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故意犯罪阶段形态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徐逸仁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ISBN:7309008812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287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0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故意犯罪阶段形态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故意犯罪阶段概述1
第一节 故意犯罪阶段的由来1
第二节 故意犯罪阶段的含义4
一、犯意的形成5
二、犯罪的预备8
三、犯罪的实行9
四、犯罪的完成9
第二章 故意犯罪阶段中犯罪形态概述11
第一节 故意犯罪阶段中犯罪形态概念11
一、故意犯罪过程中犯罪形态命题的提出11
二、故意犯罪阶段中犯罪形态的概念13
第二节 故意犯罪阶段中犯罪形态的种类15
一、犯罪的完成形态——犯罪既遂15
二、犯罪的未完成形态——犯罪的预备、犯罪的未遂和犯罪的中止15
第三节 故意犯罪过程中犯罪阶段与犯罪形态的关系17
第三章 犯罪预备同预备犯20
第一节 犯罪预备的概念和特征20
第二节 犯罪预备的主要形式23
一、为犯罪准备工具23
二、为犯罪?条件24
第三节 犯罪预备同犯意表示的区别25
第四节 预备犯的演变32
一、预备犯概念的由来32
二、预备犯刑事责任的变化36
第五节 预备犯的概念和特征39
一、已经实施犯罪的预备行为39
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41
三、未着手实行犯罪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42
第六节 预备犯与阴谋犯的区别46
第七节 预备犯的犯罪构成51
一、预备犯的犯罪构成要件的几种观点介绍51
二、预备犯缺乏完整的犯罪构成要件56
三、预备犯负刑事责任的根据58
第八节 预备犯的刑事责任59
一、处罚预备犯的范围59
二、外国刑法处罚预备犯的原则62
三、我国刑法处罚预备犯的原则64
第四章 犯罪未遂同未遂犯66
第一节 犯罪未遂的历史沿革66
一、中国封建刑法有无犯罪未遂的规定68
二、资产阶级刑法中犯罪未遂的演变73
三、社会主义刑法中犯罪未遂的确立和发展76
第二节 犯罪未遂的概念和特征80
一、犯罪未遂的概念81
二、犯罪未遂的特征82
第三节 已着手实行犯罪82
一、着手实行犯罪的含义83
二、犯罪实行行为着手的认定89
第四节 犯罪未得逞98
——犯罪未遂的特征之二98
一、犯罪未得逞的含义99
二、犯罪未得逞的认定109
第五节 未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未遂的特征之三113
第六节 犯罪未遂的分类119
一、犯罪未遂的分类概述119
二、实行终了未遂与未实行终了未遂127
三、客观障碍未遂与主观错误未遂131
第七节 未遂犯的概念和构成要件133
一、未遂犯的概念133
二、未遂犯与犯罪构成134
第八节 未遂犯的刑事责任137
一、未遂犯负刑事责任的范围137
二、未遂犯处罚的原则140
三、正确理解和适用我国刑法中犯罪未遂的处罚原则144
第五章 犯罪中止同中止犯154
第一节 犯罪中止的历史沿革154
第二节 我国刑法中犯罪中止的概念159
一、犯罪中止的含义159
二、犯罪中止的种类161
三、规定犯罪中止制度的特殊意义165
第三节 犯罪中止的特征168
一、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170
二、犯罪中止必须是自动中止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172
三、犯罪中止必须是对本次犯罪行为的彻底中止175
第四节 中止犯的概念175
一、中止犯罪预备与预备犯的区别176
二、中止犯罪实行与未遂犯的区别179
三、犯罪中止与事后悔悟、恢复原状的区别183
第五节 放弃重复侵害行为186
一、放弃重复侵害行为性质之争186
二、侵害行为的表现多样性189
三、一次性的侵害行为(也即传统上所称之重复性侵害行为)放弃重新侵害应属犯罪未遂190
四、重复性侵害行为放弃继续侵害应属犯罪中止192
第六节 中止犯的刑事责任195
一、处罚中止犯的原则195
二、处罚中止犯的依据197
三、我国刑法中对中止犯的处罚规定200
四、正确对中止犯定罪量刑202
第六章 犯罪既遂与既遂犯211
第一节 犯罪既遂的起源和概念211
第二节 犯罪既遂标准的不同见解213
第三节 犯罪既遂的几种形态215
一、犯罪既遂的一般形态216
二、犯罪既遂的特殊形态218
第四节 既遂犯的概念和特征219
第五节 对既遂犯的处罚220
一、对行为犯既遂的处罚221
二、对结果犯既遂的处罚222
三、对危险犯既遂的处罚222
四、对阴谋犯既遂的处罚223
五、对结果加重犯既遂的处罚223
六、对情节加重犯既遂的处罚223
第七章 对若干常见的故意犯罪阶段中犯罪形态的探索224
第一节 放火罪224
一、放火罪既遂与未遂的界限224
二、放火犯罪的预备227
三、放火犯罪的中止229
第二节 投毒罪231
一、投毒罪既遂与未遂的界限231
二、投毒罪的预备与中止233
第三节 走私罪236
一、走私犯罪中值得探讨的几个问题237
二、走私罪的既遂与未遂240
三、走私罪的预备与中止246
第四节 故意伤害罪247
一、故意伤害罪的既遂与未遂248
二、故意重伤未遂应当处罚251
三、重伤罪预备254
第五节 抢劫罪255
一、抡劫罪既遂与未遂区分的原则界限255
二、抡劫罪中的预备和中止261
第六节 盗窃罪264
一、盗窃罪既遂与未遂区分的标准265
二、盗窃罪里的钱物数额同其他情节以及犯罪未遂的关系272
三、盗窃罪的预备和中止276
第八章 对完善故意犯罪阶段中犯罪形态的探究279
一、关于立法的发展与完善279
二、关于司法的发展与完善283
后记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