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Cisco Catalyst系列交换机的使用与组网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Cisco Catalyst系列交换机的使用与组网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15/31551474.jpg)
- 刘鲁川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05374X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86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30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Cisco Catalyst系列交换机的使用与组网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交换机工作原理概述1
1.1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功能2
1.1.1 网络协议和OSI七层模型2
1.1.2 TCP/IP协议3
1.1.3 计算机网络分类和基本组成3
1.2 交换的概念和原理6
1.2.1 传统交换技术6
1.3 交换机工作原理7
1.3.1 交换机的概念7
1.3.2 交换机的物理特性8
1.3.3 交换机的作用9
1.3.4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9
1.3.5 交换机的分类及功能10
1.3.7 交换机的重要技术参数11
1.3.6 局域网交换机的种类11
1.4 多层交换14
1.4.1 多层交换的概念14
1.4.2 多层交换出现的原因15
1.5 Cisco交换机产品介绍16
1.5.1 Cisco交换机产品概览17
1.5.2 Cisco交换机产品介绍17
1.5.3 低端产品17
1.5.4 中端产品18
1.5.5 高端产品19
1.6 Cisco交换机专用技术22
1.6.1 快速以太通道(FEC)22
1.6.2 交换机间链路状态协议(ISL)22
1.6.3 快速前向发送(CEF)22
l.6.4 网络流技术(NetFlow)22
1.7.1 Cisco交换机的几种常用设置方式23
1.7 Cisco交换机的管理技术23
1.7.2 三种设置管理工具24
1.8 IOS及其常用命令27
1.8.1 IOS的概念和特点27
1.8.2 IOS基本命令集28
1.9 虚拟局域网(VLAN)技术32
1.9.1 VLAN的概念和特性32
1.9.2 中继协议--VTP33
1.9.3 生成树协议--STP34
1.9.4 VLAN的划分策略34
1.9.5 VLAN的实际使用价值35
第2章 Cata lyst1900/2900XL/3500XL系列交换机的配置与管理37
2.1 基本特性38
2.1.1 产品综述38
2.1.2 产品特征和性能40
2.2 交换机面板描述41
2.2.1 10Mbps端口42
2.2.2 100Mbps端口42
2.2.3 Catalyst 2900XL系列交换机的LRE端口43
2.2.4 Catdyst 2900XL系列交换机的扩展槽44
2.2.5 LED和模式44
2.2.6 后面板描述45
2.2.7 电源系统46
2.2.8 控制端口46
2.2.9 AUI端口47
2.3 Catalyst 3500XL系列交换机简介47
2.4 配置管理基础47
2.4.1 配置与管理的软硬件需求48
2.4.2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48
2.4.3 菜单管理方式介绍49
2.5 交换机群集管理50
2.5.1 群集管理概述51
2.5.3 CMS介绍52
2.5.2 堆叠连接方式52
2.5.4 群集创建54
2.5.5 群集中交换机配置的自动改变56
2.5.6 在群集中增加和删除成员交换机57
2.6 Catalystl900/2900XL交换机配置基础58
2.6.1 以超级终端方式配置IP地址、网关信息58
2.6.2 访问交换机主页60
2.7 端口配置与管理62
2.7.1 启用和禁用端口63
2.7.2 端口状态63
2.7.3 设置端口双工模式65
2.7.4 启用和禁用不明MAC地址Flooding65
2.7.5 启用和禁用100Mbps端口的ECC功能66
2.8.1 交换机端口的地址学习67
2.7.6 端口描述和统计信息67
2.8 地址配置与管理67
2.8.2 修改地址存活时间68
2.8.3 静态单点和多点传送地址表68
2.8.4 端口安全设置69
2.8.5 安全拒绝计数SRC69
2.8.6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的配置70
2.9 VLAN配置71
2.9.1 VTP管理域配置72
2.9.2 定义VLAN72
2.9.3 绑定端口到VLAN73
2.9.4 配置ISLTrunk74
2.9.5 动态端口VLAN成员配置76
2.10 快速以太通道配置76
2.11.2 定义TACACS服务器78
2.11.1 理解TACACS78
2.11 配置TACACS78
2.11.3 配置AAA/TACACS79
2.11.4 本地认证配置实例79
2.12 监控连接性能80
2.12.1 显示连接性能曲线图80
2.12.2 查看连接报告81
2.13 网络集成实例81
第3章 Catalyst 5000系列交换机的配置与管理83
3.1 Catalyst 5000系列监控机84
3.1.1 Catalyst 5000系列监控机功能介绍84
3.1.2 Catalyst 5000系列监控机上行链路模块85
3.1.3 Catalyst 5000系列监控机前面板特征86
3.1.4 Catalyst 5000系列监控机存储器87
3.2.1 模块地址88
3.2 Catalyst 5000系列模块88
3.2.2 以太、快速以太和干兆以太交换模块89
3.2.3 FDDI和CDDI模块90
3.2.4 ATM模块92
3.2.5 路由交换模块92
3.2.6 令牌环(TokenRing)模块93
3.2.7 网络分析模块和结构集成模块94
