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人民检察院规范化管理体系的理论与实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人民检察院规范化管理体系的理论与实务
  • 高权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 ISBN:9787801859976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89页
  • 文件大小:90MB
  • 文件页数:509页
  • 主题词:检察机关-规范化-管理-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人民检察院规范化管理体系的理论与实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一1

序二1

第一章 人民检察院规范化管理体系概述1

第一节 检察管理1

一、管理的一般理论1

二、检察管理的概念3

三、检察管理的对象4

四、检察管理的方法5

第二节 人民检察院规范化管理6

一、检察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6

二、人民检察院规范化管理的提出、含义和特征8

三、人民检察院规范化管理的意义9

第三节 人民检察院规范化管理体系10

一、人民检察院规范化管理体系的含义和特征10

二、人民检察院规范化管理体系的理论基础13

三、人民检察院规范化管理体系的总体思路15

四、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国家标准向人民检察院规范化管理体系标准的转化17

五、人民检察院规范化管理体系的领导职责23

六、人民检察院规范化管理体系的组成要素及其逻辑关系25

附:《人民检察院规范化管理体系标准》27

第二章 管理文件规范化77

第一节 概述77

一、管理文件的含义77

二、管理文件的构成77

三、管理文件的格式78

四、管理文件的控制80

五、管理文件规范化的要求81

六、管理文件规范化的意义82

第二节 规范化管理手册83

一、规范化管理手册的含义和作用83

二、规范化管理手册的结构和内容84

三、规范化管理手册的编制86

第三节 程序文件87

一、程序文件的含义和作用87

二、程序文件的种类88

三、程序文件的结构和内容92

四、程序文件的编制93

第四节 操作文件94

一、操作文件的含义和作用94

二、操作文件的种类95

三、操作文件的结构和内容95

四、操作文件的编制97

第五节 记录和表格97

一、记录和表格的含义和作用97

二、记录和表格的种类98

三、记录和表格的编制和管理99

附:《肇州县人民检察院规范化管理体系文件控制程序》101

第三章 岗位设置规范化105

第一节 概述105

一、岗位的含义、要素和分类105

二、岗位设置的含义和原则106

三、岗位设置规范化的要求106

四、岗位设置规范化的意义108

第二节 检察岗位分析108

一、检察岗位分析的含义和目的108

二、检察岗位分析的方法109

三、检察岗位分析的实施110

四、检察岗位分析的作用与意义112

第三节 检察岗位设置113

一、检察岗位类别和职能114

二、检察岗位数量和名称114

三、检察岗位职责和权限115

四、检察岗位设置表115

第四节 检察岗位说明书116

一、检察岗位说明书的含义和作用116

二、检察岗位说明书的内容116

三、检察岗位说明书的格式和结构118

附:《肇州县人民检察院规范化管理体系控告申诉科科长岗位说明书》119

第四章 工作流程规范化122

第一节 概述122

一、工作流程的含义122

二、工作流程的组成要素122

三、工作流程的分类123

四、工作流程规范化的要求124

五、工作流程规范化的意义125

第二节 工作流程的主体126

一、内勤126

二、承办人127

三、部门负责人128

四、决策层129

第三节 工作流程的过程130

一、输入、输出过程130

二、实施过程130

三、决策过程130

四、评审过程131

五、检查、分析和改进过程131

第四节 工作流程的期间和次序131

一、期间131

二、次序133

第五节 工作流程的设计13

一、工作流程的设计方法133

二、工作流程的设计步骤134

第六节 流程图136

一、流程图的含义和建立流程图的目的136

二、建立流程图的要求136

三、建立流程图的方法137

四、建立流程图的步骤139

附:《肇州县人民检察院反贪局线索审查处理工作流程图》140

第五章 案件质量标准规范化141

第一节 概述141

一、案件质量标准的含义141

二、案件质量标准的要素141

三、案件质量标准的原则142

四、案件质量标准规范化的要求143

五、案件质量标准规范化的意义144

第二节 案件质量标准144

一、自侦部门案件质量标准144

二、侦查监督部门案件质量标准152

三、公诉部门案件质量标准155

四、民事行政检察部门案件质量标准160

五、控告申诉检察部门案件质量标准162

第三节 案件质量等级167

一、案件质量等级划分的原则167

二、案件质量等级的分类168

附:肇州县人民检察院卷宗装订顺序168

第六章 办案责任制规范化171

第一节 概述171

一、办案责任制的含义171

二、办案责任制的根据172

三、办案责任制规范化的要求173

四、办案责任制规范化的意义174

第二节 主诉(办、侦)检察官的选任174

一、任职资格174

二、选任程序177

三、选任范围178

第三节 权力和责任179

一、配置权力和责任的原则179

二、检察官的权力和责任180

三、部门负责人的权力和责任181

四、检察长的权力和责任182

五、检察委员会的权力和责任183

第四节 主诉(办、侦)检察官与相关人员及机构的关系183

一、检察官与部门负责人的关系184

二、检察官与检察长的关系184

三、检察官与检察委员会的关系185

四、检察官与助手的关系185

第五节 监督制约186

一、建立监督制约机制的必要性186

