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与PRO 构建方法与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倪青,王祥生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ISBN:7518910724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56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37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与PRO 构建方法与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糖尿病中医临床构建方法与应用2
第一章 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的构建思路2
1临床路径的概念与特点3
1.1 临床路径的概念3
1.2 临床路径的特点3
1.3 与临床指南的异同3
2中西医临床路径的比较5
2.1 体系成熟与否5
2.2 诊断是否一致5
2.3 治疗方法6
2.4 临床路径的效果6
3中医临床路径实施现状与对策6
3.1 实施现状6
3.2 实施对策7
4 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实施的可行性与必要性9
第二章 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的构建方法12
1 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的构建原则与目标12
1.1 构建原则12
1.2 构建目标13
2 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的构建方法13
2.1 辨病与辨证结合,以病为纲,以证为目13
2.2 确定治则治法,明确治疗方向14
2.3 发挥中医特色疗法,中医护理优点14
3构建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的准备阶段14
3.1 成立临床路径组织机构14
3.2 对其进行可行性分析15
3.3 制定相关管理文件并确定相关人员的职责15
3.4 文献查找与评估15
3.5 确定完成临床路径标准诊疗流程所需要的时间16
3.6 设计临床路径文本17
3.7 召开研讨会18
3.8 对相关人员进行宣传、培训18
4 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核心内容的构建方法19
4.1 主要诊疗工作19
4.2 重点医嘱20
4.3 主要护理工作20
4.4 病情变异记录21
4.5 出院后患者的自我管理21
5各部门的职能作用22
5.1 临床路径专家委员会22
5.2 临床路径编写小组22
5.3 临床医生23
5.4 护士23
5.5 药师23
5.6 营养师23
5.7 检验科及功能科室24
5.8 医务处及院办24
5.9 病案室24
第三章 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的形成25
1诊断及治疗规范25
1.1 诊断与治疗标准25
1.2 治疗标准25
1.3 建议标准住院天数26
1.4 中医症候学观察26
1.5 治疗方法26
1.6 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26
1.7 其他26
2 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表单26
2.1 主要诊疗工作27
2.2 重点医嘱28
2.3 主要护理工作31
第四章 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的实施33
1对纳入及排除标准的判定33
2体格检查及望闻问切四诊34
3按诊断标准对患者进行诊断34
3.1 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34
3.2 消渴病证候诊断标准34
4确定治疗方案36
4.3 西医治疗36
4.4 中医治疗37
5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护理41
5.1 糖尿病教育41
5.2 饮食护理41
5.3 运动护理42
5.4 心理护理42
5.5 药物护理42
6三级医师查房并记录病程43
7及时发现并迅速有效处理变异43
8判断是否符合出院标准44
9对患者进行出院后的宣传教育45
第五章 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的设施质量控制47
1 医疗质量的评价与控制47
1.1 一级质控48
1.2 二级质控48
2临床路径的持续改进49
2.1 完善临床路径的设计49
2.2 改善临床路径的基础设施条件49
2.3 注重临床路径关键环节50
第六章 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的诊疗质量评价51
1 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诊疗质量评价的意义51
2 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诊疗质量评价指标的筛选标准52
2.1 诊疗质量评价指标筛选原则52
2.2 诊疗质量评价指标的确定方法53
3 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诊疗质量评价的指标53
3.1 症状改善程度53
3.2 住院时间53
3.3 住院费用54
3.4 血糖达标率54
3.5 变异率55
3.6 患者满意度55
3.7 并发症发生率56
第七章 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的诊疗质量控制57
1质量控制在临床路径管理中的特点57
2正常质量控制方法58
2.1 上级领导加强对临床路径的重视58
2.2 对临床路径诊疗过程的控制59
3变异之后的处理方法60
3.1 正变异之后的处理方法61
3.2 负变异之后的处理方法61
3.3 小结63
第八章 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病案质量评价与控制64
1病案及其质量监控的概念64
1.1 病案的概念64
1.2 病案质量的概念65
1.3 病案质量监控的概念65
2 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的病案内容特点66
3 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的病案质量评价标准67
3.1 病案质量评价原则67
3.2 病案质量控制标准68
4 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的病案质量控制方法70
第九章 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护理质量评价与控制73
