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劳工运动史 2-5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劳工运动史 2-5
  • 中国劳工运动史编纂委员会编纂 著
  • 出版社: 中国劳工福利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66
  • 标注页数:2301页
  • 文件大小:88MB
  • 文件页数:208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劳工运动史 2-5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三编 本编叙述工运第四阶段,自民国十三年至十六年(一九二四--一九二七)。283

第一章283

第一节 民国十三年(一)283

一 中国国民党劳工政策与工运原则的公布283

二 共党宣称中华铁路全国总工会成立284

三 共党组织广东工人代表会286

四 本年广州「五一」劳动节纪念盛况与 国父训词289

五 本年上海「五一」劳动节纪念盛况297

六 上海丝厂女工罢工的无成298

七 中华铁路全国总工会的几项异动299

八 上海自来水工人罢工失败300

九 重庆总工会的成立300

一 上海工部局童工委员会的调查报告302

第二节 民国十三年(二)(童工问题)302

二 国际方面对中国童工的片段报导314

第三节 民国十三年(三)317

一 广州沙面租界新订苛例引起的罢工317

二 粤省中国劳工救国会的创立317

三 冯玉祥纵容共党控制平绥路工318

四 广东工人协助政府剿平商团的叛变319

五 国父颁布工会条例320

六 国父北上各地工人的鼓舞与活动328

七 平汉津浦两路「二七」惨案牵累工人的出狱复工329

八 萧耀南拘捕武汉秘密开会工人330

九 陇海铁路工人的改善待遇330

第二章339

第一节 民国十四年(一)339

三 平汉铁路首次举行「二七」追悼会340

四 上海内外棉纱厂工潮341

五 杭州布厂为减资而罢工344

六 全国各省区工会联合会成立于北平344

七 粤工人协助讨逆运输队事捷受奖346

八 汉口人力车夫对抗英巡捕房虐待的罢工346

九 共党在穗制造油机纠纷案347

十 佛山唐鞋工会与共党的斗争349

十一 粤汉铁路罢工胜利351

十二 青岛日纱厂工人罢工的倖胜352

第二节 民国十四年(二)356

一 第二次全国劳动会议的共党面目356

二 共党决议组织所谓「全国总工会」361

三 汉口和记蛋厂罢工胜利361

四 青岛「五二九」惨案为「五卅」案先声362

五 张宗昌摧残胶济铁路工运363

六 广东机器工会协平杨刘叛乱364

七 国际方面对上海工部局童工委员会调查报告案的努力与检讨365

八 本年五月中国共产青年团在沪的活动369

一 「五卅」案的肇因374

第三节 民国十四年(三) (五卅案)(一)374

二 「五卅」案的真象与当晚上海各界会议的决定375

三 「五卅」罢工的要求总条件379

四 「五卅」晚共党乘机攘得上海总工会382

五 六月一日上海罢市罢工情况与商务印书馆工运开始382

六 上海援助罢工工人情况383

第四节 民国十四年(四) (五卅案)(二)393

一 南京和记工人罢工胜利后的惨局393

二 天津日本裕大纱厂罢工惨遭军阀的屠杀396

三 济南响应「五卅」市民游行后的惨闻398

二 粤省各工会组织运输队协助东征讨陈399

一 国父病中召见筹组全国各省区工会联合会代表指示工运途径399

四 北京缝纫工厂的响应「五卅」罢工399

第五节 民国十四年(五) (粤港罢工案)401

一 粤港开始罢工两日的情况401

二 广州市民大会及游行的反帝示威404

三 沙基惨案实况及各方调查报告406

四 友邦人士及被压迫民族的同情408

五 罢工数字的急剧增加与罢工委员会的迅速成立410

六 港澳沙面日即艰困的状况412

七 罢工费用由粤省府负责救济援助413

八 粤港罢工初期外交概述414

一 海员韦德刺杀洪兆麟及粤港罢工交涉关系418

第六节 民国十四年(六)418

二 广东邮差工会的成立与罢工胜利419

三 共党操纵下广三铁路工潮的起伏422

四 上海「五卅」案日纱厂的复工425

五 日轮海员的复工427

六 上海工部局电气工人的复工428

七 上海英商纱厂的复工429

八 上海码头小工的复工431

九 「五卅」案可看出中国工人的民族性432

十 从「五卅」案追溯国民党组织工会的纯正433

十一 上海「五卅」罢工捐款收支的分析434

十二 「五卅」罢工演进所加英经济的损害与英政府的忧惶436

十三 国际友人对「五卅」案同情的一斑442

十四 罗马教廷因「五卅」案改进对华政策444

十五 国际因「五卅」案对中国联俄容共关系的论列446

一 粤公布外轮沿海航行规则并让定省港复工条件453

第七节 民国十四年(七)453

二 上海邮工罢工胜利457

三 上海商务印书馆罢工胜利460

四 上海中华书局罢工胜利467

第八节 民国十四年(八)473

一 沪宁铁路军务处要求改善待遇未罢工而解决473

二 开滦煤矿罢工无成475

三 庐山与夫团结御侮476

四 盛恩颐勾结军阀摧残萍乡矿工477

五 上海日华纱厂再起罢工无成479

六 全国电报局罢工胜利480

七 上海总工会的封闭485

八 北平市工运萌芽487

九 粤港罢工交涉英方的延宕488

十 香港总工会的筹备490

十一 本年各省市及各铁路总工会成立报导的传闻492

第三章497

第一节 民国十五年497

一 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宣言及工人运动决议497

二 中华全国海员工会第一次代表大会499

三 本年天津举行的「二七」纪念会501

四 淄博矿区工运萌芽期间的挫折502