3.3 Catalyst 5000系列交换机产品综述94
3.3.1 Catalyst 5002交换机94
3.3.2 Catalyst 5000交换机95
3.3.3 Catalyst 5505交换机96
3.3.4 Catalyst 5509交换机96
3.3.5 Catalyst 5500交换机97
3.3.6 Catalyst 2900系列交换机98
3.4 Catalyst 5000系列交换机基本配置98
3.4.1 Catalyst 5000系列交换机配置基础98
3.4.2 IP地址和子网掩码的配置99
3.4.3 自动获取IP地址的配置101
3.4.4 默认网关和路由的配置101
3.4.5 交换机系统管理102
3.4.6 设置和覆盖密码107
3.4.7 SNMP参数的配置107
3.4.8 IP允许列表的配置108
3.4.9 DNS和IP主机表的配置109
3.4.10 冗余监控机的配置110
3.4.11 以太和快速以太模块的配置113
3.4.12 快速以太通道和千兆以太通道的配置116
3.5 Catalyst 5000系列交换机高级配置与管理120
3.5.1 配置生成树协议(SpanningTree)120
3.5.2 优化生成树123
3.5.3 VTP的配置126
3.5.4 VLAN的配置129
3.5.5 配置动态VLAN132
3.5.6 配置Cisco发现协议137
3.5.7 配置FDDI/CDDI模块139
3.5.8 配置FDDI中继(Trunk)142
3.5.9 配置令牌环(TokenRing)交换144
3.5.10 配置ATM150
第4章 Catalyst 8500系列交换机的配置与管理160
4.1 Catalyst 8500系列交换机的特性161
4.1.1 Catalyst 8500系列交换机性能简介161
4.1.2 桥接层特性164
4.1.3 网络层特性165
4.1.4 Catalyst 8500交换机在网络中的位置与作用168
4.2 Catalyst 8500系列交换机的组成169
4.2.1 Catalyst 8510交换路由器的组成169
4.2.2 Catalyst 8540交换机的组成170
4.3.2 电源需求173
4.3 Catalyst 8500系列交换机的安装173
4.3.1 安装环境需求173
4.3.3 底座的安装174
4.4 Catalyst 8510交换路由器概述176
4.4.1 Catalyst 8510简介177
4.4.2 路由处理器177
4.4.3 交换接口模块179
4.5 Catalyst 8540交换路由器概述180
4.5.1 Catalyst 8540简介180
4.5.2 接口模块和端口适配器182
4.5.3 路由处理器183
4.5.4 交换模块183
4.5.5 风扇集187
4.6 配置路由处理器和使用闪存卡187
4.6.1 开始前的准备188
4.6.3 配置RP的以太接口189
4.6.2 为系统加电189
4.6.4 配置BOOTP服务器190
4.6.5 设置Enable密码和Enable Secret密码192
4.6.6 设置主机名和时钟192
4.6.7 使用闪存卡193
4.6.8 将修改后的配置存到NVRAM中198
4.7 Catalyst 8500交换机软件的配置198
4.7.1 路由配置任务概论199
4.7.2 进入配置模式199
4.7.3 显示正在运行的配置200
4.7.4 接口配置简介200
4.7.5 配置Catalyst 8540交换机接口201
4.8 划分VLAN203
4.8.1 VLAN的配置步骤204
4.9.1 支持的路由协议205
4.8.2 验证VLAN操作205
4.9 配置EP路由协议205
4.9.2 路由协议配置命令及步骤206
4.9.3 验证IP操作207
4.10 配置NovellIPX协议208
4.10.1 配置任务209
4.10.2 验证IPX操作209
4.11 配置IP多播路由210
4.11.1 关于PIM211
4.11.2 配置任务211
4.11.3 验证IP多播操作212
4.12 配置网桥212
4.12.1 网桥的配置步骤213
4.12.2 监测桥接操作214
4.13 配置集成的路由和桥接214
4.13.2 配置任务215
4.13.1 配置需考虑的问题215
4.13.3 配置网桥组和可路由接口216
4.13.4 配置IRB和BVI216
4.13.5 验证IRB操作216
4.14 配置快速以太通道217
4.14.1 配置任务217
4.14.2 配置快速以太接口218
4.14.3 给FEC分配接口218
4.14.4 从FEC删除接口219
4.14.5 在快速以太通道上配置ISL219
4.14.6 监测快速以太通道状态219
4.15 将配置修改结果存入NVRAM220
4.16 Catalyst 8500交换机服务质量特性概述221
4.16.1 关于服务质量机制221
4.17.1 不支持的一般命令224
4.17 Catalyst 8500系列交换机不支持的CiscoloS命令224
4.17.2 不支持的NOVELLIPX命令226
4.17.3 不支持的IP多播命令227
4.17.4 不支持的桥接命令227
4.17.5 不支持的其他命令228
4.18 综合配置实例228
4.19 变更软件配置的寄存器设置240
4.19.1 软件配置寄存器概述240
4.19.2 导入域241
4.19.3 导入命令241
4.19.4 改变软件配置寄存器值241
4.19.5 导入任务及其寄存器值概要242
4.19.6 理解导入域命令243
4.19.7 在运行系统软件时改变寄存器设置245
4.20 故障诊断与维护246
第5章 网络设计的一般过程与Cisco组网案例分析255
5.1 网络设计的一般过程256
5.1.1 需求分析256
5.1.2 制订设计目标256
5.1.3 设计原则256
5.1.4 网络结构设计257
5.1.5 网络系统选型261
5.1.6 设计网络层地址和命名规范265
5.1.7 选择路由和网桥协议265
5.1.8 系统管理268
5.1.9 网络施工269
5.2 Cisco组网案例分析274
5.2.1 基于Cisco千兆交换的中学校园网应用解决方法274
5.2.2 某航空公司基于Cisco的企业网建设方案276
5.2.3 Cisco千兆以太网在证券待业中的成功应用278
5.2.4 某高校基于Cisco的校园网建设方案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