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文Windows 2000 Server超级实用宝典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文Windows 2000 Server超级实用宝典](https://www.shukui.net/cover/15/31537028.jpg)
- 李代平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427570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762页
- 文件大小:72MB
- 文件页数:778页
- 主题词:窗口软件(学科: 网络服务器) 窗口软件 网络服务器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文Windows 2000 Server超级实用宝典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3
第一章 Windows2000系统概述3
1.1 Windows2000系统介绍3
1.1.1 Windows2000 Professional3
1.1.2 Windows2000 Server3
1.1.3 Windows2000 Advanced Server4
1.1.4 Windows2000 Datacenter Server4
1.2 Windows2000 Server的特点4
1.2.1 Windows 2000 Server的新特性4
1.2.2 功能5
1.2.3 性能安全性和易于管理的新功能7
1.2.4 文件和打印服务器的新功能11
1.2.5 Internet应用程序和网络支持的新功能13
1.3 Windows 2000附件17
1.3.1 基本附件17
1.3.2 多媒体20
1.3.3 通信程序21
1.3.4 工具22
1.4 Windows 2000基础知识23
1.4.1 桌面的概念23
1.4.2 帮助23
1.4.3 浏览计算机24
1.4.4 执行任务26
1.4.5 使用Internet和Web30
1.5 关闭计算机32
第二章 Windows 2000基本操作33
2.1 简单使用33
2.1.1 登录到Windows 200033
2.1.2 任务栏33
2.2 Windows 2000基本操作35
2.2.1 窗口简介35
2.2.2 窗口操作37
2.2.3 菜单简介42
2.2.4 菜单操作45
2.2.5 对话框操作47
2.2.6 文档基本操作50
2.3 Windows 2000桌面53
2.3.1 桌面概述53
2.3.2 桌面操作54
2.4 回收站56
2.4.1 回收站概述56
2.4.2 删除或还原文件56
2.4.3 更改 回收站 的存储容量57
2.4.4 永久删除项目57
2.5 文件管理57
2.5.1 文件复制与移动57
2.5.2 驱动器操作62
2.5.3 使用Windows资源管理器63
第三章 常用程序操作65
3.1 写字板65
3.1.1 写字板 概述65
3.1.2 常见任务65
3.1.3 使用写字板68
3.1.4 编辑文本69
3.1.5 打印71
3.1.6 与其他文档连接72
3.2 图像处理72
3.2.1 图像处理 概述72
3.2.2 处理图像文档73
3.2.3 查看图形75
3.2.4 旋转缩放76
3.2.5 批注文档76
3.3 记事本77
3.3.1 记事本 概述77
3.3.2 查找特定的字或词78
3.3.3 查找并替换特定的字或词78
3.3.4 根据窗口大小换行78
3.3.5 转到特定行79
3.3.6 剪切、复制、粘贴和删除文本79
3.3.7 更改字形和大小79
3.3.8 创建标题或页脚80
3.3.9 页面设置80
3.3.10 打印文档80
3.3.11 在文档中插入时间和日期81
3.3.12 将日志附加到文档81
3.3.13 使用不同的语言格式81
3.4 计算器81
3.4.1 计算器 概述81
3.4.2 简单计算82
3.4.3 科学计算82
3.4.4 统计计算82
3.4.5 在标准型和科学型间转换数据83
3.4.6 使用内存中存储的数字83
3.4.7 使用数字分组83
3.4.8 将值转换到另一数字系统83
3.4.9 执行大数运算84
3.5 画图84
3.5.1 画图 概述84
3.5.2 常见任务84
第四章 常用设置87
4.1 设置显示器显示方式87
4.1.1 显示 概述87
4.1.2 更改设置87
4.1.3 保护文件90
4.1.4 多监视器93
4.1.5 颜色管理94
4.2 鼠标器的设置96
4.2.1 鼠标设置96
4.2.2 调整鼠标的速度96
