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脾胃病证妙谛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钟洪,吴绪祥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9787509117996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84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506页
- 主题词:脾胃病-中医疗法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脾胃病证妙谛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胃痛1
第一节 名著经典精讲1
一、《黄帝内经》关于胃痛的病名、部位、疼痛特点及致病原因1
二、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以心下痛论治3
三、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九种心痛之说4
四、陈无择《三因方》痛在中脘,非心痛也5
五、李杲《东垣试效方》心胃痛、脘痛之说5
六、朱丹溪《丹溪心法》提出瘀血作痛6
七、朱丹溪《丹溪心法》心痛即胃脘痛之说,对后世造成混淆6
八、王肯堂《证治准绳》心与胃各一脏,心痛非胃脘痛6
九、万密斋《保命歌括》当心而痛者有三病:胃脘痛、脾疼、胸痹7
十、张景岳《景岳全书》胃脘痛非心痛,以理气为主7
十一、虞抟《医学正传》食积化热伤胃8
十二、李用粹《证治汇补》过用苦寒致胃痛9
十三、沈金鏊《沈氏尊生书》治胃勿忘疏肝平肝9
十四、林珮琴《类证治裁》治法须分新久9
十五、程国彭《医学心悟》心痛有九种,九方治之9
十六、王永炎主编《中医内科学》综论胃痛之因机证治10
第二节 名医经验精粹11
一、叶天士治疗胃痛经验11
二、施今墨治疗胃痛经验13
三、黄文东治疗胃痛经验15
四、秦伯未治疗胃痛经验17
五、董建华治疗胃脘痛经验18
六、丁光迪治疗胃痛经验22
七、焦树德治疗胃痛经验26
八、陈苏生治疗胃痛经验27
九、刘仕昌治疗胃痛经验29
十、何任治疗胃痛经验31
十一、岳在文治疗胃痛经验33
第三节 名方应用精析34
一、黄芪建中汤34
二、柴胡疏肝散39
三、一贯煎42
四、香苏散48
五、金铃子散51
第2章 痞满56
第一节 名著经典精讲56
一、《黄帝内经》“痞”之病名56
二、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痞满的病因及辨证治疗57
三、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以八痞论治。61
四、朱肱《类证活人书》宣畅气机乃为治疗痞满的基本法则61
五、李东垣《脾胃论》元气虚弱,饮食不消之说61
六、朱丹溪《丹溪手镜》以血药论治62
七、朱?、滕弘等《普济方》以脾胃虚弱论治62
八、张景岳《景岳全书》辨治痞满,首分虚实63
九、龚廷贤《万病回春》中气伐伤,阴伏阳蓄63
十、虞抟《医学正传》胸中之气下陷而为心下痞64
十一、李菩《杂症要略》痞与胀的区别64
十二、李中梓《证治汇补》正气虚为本,痰郁为标64
十三、林珮琴《类证治裁》不知饥,不欲食是本病的另一特点65
十四、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实痞以痰、湿、热论之65
十五、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阴虚致痞66
十六、王永炎主编《中医内科》综论痞满之因机证治66
第二节 名医经验精粹67
一、张仲景治疗痞证方法概略67
二、叶天士诊治痞证经验70
三、龚廷贤治疗痞满经验73
四、田德禄治胃痞经验75
五、张学文治疗痞证经验与思路79
六、宋孝志治疗胃痞经验82
七、董建华治疗痞满经验85
八、李克绍治疗痞满经验91
第三节 名方应用精析93
一、半夏泻心汤93
二、保和丸104
三、越鞠丸107
四、枳实消痞丸111
五、补中益气汤117
六、大黄黄连泻心汤122
