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土壤航测普查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土壤航测普查
  • 戴昌达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农业出版社
  • ISBN:16144·2231
  • 出版时间:1980
  • 标注页数:243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25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土壤航测普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1

第一章概论1

第一节航空摄影的发展1

目录1

第二节土壤航测的产生与发展3

第三节航测法土壤普查制图的优越性7

第二章航片的基本特性13

第一节航空摄影的一般知识13

一、航空摄影的种类13

二、航高和航空摄影比例尺15

四、摄影航线方向与飞行速度16

三、航片的重叠度16

五、航摄资料与质量评定17

第二节航片的一般知识18

一、航片与地形图的区别19

二、航片上的点和线20

三、航片的内、外方位元素22

第三节影响航片影象色调的因素23

一、感光材料23

二、摄影及暗室处理的条件与技术24

三、地物光谱反射特性25

一、几个基本公式28

第四节象片上的点与地面相应点之间的座标关系及象片比例尺28

二、象片比例尺30

第五节由象片倾斜和地形起伏引起的象点位移33

一、由象片倾斜引起的象点位移34

二、由地形起伏引起的象点位移36

三、其它因素引起的象点位移37

第六节象片的有效面积和象片略图38

一、象片有效面积的确定38

二、象片略图的拼接方法39

第三章航片的立体观察和量测43

第一节立体视觉原理43

第二节立体观察的仪器和方法46

第三节航空象对的特性49

第四节立体模型的量测53

第四章航测法土壤普查的工作组织与仪器装备58

第一节准备阶段58

第二节室内象片预判阶段62

第三节野外补充调查与校核阶段64

第四节转绘成图阶段66

第五节总结阶段66

第六节仪器装备67

第一节土壤判读的任务与种类71

第五章土壤判读的基本原理、原则与方法71

第二节土壤判读的理论依据与标志73

一、土壤判读的综合景观分析法73

二、直接判读土壤的可能性74

三、主要土壤判读标志简介74

第三节土壤判读的原则79

第四节影响土壤判读效果的因素81

一、影响土壤判读效果的主观因素81

二、影响航片土壤判读效果的客观因素82

第一节地形地貌的判读86

第六章成土因子的判读86

一、山川大势和水系的判读87

二、冲积地貌的判读88

三、洪积地貌的判读90

四、风成地貌的判读90

五、黄土地貌的判读91

六、溶蚀地貌的判读91

七、剥蚀地貌的判读92

第二节成土母质的判读92

四、冲积物的判读93

三、洪积物的判读93

一、残积物的判读93

二、坡积物的判读93

五、第四纪红色粘土的判读94

六、石灰岩的判读94

七、紫色砂页岩的判读94

八、砂页岩(包括板岩)的判读95

九、花岗岩的判读95

十、玄武岩的判读96

第三节植被的判读96

一、荒漠灌丛的判读97

四、耐酸性植物的判读98

二、草甸植物的判读98

三、沼泽植物的判读98

五、喜钙植物的判读99

第四节人类生产活动的判读99

一、砍伐森林和弃耕抛荒地的判读100

二、植树造林和水土保持措施的判读100

三、农田建设和园田化的判读100

四、水利化的判读101

第七章西北干旱地区土壤的判读102

第一节山前洪积、冲积扇土壤的判读102

一、洪积扇土壤的判读102

二、冲积扇土壤的判读104

三、干三角洲土壤的判读105

第二节新、老冲积平原土壤的判读105

一、新冲积平原土壤的判读106

二、滨湖平原土壤的判读106

三、老冲积平原土壤的判读107

四、河流摆动与沙漠进退的判读108

第三节绿洲耕作土壤的判读108

一、扇形地中、上部及高阶地绿洲耕作土的判读108

二、扇形地中、下部及低阶地、滩地绿洲耕作土的判读109

第四节山地土壤的判读111

第八章华北半干旱地区土壤的判读113

第一节丘陵、山区土壤的判读113

一、不同母质发育的山地土壤的判读113

二、丘陵山区阶地和河滩地土壤的判读115

三、土壤侵蚀状况的判读116

四、山坡地利用状况的判读117

第二节山前倾斜平原区土壤的判读117

一、通过土地利用方式判读耕种土壤类型118

二、旱作土壤类型的判读119

第三节冲积平原土壤的判读120

二、不同质地草甸土的判读121

一、浅色草甸土(潮土)的判读121

三、褐土化土壤的判读122

四、沼泽化土壤的判读123

第九章南方亚热带湿润地区土壤的判读124

第一节水稻土的判读124

一、红壤型水稻土的判读125

二、泥质型水稻土的判读126

三、板结型水稻土的判读127

四、岩成土型水稻土的判读128

五、冷浆烂泥型水稻土的判读129

第二节旱作土壤的判读130

六、冲积草甸型水稻土的判读130

一、油沙土的判读131

二、沙土的判读131

三、油黄土的判读131

四、黄泥土的判读131

五、死黄泥土的判读132

六、紫泥土的判读132

七、大眼泥土的判读132

八、末香土的判读133

第三节自然土壤的判读133

一、典型红壤的判读133

四、侵蚀红壤的判读134

二、红壤性土的判读134

三、水化红壤的判读134

五、石灰土的判读135

六、紫色土的判读135

第四节山地土壤垂直带谱的判读135

一、山地黄红壤的判读136

二、山地黄壤的判读136

三、山地黄棕壤的判读137

四、山地棕壤的判读137

五、山地灌丛草甸土的判读137

第一节航片的纠正原理138

第十章航片的纠正转绘与成图138

第二节建立纠正转绘基础的方法140

一、解析法140

二、辐射三角测量法141

三、无外业法145

第三节纠正转绘方法151

一、光学仪器纠正转绘法152

二、图解格网纠正转绘法163

三、目估转绘法167

四、纠正转绘方法的选用167

二、按图名着墨清绘专业内容170

第四节土壤图件的编绘和复制170

一、综合农业要素图的整饰170

三、复制171

第五节快速简易成图方法172

一、象片略图法173

二、蒙绘法173

三、任意格网法174

第十一章航测法土壤普查的若干制图问题176

第一节航测法土壤制图的特点176

第二节关于影象土壤图的编制问题177

第三节土壤图的制图单元182

第四节土壤图的整饰188

第五节关于土壤资源评价图的编制问题189

第十二章土壤普查中土地面积的量算方法191

第一节图斑面积的量算方法192

一、常用方法192

二、电子计算机法196

第二节非耕地面积的调查和土地利用系数计算199

第三节土地面积的最后统计201

跋203

附录航片6—1到6—3、7—1到7—13、8—1到8—9、9—1到9—1220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