二、建立监督制约机制的原则187

三、监督制约的方式188

附:最高人民检察院办公厅《关于在审查起诉部门全面推行主诉检察官办案责任制的工作方案》189

第七章 队伍管理规范化193

第一节 概述193

一、队伍管理的内容193

二、队伍管理的原则193

三、队伍管理规范化的要求194

四、队伍管理规范化的意义196

第二节 检察队伍的构成197

一、人民检察院的设置197

二、人民检察院的机构197

三、检察人员199

第三节 政治工作199

一、班子建设199

二、思想政治建设201

三、检察文化建设205

第四节 人事管理209

一、检察官管理210

二、其他检察人员管理215

三、奖励管理217

四、培训管理219

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222

第八章 事务管理规范化226

第一节 概述226

一、事务管理的含义226

二、事务管理的原则226

三、事务管理的分类227

四、事务管理规范化的要求228

五、事务管理规范化的意义229

第二节 常规政务管理230

一、公文管理230

二、档案管理232

三、信息管理233

四、保密管理233

五、会务管理234

六、统计与报表管理235

七、文印传真管理236

八、印鉴管理236

九、图书报刊管理237

十、其他交办工作管理237

第三节 计财装备管理238

一、财务管理238

二、资产管理238

三、服装管理240

四、车辆管理240

五、枪械管理241

第四节 综合协调管理242

一、宣传管理242

二、调研管理242

三、内外联络管理243

四、与人大代表联络管理243

五、督办管理244

第五节 后勤保障管理245

一、物品管理245

二、设施设备管理245

三、涉案款物管理246

四、环境管理246

五、值班执勤管理247

六、接待管理248

七、通讯管理249

八、警车管理249

附:《最高人民检察院公文处理办法》249

第九章 信息技术管理规范化259

第一节 概述259

一、信息技术的含义及特征259

二、信息技术的资源提供260

三、检察信息化261

四、信息技术管理规范化的要求262

五、信息技术管理规范化的意义264

第二节 信息化建设265

一、信息化建设的提出及历史背景265

二、信息化建设的驱动因素266

三、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267

四、信息化建设的构成要素267

五、信息化建设的内容268

六、信息化建设的实践意义273

第三节 信息化安全保障274

一、信息化安全理念274

二、信息化技术安全保障体系275

三、信息化安全规范和标准体系275

第四节 计算机软件开发285

一、计算机软件开发可行性研究与需求分析285

二、计算机软件开发计划与设计286

三、计算机软件功能实现与检测286

四、计算机软件实用技能培训286

五、计算机软件运行与维护286

附:《最高人民检察院机关通信、计算机网络管理规定》287

第十章 信息沟通规范化292

第一节 概述292

一、信息沟通的含义和特点292

二、信息沟通的分类293

三、信息沟通的构成要素294

四、信息沟通规范化的理论基础295

五、信息沟通规范化的要求296

六、信息沟通规范化的意义297

第二节 内部信息沟通298

一、内部信息沟通的含义和特点298

二、内部信息沟通的内容和方式298

三、内部信息沟通的记录、分析和反馈299

四、内部信息沟通的障碍及克服299

第三节 外部信息沟通301

一、外部信息沟通的含义和特点301

二、外部信息沟通的内容和方式301

三、外部信息沟通的记录、分析和反馈305

四、外部信息沟通的障碍及克服305

附:《最高人民检察院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联系工作管理办法(试行)》306

第十一章 绩效考核规范化310

第一节 概述310

一、绩效考核的含义310

二、绩效考核的种类311

三、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构成312

四、绩效考核方法317

五、绩效考核规范化的要求318

六、绩效考核规范化的意义319

第二节 员工绩效考核320

一、指标的设计320

二、标准的设计321

三、权重的设计321

四、尺度的设计321

五、方法的选择321

六、结果的应用322

七、考核的实施323

第三节 单位绩效考核323

一、指标的设计323

二、标准的设计324

三、权重的设计324

四、尺度的设计324

五、方法的选择324

六、结果的应用324

七、考核的实施325

附:《肇州县人民检察院员工共同指标绩效考核办法》325

第十二章 责任追究规范化327

第一节 概述327

一、责任追究的含义和目的327

二、责任追究的原则328

三、责任追究规范化的要求329

四、责任追究规范化的意义331

第二节 检察人员责任的构成332

一、主体333

二、主观方面333

三、客观方面333

第三节 责任追究的管辖、依据和种类334

一、责任追究的管辖334

二、责任追究的依据335

三、责任追究的种类336

第四节 责任追究的事由337

一、纪律责任追究的事由337

二、法律责任追究的事由342

第五节 责任追究的效力和解除343

一、责任追究的效力343

二、责任追究的解除343

第六节 纪律责任追究的程序344

一、立案344

二、调查344

三、告知345

四、陈述和申辩345

五、申报345

六、审批345

七、作出决定345

八、归档346

九、申诉346

附:《检察人员纪律处分条例(试行)》346

第十三章 内部审核规范化359

第一节 概述359

一、内部审核的含义和目的359

二、内部审核的特点359

三、内部审核的依据和范围360

四、内部审核的原则和方法361

五、内部审核的时机和频次362

六、内审员362

七、内部审核规范化的要求363

八、内部审核规范化的意义364

第二节 内部审核的步骤365

一、内部审核的策划365