第3章 腹痛126
第一节 名著经典精讲127
一、《黄帝内经》“腹痛”之病名127
二、张仲景《金匮要略》全面论述了腹痛的病因及治疗127
三、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以“寒中”论治虚寒性腹痛129
四、成无己《伤寒明理论》以瘀血论治腹痛129
五、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因热而致腹痛130
六、王好古《此事难知》以中脘痛、脐腹痛及少腹痛论治130
七、朱震享《脉因证治》各种病因致脾胃升降失常为腹痛之病机131
八、龚廷贤《寿世保元》分寒热虚实以辨证治之131
九、张景岳《景岳全书》较全面地论述了腹痛的病因及虚实腹痛的辨证方法132
十、吴球《活人心统》常见腹痛的症状及具体治疗132
十一、龚信《古今医鉴》寒热腹痛的辨治方法133
十二、秦景明《症因脉治》血虚腹痛论治133
十三、林珮琴《类证治裁》理气活血通腑为治腹痛之大法133
十四、程国彭《医学心悟》肝郁气滞之腹痛134
十五、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以有形与无形来区分腹痛之病因134
十六、王永炎主编《中医内科学》综论腹痛之因机证治134
第二节 名医经验精粹135
一、贾堃治疗腹痛经验135
二、史沛棠治疗腹痛经验138
三、谢昌仁治疗急腹痛经验141
四、王静安诊治小儿腹痛经验142
五、汪岳尊用巴豆霜治疗肠结腹痛经验144
第三节 名方应用精析145
一、芍药甘草汤145
二、少腹逐瘀汤151
三、理中丸(汤)155
四、小建中汤160
五、四逆散164
六、良附丸170
第4章 呕吐174
第一节 名著经典精讲174
一、《黄帝内经》“呕”之病名174
二、张仲景《金匮要略》、《伤寒论》“呕”之脉因证治175
三、孙思邈《诸病源候论》痰水积聚致呕逆181
四、王焘《外台秘要》从身体状况、饮食等方面辨寒热呕吐182
五、宋政府编撰《圣济总录》浊阴之气上逆则发为呕吐182
六、刘完素《河间六书》火热致呕之说183
七、严用和《重订严氏济生方.呕吐反胃噎膈》饮食不节致呕的发病机制183
八、陈无择《三因方》“痰呕”证治184
九、张景岳《景岳全书》全面论述了呕吐的虚实辨证184
十、龚延贤《寿世保元》8种呕吐的病因及相应方药治疗185
十一、吴球《活人心统》呕与吐的区别与治疗185
十二、徐春甫《古今医统》卒呕吐为感受外邪所致186
十三、李菩《杂症要略》以六经及三焦辨治呕吐186
十四、林珮琴《类证治裁》肝胃不和及蛔厥致呕的治疗186
十五、费伯雄《医醇媵义》暑湿呕吐的治疗187
十六、王永炎主编《中医内科学》综论呕吐之因机证治188
第二节 名医经验精粹189
一、张仲景辨治呕吐经验189
二、董建华治疗呕吐经验193
三、徐景藩治疗胃病痰饮中阻引起呕吐的经验196
四、李克绍治疗蓄饮呕吐经验199
五、颜正华治疗反流性胃炎、食管炎经验200
六、孙喜才对化疗胃肠道反应的治疗经验202
第三节 名方应用精析204
一、吴茱萸汤204
二、小半夏汤208
三、藿香正气散213
四、香砂六君子汤216
五、二陈汤225
六、苓桂术甘汤229
第5章 呃逆233
第一节 名著经典精讲233
一、《黄帝内经》“哕”之病名233
二、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实呃、寒呃、虚热呃234
三、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寒冷之气为呃逆之病因235
四、朱丹溪《丹溪心法》寒呃、热呃的具体治疗236
五、王怀隐《太平圣惠方》肺气逆行,胃气不摄论治236
六、严用和《严氏济生方》老、弱、病、产后有此证,乃病深之候237
七、龚信《古今医鉴》痰热内郁为病因之一237
八、张景岳《景岳全书》寒、热、食滞、气滞、阴气衰竭均可致呃238
九、吴球《活人心统》以健脾化痰论治238
十、徐春甫《古今医统》肝气郁结之呃239
十一、程国彭《医学心悟》常见呃逆的病因及治疗239
十二、李菩《杂症要略》全面论述了呃逆的病因证治及胃呃、肾呃之别239
十三、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呃之由属火240
