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增长经济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增长经济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21/31525127.jpg)
- 方齐云等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ISBN:7216034678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04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31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增长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1章 增长:经济学永恒的主题1
1.1 经济增长的内涵2
1.2 经济增长研究的基本思路3
1.3 本书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9
第2章 古典经济学中的增长思想11
2.1 重商主义: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11
2.1.1 重商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11
2.1.2 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12
2.1.3英、法、意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和观点13
2.2 “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威廉·配第的经济增长思想17
2.2.1 威廉·配第的生平及著作17
2.2.2 配第的劳动价值论18
2.2.3 配第的经济增长理论19
2.3 重农学派22
2.3.1 重农学派形成的背景22
2.3.2 重农学派的主要观点22
2.3.3 魁奈的经济增长理论24
2.4.2 斯密的经济增长思想29
2.4.1 亚当·斯密的生平及著作29
2.4 亚当·斯密的增长思想29
2.5 马尔萨斯的“人口陷阱”论35
2.5.1 马尔萨斯的生平与著作35
2.5.2 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36
2.6 李嘉图的悲观思想39
2.6.1 李嘉图的生平和著作39
2.6.2 李嘉图悲观的经济增长思想40
2.6.3 比较利益说44
2.7 古典经济学中的经济思想述评45
3.1.1 哈罗德的生平及著作48
第3章 “刀刃上的均衡”——哈罗德—多马模型48
3.1 哈罗德对增长理论的复兴48
3.1.2 哈罗德对经济增长理论的复兴49
3.2 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51
3.2.1 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51
3.2.2 哈罗德—多马模型53
3.3 “哈罗德—多马模型”的评价65
第4章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70
4.1.1 索洛的生平及著作71
4.1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71
4.1.2 没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一个简单的经济增长模型72
4.1.3 进步技术条件下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79
4.2 经济增长的黄金分割律80
4.3 与哈罗德—多马模型的比较87
4.3.1 假设条件有所不同87
4.3.2 经济增长途径不同89
4.3.3 理论渊源有所不同91
4.4 对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评价91
4.5 附录Ⅰ 生产函数95
第5章 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国民收入分配可以变动的增长模型99
5.1 新剑桥学派简介99
5.1.1 新剑桥学派概况99
5.1.2 新剑桥学派的理论渊源101
5.2 新剑桥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模型103
5.3 古典储蓄函数增长模型108
5.4 对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的评价109
6.1 库兹涅茨和索洛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113
6.1.1 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113
第6章 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113
6.1.2 索洛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121
6.2 丹尼森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类与分析127
6.2.1 丹尼森的生平及著作127
6.2.2 经济增长因素的分类128
6.2.3 对各增长因素的分析130
6.2.4 增长因素作用的国际比较140
6.3 对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评论141
6.3.1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简评141
6.3.2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理论基础144
第7章 新增长理论146
7.1 新增长理论产生的背景147
7.1.1 现实中的经济增长与标准化的增长事实147
7.1.2 新增长理论对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批判149
7.1.3 经济增长的内生机制151
7.2 简单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AK模型154
7.2.1 模型的基本分析155
7.2.2 模型的进一步讨论158
7.2.3 经济增长和贫穷的陷阱161
7.3 技术内生化的经济增长模型166
7.3.1 知识积累与经济增长167
7.3.2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172
7.3.3 分工、专业化与经济增长177
7.4 新增长理论与知识经济的兴起183
7.4.1 知识经济时代的技术创新184
7.4.2 知识经济时代的技术扩散189
7.4.3 知识资本化192
7.5.1 新增长理论的理论价值和政策借鉴价值195
7.5 新增长理论的总体评价195
7.5.2 新增长理论的缺陷198
7.6 附录Ⅱ200
7.6.1 罗默的知识驱动模型200
7.6.2 卢卡斯的人力资本模型202
7.6.3 罗默的R D模型203
第8章 制度与经济增长206
8.1 作为经济体系内生变量的制度208
8.1.1 传统经济学中的制度208
8.1.2 对制度的最新研究211
8.1.3 制度的均衡分析方法213
8.1.4 制度创新与经济增长214
8.2 制度创新的路径依赖性215
8.2.1 什么是路径依赖215
8.2.2 路径依赖的自我强化机制216
8.2.3 制度变迁与经济效率216
8.2.4 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性的实例分析218
8.3 制度变迁与技术变迁219
8.3.1 凡勃伦的技术决定论220
8.3.2 诺斯的制度决定论221
8.3.3 马克思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原理222
8.3.4 对制度变迁与技术变迁之间关系的评价223
8.4 诱制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224
8.4.1 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225
8.4.2 强制性制度变迁理论226
8.4.3 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局限227
第9章 关于未来经济增长的理论230
9.1 增长的极限——“零增长理论”230
9.1.1 世界系统的运行方式231
9.1.2 世界系统的发展趋势234
9.1.3 祈求全球均衡状态237
9.2 有机增长论239
9.2.1 多水平世界体系模型239
9.2.2 解决世界危机的战略240
9.2.3 简要的评论244
9.3 美好生活论和增长的社会限制论245
9.3.1 美好生活论245
9.3.2 增长的社会限制论247
9.4 卡恩的“无意外”世界蓝图249
9.4.1 人口和经济发展的发展趋势250
9.4.2 能源、粮食和环境的发展趋势253
9.4.3 大过渡理论256
9.4.4 简要的评论257
9.5 可持续发展理论简介258
9.5.1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起源及基本内容259
9.5.2 持续圈与行为圈263
9.6 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66
第10章 其他经济增长观点述评274
10.1 熊彼特的经济增长思想274
10.1.1 熊彼特的生平及主要著作274
10.1.3 创新的概念275
10.1.2 创新理论的形成275
10.1.4 创新与经济周期理论277
10.1.5 创新与经济增长279
10.1.6 熊彼特创新理论述评280
10.2 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281
10.2.1 罗斯托的生平及著作281
10.2.2 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282
10.2.3 罗斯托理论的评价287
10.3 马克思的经济增长观点289
10.3.2 马克思的资本积累学说290
10.3.1 马克思的生平和著作290
10.3.3 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292
10.3.4 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述评295
10.4 李斯特经济增长思想295
10.4.1 李斯特的生平和著作295
10.4.2 自由贸易与保护主义296
10.4.3 关税保护与生产力理论297
10.4.4 关税保护与经济发展阶段论299
主要参考文献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