1 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护理质量评价与控制的意义73
2 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74
2.1 健康教育达标率74
2.2 患者满意度75
2.3 症状改善程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75
3 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护理质量控制方法75
3.1 建立护理质量管理组75
3.2 引进人文质量管理理念76
3.3 提高护士的积极性,增加护患沟通76
3.4 制订护理质量管理制度76
3.5 建立护士管理制度77
3.6 建立护理反馈制度77
3.7 建立投诉与申诉制度77
第十章 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医疗成本的质量控制79
1 医疗成本及其质量控制的概念79
2医疗成本的质量控制的意义80
3医疗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81
3.1 成本管理意识淡薄81
3.2 成本管理仍停留在反馈控制阶段82
3.3 政府投入不足导致逐利行为82
3.4 成本控制流于形式82
3.5 医疗成本管理手段陈旧,缺乏现代化管理手段。82
4医疗成本的质量控制原则83
5医疗成本的质量控制方法83
5.1 树立综合效益观念83
5.2 实施全面预算管理84
5.3 进行服务成本调研与分析84
5.4 注意研究隐性成本84
5.5 降低医疗固定成本85
5.6 降低医疗变动成本85
5.7 提高医疗业务总量86
5.8 控制患者住院时间87
第十一章 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费用管理89
1住院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90
1.1 性别因素90
1.2 住院时间90
1.3 并发症及合并症90
1.4 医保类型91
2单病种限价管理方式91
2.1 标准不详尽91
2.2 降低医护人员积极性91
2.3 地域局限性92
2.4 单病种限价管理对医疗质量的影响92
3按总额预算+服务单元付费的管理方式92
3.1 消除患者看病贵及其担忧93
3.2 显著改善医疗费用对患者收入公平性的恶化93
3.3 缓解患者及家庭“因病致贫”93
3.4 彻底扭转医疗机构扭曲的补偿机制93
3.5 消除药品生产、流通、购买、使用“一条龙”的混乱现象94
3.6 确保医疗费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94
3.7 为医保收支平衡提供稳定的环境94
3.8 政府便于监管、易于操作94
3.9 总额预算与按服务单元付费对医疗质量的影响95
4按人头支付的管理方式95
4.1 按人头支付的优势96
4.2 按人头支付存在的问题96
4.3 按人头付费与按总额预付的区别97
4.4 按人头付费对医疗质量的影响98
5费用管理方式98
第十二章 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设施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对策100
1临床路径的应变效应100
1.1 纳入临床路径时机的应变100
1.2 临床路径时间安排中的应变101
1.3 用药选择上的应变101
1.4 建议标准住院天数的应变102
2辨证论治的个体化102
3对临床路径的理解103
3.1 对病例排除标准的理解偏差103
3.2 临床路径中的概念理解104
4医患之间沟通与信任105
5病案质量105
第十三章 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应用107
1病例来源107
2诊断及治疗规范108
2.1 诊断标准108
2.2 治疗方案的选择110
2.3 建议标准住院天数:≤14天。110
2.4 纳入临床路径标准110
2.5 病例排除标准110
2.6 中医证候学观察111
2.7 治疗方法111
2.8 出院标准117
2.9 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118
3研究方法118
3.1 数据采集118
3.2 数据整理119
3.3 数据取舍方法120
3.4 数据统计及分析方法120
5结果121
5.1 临床路径的应用情况121
5.2 气阴两虚证的疗效评价167
6结论172
6.1 临床路径应用情况172
6.2 气阴两虚证的疗效评价174
第十四章 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估方法学探讨176
1评价方式176
1.1 卡方检验176
1.2 两配对样本t检验177
1.3 非参数-秩和检验178
2研究实例分析180
2.1 研究内容180
2.2 研究方法180
2.3 研究结果181
2.4 讨论与小结207
下篇 2型糖尿病PRO量表研制方法与应用218
第一章 糖尿病PRO研究概况218
1 PRO研究概述219
1.1 PRO的概念219
1.2 PRO应用范围219
1.3 PRO的测量220
2糖尿病PRO研究进展221
第二章 中医糖尿病PRO量表研制思路与方法探讨226
1 PRO与中医学的关系226
1.1 PRO与中医问诊226
1.2 PRO与辨证论治228
1.3 PRO与整体观念229
2 PRO在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230
2.1 从症状改善角度评价干预措施230
2.2 PRO对疾病疗效评价的贡献231
3糖尿病中医PRO量表研制基本思路与方法233
3.1 量表理论框架233
3.2 条目池234
3.3 条目筛选236
3.4 性能评价239
第三章 2型糖尿病PRO量表研制242
1研究工作组的设置242
2量表研制方法和步骤242
3量表形成的具体过程244
3.1 量表概念框架的构建244
3.2 条目池的形成248
3.3 设定反应尺度263
3.4 设计量表格式264
3.5 小范围认知测试264
3.6 现场预调查265
3.7 预调查结果分析和条目筛选269
3.8 终选量表的确定298
第四章 2型糖尿病PRO量表性能考核308
1信度考核308
1.1 分半法308
1.2 克朗巴赫α系数法309
2效度考核310
2.1 内容效度310
2.2 结构效度318
3反应度考核325
4讨论326
4.1 量表研制的关键环节326
4.2 量表考核结果分析328
4.3 应用前景和创新点330
4.4 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330
附录338
附录1 2型糖尿病PRO量表初选量表338
基于2型糖尿病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评价量表(预设版)338
附录2 2型糖尿病PRO量表终选量表348
基于2型糖尿病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评价量表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