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土壤地理学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土壤地理学教程
  • 徐启刚,黄润华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026201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311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31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土壤地理学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土壤透视1

一、土壤的概念1

二、土壤在自然界的位置2

三、土壤的组成3

四、土壤的基本特性4

五、土壤自然系统与土壤利用6

第二章 土壤形态8

一、土壤的形态特征8

二、土壤微形态学研究简述15

三、土壤个体、单个土体与聚合土体的概念17

第三章 土壤物理性质20

一、土壤质地20

二、土壤结构26

三、土壤的比重、容重和孔隙度32

四、土壤温度34

第四章 土壤水分和土壤空气38

一、土壤水分类型和土壤水分常数38

二、土壤水的能量概念42

三、常用土壤水分常数的计算举例45

四、土壤空气46

第五章 土壤矿物质49

一、土壤矿物质的来源和组成49

二、土壤中的原生矿物51

三、土壤中的次生矿物56

第六章 土壤有机质(腐殖质)66

一、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和进入土壤的有机物质的成分、性质及去向66

二、土壤微生物68

三、有机物质在土壤中的分解(矿质化过程)71

四、腐殖质物质的形成(腐殖质化过程)与特性75

五、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的意义78

一、土壤胶体的划分标准与种类80

第七章 土壤胶体与土壤吸收作用80

二、土壤胶体的性质81

三、土壤胶体微粒的构造84

四、离子交换作用87

五、土壤的吸收作用及其意义91

第八章 土壤溶液93

一、土壤溶液成分的来源及溶液的组成和变化93

二、土壤酸度94

三、土壤的缓冲性100

四、土壤溶液中的氧化还原作用102

第九章 土壤的发生发展109

一、成土因素学说109

二、成土因素在成土过程中的作用112

三、土壤形成的基本规律121

四、成土过程分析122

二、国外土壤分类介绍128

第十章 土壤分类128

一、土壤分类的独特性质128

三、中国的土壤分类134

第十一章 苔原土壤144

一、冰沼土的地理分布144

二、冰沼土的成土条件144

三、冰沼土的成土过程145

四、冰沼土的形态与特性145

五、冰沼土的分类146

六、冰沼土的利用与改良146

第十二章 高纬和中纬地带森林土壤147

一、灰化土148

二、棕壤与褐土153

三、暗棕壤157

四、灰黑土与灰褐土159

一、砖红壤、红壤和黄壤162

第十三章 低纬地带森林土壤162

二、黄棕壤169

三、赤红壤171

四、燥红土172

第十四章 草原土壤(?土与黄绵土)175

一、总论175

二、黑钙土、栗钙土和棕钙土177

三、黑土183

四、灰钙土186

五、黑垆土188

六、黑棉土190

附:?土和黄绵土192

第十五章 荒漠土壤(附绿洲土)194

一、总论194

二、灰漠土196

三、灰棕漠土197

四、棕漠土198

五、荒漠土壤的利用与改良199

附:绿洲土200

第十六章 盐成土壤203

一、总论203

二、盐土203

三、碱土211

四、盐成土的改良和利用214

第十七章 水成与半水成土壤217

一、沼泽土217

二、草甸土220

三、潮土223

四、砂姜黑土227

五、白浆土229

一、紫色土234

第十八章 岩成土壤234

二、石灰土237

三、风沙土240

四、磷质石灰土245

第十九章 稻田土壤249

一、水稻土的地理分布249

二、水稻土的形成条件250

三、水稻土的形成过程251

四、水稻土的剖面形态253

五、水稻土的分类与土壤性质255

六、肥沃水稻土的性状与培育261

第二十章 高山土壤(附山地草甸土)263

一、总论263

二、高山草甸土与亚高山草甸土266

三、高山草原土与亚高山草原土268

四、高山漠土与亚高山漠土271

五、高山寒冻土272

附:山地草甸土274

第二十一章 土壤分布276

一、土壤分布的支配因素276

二、欧亚大陆土壤的分布276

三、土壤的广域水平分布规律280

四、土壤的垂直分布规律281

五、土壤的垂直与水平复合分布规律285

六、土壤的中域分布和微域分布285

七、中国土壤分布概况289

第二十二章 土壤区划294

一、土壤区划的目的与意义294

二、土壤区划的要点294

三、土壤区划系统295

四、中国土壤区划工作的进展299

主要参考文献31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