五 赤色职工运动通告夺取政权的主张505

六 港律政司到穗一度磋商省港罢工复工条件507

七 国父陵墓举行奠基典礼时工人与共党的搏斗509

第二节 民国十五年(二)511

一 广州工人代表大会的筹备511

二 穗市党部创设工人运动委员会513

三 共党赶组各种工人代表会以为工代大会基层515

四 北平市工运的发展516

五 广州工人代表大会成立的黯淡517

六 广州工人代表大会成立先后的纷扰现象520

第三节 民国十五年(三)525

一 共党召集第三次全国劳动大会宣传大纲的述评525

二 全国总工会上书国民党中央的目空一切527

三 香港金属业总工会及香港总工会的相继成立529

四 国民军西撤后平绥陇海两路工运的影响530

五 第三次全国劳动大会的述评531

六 广东机器工会改组成立537

第四节 民国十五年(四)542

一 全国总工会的援助英国工人罢工542

二 全国铁路总工会广东办事处代表大会543

三 解决省港罢工交涉的周折544

四 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与工人组队投效546

五 共党绑架陈森引起工人的械斗547

六 省港罢工案中英正式的外交谈判551

第五节 民国十五年(五)557

一 北伐初期国府颁布劳资劳劳仲裁两条例557

二 国民党北伐对工人的宣传560

三 广东邮政工人罢工560

四 北伐初期中央工人部的工运简报563

五 梧州市工运概略565

六 川省国民党左右派纷争与重庆工运的影响566

七 上海总工会因物价高涨为工人生活呼吁569

第六节 民国十五年(六)575

一 北伐军进至武汉时平汉粤汉两路工人的勋绩575

二 湘鄂首先成为赤色恐怖区域576

三 总政治部擅押郭聘帛袁子英578

四 省港罢工委员会坚定罢工意志的措施580

五 省港罢工工人对英舰挑衅行动的宣传581

六 广九铁路工人的蛮横罢工582

七 省港罢工委员会结束对港杯葛运动583

第七节 民国十五年(七)591

一 全国机器工会的成立591

二 广东省酒楼茶室业总工会的成立594

三 武汉赤色职工运动的组织与发展597

四 全国总工会成立汉口办事处与残杀工人600

五 邮务工人对北伐军克复赣省的贡献602

第八节 民国十五年(八)612

一 武汉工人罢工的分析612

二 武汉商界主张罢市自卫与组织劳资仲裁会616

三 武汉临时工场条例的制定619

四 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人集会惊险的一幕622

五 宁阳铁路机工陈和等被共党阴谋杀害623

六 本年上海罢工的统计分析624

第四章627

第一节 民国十六年(一)627

一 汉口码头工人发难收回英租界627

二 湖北全省总工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宣言629

三 闽省收复初期工运概略631

四 杭州总工会成立的迅速与纷扰633

五 粤汉路机工抗御共党迫害的苦斗634

六 上海工人迅组纠察队之背景与企冀的不同637

第二节 民国十六年(二)641

一 淞沪光复中爱国工人与赤色工运的不同表现641

二 光复南京后赤色工运的败?646

三 赤色职工运动的侵扰无锡647

四 重庆「三三一」事件648

五 上海总工会的猖狂650

一 上海总工会及工人纠察队的解散653

第三节 民国十六年(三)653

二 上海工会组织统一委员会的诞生658

三 上海邮务工会首先响应清共并改组工会660

四 商务印书馆工会响应清共并改组工会661

五 沪宁铁路清除共干及组织工会663

第四节 民国十六年(四)669

一 各地赤色工会的解散669

二 无锡解散赤色工会后工运的发展678

三 津浦路工人响应北伐的贡献678

四 本年春夏间武汉的赤色恐怖680

五 汉口码头工人与英海军血战681

六 平汉铁路总工会代表索薪的逸闻682

七 太平洋劳动会议在武汉召开的分析683

一 长沙的马日事变686

第五节 民国十六年(五)686

二 陇海铁路工人响应北伐的贡献687

三 青岛市总工会秘密筹组688

四 山西省总工会的正式筹组689

五 北京工运的发展690

六 成都职工总会的成立690

七 上海工统会倡导订立劳资合约692

八 粤省党部为省港罢工二周年纪念告民众会695

九 省港罢工工人代表会于罢工二周年纪念日改组完成695

十 海员总工会为香港海员工会被解散发展告民众书696

十一 广东邮工因请发补助费发生工潮697

第六节 民国十六年(六)701

一 国民政府劳工立法与劳工行政的重大奠基701

二 上海虹口丝厂的工潮703

三 武汉赤色工会的解散704

四 劳工局对武汉清党后维护农工利益的重要指导706

五 杭州市总工会改组成立707

六 上海中华书局停业风潮劳方的胜利708

第七节 民国十六年(七)713

一 上海英美烟厂的停工风潮713

二 龙潭大战中工人的协助717

三 广东总工会召集省代表大会及争长风潮718

四 广东革命工人联合会举行第一次代表大会719

第八节 民国十六年(八)722

一 粤海员擅开同人大会武力进攻海员工会的暴行722

二 广州工代会馀孽与汪张黄的勾结723

三 赤色工人因捣乱省港罢工委员会而遭逮捕725

四 上海英美烟厂罢工727

第九节 民国十六年(九)730

一 广州省港罢工工领发津贴解放730

二 上海北区丝厂女工会成立会遭受坍屋惨剧731

三 南京市总工会召集临时代表大会以防共党侵扰732

四 上海日商印刷工会罢工失败733

五 上海工人总会的筹组734

六 上海工统会与苏省各县工会设联合办事处737

七 劳工局委派驻各大埠专员调查共党并指导工运737

八 广东农工厅拟统一粤省工会组织方案738

九 劳工局拟定工会组织草案738

第十节 民国十六年(十)748

一 沪宁路车务工会呈请加薪获准748

二 江苏省总工会筹备处成立749

三 中华海员工业联合总会自穗迁沪749