4.2.3 对调鼠标键97
4.2.4 激活鼠标轮97
4.2.5 调整鼠标指针速度97
4.2.6 更改鼠标指针的外观98
4.3 修改日期与时间98
4.3.1 更改计算机的日期98
4.3.2 更改计算机的时间和时区99
4.4 系统设置99
4.4.1 系统 概述99
4.4.2 硬件配置102
4.4.3 设置网络首选104
第五章 浏览器的使用与邮件管理106
5.1 Internet Explorer简介106
5.2 连接到Internet107
5.3 查找所需的Web页107
5.3.1 查找所需信息107
5.3.2 共享书签和收藏108
5.3.3 查找最近访问过的Web页108
5.3.4 轻松输入Web信息108
5.4 脱机浏览Web页109
5.4.1 将Web页设置为可脱机查看109
5.4.2 直接查看Web页110
5.5 打印和保存信息110
5.5.1 打印Web页110
5.5.2 在计算机上保存Web页110
5.5.3 保存Web页中的图片或文本110
5.6 联机安全111
5.6.1 为每个区域设置安全级111
5.6.2 计算机安全111
5.7 控制访问不合适的Internet内容112
5.7.1 查看受限制的内容112
5.7.2 指定他人查看的Web站点112
5.8 自定义浏览器112
5.8.1 Netscape用户使用须知112
5.8.2 更改工具栏的外观113
5.8.3 正确显示Web页语言编码113
5.8.4 加快Web页的显示113
5.9 Outlook Express114
5.9.1 Outlook Express简介114
5.9.Z Outlook Express入门115
5.9.3 邮件管理115
5.9.4 创建和发送电子邮件121
5.9.5 查看或在新闻组中张贴邮件125
第二部分 安装与管理技术131
第六章 Windows 2000系统安装配置131
6.1 安装Windows 2000系统需求131
6.1.1 系统需求和硬件兼容性131
6.1.2 硬件概述132
6.1.3 海量存储驱动程序132
6.1.4 ACPI BIOS132
6.2 Windows 2000安装前的准备133
6.2.1 准备内容133
6.2.2 选择文件系统134
6.2.3 规划磁盘分区136
6.2.4 网络协议138
6.2.5 工作组139
6.2.6 运行安装程序前准备系统140
6.3 安装Windows 2000 Server142
6.3.1 启动安装程序142
6.3.2 为全新安装输入服务器设置144
6.3.3 配置服务器146
6.3.4 问题与解答147
6.4 配置151
6.4.1 用户配置文件概述151
6.4.2 使用用户配置文件153
第七章 活动目录157
7.1 Active Directory概述157
7.1.1 Active Directory简介157
7.1.2 Active Directory基本概念163
7.1.3 Active Directory架构167
7.2 Active Directory目录管理171
7.2.1 管理域控制器171
7.2.2 管理组173
7.2.3 管理公布的资源174
7.2.4 配置服务器设置175
7.2.5 配置站点设置176
7.2.6 配置复制177
7.2.7 管理架构178
7.3 使用Active Directory179
7.3.1 配置Active Directory179
7.3.2 管理Active Directory181
第八章 管理服务184
8.1 Windows管理规范184
8.2 Microsoft管理控制台184
8.2.1 MMC概述184
8.2.2 MMC的基本概念185
8.2.3 使用MMC188
8.3 控制台应用技术193
8.3.1 MMC和控制台文件193
8.3.2 创建MMC控制台文件194
8.3.3 修改保存的MMC控制台文件197
8.3.4 为MMC和管理单元设置策略198
8.3.5 使用MMC和保存控制台文件199
8.4 组策略201
8.4.1 组策略概述201
8.4.2 组策略概念202
8.4.3 组策略优先级204
8.4.4 使用组策略207
8.4.5 管理组策略208
8.4.6 组策略和网络基础结构209
8.4.7 组策略管理单元的策略210
8.5 组策略应用215
8.5.1 使用组策略对象215
8.5.2 使用管理模板216
8.5.3 使用脚本217
8.5.4 使用 文件夹重定向 管理单元218
8.5.5 配置组策略219
第九章 打印系统管理221
9.1 打印概述221
9.2 打印221
9.2.1 安装 即插即用 打印机221
9.2.2 打印过程222
9.2.3 Internet打印223
9.2.4 打印和打印服务器224
