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气候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气候
  • 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ISBN:7502313249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367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37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气候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我国气候特征1

第一节 我国气候的基本特征1

一、季风特征1

二、温度特征2

三、降水特征5

四、各区域气候特征10

五、近海气候15

一、干旱18

第二节 我国的主要气候灾害及其对经济的影响18

二、雨涝20

三、台风21

四、霜冻25

五、冷害26

第二章 我国的气候资源28

第一节 光资源28

一、辐射28

二、日照30

一、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各种界限温度的初日、终日、持续日数和积温31

第二节 热量资源31

二、热量资源的年际变化32

三、无霜期、累年最冷月、最热月、极端最低平均气温33

第三节 水资源36

一、降水量分布36

二、降水变率37

三、蒸发量和可能蒸散量38

四、水分盈亏量估算值38

五、径流39

六、高山冰川和积雪40

第四节 气象能源42

一、太阳能42

二、风能43

第五节 农业气候资源的优势和潜力44

一、我国东南半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44

二、西北干燥区农牧业发展优势45

三、高原气候资源的特殊性与发展高原型农牧业生产45

五、适于不同种植制度的气候资源46

四、有利产量品质的气候资源46

六、山区气候资源特点及其开发潜力47

第三章 我国面临的主要重大(灾害性)气候问题50

第一节 西北地区干旱化趋势50

一、西北地区气候特点和水资源状况50

二、西北地区干旱化的证据53

三、西北干旱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56

四、西北干旱区的形成和干旱化的原因58

五、西北干旱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62

第二节 华北的干旱问题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63

一、华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及水资源特征63

二、华北干旱的历史演变70

三、华北水资源的社会经济发展承受能力77

四、华北干旱趋势预测82

第三节 我国东部旱涝和低温83

一、我国东部夏季旱涝83

二、冬季低温92

三、夏季低温98

第四节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105

一、影响气候和环境的几种人类活动因素106

二、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的变化及其预测106

三、臭氧层的破坏111

四、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化及对全球生态和社会发展的影响114

五、温室气体对中国气候变化、海平面变化的影响118

六、森林、植被破坏对我国气候的影响124

七、展望126

第一节 全球气候变化趋势128

第四章 我国未来60年气候的可能变化128

第二节 我国历史时期以来的气候变化131

一、近5000年来的气候变化131

二、近500年来冷暖和旱涝的变化特征133

三、近百年来的气候变化趋势141

四、建国以来的气候变化特征147

第三节 我国气候变化趋势预测148

一、到公元2050年气候变化趋势预测148

二、到公元2000年气候变化趋势预测153

三、对未来全国气候变化趋势的调查结果154

四、初步结论155

第四节 气候预测的科学依据与存在困难155

第五章 对策与建议159

第一节 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我国的气候资源159

一、各类农业生产基地应建立在相应的气候资源优势区159

二、趋利避害,提高气候资源利用率161

三、改革种植制度,提高复种指数161

四、山区的开发和保护162

五、太阳能、风能的开发利用164

六、海岸带和海涂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164

第二节 防御气候灾害,认真对待我国经济建设中面临的气候问题165

一、旱涝冷暖气候异常灾害的防御166

二、关于西北地区干旱化的对策167

三、关于华北地区干旱和缺水的对策168

一、加强绿化工作,严禁破坏现有的森林和植被170

二、采取措施控制C02、沼气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170

第三节 减少人类活动对气候恶化的影响170

三、通过法案限制在沿海低地建造房屋或工农业设施171

四、及早部署培养适应气候变化的作物品种和研究最佳作物体系171

五、及早进行氟氯烃化合物代用品的研制171

第四节 在编制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时考虑气候变化因素171

一、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172

二、气候变暖影响的第二个方面与降水的变化有密切关系172

三、气候变暖影响的第三个方面与变暖原因有关172

一、加强气候监测173

第五节 增强气候意识,加强气候基础工作173

二、搞好气候资料工作176

第六节 加强气候科学的研究与预测工作179

一、立足中国,面向祖国“四化”,搞好国家气候计划和应探讨的主要科研项目179

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做好国内外跨学科的协调、组织工作183

结束语185

背景材料186

气候系统186

世界气候计划简介190

用空间遥感监测气候194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机制研究202

全球气候诊断系统206

近十几年来全球气候灾害概述210

核冬天概述216

气候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220

中国气候若干极值225

中国的热量平衡229

中国的水分平衡和水资源评价238

中国的辐射特征245

中国太阳能、风能资源250

历史时期我国的气候变化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256

太阳活动与气候变迁260

火山活动与气候变化265

天文因素与气候变化269

海洋与气候变化274

气候的可预报性278

全球干旱与沙漠化问题282

我国沙漠化与气候的关系286

西北气候的变化和干旱化291

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破坏与气候恶化的事例295

温室气体变化对气候影响的数值试验299

我国近年来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分布304

我国历史上温暖时期的降水特征308

我国东北低温与厄尔尼诺的关系311

厄尔尼诺对我国旱涝的影响316

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的影响320

大气环流的韵律和长江流域的旱涝324

华南地区的冷害328

近400年东亚的冷夏332

副热带高压与我国的旱涝337

我国大范围粮食减产的气候因素339

冬春低温对粮食及经济作物生产的影响344

气候对自然和人为扰动的敏感性350

我国丘陵山区农业气候研究概况和展望355

东海黑潮的变化对我国气候的影响359

华北地区小麦的优化灌溉36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