二、内部审核的实施367

三、内部审核报告369

四、内部审核跟踪验证371

第三节 内部审核的内容372

一、领导层审核372

二、队伍管理和事务管理部门的审核376

三、业务部门的审核379

附:《肇州县人民检察院规范化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控制程序》381

第十四章 管理评审规范化385

第一节 概述385

一、管理评审的含义和作用385

二、管理评审的时机、方式和执行386

三、管理评审规范化的要求387

四、管理评审规范化的意义387

第二节 管理评审的策划388

一、计划阶段的策划389

二、实施阶段的策划389

三、输出阶段的策划390

四、后续阶段的策划391

第三节 管理评审的内容391

一、对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适宜性的评价391

二、对体系组织机构及管理职能适宜性的评价391

三、对体系运行监控充分性的评价392

四、对体系运行有效性的评价392

五、体系对环境变化适宜性的评价392

六、对资源配置充分性的评价393

七、对改进必要性的评价393

第四节 管理评审的输入准备393

一、输入准备的职责和内容393

二、输入准备的过程和要求394

三、管理评审的主要输入信息394

第五节 管理评审的实施395

一、管理评审输入395

二、管理评审过程396

三、管理评审输出397

四、管理评审报告398

五、管理评审实施阶段的注意事项399

第六节 管理评审的后续活动400

一、执行管理评审的改进要求400

二、跟踪验证改进效果400

三、实施文件跟进更改400

四、保持管理评审记录401

附:《肇州县人民检察院规范化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控制程序》401

第十五章 外部审核规范化404

第一节 概述404

一、外部审核的含义404

二、外部审核的主体和目的404

三、外部审核的阶段405

四、外部审核规范化的要求405

五、外部审核规范化的意义406

第二节 外部审核活动的主要内容407

一、认可前审批过程的主要内容407

二、认可后监管过程的主要内容409

第三节 审核启动410

一、审核可行性确定410

二、确定审核组411

三、审前沟通411

第四节 文件审核411

一、文件审核的目的411

二、文件审核的要求411

三、文件审核的主要对象和执行者411

四、文件审核的一般程序412

第五节 现场审核412

一、现场审核的准备412

二、现场审核的实施413

三、外部审核报告417

第六节 现场审核跟踪验证419

一、受审核检察院跟踪验证要求419

二、审核组跟踪验证要求419

三、验证方式、时限及内容419

附:《肇州县人民检察院规范化管理体系监督审核报告(第二次)》420

第十六章 检查和分析规范化425

第一节 概述425

一、检查和分析的含义425

二、检查和分析的方法425

三、检查和分析规范化的要求426

四、检查和分析规范化的意义426

第二节 诉讼参与人及相关方和人民群众满意度调查427

一、诉讼参与人及相关方和人民群众满意度的含义和特征427

二、诉讼参与人及相关方和人民群众满意度调查429

三、诉讼参与人及相关方和人民群众满意度体系的设计432

四、诉讼参与人及相关方和人民群众满意度信息的分析和处理434

第三节 案件和法律监督服务过程和结果的检查436

一、过程和结果检查的含义436

二、过程和结果检查的范围和因素437

三、过程和结果检查的方法438

第四节 不合格的控制439

一、不合格的含义439

二、不合格的范围和分类439

三、不合格的控制440

第五节 数据分析442

一、数据分析的含义442

二、数据分析的实施442

三、数据分析的方法444

四、数据分析结果的运用445

五、统计分析报告的制作446

附:近年来我县涉油犯罪案件的统计分析报告450

第十七章 持续改进规范化455

第一节 概述455

一、持续改进的含义455

二、持续改进的目的、基本活动和方法455

三、持续改进的原则456

四、持续改进的步骤457

五、持续改进规范化的要求458

六、持续改进规范化的意义459

第二节 持续改进的动因460

一、持续改进的外部动因460

二、持续改进的内在动因462

第三节 纠正和预防措施462

一、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含义462

二、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职责权限463

三、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识别464

四、纠正措施的制定及实施465

五、预防措施的制定及实施467

附:《肇州县人民检察院规范化管理体系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468

第十八章 人民检察院规范化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472

第一节 体系的建立472

一、建立规范化管理体系的原则472

二、建立规范化管理体系的前期准备474

三、建立规范化管理体系的阶段和步骤476

四、建立规范化管理体系应注意的事项477

第二节 体系的运行478

一、规范化管理体系的运行机制478

二、规范化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及其制约480

三、规范化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途径481

第三节 体系的发展趋势483

一、规范化管理体系建立的现状483

二、规范化管理体系运行存在的问题493

三、规范化管理体系提高的建议484

附:肇州县人民检察院建立规范化管理体系工作流程图485

主要参考文献486

后记48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