四 张黄事变引起共党在穗的纷扰750

五 广州共党暴动戡平及劳工对汪精卫的声讨751

六 上海工人总会通告制止罢工755

八 上海市各工会代表联合办事处创立的述评756

七 江苏总工会通电声讨共党756

第四编 本编叙述工运第五阶段,自民国十七年至二十年(一九二八--一九三一)。775

第一章775

第一节 民国十七年(一)775

一 上海英美烟厂罢工工潮解决775

二 广东肃清附赤团体及统一工会与组织与改善工人生活776

三 劳动法典由粤省农工厅继续起草780

四 广东严禁无理罢工及消弭劳资暨劳劳纠纷781

五 江苏省制定各县市总工会暂行章程783

六 重庆市总工会成立783

七 上海七大工会请中央勿停民运宣言并请愿784

八 厦门丹商大北电局华员的复工785

九 上海纬纶丝厂勾结巡警滥捕工人的暴行787

二 上海七大工会对各省商联会希图自由进退职工的驳斥792

一 上海农工商局编制工交指数792

第二节 民国十七年(二)792

三 青岛市总工会整理委员会成立793

四 二次北伐中交通运输工人及各地区工人的协助793

五 上海七大工会反对日本出兵山东宣言794

六 「五三」惨案中津浦路工的救护与加紧军运794

七 「五三」案引起上海工人团体的反日运动795

八 杭州市各工会反日通电799

九 南京市各工会组织抵制日货委员会799

十 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会致力文化宣传工作800

十一 汉口码头工会抵制日货的严厉800

第三节 民国十七年(三)807

一 中央设立上海工会整理委员会807

二 上海工整会常委郭晴剑遭共党枪击陨命810

三 淄博矿区的罢工811

四 中央制定工会及特种工会组织暂行条例812

五 各省市整理工会及中央派员整理各特种工会813

六 平汉铁路分段割裂的现象814

第四节 民国十七年(四)822

一 上海熟货业工潮822

二 上海七大工会呈中央建议劳工建设事项826

三 北平总工会的成立绩效与挫折827

四 唐山矿区工会的蔚起833

五 法水兵刺杀吴同根案的工界反应与结束迅速833

第五节 民国十七年(五)836

一 上海邮务工会罢工836

二 北平邮务工会为反对副邮务长而罢工841

三 粤汉铁路工整会遭受共党投掷炸弹842

四 国际劳工局长多玛来华对三民主义的赞扬842

五 上海法商电水工会罢工的胜利843

一 上海码头工人纠纷经中央民训会的调解854

第六节 民国十七年(六)854

二 汉口日炮车辗死水杏林案工潮的开端856

第二章863

第一节 民国十八年(一)863

一 劳动法典草案的完成863

二 武汉工人遭共党暗杀与冤死875

三 共党杀伤粤汉路工整会委员任仕兰全家876

第二节 民国十八年(二)878

一 汉工人为水杏林惨案对日总罢工878

二 辽宁邮务工会成立宣言触怒地方遭解散883

三 日军在鲁撤退淄博矿区工会成立与交涉胜利885

四 济南市印刷工会改善待遇的交涉胜利885

五 津浦路机务处长杨毅因压迫工人去职886

一 十二届国际劳工大会中国开始派遣完全代表团参加889

第三节 民国十八年(三)889

二 上海码头工人再酿纠纷中央民训会决定八项办法900

三 汉工人为水杏林惨案对日总罢工的胜利901

四 各工会团体于苏俄对我绝交启衅的声讨903

第四节 民国十八年(四)905

一 工会法的制定905

二 北平人力车夫捣毁电车所遭的惨遇911

第五节 民国十八年(五)921

一 上海市总工会筹备委员会的成立921

二 十三届国际劳工大会中国参加情况922

三 青岛日工厂以停业破坏工运931

四 唐山市总工会领导开滦矿区交涉的胜利939

五 东北工人的两度罢工941

一 工厂法的制定与修正944

第六节 民国十八年(六)944

二 全国邮务总工会筹备委员会的创立947

三 讨唐豫南战役中汉口码头工人因运输冻死甚众948

第三章965

第一节 民国十九年965

一 唐山三新工厂工潮的解决965

二 胶济铁路工会成立966

三 全国邮务总工会筹备委员会为立案的努力967

四 津浦路总工会成立及改善工人待遇968

五 石灰窑矿工的活动970

第二节 民国十九年(二)978

一 蒋主席五一劳动节演词978

二 工会法施行法的公布980

三 淄博矿区因工厂法颁布解决各项纠纷981

四 长江上游领江罢工胜利982

五 十四届国际劳工大会中国参加情况984

六 上海市总工会筹委会结束后各业组织联合会985

七 国际劳工局中国分局的设立986

八 广东海员工会援助煤船工人989

第三节 民国十九年(三)993

一 各地邮务工会统一章程组织系统的拟定993

二 上海邮务工会悬案十项争执解决993

三 上海法商水电工会工潮994

四 香港电灯公司华籍职工联合请加薪金获胜996

五 青岛黄包车夫及码头工人罢工胜利997

六 南京邮务工会救济邮工七项要求的获准998

七 上海英美烟厂开除一工友所致工潮的让步999

八 日华纱厂罢工经商务工会等声援迅告解决999

一 弭平阎冯叛乱中工运的贡献1012

第四节 民国十九年(四)1012

二 韩复渠主鲁省政时的摧残工运1014

三 闽省近年工运情况及反荷援萧案的异闻1016

四 团体协约法公布1019

五 上海工会团体响应忻案后援会的努力1019

第四章1027

第一节 民国二十年(一)1027

一 平汉路总工会恢复与劳工福利设施1027

二 工厂检查法的公布1030

三 淄博区矿业产业工会成立及绩效1030

四 天津自来水工人怠工的胜利1031

五 唐山市总工会领导开滦矿区交涉的再度胜利1032

六 海员工会粤支会的声望复振1033

七 上海市出版业工会的成立1034

八 国民会议中工人代表促制特种工会法的努力1035

一 十五届国际劳工大会中国参加情况1040

第二节 民国二十年(二)1040

二 汉口码头工人抢救堤岸的功绩与牺牲1044

三 平汉路工会举行平剧及球赛义演助赈1045

