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学举要 儒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国学举要 儒卷
  • 汤一介主编;蒙培元,任文利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 ISBN:7535132928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515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540页
  • 主题词:国学(学科: 研究) 儒家(学科: 研究) 国学 儒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国学举要 儒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序1

前言1

·历史概要·3

一、儒学的发生与初期发展——先秦儒学3

(一)儒学的最初形成及其创始人——孔子3

(二)郭店楚墓竹简中的儒学思想13

(三)儒学的内在化——思孟学派18

(四)儒学经典的初步诠释——《易传》28

(五)儒学中独特的一支——荀子30

二、儒学的经典化及其与道、佛的斗争——汉唐儒学38

(一)儒学经典化、正统化地位的确立——两汉儒学39

(二)玄学与儒学——魏晋儒学状况47

(三)佛学与儒学——隋唐儒学发展52

三、儒学的复兴与衰落——宋明儒学58

(一)新儒学的开创与形成——北宋儒学60

(二)新儒学的集大成者——朱熹与南宋儒学70

(三)新儒学的演化——王阳明与阳明学派79

(四)新儒学的批判与终结——王夫之等人与颜元、戴震89

四、儒学的近代化——当代新儒学95

(一)西方文明冲击下儒学的挺立——梁漱溟96

(二)儒学生命,理论的深入探索——熊十力与冯友兰100

(三)儒学理论化探索的继续——唐君毅与牟宗三109

·思想精要·117

一、“道”的学说117

(一)关于道:儒、道异同118

(二)关于“天道”与“人道”122

(三)关于“道”与“器”130

(四)关于“道统”133

二、“命”的学说136

(一)命运137

(二)从宿命到性命140

(三)天命与自然目的142

(四)“性命”与自由意志147

三、“理”的学说151

(一)义理151

(二)文理155

(三)物理158

(四)性理163

四、“气”的学说173

(一)从气论看儒者的自然观174

(二)理学形上学意义上的气论177

(三)“浩然之气”与“气象”:从人的精神状态与精神境界上论气185

五、“心”的学说188

(一)心的整体性189

(二)心的内向性193

(三)心的功能性196

(四)心的情感意向性202

(五)心灵的超越性206

(一)“善”与“恶”——儒家对人性的一般看法210

六、“性”的学说210

(二)“性”与“理”217

(三)性与情、欲222

(四)性与心227

七、“情”的学说231

(一)情感是理性的心理基础232

(二)情感是理性的体现241

(三)情感即是理性251

八、“仁”的学说258

(一)由“亲亲”之“仁”所反映出的家族伦理258

(二)由“泛爱众”之“仁”所反映出的社会伦理261

(三)由“万物—体”之“仁”所反映出的自然伦理264

九、“知”的学说275

(一)经验知识276

(二)体验与直觉285

(三)德性之知与良知292

十、“礼”的学说297

(一)“礼”的内在精神298

(二)“礼”作为政治制度与社会制度303

(三)“礼”与伦理307

(四)“礼”与宗教310

十一、“诚”的学说313

(一)一般意义上所说的“诚”314

(二)哲学本体论意义上的“诚”317

(三)工夫论意义上的“诚”324

(一)“敬”与“礼”328

十二、“敬”的学说328

(二)“敬”与“静”、“定”331

(三)“敬”与“致知”336

(四)“敬”与“诚”341

(五)“敬”与“畏”344

十三、“乐”的学说348

(一)仁者之乐348

(二)礼乐之乐353

(三)本体之乐358

(四)性情之乐365

(一)教育369

十四、“教”的学说369

(二)教化375

(三)宗教379

十五、“天人合一”说386

(一)自然界是生命之源387

(二)自然界是价值之源391

(三)人的责任和使命395

(四)问题和出路400

·知识辑要·405

一、儒学人物简介405

二、儒学著作简介458

主要参考文献50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