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法医学 第3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法医学 第3版
  • 王保捷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42516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230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4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法医学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法医学概述1

一、法医学的定义1

二、法医学与医学1

三、法医学的研究领域1

目录1

四、法医学的任务2

第二节 临床医生与法医学3

一、临床医生与医学鉴定人3

二、临床医生与证据3

五、临床医生与医疗纠纷4

第三节 法医学的工作内容4

一、现场勘验4

三、临床医生与“患者”4

四、临床医生与保险医学4

二、活体检查5

三、尸体剖验5

四、物证检验6

五、书证检验6

一、鉴定与鉴定人7

二、法医学鉴定的原则7

第四节 法医学鉴定7

三、法医学鉴定书8

第五节 法医学发展简史及展望8

一、中国法医学简史8

二、外国法医学简史10

三、法医学展望10

第二章 死亡与尸体现象11

第一节 死亡11

一、死亡的概念11

二、死亡的过程12

三、假死与诊断13

四、法医学的死亡分类14

第二节 尸体现象15

一、早期尸体现象15

二、晚期尸体现象20

三、非自然的尸体现象24

第三节 死亡时间的推断25

一、未腐败尸体的死亡时间推断25

二、腐败尸体的死亡时间推断27

第三章 机械性损伤29

第一节 概述29

一、机械性损伤的概念29

二、机械性损伤的形成机制29

三、机械性损伤的检查与记录30

一、形态改变为主的损伤31

第二节 机械性损伤的基本形态31

二、功能改变为主的损伤33

第三节 机械性损伤的类型34

一、钝器伤34

二、锐器伤36

三、火器伤38

第四节 特殊类型的损伤41

一、交通损伤41

二、坠落伤43

三、颅脑损伤44

第五节 机械性损伤的法医学鉴定48

一、死亡原因的确定48

二、生前伤和死后伤的鉴别49

三、损伤时间的推断50

四、致伤物的推断52

五、死亡方式的判断53

第一节 概述55

一、窒息的概念55

二、窒息的分类55

第四章 机械性窒息55

三、机械性窒息的过程56

四、机械性窒息死者的尸检所见56

第二节 机械性窒息的类型58

一、颈部受力的窒息死58

二、挤压性窒息死67

三、呼吸道堵塞的窒息死67

四、溺死69

五、性窒息73

六、体位性窒息74

第一节 烧伤和烧死75

一、烧死的征象75

第五章 高温、低温及电流损伤75

二、烧死的死亡机制76

三、烧死的法医学鉴定76

第二节 冻伤和冻死78

一、影响冻死的因素78

二、冻死的过程及死亡机制79

三、冻死的尸体征象及法医学鉴定79

第三节 电流损伤80

一、电击伤(死)80

二、雷击伤(死)84

第六章 猝死87

第一节 概述87

一、猝死的特点87

二、猝死的原因87

三、猝死的法医学鉴定88

一、心血管系统疾病90

第二节 引起猝死的常见疾病90

二、呼吸系统疾病93

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94

四、消化系统疾病97

五、生殖系统疾病98

第三节 原因不明的猝死99

第七章 强奸 杀婴101

第一节 强奸101

一、女子性成熟的判断101

二、处女的判断102

三、强奸的鉴定103

第二节 杀婴104

一、新生儿及其生活时间的确定104

二、新生儿生活能力及胎龄的确定105

三、活产与死产的鉴别106

四、新生儿的死亡原因107

第八章 活体法医学鉴定108

第一节 损伤程度鉴定108

一、损伤程度鉴定的概念与原则108

二、重伤的鉴定108

三、轻伤与轻微伤的鉴定110

第二节 劳动能力的鉴定与赔偿111

一、概述111

二、劳动能力丧失程度的评定111

