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教育制度通史 第8卷 中华人民共和国 公元1949至1999年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教育制度通史 第8卷 中华人民共和国 公元1949至1999年](https://www.shukui.net/cover/24/31488617.jpg)
- 李国钧,王炳照总主编;苏渭昌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 ISBN:7532828670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692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72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教育制度通史 第8卷 中华人民共和国 公元1949至1999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本卷导言1
第十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制度7
第一章 新中国的教育指导方针7
第一节 由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到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转变8
一、《共同纲领》规定的新民主主义教育纲领9
二、毛泽东提出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20
三、党的教育工作方针29
第二节 以阶级斗争为纲与教育工作的重大挫折36
一、反右斗争扩大化对知识分子的沉重打击36
二、“以阶级斗争为纲”与各级各类学校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41
三、“文化大革命”对教育事业的严重破坏45
第三节 “三个面向”和科教兴国战略57
一、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57
二、邓小平提出的“三个面向”和新时期的教育指导方针67
三、科教兴国与跨世纪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81
四、新中国成立50年来,我国教育方针努力处理的几对关系及其主要经验教训85
第二章 学制90
第一节 1951年的学制改革与50年代院系调整90
一、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90
二、50年代的院系调整93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扫盲工作100
第二节 建立两种教育制度和缩短学制的试验104
一、刘少奇提出的两种教育制度104
二、缩短学制的试验114
第三节 新时期的学制建设120
一、新时期的高等教育121
二、新时期的基础教育124
三、新时期的职业教育128
四、新时期的成人教育133
一、教育领导机构的建立和内部机构的设置138
第三章 教育行政体制138
第一节 高度集中的教育行政体制的确立138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行政体制的特点141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事业计划管理体制144
第二节 教育行政管理权限的下放与失控151
一、1958年教育行政管理权限的下放和1963年教育行政机构的调整151
二、“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行政机构153
第三节 新时期教育行政体制的改革与完善156
一、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与国家教育行政机构的改革156
二、新时期的教育事业管理体制167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办学体制184
第四章 办学体制184
一、接管旧的公立学校185
二、接管旧的私立学校185
三、接管教会学校188
第二节 1958年教育大革命中的全党全民办学192
一、“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192
二、全党全民办学与教育事业的盲目发展194
三、1962年教育事业的大调整197
一、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办学体制的建立200
第三节 办学体制的改革与完善200
二、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改革与进展211
第五章 学校行政管理体制220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学校行政管理体制220
一、各级各类学校逐步建立共产党基层组织220
二、实行校长责任制222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期间工军宣队进驻与撤出学校226
一、“文化大革命”初期学校党组织的瘫痪226
二、工军宣队进驻与撤出学校227
一、高等学校的领导管理体制230
第三节 新时期的学校行政管理体制230
二、中小学的领导管理体制242
三、社会力量办学机构的领导管理体制248
第六章 学校工作制度251
第一节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251
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体系与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建立251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失误和挫折266
三、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建立与发展278
第二节 学校教学制度295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教学制度的建立和学习苏联295
二、教学改革试验305
三、新时期教学体制的改革和完善321
第三节 学校后勤管理制度333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学校后勤管理制度333
二、“文化大革命”中学校后勤管理的混乱与严重损失340
三、学校后勤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完善344
第七章 国家教育考试制度与学业证书制度350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考试制度与学业证书制度352
一、大学统一招生考试、毕业生统一分配制度的确立352
二、高等学校毕业生统一分配制度365
三、各级各类学校的学业证书制度369
第二节 教育考试制度与学业证书制度的混乱时期377
一、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的废除377
二、各类学校学业证书制度的混乱380
第三节 新时期的教育考试制度与学业证书制度381
一、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制度的恢复与改革381
二、大中小学学业考试制度的改革401
三、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与国家文凭考试制度的建立411
第八章 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制度423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学衔、学位制度和研究生教育424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制度424
二、建立新中国学位制度的初步尝试428
第二节 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制度429
一、恢复研究生教育和建立学位制度429
二、学位授权审核和学位类型、结构、层次432
三、研究生教育的规范化、多样化438
四、学位工作管理体制442
第三节 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制度的特色446
一、研究生教育的特色与发展趋势446
二、学位制度的特色与发展趋势450
一、50年代初期教育法规建设459
第九章 教育立法459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规章制度的建设459
二、1958年“教育革命”中的失误463
三、大、中、小学校工作条例的制定和实施465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对教育规章制度的破坏471
一、“文化大革命”对教育规章制度的“批判”471
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的恶劣影响475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法制建设479
一、教育法制建设的基本任务480
二、教育法规体系基本框架482
三、教育立法484
第十章 教育投资体制511
第一节 新中国建立以来教育投入体制的发展沿革511
一、教育投入体制状况511
二、教育经费来源513
三、国家财政总支出中的教育经费情况515
第二节 现行的教育投资体制516
一、教育投入体制改革的意义与任务517
二、教育投入总量不断提高520
一、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现实背景523
第三节 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523
二、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新机制524
三、构建新型教育投资体制的基本要素及其保障机制525
第四节 教育投资体制改革措施527
一、教育投资结构改革528
二、教育财政管理体制改革532
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前瞻534
第十一章 教育督导制度和教育评估制度537
第一节 教育督导制度537
一、教育督导制度的历史沿革537
二、新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督导制度的建立539
三、新时期教育督导工作的实施550
第二节 教育评估制度556
一、新中国教育评估制度的建立556
二、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561
三、高等教育评估的深入开展564
第十二章 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体制578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体制578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方针政策579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582
一、“文化大革命”初期教育对外交流的中断590
第二节 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的中断与恢复590
二、“文化大革命”后期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逐步恢复592
第三节 新时期的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体制596
一、新时期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政策、法规596
二、新时期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新进展602
三、新时期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基本历史经验614
第十三章 香港、澳门、台湾的教育制度617
第一节 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制度617
一、香港教育的历史发展618
二、香港的教育政策和基本学制628
三、香港教育的成就、特点与改革发展634
第二节 澳门特别行政区教育制度644
一、澳门教育概况644
二、澳门教育改革与发展652
第三节 台湾省教育制度656
一、台湾省教育的历史发展656
二、台湾的教育政策和基本学制665
三、台湾教育的特点、存在问题与改革发展672
本卷结束语680
主要参考文献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