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
  • 缪尔康编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60212X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322页
  • 文件大小:3MB
  • 文件页数:33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前言1

绪论1

第一章 状态空间表达式1

§1 状态空间表达式的基本概念1

1-1 控制系统的结构1

1-2 状态空间的概念2

1-3 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5

1-4 状态方程的列写8

1-5 控制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的几点讨论24

1-6 控制系统的分类……………………………………………………………( )§2 非线性控制系统的线性化28

§3 状态变量图33

§4 化高阶微分方程为状态空间表达式35

4-1 输入函数不含有导数项的情况35

4-2 输入函数含有导数项的情况42

5-1 能控标准形45

§5 根据传递函数求状态空间表达式45

5-2 能观测标准形48

5-3 对角标准形50

5-4 约当标准形52

5-5 关于真分数传递函数问题55

§6 根据状态变量图求状态空间表达式57

6-1 直接程序法57

6-2 并联程序法59

6-3 串联程序法64

6-4 积分程序法66

§7 由状态空间表达式求传递函数67

§8 离散时间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70

习题77

第二章 状态方程的求解82

§1 线性定常齐次状态方程的解82

1-1 齐次状态方程82

1-2 矩阵指数的性质85

2-1 直接计算法88

§2 矩阵指数的计算88

2-2 拉氏变换法89

2-3 标准形法92

2-4 待定系数法105

2-5 赛尔维斯特插补公式法112

§3 非齐次状态方程的解113

§4 转移矩阵115

4-1 线性定常系统的转移矩阵116

4-2 线性时变系统的转移矩阵118

4-3 转移矩阵Φ(t,to)的性质119

§5 线性时变系统状态方程的解120

5-1 状态转移矩阵的表达式120

5-2 非齐次时变系统的解125

§6 线性离散系统状态方程的解127

6-1 线性定常离散系统状态方程的解127

6-2 线性时变离散系统状态方程的解134

6-3 连续状态方程的离散化136

习题144

第三章 能控性与能观测性149

§1 能控性与能观测性的概念149

§2 线性定常离散系统的能控性153

2-1 单输入情况153

2-2 多输入情况154

§3 线性定常连续系统的能控性154

§4 线性定常系统的能观测性157

4-1 离散系统的能观测性158

4-2 线性定常连续系统的能观测性160

§5 能控性条件与能观测性条件的另一形式162

§6 能控性、能观测性与传递函数的关系164

§7 时变系统能控性与能观测性的判定166

7-1 线性连续时变系统的能控性166

7-2 线性连续时变系统的能观测性169

§8 线性系统结构的分解170

8-1 系统按能控性的分解170

8-2 系统按能观测性的分解174

8-3 系统按能控性和能观测性的分解177

8-4 传递函数与能控性能观测性的关系185

§9 对偶原理188

§10 能控标准形与能观测标准形189

10-1 能控标准形189

10-2 能观测标准形193

§11 传递函数矩阵的实现问题197

11-1 实现问题的基本概念197

11-2 能控标准形实现和能观测标准形实现198

11-3 最小实现202

习题208

第四章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212

§1 稳定性的基本概念212

1-1 平衡状态212

1-2 李亚普诺夫意义下的稳定性213

1-3 渐近稳定214

1-4 大范围渐近稳定214

2-1 线性系统稳定性分析的特征值判据215

§2 李亚普诺夫第一法(间接法)215

1-5 不稳定215

2-2 一类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217

§3 李亚普诺夫劳二法(直接法)219

3-1 李亚普诺夫第二法的基本概念219

3-2 李亚普诺夫第二法的几个定理223

§4 线性系统的李亚普诺夫稳定性分析227

4-1 线性定常系统的稳定性分析227

4-2 线性离散时间系统的稳定性分析229

5-1 克拉索夫斯基法(Красовский)231

§5 非线性系统的李亚普诺夫稳定性分析231

5-2 变量梯度法233

§6 李亚普诺夫第二法在线性系统设计中的应用237

6-1 线性定常系统的校正237

6-2 利用李亚普诺夫函数求解参数最优化问题238

6-3 利用李亚普诺夫函数计算响应误差面积的平方值241

习题243

1-1 子系统的并联联接246

§1 控制系统的组合246

第五章 线性定常系统的综合246

1-2 子系统的串联联接248

1-3 子系统的负反馈联接250

1-4 从状态到输入的反馈252

1-5 从输出到输入的反馈254

1-6 闭环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255

§2 闭环系统的极点配置255

2-1 极点配置定理255

2-2 配置方法举例259

2-3 跟踪误差264

2-4 恒定扰动输入对输出影响的消除270

§3 观测器274

3-1 观测器的基本概念274

3-2 观测器的设计276

§4 降维观测器281

§5 带状态观测器控制系统的分离原理291

6-1 补偿器解耦297

§6 解耦控制297

6-2 状态反馈解耦300

习题307

附录 线性代数基本知识310

§1 矩阵310

1-1 矩阵的定义310

1-2 转置矩阵311

1-3 矩阵的运算311

2-1 行列式315

§2 矩阵的行列式和逆矩阵315

2-2 行列式的一些性质316

2-3 逆矩阵316

2-4 逆矩阵的一些性质317

2-5 矩阵的秩318

§3 线性代数方程组318

3-1 线性代数方程组的表示318

3-2 向量的线性无关与线性相关319

3-3 线性代数方程组解的判别定理32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