9.2.5 打印机驱动程序225
9.2.6 打印机字体225
9.2.7 打印处理器和数据类型226
9.2.8 选择并配置端口226
9.2.9 搜索打印机227
9.2.10 打印机属性228
9.3 打印技术229
9.3.1 安装打印机229
9.3.2 打印设置233
9.3.3 使用高级选项234
9.3.4 管理打印机235
9.4 管理和设置打印服务器235
9.4.1 打印机基本管理235
9.4.2 将客户连接到打印机236
9.4.3 管理文档237
第十章 终端服务与用户管理239
10.1 终端服务概述239
10.2 授权终端服务242
10.3 程序的安装246
10.4 配置终端服务247
10.5 管理终端服务248
10.6 终端服务应用技术250
10.7 用户管理252
10.7.1 用户配置文件252
10.7.2 用户配置文件内容252
10.7.3 用户配置文件的使用254
第三部分 网络与通信257
第十一章 网络技术基础257
11.1 TCP/IP概述257
11.1.1 Windows 2000 TCP/IP257
11.1.2 TCP/IP的背景258
11.1.3 TCP/IP模型258
11.1.4 TCP/IP实用程序259
11.2 TCP/IP基本概念260
11.2.1 TCP/IP协议260
11.2.2 IP寻址与路由265
11.3 TCP/IP应用技术266
11.3.1 安装和配置TCP/IP266
11.3.2 诊断连接271
11.4 DNS简介273
11.4.1 DNS定义273
11.4.2 DNS工具274
11.4.3 服务器功能276
11.4.4 客户机功能277
11.4.5 DNS查询的工作原理277
11.5 DNS应用技术278
11.5.1 安装和配置服务器278
11.5.2 安装和配置客户机280
11.6 DHCP概念284
11.6.1 DHCP简介284
11.6.2 DHCP技术基础285
11.6.3 DHCP应用技术289
第十二章 路由与远程访问290
12.1 路由选择290
12.1.1 单播路由290
12.1.2 多播转发和路由291
12.1.3 Internet连接共享和网络地址转换293
12.1.4 管理工具294
12.1.5 SNMP支持295
12.2 路由的基本概念295
12.2.1 单播路由296
12.2.2 多播300
12.2.3 路由器到路由器 VPN302
12.3 安装路由303
12.4 路由设置304
12.4.1 设置静态路由的IP网际网络304
12.4.2 设置IP的RIP路由的网际网络305
12.4.3 设置IPX网际网络308
12.5 路由的配置与管理310
12.5.1 启用 路由和远程访问 服务310
12.5.2 启用LAN和WAN路由310
12.5.3 管理路由协议311
12.5.4 配置IP的RIP311
12.5.5 配置OSPF312
12.5.6 配置DHCP中继代理314
12.5.7 配置lP多播支持314
12.5.8 配置IPX路由315
12.5.9 将内部网络连接到Internet316
12.6 网际协议安全(IPSec)317
12.6.1 网际协议安全概述317
12.6.2 网际协议安全的应用318
12.7 IPSec应用技术322
12.7.1 建立IPSec安全计划322
12.7.2 域,对等:IPSec322
12.7.3 配置密钥交换324
12.7.4 创建密钥交换方法324
第十三章 网络连接325
13.1 网络和拨号连接325
13.1.1 网络和拨号连接概述325
13.1.2 网络和拨号连接中间设备与安全326
13.1.3 网络和拨号连接技术328
13.2 Internet连接330
13.3 ISDN连接333
13.4 调制解调器334
13.4.1 调制解调器概述334
13.4.2 安装调制解调器335
13.4.3 配置调制解调器336
13.4.4 删除调制解调器336
13.5 红外和无线链接336
13.5.1 红外和无线链接概述337
13.5.2 红外通讯337
13.5.3 安装红外线和无线链接338
13.5.4 配置无线链接339
第十四章 网络集成341
14.1 SNMP341
14.1.1 SNMP概述341
14.1.2 SNMP工作原理342
14.1.3 SNMP性质343
14.1.4 安装与配置SNMP344
14.2 QoS许可控制345
14.2.1 QoS许可控制概述345
14.2.2 Qos许可控制模型345
14.2.3 安装QoS许可控制347
14.2.4 配置策略347
14.3 Novell NetWare集成348
14.3.1 Novell NetWare集成概述348
14.3.2 NetWare网关服务350