十四、陈士铎《辨证录》痰气致呃241
十五、张璐《张氏医通》寒热虚实辨证241
十六、王永炎主编《中医内科学》综论呃逆之因机证治242
第二节 名医经验精粹242
一、于己百治疗呃逆经验242
二、孟澍江治疗呃逆经验245
三、刘冠军治疗呃逆经验246
四、李克绍治疗呃逆经验248
五、赵玉庸治疗顽固呃逆经验249
六、郑绍周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经验250
七、韩登科治疗顽固性呃逆经验252
第三节 名方应用精析253
一、旋覆代赭汤253
二、丁香柿蒂汤261
三、四磨汤264
四、竹叶石膏汤270
五、橘皮竹茹汤273
第6章 噎嗝277
第一节 名著经典精讲277
一、《黄帝内经》“膈”之病名277
二、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噎”之病名279
三、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五噎证候280
四、张锐《鸡峰普济方》病缘忧思恚怒281
五、严用和《济生方》“噎膈”之病名281
六、张子和《儒门事亲》力宗三阳热结之说281
七、李东垣《东垣十书》阴中伏阳,冲气上逆282
八、朱丹溪《局方发挥》血液俱耗,胃肠干槁283
九、戴思恭《证治要诀类方》痰与气搏283
十、孙一奎《医旨绪余》噎与膈的病患部位不同284
十一、张景岳《景岳全书》病在脾肾284
十二、李中梓《医宗必读》噎塞多热,反胃多寒286
十三、赵献可《医贯》噎膈与反胃、关格的鉴别288
十四、李用粹《证治汇补》病因病机与治疗288
十五、张璐《张氏医通》逆气之说289
十六、程国彭《医学心悟》启膈散289
十七、何梦瑶《医碥》病在咽喉290
十八、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临证总结290
十九、尤怡《金匮翼》:或痰或血或津枯290
二十、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养血润燥291
二十一、林珮琴《类证治裁》噎与膈的病机不同291
二十二、姜礼《风痨臌膈四大证治》祛邪扶正,行瘀292
二十三、吴静峰《医学噎膈集成》噎膈病专著293
二十四、王永炎主编《中医内科学》综论噎膈之因机症治294
第二节 名医经验精粹295
一、朱丹溪辨治噎膈经验295
二、张锡纯治疗老年脾胃病经验296
三、吴静峰论治噎膈经验297
四、余桂清治疗食管癌经验298
五、梁剑波治疗消化系肿瘤经验300
六、王瑞林治疗食管癌经验301
七、谢亮辰治疗食管癌经验302
八、王沛诊治食管癌经验303
第三节 名方应用精析304
一、半夏厚朴汤304
二、启膈散309
三、通幽汤312
四、血府逐瘀汤315
第7章 泄泻320
第一节 名著经典精讲321
一、《黄帝内经》泄泻的定义与病机321
二、秦越人《难经·五十七难》泄泻的分类323
三、张仲景《伤寒论》泄泻的辨证与治疗323
四、张仲景《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泄泻的治疗324
五、孙文胤《丹台玉案·泄泻门》泄与泻的鉴别325
六、朱丹溪《丹溪手镜·泄泻》各种泄泻的临床表现及治则方药325
七、董宿原《奇效良方》泄与泻的鉴别325
八、李中梓《医宗必读·泄泻》治泻九法326
九、龚信纂《古今医鉴》阐述泄泻的病因病机326
十、张介宾《景岳全书·泄泻》对泄泻的病因病机、治则、方药论述326
十一、李健斋《医学入门·泄泻》泄泻治法329
十二、沈金鳌《杂病源流犀浊》认为“湿胜脾虚”为引起泄泻的重要因素330
十三、陈念祖《医学三字经》湿邪是导致泄泻的主要病因330
十四、何梦瑶《医碥》泄泻与痢疾的鉴别330
十五、程国彭《医学心悟·泄泻》泄泻临床表现、分类及其治法方药331
十六、雷丰《时病论·食泻》食泻331
十七、林珮琴《类证治裁》泄泻治法方药及泄泻与痢疾的鉴别331
十八、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泄泻的理法方药332
十九、吴谦《医宗金鉴》诸泄总括333
二十、吴谦《医宗金鉴》口糜泄泻334
二十一、严世芸《张伯臾医案》泄泻治法方药335
二十二、王永炎主编《中医内科学》泄泻的诊断、辨证要点、治疗总则335