四 九一八事变突发后全国劳工的愤慨1045

五 津浦路陈文彬因反日被刺受伤1050

六 京沪沪杭甬铁路工会组织渐趋健全1051

七 粤汉路工会由特别党部督导整理1051

八 华东煤矿自召罢工的烦扰1052

九 国际劳工局派员来华协助工厂检查事宜1053

十 全国机器总工会的发展与黄焕庭逝世哀荣1055

十一 上海工人团体向四届一中全会呈议案各项1056

十二 上海市两总工会合并成立1057

第一节 民国二十一年(一)1065

一 全国邮务职工总会的创立1065

第一章1065

第五编 本编叙述工运第六阶段,自民国二十一年至二十六年(一九三二--一九三七)六月。1065

二 上海永安纱厂工人怠工失败1066

三 开滦煤矿劳资双方重订调解协约1067

四 一二八战役中上海工人的贡献1068

五 一二八战后上海组织失业工人救济会1071

六 劳动大学的兴废1073

七 十六届国际劳工大会中国未派完全代表团参加1074

八 全国邮务总工会筹委会为维护东北邮权宣言1076

九 潮安工会电请国府令饬举办劳工保险1077

十 国有七铁路工会联席会议1078

第二节 民国二十一年(二)护邮运动1083

一 巩固邮基方案的提出1083

二 罢工行动的促成1092

三 政府尽量的压制1095

四 地方调解的效力1098

第三节 民国二十一年(三)1101

一 南京和记洋行解雇风潮的解决1101

二 商务印书馆解雇纠纷的解决1101

三 中兴矿工争花红罢工1104

四 全国邮务总工会的成立1105

五 京沪沪杭甬铁路创设工人补习夜校1107

六 东北邮务员工应召入关1107

七 上海精益制革厂工潮和解1109

八 上海市总工会举行第二届代表大会1110

九 上海丝厂因丝业衰落减低工资的纠纷1110

第四节 民国二十一年(四)1113

一 修正劳资争议处理法公布1113

二 上海三友实业社总厂停工的纠纷1115

三 上海英商中国公共汽车公司售票员罢工1117

四 上海求新造船厂工人罢工1120

五 天津北洋火柴公司停工纠纷的解决1122

六 上海天章造纸厂加资纠纷的和解1123

七 全国机工总会呼吁团结御侮1124

八 上海祥生船厂工潮的和解1125

九 六河沟煤矿包工为害1126

第五节 民国二十一年(五)1137

一 行政院公布四特种工会组织规则与反应1137

二 上海码头工人纠纷1140

三 天津比商电车公司的怠工风潮1141

四 天津裕元纱厂开除罢工工人1144

五 郑州豫丰纱厂留难发给工人年终奖金1145

六 修正工厂法施行条例公布1146

第一节 民国二十二年(一)1157

一 各工会捐款献机的热烈1157

第二章1157

二 陇海路工会办理组训福利业务的成绩1159

三 正太路工会反对苏俄出售中东路1160

四 海员工会粤支会援助中舱工人的胜利1161

五 中华海员工会筹备委员宣誓就职1165

第二节 民国二十二年(二)1168

一 第十七届国际劳工大会我国提案简报1168

二 天津裕源纱厂工潮的迅告平息1169

三 上海闸北丝厂工潮1170

四 上海市总工会力争合法地位1170

五 匪伪盘据下开滦矿区工人的奋斗1171

六 汉口邮务长破坏工会1174

七 粤机工会拥护国家统一1175

八 津浦路员工年终奖金争议1177

第三章1181

第一节 民国二十三年(一)1181

一 上海市总工会及各业工会请四中全会决议修改工会法1181

二 上海会德丰公司怠工风潮解决1182

三 津浦路工会举办消费合作社1182

四 京沪沪杭甬铁路吴淞机厂怠工1184

五 北丰矿区的工运1185

六 军委会 蒋委员长电令国难期间制止工潮1185

第二节 民国二十三年(二)1188

一 共党策动唐山工潮1188

二 上海美亚绸厂减工的纠纷1189

三 上海祥生出租汽车公司工潮1194

四 我国参加十八届国际劳工大会1195

五 上海英美烟公司老厂停业的工潮1197

一 上海总工会实施劳工教育1202

第三节 民国二十三年(三)1202

二 中央颁县市总工会组织准则上海市总工会取得法律地位1203

三 全国邮务工职两总会委员总辞职的经过1205

四 上海大中华橡胶厂工潮1208

五 实业部实施工厂检查的分期计划与本年工检概况1209

第四章1214

第一节 民国二十四年(一)1214

一 天津裕元纱厂开闭工人给资遣散1214

二 抚顺矿工遭日人屠杀暴行1214

三 中国劳动协会的成立1215

四 上海英商怡和纱厂减工纠纷1217

五 天津北洋火柴公司解雇纠纷1218

六 上海市总工会为各厂停业工人请市府令饬救济1219

七 邮政员工捐献飞机四架命名典礼1220

八 中国劳动协会第二次理事会重要决议1222

一 淄博矿区工会处理鲁大惨案略述1231

第二节 民国二十四年(二)1231

二 上海市设立工运人员训练所1233

三 我国代表出席十九届国际劳工大会的报导1234

四 劳工代表王锦霞所述留法华工状况1238

五 邮政储汇局实施归并为护邮运动成果1239

六 南京扬子面粉厂停业解雇纠纷1240

第三节 民国二十四年(三)1244

一 上海丝厂本年工资的增减1244

二 上海人力车夫拒向法租界登记1245

三 本年纺织业停工减工的概述1247

四 京沪沪杭甬铁路工会的整理与改选1248

五 京沪沪杭甬路工训练班防共的得力1249

六 劳工立法委员考察各地劳工的概述1251

七 上海市总工会举办国货推销团以救济失业工人1251

九 上海市一心牙刷厂劳资纠纷1253

八 上海华丰面厂停工解雇纠纷1253

十 上海市总工会拥护法币政策并请防制破坏1254

十一 国际劳工分局对中国本年劳资纠纷与罢工事件1255

第五章1257

第一节 民国二十五年(一)1257

一 上海三日商纱厂工人罢工失败1257

二 日人鼓动开滦工潮1258

三 全国邮务总工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259

四 第二十届国际劳工大会我国劳工代表拟提四案记略1261

