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肿瘤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肿瘤
  • 王俊杰,修典荣,冉维强主编;申文江等编写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 ISBN:7810715925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29页
  • 文件大小:93MB
  • 文件页数:343页
  • 主题词:肿瘤-放射疗法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肿瘤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肿瘤总论1

第一节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肿瘤发展历史1

第二节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特点7

第三节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肿瘤条件7

第四节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肿瘤设备8

第五节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肿瘤术式18

第六节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肿瘤剂量描述20

第七节我国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肿瘤的发展历史21

第八节我们的几点体会24

第二章 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的物理学基础26

第一节概述26

第二节放射性核素的衰变种类和衰变规律26

第三节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31

第四节放射性活度的单位35

第五节放射性核素的生产36

第六节近距离治疗使用的放射性核素38

第七节近距离治疗放射源的特征45

第八节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的物理计划系统46

第三章 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肿瘤的生物学基础49

第一节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体内和体外试验研究49

第二节剂量率的影响53

第三节剂量率效应的临床应用55

第四节时间、剂量、分次数学模型:放射性粒子治疗的线性二次模型56

第五节125I粒子源近距离治疗的时间—剂量—体积考虑61

第四章 放射性粒子的研制与生产64

第一节放射源的制造方法64

第二节放射源的生产现状66

第三节各种治疗放射性粒子源的规格67

第五章 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肿瘤基本概念74

第一节放射性粒子治疗肿瘤的历史74

第二节放射性粒子治疗的放射物理学74

第三节放射性粒子植入的放射生物学76

第四节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临床76

第五节放射性粒子植入后的剂量测定分析77

第六章 超声引导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肿瘤79

第一节概述79

第二节超声引导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80

第三节超声引导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82

第四节超声引导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浅表肿瘤及淋巴结转移瘤83

第七章 放射性粒子短暂插植治疗脑瘤85

第一节概述85

第二节放射性粒子插植治疗技术86

第三节脑肿瘤放射性粒子插植治疗方法88

第四节放射性粒子插植治疗的结果96

第五节放射性粒子插植治疗副反应与并发症97

第六节注意事项98

第八章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永久植入治疗颅内肿瘤101

第一节概述101

第二节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物理学和生物学特点101

第三节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流程105

第四节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原发脑胶质瘤106

第五节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复发恶性脑胶质瘤109

第六节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脑转移瘤116

第七节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Ⅲ级脑胶质瘤116

第八节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儿童脑肿瘤116

第九节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并发症117

第十节展望118

第九章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头颈部肿瘤120

第一节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鼻咽癌120

第二节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口腔癌与口咽癌123

第三节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口底癌129

第四节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头颈部转移癌132

第十章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原发眼部肿瘤136

第一节脉络膜黑色素瘤136

第二节视网膜母细胞瘤150

第十一章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肺癌162

第一节肺癌治疗的近况162

第二节胸部肿瘤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起源和发展163

第三节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适应证163

第四节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164

第五节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结果169

第六节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热疗171

第七节放疗联合热疗172

第八节肺上沟癌173

第九节并发症、随访、结语174

第十二章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胰腺癌177

第一节概述177

第二节胰腺癌常用治疗方法177

第三节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技术流程180

第四节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疗效186

第五节并发症189

第六节展望189

第十三章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肝转移癌193

第一节概述193

第二节大肠癌肝转移的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193

第三节肝转移癌的其他治疗手段197

第十四章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大肠癌201

第一节概述201

第二节大肠癌的治疗201

第三节大肠癌的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202

第四节大肠癌术后复发的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205

第十五章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宫颈癌212

第一节概述212

第二节放射性粒子治疗的物理学特征和生物学优势212

第三节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宫颈癌213

第四节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临床应用215

第十六章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前列腺癌218

第一节前列腺癌早期近距离治疗218

第二节耻骨后开放粒子植入治疗218

第三节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的再度回归220

第四节近代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221

第五节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计划225

第六节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229

第七节前列腺癌近距离治疗临床结果231

第八节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并发症236

第九节美国前列腺癌粒子植入治疗的现状238

第十七章 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前列腺癌并发症244

第一节直肠损伤244

第二节尿道损伤245

第三节性功能障碍248

第十八章 放射性粒子的丢失、迁移和对正常组织的损伤252

第一节放射性粒子的丢失和迁移252

第二节放射性粒子对正常组织的损伤259

第十九章 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的辐射防护265

第一节放射性及其度量单位265

第二节电离辐射及其与物质相互作用268

第三节人体的辐射效应269

第四节放射防护的目的与剂量限值270

第五节放射防护原则271

第六节放射性粒子植入过程中的辐射防护272

第七节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274

第八节放射性核素源的运输、贮存和保管274

第九节放射废物的处理275

第二十章 美国近距离放疗学会推荐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前列腺癌标准277

第一节概述277

第二节临床结果278

第三节存在问题285

第四节结语285

第二十一章 美国近距离治疗学会推荐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软组织肿瘤标准288

第一节概述288

第二节放射性粒子永久植入治疗290

第三节复发软组织肿瘤近距离治疗294

第四节儿童软组织肿瘤近距离治疗294

第五节并发症295

第六节结语296

第二十二章 美国西雅图前列腺癌研究所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早期前列腺癌经验299

第一节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前列腺癌适应证299

第二节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技术可行性306

第三节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并发症306

第四节结语307

第二十三章 美国芝加哥前列腺癌中心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经验309

第一节前列腺癌的流行病学309

第二节前列腺癌的解剖和生理功能309

第三节前列腺癌的症状和体征309

第四节前列腺癌的病因学309

第五节诊断310

第六节治疗选择311

第七节放射性粒子治疗的技术流程313

第八节并发症315

第二十四章 125I放射性密封源结构简介和质量控制316

第一节碘[125I)粒子源结构简介316

第二节碘[125I]粒子源质量控制317

第三节碘[125I]粒子源介绍319

附录1转换国际标准(SI)单位321

附录2放射性核素衰变规律322

附录3放射源活度计算325

附录4CIAE-6711型125I种子源活度衰变计算表326

附录5放射性粒子治疗计划单32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