14.3.3 安装和配置NetWare网关服务351
14.3.4 安装和配置NWLink352
14.3.5 将运行Windows 2000 Server的计算机用作NetWare网关354
14.4 Windows ATM服务355
14.4.1 ATM概述355
14.4.2 ATM模型356
14.4.3 安装配置ATM359
第十五章 Internet服务362
15.1 IAS362
15.1.1 IAS的功能362
15.1.2 IAS工作原理363
15.1.3 Windows 2000 IAS和Windows 4.0 IAS之间的操作差异365
15.2 IAS特性365
15.2.1 RADIUS客户机365
15.2.2 安全性366
15.2.3 验证方法369
15.2.4 MS-CHAP369
15.3 IAS方案370
15.3.1 拨号访问370
15.3.2 Internet访问374
15.4 安装与启动IAS379
15.4.1 安装IAS379
15.4.2 将IAS配置复制到另一个服务器379
15.4.3 启用IAS服务器读取用户对象379
15.4.4 启动或停止IAS380
15.5 配置IAS属性380
15.5.1 配置IAS端口信息380
15.5.2 在IAS中配置领域替换380
15.6 注册RADIUS客户机381
15.7 Windows Media服务382
15.8 Internet信息服务382
15.8.1 安装IIS382
15.8.2 软件清单383
15.8.3 电子邮件383
15.8.4 新闻组383
15.8.5 FrontPage服务器扩展383
15.8.6 问题解决方案384
第四部分 远程服务387
第十六章 远程管理387
16.1 远程安装服务387
16.1.1 远程安装服务概述387
16.1.2 相关组件387
16.1.3 远程安装服务的体系结构388
16.1.4 使用远程安装服务392
16.1.5 远程安装过程394
16.1.6 远程安装步骤396
16.2 远程访问概述397
16.3 远程访问基本概念400
16.3.1 远程访问协议400
16.3.2 VPN隧道协议401
16.3.3 LAN协议403
16.4 远程访问的安装406
16.4.1 安装远程访问服务器406
16.4.2 安装拨号设备407
16.5 远程访问配置与管理408
16.5.1 启用 路由和远程访问 服务408
16.5.2 配置远程访问服务器409
16.5.3 配置远程访问安全410
16.5.4 管理远程访问服务器412
第十七章 远程存储413
17.1 远程存储概述413
17.2 远程存储技术414
17.2.1 远程存储 的基本操作414
17.2.2 远程存储 如何影响Windows 2000414
17.2.3 被管理卷415
17.2.4 远程存储 和 可移动存储415
17.3 使用远程存储416
17.3.1 设置 远程存储416
17.3.2 管理本地卷417
17.3.3 管理远程存储媒体419
17.3.4 防止数据灾难和恢复数据420
17.4 应用方法420
17.4.1 安装 远程存储420
17.4.2 查看或设置 远程存储 的属性421
17.4.3 监视 远程存储 的任务421
17.4.4 查看 远程存储 的事件421
17.5 远程存储管理421
17.5.1 管理本地磁盘卷421
17.5.2 管理远程存储媒体424
第十八章 分布式文件系统(DFS)426
18.1 分布式文件系统概述426
18.1.1 使用DFS的原因426
18.1.2 DFS类型426
18.1.3 DFS体系结构426
18.2 分布式文件系统的特性与结构427
18.2.1 分布式文件系统特性427
18.2.2 分布式文件系统拓扑427
18.2.3 分布式文件系统和安全性428
18.2.4 平台兼容性428
18.3 分布式文件系统的目录与配置429
18.3.1 创建DFS根目录429
18.3.2 添加根目录共享429
18.3.3 添加DFS链接429
18.3.4 添加DFS共享文件夹430
18.3.5 配置复制430
18.3.6 检查DFS共享文件夹的状态431
18.4 分布式文件系统(DFS)应用431
18.4.1 创建DFS根目录431
18.4.2 添加DFS根目录共享432
18.4.3 删除DFS根目录共享432
18.4.4 显示DFS根目录432
18.4.5 添加DFS链接432
18.4.6 添加DFS共享文件夹433
18.4.7 设置复制策略433
18.4.8 检查DFS共享文件夹的状态433
18.4.9 删除DFS根目录的显示434
18.4.10 删除DFS根目录434
18.5 分布式文件系统特性434
18.5.1 容易访问文件434
18.5.2 可用性434