五 上海市总工会请实业部力争租界工检主权1262

六 上海颐中烟厂工潮1263

七 中华全国机器总工会停止活动1264

第二节 民国二十五年(二)1269

一 我国代表出席第二十一二届国际劳工大会海事会议报导1269

二 上海日商纱厂工人联合罢工1269

三 平汉路局长摧残工会1274

四 青岛市日商纱厂工潮与日军侵略行动1276

五 各地工会对西安事变的表示1280

第三节 民国二十五年(三)1286

一 最低工资法的公布1286

二 矿场法的公布1289

三 劳动契约法的公布1294

第六章1303

第一节 民国二十六年(一)1303

一 上海英商电车公司工潮1303

二 中华海员请求收回引水权运动委员会的组织1305

第二节 民国二十六年(二)1309

一 上海丝织业工潮1309

二 上海市总工会请实施强制仲裁1314

三 马来亚橡皮园华工的工潮1315

四 上海英商电车公司工潮再起1316

五 李平衡在国际劳工局理事会力争租界工检权1317

六 上海英商公益纱厂工潮1318

七 粤汉路全路通车及工会组成1319

八 我国代表参加第二十三届国际劳工大会记略1320

九 湖南第一纺纱厂工潮1320

第六编 本编叙述工运第七阶段,自民国二十六年七月至三十四年(一九三七--一九四五)八月。1329

第一章1329

第一节 民国二十六年(三)1329

一 行政院电令全国防止工潮1329

二 上海闸北丝厂工潮1330

三 东北两战场序幕战与工运1332

四 平汉路工人抗日后援会的各项贡献1333

五 平汉路铁道破坏队的组织1335

六 津浦路抢修工程队配合作战及拆迁工作1336

七 淞沪战争中上海工人的贡献1337

八 京沪沪杭甬铁路工人在淞沪战役中的奋励与全部撤退1339

第二节 民国二十六年(四)1342

一 中华海员工会在淞沪抗战中的对外宣传1342

二 天津市工人发起抗日救国运动1345

三 开滦矿区工作队敌后工作初期的贡献1346

四 山西省组工人武装自卫队1346

五 粤省垣及各县市工人抗日初期工作1347

六 浦口码头工人抢运物资的努力1351

第二章1353

第一节 民国二十七年(一)1353

一 全国邮务总工会为第二期抗战告全国邮工书1353

二 淄博矿工与地方青年组织游击队1353

三 津浦铁路旅汉员工成立抗敌救国会1354

五 全国铁路工会抗敌联合会筹备会通电否认伪组织1365

四 中国工人抗敌总会的筹组1365

六 日军不断鼓励开滦工潮1366

七 马来亚龙运坡铁矿工人回国投效1367

第二节 民国二十七年(二)1371

一 第二十四届国际劳工大会中国代表两演词1371

二 津浦路工战区特种工作团的努力1372

三 平汉路铁道破坏队的初期战果1374

四 浦口船工沉舟杀敌与资助游击部队1376

五 战时劳工社在汉成立1377

六 广东机器工会发起献金运动1378

七 中央制定抗战时期保护劳工方案1380

八 粤汉路工会抗战初期的贡献1381

九 安辅廷在津被捕释放后仍积极从事敌后工作1382

十 日寇大鹏湾登陆后粤省工人抗敌的表现1383

一 京沪沪杭甬路局留沪员工的坚贞不屈1387

二 广东机器工会迁曲江后人务的推进1387

第一节 民国二十八年(一)1387

第三章1387

三 陇海路工会抗战初期的贡献1388

四 平汉路局结束时工会安顿员工及眷属的经过1390

五 平汉路铁道破坏队改组为江北交通工作队1392

六 重庆市工人服务队对敌机空袭后的忠勇表现1394

七 第二十五届国际劳工大会中国代表团名录1396

八 上海市工团工作概略1396

九 山西省总工会战时工作1399

十 海员王永盛烈士在沪成仁1400

十一 中国劳动总会加入国际工会联合会1401

第二节 民国二十八年(二)1403

一 最高领袖对上海工人的勖励1403

三 各国劳工团体援华制日1404

二 香港南华天演两报工人反对该报附逆罢工1404

五 粤汉路员工捐款寒衣万件1405

四 国际运输总工会对中国海员?旗致歉1405

六 全国邮务总工会在播剧中的轰尚法治精神1406

七 上海市工人协力会的成立与邵虚白被刺1406

八 南洋机工团体捐运药品由粤机会呈献当局1408

九 天津市工人抗日救国会组织扩展1409

十 中国劳动协会举行第二届年会1409

十一 香港机工应征间?返国效命1412

十二 昆明市总工会成立1412

十三 中华海员工会上海办事处主任胡琦险遭敌捕1414

一 全国邮务总工会成立十周年纪念1417

二 津浦路工张竟成被捕与陈文彬殉难1417

第一节 民国二十九年(一)1417

第四章1417

三 京沪沪杭甬留沪员工打击傀儡1419

四 迁川工厂及工人的内移1419

五 香港三报反汪工友回国服务1420

六 重庆市总工会改组成立1420

七 淄博矿区游击队遭敌军包围及匪部偷袭解体1421

八 上海熟练技工赞助后方建设1422

第二节 民国二十九年(二)1424

一 京沪沪杭甬工人遭受幽禁1424

二 江北交通工作队经费艰困1424

三 华南日报印刷工人再罢工打击汪逆1425

四 大冶矿区抗日工作的成绩1425

五 四川省自贡市盐业产业工会成立1426

六 天津工人抗日救国会常委贾如松两度遇险1428

七 上海市工团本年两度改组1430

第一节 民国三十年(一)1431

一 中国劳动协会举行第三届年会1431

第五章1431

二 全国邮务总工会第四次代表大会1434

三 战时劳工协进社的正式成立与业务述略1435

四 天津工人抗日救国会三常委被捕1437

五 南海县总工会敌后工作的成就1438

六 滇省工人依限辟筑滇缅公路的功绩1439

第二节 民国三十年(二)1442

一 江北交通工作队发明新武器1442

二 江北交通工作队突遭摧毁阴谋1445

三 淄博矿区总工会地下筹组及西河罢工1446

四 胶济路工人参加山东省铁路爆破队1448

六 香港马夫工会夜袭日军部1450

五 国际劳工组织特届大会中国代表团名录1450