第二节 名医经验精粹336
一、朱良春治疗泄泻经验336
二、印会河治疗泄泻经验338
三、路志正治疗泄泻经验339
四、郭谦亨治疗泄泻经验340
五、胡翘武治疗泄泻经验341
六、汤承祖治疗泄泻经验342
七、彭澍治疗泄泻经验343
八、李秀亮治疗小儿泄泻经验345
第三节 名方应用精析347
一、痛泻要方347
二、四神丸355
三、葛根芩连汤361
四、桃花汤370
五、白头翁汤374
六、参芩白术散380
第8章 便秘388
第一节 名著经典精讲388
一、《黄帝内经》大便难的生理病理388
二、张仲景《伤寒论》便秘的分类与汤证治疗389
三、张仲景《金匮要略》便秘的方证治疗394
四、王叔和《脉经》便秘与肺的关系396
五、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病因多样397
六、孙思邈《千金方》简便用方397
七、宋政府编撰《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冷秘与半硫丸398
八、朱肱《类证活人书》大便秘之病名398
九、严用和《济生方》“五秘”399
十、张元素《医学启源》病分为虚实两类399
十一、李杲《兰室秘藏》肾阴亏损399
十二、李杲《脾胃论》血结风结400
十三、朱震亨《丹溪心法》燥结血少400
十四、刘河间《河间六书》病在大肠401
十五、戴思恭《证治要诀》冷秘的证治401
十六、虞抟《医学正传》火盛水亏401
十七、李梴《医学入门》便秘的病因学说402
十八、龚廷贤《万病回春》诱因与病史403
十九、王肯堂《杂病证治准绳》外治法403
二十、张景岳《景岳全书》的“阴结阳结”404
二十一、李用粹《证治汇补》治则404
二十二、李中梓《医宗必读》分型论治404
二十三、陈士铎《石室秘录》便秘与肺405
二十四、张璐《张氏医通》用药宜慎重406
二十五、吴谦《医宗金鉴》直肠结406
二十六、尤在泾《金匮翼》虚秘406
二十七、唐容川《血证论》瘀血便秘407
二十八、王永炎主编《中医内科学》因机证治407
第二节 名医经验精粹408
一、李时珍辨治便秘经验408
二、施奠邦治疗习惯性便秘经验410
三、张东岳治疗老年性便秘经验412
四、许鑫梅治疗习惯性便秘经验413
五、卢永兵治疗老年性便秘经验413
六、田玉美治疗气虚便秘经验414
七、朱秉宜辨治便秘经验415
八、程焕章治疗顽固性便秘经验416
九、朱良春治疗顽固便秘经验417
十、周福生论治便秘经验419
第三节 名方应用精析422
一、麻子仁丸422
二、大承气汤426
三、温脾汤434
四、大黄附子汤438
五、济川煎441
第9章 胃癌444
第一节 名著经典精讲444
一、《黄帝内经》积聚与伏梁444
二、扁鹊《难经》积与聚的区别449
三、华佗《中藏经》癥瘕积聚450
四、葛洪《肘后备急方》肿瘤特征450
五、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癥瘕的病因450
六、赵佶《圣济总录》瘤451
七、严用和《济生方》积聚伏梁451
八、杨士瀛《仁斋直指附遗方论》癌的病状452
九、张子和《儒门事亲》伏梁的解析、祛邪法452
十、忽思慧《饮膳正要》饮食453
十一、朱丹溪《活法机要》正虚与积聚453
十二、朱丹溪《丹溪心法》积聚痞块的病理454
十三、戴思恭《证治要诀》痰饮455
十四、李梴《医学入门》误补致积455
十五、张景岳《景岳全书》胃癌病因与病位456
十六、吴谦《医宗金鉴》热结津枯457
十七、高秉钧《疡科心得集》癌瘤的病因与治疗457
十八、王清任《医林改错》气滞血瘀458
十九、唐容川《血证论》瘀血458
二十、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气衰惫458
第二节 名医经验精粹459
一、陈慈煦治疗胃癌经验459
二、魏品康论治胃癌经验460
三、孙桂芝证治中晚期胃癌经验461
四、李修伍诊治胃癌经验462
五、蔡淦应用乐胃煎治疗胃癌前病变463
六、钱伯文治疗胃癌用药经验464
七、王道坤诊治胃癌前期病变经验465
第三节 名方应用精析470
一、扶正抗癌汤470
二、大黄?虫丸475
三、十全大补汤478
四、沙参麦冬汤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