18.5.3 服务器负载平衡435
18.6 配置复制435
18.6.1 复制DFS根目录435
18.6.2 复制DFS共享文件夹435
18.6.3 自动复制435
18.6.4 手动复制436
第五部分 存储技术439
第十九章 数据存储技术439
19.1 磁盘管理439
19.1.1 磁盘管理概述439
19.1.2 磁盘管理基础439
19.1.3 Windows文件系统440
19.1.4 卷和分区441
19.1.6 远程管理442
19.2 磁盘管理方法442
19.2.1 使用NTFS装入的驱动器442
19.2.2 查看磁盘或卷状态442
19.2.3 使用磁盘443
19.2.4 使用动态磁盘446
19.2.5 使用基本磁盘451
19.3 磁盘管理技术452
19.3.1 管理磁盘管理窗口452
19.3.2 管理磁盘453
19.3.3 管理动态卷455
19.4 动态卷管理方法456
19.4.1 管理简单卷456
19.4.2 管理跨区卷457
19.4.3 管理带区卷457
19.4.4 管理镜像卷457
19.5 基本卷管理方法458
19.5.1 管理分区和逻辑驱动器459
19.5.2 管理跨区卷(卷集)460
19.5.3 管理带区卷(带区集)460
19.5.4 管理镜像卷(镜像集)460
第二十章 容错技术462
20.1 RAID462
20.1.1 RAID磁盘阵列462
20.1.2 选择RAID的方法462
20.2 使用RAID463
20.2.1 使用镜像卷463
20.2.2 使用RAID-5卷464
20.2.3 修复RAID磁盘464
20.2.4 修复镜像卷和RAID-5卷465
20.2.5 修复扇区故障465
20.3 使用RAID磁盘方法465
20.3.1 创建镜像卷465
20.3.2 将镜像添加到现有的简单卷466
20.3.3 将镜像卷分成两个卷466
20.3.4 从镜像卷中删除镜像466
20.3.5 创建RAID-5卷466
20.4 管理RAID-5卷(带奇偶校验的带区集)467
20.4.1 修复基本RAID-5卷(带奇偶校验的带区集)467
20.4.2 删除基本磁盘上的RAID-5卷(奇偶校验的带区集)467
第二十一章 磁盘配额与活动存储468
21.1 磁盘配额概述468
21.2 磁盘配额技术469
21.2.1 配额和用户469
21.2.2 文件夹和磁盘469
21.2.3 用户操作如何影响磁盘配额469
21.2.4 配额详细信息的更新470
21.2.5 配额和转换的NTFS卷470
21.2.6 本地和远程实现470
21.3 磁盘配额应用471
21.3.1 启用磁盘配额471
21.3.2 删除磁盘配额项目471
21.3.3 记录磁盘空间的使用472
21.3.4 审核磁盘空间的使用472
21.3.5 超过磁盘配额限度472
21.4 磁盘配额方法473
21.5 磁盘配额项目474
21.6 活动存储概述477
21.7 可移动存储各种方式478
21.7.1 可移动存储 组件478
21.7.2 库479
21.7.3 媒体池479
21.7.4 媒体标识480
21.7.5 媒体状态481
21.8 可移动存储信息482
21.8.1 管理库482
21.8.2 管理媒体池482
21.8.3 管理磁带和磁/光盘483
21.8.4 管理操作员请求和排队的工作483
21.8.5 管理 可移动存储 的安全性484
21.8.6 使用 可移动存储 的命令行484
21.9 可移动存储管理489
21.9.1 可移动存储属性489
21.9.2 管理库490
21.9.3 管理磁带和磁/光盘的方法492
21.9.4 管理操作员请求和排队的方法493
21.9.5 管理可移动存储安全性的方法494
第二十二章 数据保护495
22.1 备份和还原数据495
22.1.1 备份数据495
22.1.2 还原数据496
22.2 备份概述496
22.2.1 备份496
22.2.2 新特性496
22.3 备份技术497
22.3.1 备份类型497
22.3.2 权限和用户权利498
22.3.3 系统状态数据498
22.3.4 命令性还原499
22.3.5 修复500
22.3.6 故障恢复控制台501
22.4 使用备份501
22.4.1 备份文件和文件夹501
22.4.2 使用批处理文件备份数据503
22.4.3 命令行范例503
22.4.4 命令行参数504
22.4.5 还原文件和文件夹506
22.4.6 还原域控制器507
22.5 数据保护方法508
22.5.1 备份数据的方法508
22.5.2 还原数据的方法511
22.5.3 设置 备份 选项513
22.5.4 维护媒体516
22.5.5 执行系统修复和恢复517
22.6 数据安全存储519
22.7 使用不间断电源(UPS)522