七 汪伪组织设计破坏天津电台及逮捕安辅廷1451

第六章1453

第一节 民国三十一年(一)1453

一 英籍航轮赖华籍海员维护驶抵星州1453

二 广东机工精制节油汽车机件对抗战的贡献1455

三 渝市邮政汽车司机工作竞赛成绩1456

四 中央组织部举办劳工训练概况1457

五 一九四二年六月国际劳工局联合海事委员会会议概况1460

第二节 民国三十一年(二)1462

一 中国留印海员战时工作队的成立1462

二 社会工作人员训练班劳工福利组的集训1463

三 邮务员工依物价指数调整待遇1463

五 中国海员对祖国及盟邦的贡献1466

四 北台矿区工人炸毁日营信泰矿场1466

第七章1469

第一节 民国三十二年(一)1469

一 滇省举办工矿党务训练班1469

二 中国劳动协会举行第四届年会1470

第二节 民国三十二年(二)1479

一 江北交通工作队指挥官刘文松逝世1479

二 平汉路工会负责人深入陷区1480

三 香港敌后工作海员的牺牲1482

四 安辅廷赴中央述职后重入虎穴1483

五 淄博矿区焚敌企划大楼及供给游击弹药1483

六 苑宝璜贾如松支持天津救国会1485

七 抚顺矿工对日人的反抗与进行组织1486

八 战时劳工协进社第二次会员大会1488

十 工会法的修正公布1490

九 职工福利有关法令的公布1490

第八章1509

第一节 民国三十三年(一)1509

一 服务外轮华籍海员的辉煌伟绩1509

二 工会法施行细则的修正公布1510

三 第二十六届国际劳工大会中国代表团名录1510

四 武汉工人的敌后工作1510

五 浙赣铁路工会组训概略1511

六 川江民船船员工会联合会的组织1512

七 陇海路工会抗战中第一次代表大会1517

八 胶济铁路工会敌后工作的部份重建1518

九 四川省盐业工会与全国各地盐业工会两筹委会先后成立1518

第二节 民国三十三年(二)1525

一 成立战时各铁路工会联合通讯处1525

二 京沪沪杭甬铁路同志加强策反工作1527

三 中国劳动协会会务的扩展与没落1528

第九章1537

第一节 民国三十四年(一)1537

一 重庆电力工人胡四和国公殉职风波1537

二 安辅廷第三次被捕备受酷刑?逃?行都1539

三 抗战后期的工运概述1539

四 中国劳工福利协会的筹组与成立1543

第二节 民国三十四年(二)1551

一 国民党六全大会订定劳工政策纲领1551

二 粤汉矿工会抗战中贡献的概述1553

三 上海市工团的被破坏与重建1554

四 江北交通工作队抗战贡献的概述1554

五 全国邮务总工会为抗战胜利告全国邮工书1555

一 共党破坏交通阻碍工人的复员1561

第一节 民国三十四年(三)1561

第一章1561

第七编 本编叙述工运第八阶段,自民国三十四年九月到三十八年(一九四五--一九四九)十二月。1561

二 日军投降前后上海工运概况1565

三 京沪区铁路工会的整理1566

四 平汉路接收初期的失策与工会的整理1569

五 陇海路工会与路局复员1571

六 津浦区工会的整理1571

七 全国铁路工会联合会筹委会成立1572

第二节 民国三十四年(四)1574

一 天津市各业工会联合会的活动1574

二 北平市劳工复业与工会复员1578

三 山西省工厂接收完整工会组织迅速1578

四 广东各业工会随粤省府复员1579

五 闽省总工会复员与成立联络小组1580

六 淄博矿区工会复员1581

七 抚顺煤矿工友会的组织及俄共进扰矿区1582

八 第二十七届国际劳工大会中国出席代表名录1583

九 海事预备会议中国出席代表名录1584

第二章1585

第一节 民国三十五年(一)1585

一 重庆较场口事变赖工人制止1585

二 北平市总工会成立及发动爱国示威游行1587

三 上海市卷烟业工人福利及劳资促进两委员会成立1589

四 汉口武昌两市总工会成立与工人参政1590

五 云南工矿训练班各期同学会总会成立1591

六 山西工会组织发展与举办劳工福利等事业1592

七 平汉路工会南北段兴办工人福利及维护路局业务1594

八 唐山市总工会恢复组织1596

九 无锡县总工会恢复组织与贡献1597

十 澳门机器支会恢复组织1598

十一 广州市派报工会制止反动报纸销行1599

十二 中国劳工福利协会云南分会成立及贡献1600

十三 上海区发给面粉及以工代赈救济失业工人1603

第二节 民国三十五年(二)1606

一 广州市总工会及南海县总工会的成立1606

二 济南市总工会为工人实现星期例假1608

三 全国铁路工会联合会筹委会迁京办公1608

四 上海市总工会第五届代表大会1609

五 京沪区铁路工会成立1610

六 天津市各业工会及市总工会的成立1611

七 重庆市总工会接收劳协渝处及劳协的改组1614

八 晋冀铁路工会成立后的艰苦奋斗1617

九 淄博区矿业产业工会筹委会遭遇困难1618

十 粤汉路工会复员1621

一 上海市总工会对工人生活指数的研究1625

第三节 民国三十五年(三)1625

二 辽宁省所属县市工会组织概略1628

三 抚顺煤矿工会成立1630

四 西安煤矿工会及辽北省工会联合会的成立1630

五 广州香港两海员分会恢复组织1632

六 中华海员总工会第一次代表大会1634

七 制宪国民大会社会安全各条的制定1637

八 广东省酒楼茶室业工会联合会恢复组织1640

九 川江民船工人复员中的贡献1641

十 上海市三十五年度工人年奖的纠纷1641

十一 本年我国出席国际劳工大会及各会议代表名录1644

十二 上海市工人福利委员会的创设与工作1645

第一节 民国三十六年(一)1649

一 上海劝工大楼惨案的真相1649

第三章1649

二 天津东亚仁立两毛纺织厂工潮1650

三 农工部策进工运1652

四 各地工会代表为争职业团体名额向立法院请愿1654

五 武汉工人反对东北特殊化游行示威1655

六 济南市长公正处理工潮1655

七 上海市总工会对工人生活指数解冻的努力1656

