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道学通论 道家·道教·仙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道学通论 道家·道教·仙学
  • 胡孚琛,吕锡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780149069X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691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71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道学通论 道家·道教·仙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壹、通论篇3

第一章 为道学正名3

第二章 道学的文化渊源9

第三章 传统文化与道学之演变15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哲学的突破”15

第二节 中国的国情与诸家学派21

第三节 道家学术之形成和演变28

第四节 道家学术的发展线索35

第五节 道学的八大支柱45

第六节 道学的人格略述54

第四章 道学的中心思想61

第一节 道学的道论61

第二节 中和之德65

第三节 破除诸误解70

第四节 常道举要77

第一节 世纪之交的科学、哲学和宗教92

第五章 道学文化的现代意义92

第二节 道学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启示101

第三节 道学和21世纪的新文化107

贰、道家篇115

引言115

第一章 先秦时期的老庄哲学117

第一节 初创道家学派的《老子》117

第二节 道家思想的传播和演化124

第三节 庄子学派142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黄老之学152

第一节 以道为宗,兼采众长的《吕氏春秋》153

第二节 综合南北道家的《淮南子》160

第三节 黄老养生之学168

第三章 魏晋时期的玄学178

第一节 王弼的玄学思想178

第二节 阮籍、嵇康对玄学的发展184

第三节 郭象对玄学的深化192

第一节 成玄英、李荣的重玄学202

第四章 隋唐时期的重玄学202

第二节 杜光庭的重玄学212

第五章 宋元明清时期的内丹心性学223

第一节 金丹派南宗先命后性的心性理论223

第二节 全真道先性后命的内丹心性学230

第三节 王志谨以性统命的心性之学234

第四节 李道纯综合南北的心性学243

小结249

第一节 道教的定义253

叁、道教篇253

第一章 何谓道教253

第二节 道教产生的条件254

第三节 道教的特征259

第二章 道教的发展史267

第一节 方仙道、黄老道和巫鬼道269

第二节 汉末早期道教275

第三节 魏晋时期过渡性的道教285

第四节 南北朝道教的改革和成熟302

第五节 隋唐五代道教的繁荣和国教化312

第六节 宋辽金元时期道教的繁衍和创新323

第七节 明清道教的衰落和世俗化337

小结350

第三章 道教的科仪、斋醮和戒律353

第四章 道教的现状和前景356

第一节 道教发展的现状357

第二节 我国内地主要道观和道士们的生活361

第三节 道教发展的前景365

肆、方术篇375

第一章 存思、导引、气法、健身术375

第一节 按摩、导引和武术375

第二节 辟谷、服气与采气379

第三节 存思、守一和坐忘382

第四节 行炁、布炁及胎息385

第二章 医药、服食和养生389

第一节 道教医药学389

第二节 服饵、美容和食疗394

第三节 衣食起居和摄生400

第四节 睡方与睡功405

第三章 房中养生学408

第一节 房中养生学的文化渊源和见存文献410

第二节 房中养生学的历史发展简况413

第三节 房中养生学的理论原则和房中术的基本内容418

第四章 外丹黄白术433

第一节 外丹黄白术的历史演变433

第二节 炼丹家的思想脉络和理论体系440

第三节 金丹术的操作程序与化学反应452

第五章 中国术数学464

第一节 中国术数学的由来465

第二节 术数学的发展471

第三节 术数学的流传476

第四节 从学术观点看术数学485

第一章 道教中的神灵和仙真499

第一节 道教的神灵信仰499

伍、仙学篇499

第二节 仙的信仰和诸仙真503

第三节 道教俗神505

第二章 仙人的境界507

第三章 仙人之路512

第四章 内丹学的源流518

第一节 内丹学概说518

第二节 内丹学的初传520

第三节 内丹理论体系的形成523

第四节 内丹学的成熟和繁衍529

第五章 钟吕丹法的基本特征535

第六章 各派丹法要诀543

第一节 南宗丹法要领543

第二节 北宗功法诀要544

第三节 中派丹法特点545

第四节 东派功法概说546

第五节 西派丹法简述546

第七节 三丰派丹法略讲547

第六节 文始派丹法提要547

第八节 青城派丹法指要548

第九节 三峰采战之泥水丹法548

第七章 内丹基本理论揭秘550

第八章 内丹修持入门560

第一节 读书和求师560

第二节 内丹的功效563

第三节 修持丹功的年龄和条件566

第四节 入室行功述要570

第九章 内丹修炼的基本步骤576

第十章 清净派丹法程序582

第十一章 阴阳派丹法程序593

第十二章 女金丹述要599

小结606

陆、道藏篇609

小引609

第一章 早期道书的造作和自由造经时期614

第一节 三洞四辅之义略述622

第二章 三洞四辅分类法及有关道经622

第二节 七部经书内容和由起627

第三章 南北朝及隋代道经的编纂640

第一节 陆修静总括三洞经书640

第二节 梁代道经和《玉纬七部经书目》642

第三节 北周时编纂道经643

第四节 隋代的道经648

第四章 唐宋金元时期的《道藏》649

第一节 唐代编纂《道藏》650

第二节 宋代的《道藏》658

第三节 金、元的《道藏》665

第五章 明清的《道藏》和藏外道书671

第一节 明《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671

第二节 清代以后的《道藏》和《道藏辑要》673

第三节 《道藏》以外的道书674

余论682

跋68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