22.7.1 安装UPS522
22.7.2 删除UPS522
第二十三章 事故恢复524
23.1 事故恢复概述524
23.2 事故恢复模式524
23.2.1 安全模式启动选项524
23.2.2 恢复控制台525
23.2.3 紧急修复磁盘526
23.3 事故恢复工具与技术526
23.3.1 修复启动故障526
23.3.2 工具和技术527
23.4 事故恢复方法529
23.4.1 确保系统安全529
23.4.2 恢复无法启动的系统529
23.5 故障恢复策略532
23.5.1 故障恢复策略532
23.5.2 加密文件系统和数据恢复533
23.6 故障恢复代理534
23.6.1 故障恢复代理概述534
23.6.2 在作为被指派的恢复代理的情况下恢复加密的文件或文件夹534
第六部分 安全与维护537
第二十四章 系统安全537
24.1 安全性概述537
24.1.1 新的安全功能537
24.1.2 安全模型538
24.1.3 域的体系结构539
24.1.4 身份验证541
24.1.5 审核542
24.1.6 授权542
24.1.7 安全策略542
24.1.8 信任543
24.1.9 数据保护543
24.2 安全性的应用544
24.2.1 服务器角色544
24.2.2 用户、计算机和组545
24.2.3 用户权利545
24.2.4 访问控制549
24.2.5 存储数据的安全550
24.2.6 网络数据的安全性552
24.2.7 管理安全模板553
24.3 使用安全机制554
24.3.1 使用内置或预定义的组554
24.3.2 设置审核554
24.3.3 管理信任关系555
24.3.4 委派管理控制555
24.3.5 启用Kerberos V5身份验证555
24.4 安全技术556
24.4.1 以非管理级用户身份登录到域控制器556
24.4.2台 以管理员身份使用 运行方式 动程序556
24.4.3 控制对象的访问558
24.4.4 管理磁盘上的数据加密560
24.4.5 利用 安全配置和分析564
24.4.6 自动化安全配置566
第二十五章 授权管理569
25.1 授权概念569
25.2 授权模式570
25.2.1 Microsoft BackOffice授权模式570
25.2.2 服务器许可证570
25.2.3 客户访问许可证571
25.2.4 每服务器 授权571
25.2.5 每客户 授权572
25.2.6 授权不同的服务器产品572
25.3 使用授权573
25.3.1 管理和跟踪许可证573
25.3.2 授权模式573
25.3.3 混合授权模式575
25.3.4 管理企业的授权576
25.3.5 配置授权复制577
25.4 授权方法578
25.4.1 管理本地服务器上的授权578
25.4.2 管理企业的授权579
25.4.3 管理产品和产品许可证581
第二十六章 系统监视和诊断工具583
26.1 事件查看器583
26.2 使用事件查看器583
26.2.1 事件584
26.2.2 监视安全事件585
26.3 事件查看方法585
26.3.1 查看事件日志585
26.3.2 管理事件日志586
26.3.3 自定义事件日志587
26.3.4 使用安全日志588
26.4 监视性能590
26.4.1 性能简介590
26.4.2 系统监视器590
26.4.3 性能日志和警报591
26.5 监视性能设计与操作592
26.5.1 性能对象和计数器592
26.5.2 性能工具架构593
26.5.3 Windows NT 4.0和Windows 2000中的性能监视594
26.6 使用性能工具594
26.6.1 设置监视配置594
26.6.2 系统监视器 快速参考596
26.6.3 系统监视器界面597
26.7 监视性能方法598
26.7.1 使用计数器598
26.7.2 使用监视视图599
26.7.3 使用数据600
26.7.4 使用设置600
26.7.5 创建和配置计数器日志601
26.7.6 创建和配置跟踪日志603
26.8 网络监视器概述604
26.9 了解网络监视器605
26.9.1 网络数据流605
26.9.2 捕获网络数据605
26.9.3 网络监视器组件606
26.9.4 网络监视器的安全性606
26.10 使用网络监视器607
26.10.1 安装网络监视器607
26.10.2 安装网络监视器驱动程序607
26.10.3 捕获网络帧608
第七部分 开发技术611
第二十七章 Windows 2000注册表611
27.1 Windows 2000注册表概述611
27.2 Windows 2000注册表结构611
27.2.1 注册表的分层结构611
27.2.2 注册表子目录树612
27.2.3 注册表配置单元和文件613