八 上海市劳工文化的发展1664

第二节 三十六年(二)1666

一 浙赣铁路工会第三届理监事会开展业务1666

二 广州市总工会阻止「五三一」学生示威游行1668

三 工会法再度修正公布1669

四 华北东北工运概况1670

五 平汉路工会举办干部训练1672

六 北平市总工会改选与组织工人清共委员会1673

七 中央特准广东广西两机器工会保留原组织1677

八 湖北省总工会成立1678

九 公路工会全国联合会成立1678

十 中国劳动协会等否认朱学范代表中国工人1678

十一 台湾省铁路工会成立1679

十二 广州市总工会及南海县总工会第二届改选1681

十三 香港华人机器会罢工胜利1682

十四 广东省总工会成立1687

十五 河北省总工会成立1688

第三节 民国三十六年(三)1699

一 济南两造纸厂资遣工人的争议1699

二 闽省总工会遏止反饥饿游行1699

三 山西省总工会成立及推进三自运动1700

四 晋冀路工会举办自清与各项训练1701

五 本年我国出席国际劳工大会及各会议代表名录1702

六 辽宁省总工会成立1703

七 辽北省总工会成立1704

八 本溪矿务产业工会协助国军固守的功绩1705

九 云南裕滇纺织厂产业工会成立1707

十 上海公用事业百货业等工会共匪活动1711

十一 津浦路工会战后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1714

十二 亚洲劳工预备会议我国代表出席概况1715

第四节 民国三十六年(四)1722

一 淄博矿区工会加强组训与废除包工制1722

二 山东省总工会成立1727

三 铁路工会全国联合会成立1727

四 全国邮务总工会第五届代表大会1729

五 本年天津市总工会会务概况1731

六 上海市失业工人辅导委员会工作概略1733

八 平汉路北段办事处救济撤退员工1734

七 济南酿造厂无故解雇工人遭仲裁否决1734

九 中国劳工福利协会会务概况1735

十 劳工参政的佳兆1736

十一 上海市三十六年度工人年奖的争议1736

十二 上海市工人福利委员会本年业务概况1737

第四章1743

第一节 民国三十七年(一)1743

一 浙赣铁路工会平息株州区工潮1743

二 沪市禁舞共党鼓动舞女滋扰1744

三 共党鼓导上海申新九厂的暴动1744

四 台湾省总工会成立1747

五 云南省总工会成立1748

六 矿业工会全国联合会成立1749

七 全国总工会成立1755

八 首都三十七年度「五一」劳动节纪念会1763

第二节 民国三十七年(二)1792

一 上海市工会组织的发展1792

二 上海市总工会推进业务1797

三 津浦路工为请发欠薪遭匪煽惑两次骚动1800

四 共匪破坏上海电力公司1800

五 天津市总工会遏止学潮工潮的努力1802

六 粤汉路工会业务的进展1805

七 淄博矿区第四度沦陷1806

八 中央训练团劳工训练班概况1807

九 上海第二劳工医院建筑概况1809

十 上海市总工会第六届代表大会及成立反共戡乱委员会1810

十一 上海市工人福利委员会本年业务概况1813

十二 铁路工会全国联合会推进会务1814

十三 华东煤矿产业工会的成立及矿区沦陷1816

一 行宪后公布的工会法1821

第五章1821

第一节 民国三十八年(一)1821

二 全国盐业工会联合成立及各地盐业工会概况1822

三 天津市总工会常务理事苑宝璜忠烈殉国1830

四 太原市工人参加保卫战1831

五 晋冀铁路工会会员参加太原保卫战1832

六 大冶矿区的工运1832

七 京沪区铁路工潮及撤退概略1833

八 中国劳工协进社协助复员与撤退部署1835

九 云南裕滇纺织厂拟办工人教育1837

十 我国代表团出席亚洲劳工联合会成立大会1838

十一 我国代表出席第三十二届国际劳工大会纪略1842

十二 我国参加国际自由工会联合会发起人会议经过1843

二 浙赣铁路工会撤退的艰困1858

一 胶济铁路工会复员与撤退的艰困1858

第二节 民国三十八年(二)1858

三 重庆「九二」火灾始末1860

四 平汉路工会撤退的艰困1863

五 陇海路工会复员与撤退的艰困1864

六 中华海员总工会经穗迁台1865

七 云南省工运干部转入地下1866

八 基隆市码头运送业职业工会的成立1868

九 台湾省铁路工会业务的发展1870

第八编 本编叙述工运第九阶段,自民国三十九年暂止于民国四十六年(一九五○--一九五七)。1873

第一章1873

第一节 民国三十九年(一)1873

一 自由中国劳工同盟成立与业务开展1873

二 我国在港五渔轮反共起义纪略1884

一 我国代表出席三十三届国际劳工大会纪略1893

第二节 民国三十九年(二)1893

二 澳门华人机器总工会的义声1899

三 全国总工会迁台开展工作1900

四 台湾省铁路工会本年度业务概况1903

五 我国创办劳工保险第一二期概况1904

第二章1929

第一节 民国四十年(一)1929

一 行政院劳工福利考察团考察及建议1929

二 内政部修正职工福利法规1940

三 台湾省工矿检查委员会成立1948

四 中国国民党工人运动委员会制定工运各方案1949

第二节 民国四十年(二)1968

一 全国总工会代表出席首届国际自由工联亚洲区域会议纪略1968

二 我国代表出席第三十四届国际劳工大会纪略1973

三 全国总工会代表出席国际自由工联第二次代表大会纪略1976

四 自由中国劳工同盟本年业务概况1980

五 劳盟主席应邀参加美国劳联第七十届年会1983

六 台湾邮务工会第三届理监事会成立及本年工作概况1984

第三章1987

第一节 民国四十一年(一)1987

一 台湾省总工会两年工作概况及举行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1987

二 煤业考察团改善矿工生活建议1989

三 香港海员工会的投共与反正纪略1997

