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教育纲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教育纲要
  • 本书编写组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ISBN:7503524979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32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39页
  • 主题词:党和国家领导人著作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教育纲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及其发展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1

一 资本主义经济的巨大发展1

二 人类先进思想的发展及其面临的挑战6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创立12

一 马克思恩格斯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转变的历程12

二 唯物史观的创立20

三 剩余价值理论的形成30

四 揭示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33

五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的奠定37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的结合39

一 对第一国际的理论贡献40

二 巴黎公社革命经验的理论总结42

三 批判《哥达纲领》,阐述共产主义学说45

四 对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和研究49

第二章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性贡献53

第一节 反对错误思潮,捍卫马克思主义53

一 批判民粹派,论证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53

二 批判经济派及孟什维主义,阐述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理论59

三 批判经验批判主义,捍卫马克思主义世界观63

第二节 列宁对时代变化的科学分析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69

一 马克思主义的帝国主义理论70

二 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理论77

三 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80

第三节 斯大林关于“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思想和苏联模式89

一 关于“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思想90

二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91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飞跃96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96

一 十月革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97

二 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98

第二节 对中国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索100

一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的理论101

二 新民主主义的理论104

第三节 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112

一 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112

二 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22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131

第一节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131

一 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32

二 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37

第二节 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141

一 我国现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41

二 关键是要搞清楚社会主义的本质145

三 三个历史性的转变150

第三节 对现时代的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论断157

一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157

二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62

三 抓住机遇,发展自己165

第四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确立169

一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170

二 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174

第五章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丰富和发展180

第一节 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180

一 旗帜问题至关紧要180

二 以创新的精神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188

第二节 改革和发展的新战略与新决策194

一 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94

二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

三 坚持“依法治国”,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205

第三节 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209

一 “三个代表”思想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209

二 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218

三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226

后记23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