三、损伤与赔偿124

第三节 精神异常的鉴定126

一、精神异常鉴定的任务126

二、精神异常鉴定的内容126

三、易导致违法行为的精神疾病或精神症状127

四、精神病杀人问题127

第四节 诈病与造作病(伤)的鉴定129

六、癔症129

五、伪装精神病的鉴别129

一、诈病130

二、造作病131

三、造作伤131

第五节 虐待132

一、虐待的类型和方式133

二、虐待伤的类型133

三、被虐者的法医学检查133

四、法医学鉴定的注意事项134

第九章 中毒135

第一节 概述135

一、中毒的概念135

二、毒物的分类135

三、中毒发生的条件136

一、砷化物中毒137

第二节 常见中毒137

二、氰化物中毒139

三、催眠、镇静、安定药中毒140

四、农药中毒142

五、毒品中毒145

六、杀鼠药中毒149

七、乙醇中毒150

八、一氧化碳中毒152

九、霉变食物中毒153

十、有毒动植物中毒154

第三节 中毒的法医学鉴定155

一、案情调查155

二、症状分析155

三、现场勘验156

四、尸体剖验156

六、毒物分析结果的评价157

五、检材提取157

七、中毒尸体挖掘取材的价值158

第十章 亲子鉴定159

第一节 概述159

一、亲子鉴定的类型159

二、亲子鉴定的依据159

三、亲子鉴定的原理160

四、亲子鉴定应具备的条件162

第二节 基因产物水平的遗传标记162

一、红细胞型162

二、红细胞酶型163

三、血清蛋白型164

四、白细胞型165

一、DNA的结构与功能166

二、DNA多态性的分子学基础166

第三节 DNA水平的遗传标记166

三、DNA多态性的检测技术167

第四节 亲子鉴定结果的评估174

一、排除亲权关系174

二、肯定亲权关系175

三、单亲亲子鉴定结果的评估179

第十一章 生物性检材的个人识别180

第一节 概述180

一、个人识别的意义180

二、生物性检材的特点181

三、分析检材的策略181

四、检材的寻找、采集、包装和送检181

五、生物性检材的检验程序和要求183

第二节 血痕检验183

一、肉眼检查183

二、预试验183

三、确证试验184

四、种属鉴定185

五、血痕的个人识别187

六、其他检验189

第三节 精液斑检验189

一、肉眼检查190

二、预试验190

三、确证试验191

四、种属鉴定192

五、精斑的个人识别192

第四节 其他生物性斑痕分析193

第五节 毛发检验194

一、毛发与其他纤维的鉴别194

五、毛发的个人识别195

四、毛发的脱落和损伤195

三、人毛部位的确定195

二、人毛与动物毛的鉴别195

第六节 骨骼检验196

一、骨的确定197

二、骨骼的种属鉴定197

三、一人骨或多人骨的鉴别198

四、人骨的个人识别198

五、死后经过时间的推测及损伤的鉴定201

第七节 牙齿检验202

一、种属鉴定202

二、年龄推断202

三、牙齿的个体生活特征203

四、牙齿的个人识别203

第八节 其他组织的检验204

第九节 个人识别结果评估204

一、遗传标记个人识别的系统效能204

二、DNA遗传标记对于具体个案的鉴定能力206

第一节 概述209

一、医疗纠纷及医疗事故的概念209

第十二章 医疗纠纷209

二、医疗事故的分类210

三、医疗事故的分级211

第二节 医疗事故发生的环节213

一、诊断过程213

二、治疗过程213

三、护理过程214

第三节 常见医疗事故发生的原因214

一、手术性医疗事故214

二、麻醉性医疗事故214

三、输血输液引起的医疗事故215

四、用药不当的医疗事故215

五、药物过敏引起的医疗事故215

十、其他原因所致医疗事故216

九、医院管理问题所致医疗事故216

六、消毒不严格造成的医疗事故216

八、妇产科中出现的医疗事故216

七、针刺不当造成的医疗事故216

第四节 医疗事故的预防217

一、责任医疗事故的预防217

二、技术医疗事故的预防217

第五节 医疗事故的鉴定218

一、案情调查218

二、患者的检查219

三、尸体剖验219

四、药物化验219

五、分析说明220

六、鉴定结论220

英中文名词对照22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