四 我国代表出席第三十五届国际劳工大会纪略1999

第二节 民国四十一年(二)2004

一 中国劳工协进社社员大会与决策2004

二 立法院内政委员会内政考察团改进劳工福利建议2004

三 台湾各盐场产业工会成立2010

四 中国海员职工总会成立于香港2012

五 台湾省产职业工会发展的开端2013

六 基隆市码头工会大厦落成及基层组织建立2015

第四章2019

第一节 民国四十二年(一)2019

一 我国代表出席第三十六届国际劳工大会纪略2019

二 大汉保利南等轮海员告捷起义纪略2021

第二节 民国四十二年(二)2023

一 自由中国劳工同盟结束2023

二 中华海员总工会第二届理事会工作概况2025

三 我国代表出席国际劳工组织亚洲区第二次区域会议纪略2027

四 全国总工会代表出席国际自由工会联合会亚洲区第二届大会纪略2029

第五章2033

第一节 民国四十三年2033

一 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考察劳工状况及建议2033

二 我国代表出席国际劳工局第五届内地运输委员会纪略2035

三 台湾邮务工会第四届代表大会2037

四 我国代表出席第三十七届国际劳工大会纪略2038

五 全国总工会邀请日反共领袖访台纪略2041

六 台湾省总工会第三届二期工作概略及第五次代表大会2044

七 基隆市码头会兴建劳工新村2046

第二节 民国四十三年(二)2048

一 全国总工会工作推展绩效2048

二 香港海员分会的更名2049

三 内政部改进职工福利设施2049

四 改善监工生活2052

五 改善矿工生活2070

六 台湾省公路工会成立及本年工作概况2077

七 美籍工运友人叶德对我赞助纪略2078

一 澳门华人机器工会复会后的贡献2081

第一节 民国四十四年(一)2081

第六章2081

二 全国总工会接待国际自由工联代表廖文访台经过2083

三 全国总工会代表出席国际自由工联第四次代表大会纪略2085

四 我国代表出席第三十八届国际劳工大会纪略2088

五 台湾省造纸业产业工会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2091

六 台湾省制糖业产业工会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2092

七 台湾省铁路工会第三届理事会工作概况2094

第二节 民国四十四年(二)2097

一 台湾省铁路货物搬运业职业工会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2097

二 台湾省林业产业工会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2098

三 全国总工会本年工作概况2099

四 中华海员总工会第三届理事会工作概况2102

五 台湾省公路工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及本年工作概况2105

六 推行团体协约2106

七 台湾省第三四期劳工保险概况2108

八 铁路工会全国联合会撤退到台工作概略2111

九 兴建劳工住宅2112

第七章2125

第一节 民国四十五年(一)2125

一 实施工人特别休假2125

二 依法推行工厂会议2126

三 全国总工会控诉中共奴工暴行颠末2127

四 我国代表出席第三十九届国际劳工大会纪略2137

五 港九工运史迹概述及港九工团联合总会的工作成果2144

第二节 民国四十五年(二)2167

一 台湾省烟酒业产业工会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2167

二 台湾省制糖业产业工会联合会第二次代表大会2168

三 基本工资的确定2168

四 台湾省总工会第四届二期工作概略及第八次代表大会2173

五 全国总工会本年工作概略2177

六 基隆市码头运送职业工会工作概况2179

七 台湾省公路工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及本年工作概况2180

第八章2187

第一节 民国四十六年(一)2187

一 内政部拟订劳工保险条例草案2187

二 全国总工会邀请澳洲劳工代表访台纪略2190

三 我国本年勉力筹缴国劳组织历年欠费2193

四 我国代表出席第四十届国际劳工大会纪略2194

五 全国总工会代表出席国际自由工联第五次代表大会纪略2201

六 台湾省造纸业产业工会联合会第一届理事会工作概况2209

七 台湾省烟酒业产业工会第一届理事会工作概况及第二次代表大会2210

八 台湾省电信工业第一次代表大会2212

九 台湾省制糖业产业工业联合会第一届理事会工作概况及第三次代表大会2214

十 台湾省棉纺织业产业工会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2222

第二节 民国四十六年(二)2236

一 台湾省铁路货物搬运业职业工会联合会两年来工作概况及第二三次代表大会2236

二 台湾省总工会第五届一期工作概况及第九次代表大会2239

三 台湾省林业产业工会联合会工作概况2243

四 台湾省铁路工会第四届理事会工作概况2245

五 中华海员总工会第四届理事会工作概况2247

六 台湾省公路工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及本年工作概况2249

第三节 民国四十六年(三)2252

一 台湾省各级工会发展及加强组织概况2252

二 劳工福利设施推展绩效2256

三 推进劳工教育概况2257

四 劳工技术与厂场监督人员训练2259

五 台湾省第五期劳工保险概况2263

六 厉行工矿检查概况226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