27.2.4 注册表项中的值项613
27.2.5 注册表大小限制614
27.3 Windows 2000注册表管理614
27.3.1 使用Regedt32.exe614
27.3.2 备份、还原和恢复注册表615
27.4 注册表实用程序615
27.4.1 注册表编辑器概述615
27.4.2 管理注册表信息616
27.4.3 在注册表中添加和删除信息617
27.4.4 编辑注册表信息620
27.4.5 维护注册表安全性621
27.4.6 打印注册表信息623
第二十八章 应用程序和编程工具624
28.1 消息队列概述624
28.2 消息队列结构与类型624
28.3 消息队列规划与管理627
28.3.1 消息队列结构与类型的应用627
28.3.2 用于消息队列的商业方案639
28.3.3 规划消息队列642
28.3.4 安装消息队列646
28.3.5 保护消息队列网络655
28.3.6 管理消息队列661
28.3.7 管理MSMQ Exchange连接器666
28.4 消息队列应用方法668
28.4.1 安装消息队列668
28.4.2 管理消息队列网络671
28.4.3 管理消息队列计算机672
28.4.4 管理消息队列安全674
28.5 分布式组件对象模型675
28.5.1 分布式组件对象模型概念675
28.5.2 配置使用DCOM程序676
第二十九章 COM应用程序679
29.1 管理组件服务的指导679
29.1.1 组件服务管理概念679
29.1.2 组件服务的管理生命周期680
29.2 组件服务控制台树681
29.3 组件服务配置682
29.3.1 为组件服务配置系统682
29.3.2 进行安全设置683
29.3.3 计算机对于组件服务成为可见的683
29.3.4 启用或禁用分布式COM684
29.4 安装COM+应用程序684
29.4.1 安装COM+684
29.4.2 安装COM+任务686
29.5 管理应用程序安全设置690
29.5.1 安全配置概念690
29.5.2 安全设置任务695
29.6 管理分布式事务698
29.6.1 分布式事务管理概念698
29.6.2 分布式事务管理任务703
29.7 管理排队组件706
29.7.1 管理排队组件概念707
29.7.2 管理排队组件任务707
第三十章 证书与电子商务712
30.1 公钥基础结构712
30.2 使用公钥策略713
30.2.1 自动证书请求策略713
30.2.2 受信任的根证书颁发机构策略714
30.2.3 使用企业信任策略714
30.2.4 加密数据恢复代理策略714
30.3 证书服务中的互操作性715
30.4 管理工具716
30.5 管理证书服务717
30.5.1 设置证书颁发机构717
30.5.2 管理证书颁发机构723
30.5.3 建立组策略对象的公钥策略724
第三十一章 电话服务727
31.1 电话服务概述727
31.2 常规电话服务727
31.2.1 电话介绍727
31.2.2 PSTN电话服务730
31.2.3 PSTN、PBX与计算机网络730
31.2.4 TAPI如何支持程序与硬件731
31.3 IP电话服务732
31.3.1 传统电话和IP电话732
31.3.2 IP电话概念733
31.3.3 H.323 IP电话呼叫734
31.4 IP多播视频会议734
31.4.1 IP多播视频会议734
31.4 2 TAPI如何支持IP多播视频会议735
31.4.3 Site Server IIS服务735
31.4.4 多播视频会议的安全性736
31.5 TAPI、Active Directory和Site Server ILS服务736
31.6 电话服务提供程序736
31.6.1 NDIS代理TAPI服务提供程序736
31.6.2 TAPI核心模式服务提供程序736
31.6.3 Unimodem服务提供程序737
31.6.4 TAPI远程服务提供程序737
31.6.5 H.323TAPI服务提供程序737
3.7 硬件与设置738
31.7.1 拨号规则概述738
31.7.2 电话服务硬件需求740
31.7.3 设置IP电话工作站741
31.7.4 设置会议室742
31.7.5 启用IP多播742
31.7.6 消除回音743
31.7.7 使用电话拨号程序743
31.8 应用技术744
31.8.1 使用Site Server ILS服务744
31.8.2 创建多播作用域745
31.8.3 管理电话服务器746
31.8.4 管理服务器上的TAPI提供程序747
31.8.5 管理TAPI客户端和用户748
31.8.6 更改电话呼叫的拨号方式750
31.9 TAPI编程举例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