第13章 远程桌面连接275

13-1“远程桌面连接”概述275

13-2“远程桌面连接”实战演练276

13-2-1远程计算机的设置276

13-2-2在本地计算机利用“远程桌面连接”来连接远程计算机278

13-2-3最多连接数281

13-3“远程桌面连接”的高级设置281

13-4利用终端服务的“远程桌面”来连接285

13-5远程桌面网页连接286

13-5-1TSWeb访问网站的设置287

13-5-2客户端通过浏览器来连接远程计算机290

第14章 磁盘系统的管理295

14-1磁盘概念295

14-1-1MBR磁盘与GPT磁盘296

14-1-2基本磁盘与动态磁盘296

14-2基本卷的管理298

14-2-1压缩卷299

14-2-2安装新磁盘299

14-2-3创建主分区300

14-2-4创建扩展分区302

14-2-5指定“活动(active)”的分区304

14-2-6格式化分区、加卷标、转换文件系统与删除306

14-2-7更改驱动器号和路径306

14-2-8扩展基本卷307

14-3动态磁盘的管理309

14-3-1将基本磁盘转换为动态磁盘309

14-3-2简单卷310

14-3-3扩展简单卷312

14-3-4跨区卷313

14-3-5带区卷315

14-3-6镜像卷318

14-3-7RAID-5卷325

14-4移动磁盘330

14-4-1将基本磁盘移动到另外一台计算机内330

14-4-2将动态磁盘移动到另外一台计算机内331

第15章 利用WSUS部署更新程序333

15-1WSUS概述333

15-2WSUS的系统需求334

15-2-1WSUS服务器的软件需求334

15-2-2客户端的需求335

15-2-3“WSUS管理控制台”的需求335

15-3WSUS的特性与工作方式335

15-3-1利用计算机组来部署更新程序336

15-3-2WSUS服务器的架构336

15-3-3选择数据库与存储更新程序的地点337

15-3-4延期下载更新程序338

15-3-5使用“快速安装文件”338

15-4安装WSUS服务器339

15-4-1安装Web服务器(HS)与Microsoft Report Viewer Redistributable340

15-4-2安装WindowsServerUpdateServices343

15-5客户端的自动更新设置350

15-6利用“WSUS管理控制台”来审批更新程序353

15-6-1创建新计算机组354

15-6-2审批更新程序的安装355

15-6-3拒绝更新程序357

15-6-4自动审批更新程序358

15-7与自动更新有关的组策略设置的详细说明359

第16章 ADRMS企业文件版权管理363

16-1ADRMS概述363

16-1-1ADRMS的需求364

16-1-2ADRMS如何运行364

16-2ADRMS实战演练365

16-3其他高级说明与设置378

16-3-1ADRMS运行的详细流程379

16-3-2ADRMS服务器的其他高级设置380

第17章 分布式文件系统383

17-1分布式文件系统概述383

17-1-1DFS的架构384

17-1-2复制拓扑(ReplicationTopology)386

17-1-3DFS的系统需求386

17-2分布式文件系统实战演练388

17-2-1安装DFS的相关组件388

17-2-2创建新的命名空间391

17-2-3新建文件夹393

17-2-4复制组和复制设置395

17-2-5复制拓扑和计划设置398

17-2-6从客户端测试DFS功能是否正常400

17-2-7添加多台命名空间服务器401

17-3客户端的引用设置402

17-3-1缓存持续时间(CacheDuration)403

17-3-2设置引用列表中目标服务器的先后顺序403

17-3-3客户端故障回复(ClientFailback)404

第18章 搭建iSCSI文件服务器故障转移群集405

18-1故障转移群集概述405

18-1-1FCSAN或iSCSISAN架构的群集405

18-1-2群集的仲裁配置408

18-2创建故障转移群集实战演练409

18-2-1软硬件需求409

18-2-2iSCSISAN两节点文件服务器群集实战演练411

18-3在群集中添加节点、删除节点与群集432

第19章 系统启动的疑难排除437

19-1选择“最近一次的正确配置”来启动系统437

19-1-1适合选用“最近一次的正确配置”的场合438

19-1-2不适合选用“最近一次的正确配置”的场合438

19-1-3如何选用“最近一次的正确配置”438

19-2安全模式和其他高级启动选项439

19-3备份和还原系统441

19-3-1备份和还原概念441

19-3-2如何备份磁盘441

19-3-3如何恢复文件、磁盘或系统447

19-3-4其他备份设置451

附录A IPv6基本概念453

A-1IPv6地址的语法453

A-2IPv6地址分类455

A-2-1Unicast地址(单点广播地址)455

A-2-2Multicast地址(多点广播地址)460

A-2-3Anycast地址(任意点广播地址)462

A-3IPv6地址的自动设置462

A-3-1自动设置IPv6地址的方法462

A-3-2自动设置的IPv6地址的状态分类463

附录B 利用虚拟机搭建测试环境465

B-1利用Microsoft VirtualServer搭建测试环境465

B-1-1安装物理计算机的操作系统66

B-1-2安装Microsoft VirtualServer中文版466

B-1-3Microsoft VutualServer的虚拟网络466

B-1-4创建WindowsServer2008虚拟机467

B-1-5创建更多的虚拟机474

B-1-6创建虚拟网络479

B-1-7添加虚拟网卡480

B-2利用WindowsServer2008Hyper-V搭建测试环境481

B-2-1安装物理计算机的操作系统482

B-2-2安装Hyper-V角色482

B-2-3Hyper-V的虚拟网络484

B-2-4创建虚拟网络485

B-2-5创建WindowsServer2008虚拟机487

B-2-6创建更多的虚拟机492

B-2-7添加虚拟网卡49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