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针灸学基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赵京生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105167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79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8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针灸学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经络与腧穴1
概述1
一、经络与腧穴的概念1
二、经络与腧穴的关系2
三、经络腧穴与脏腑的关系2
四、经络学说的意义2
第一章 总论3
第一节 经络系统3
一、十二经脉4
二、经别、络脉7
三、经筋、皮部8
四、奇经八脉10
第二节 经络分部的意义11
一、根结与标本11
二、气街与四海13
第三节 腧穴分类14
一、经穴14
二、奇穴15
三、阿是穴15
第四节 取穴方法16
一、骨度分寸取穴法16
三、手指同身寸取穴法21
二、体表自然标志取穴法21
四、简便取穴法22
五、揣穴23
第五节 腧穴的作用与主治规律23
一、腧穴的作用23
二、分经主治规律24
三、分部主治规律24
第六节 特定穴26
一、五输穴26
二、原穴27
三、络穴28
五、八脉交会穴29
四、郄穴29
六、下合穴30
七、背俞穴30
八、募穴30
九、八会穴31
十、交会穴32
第七节 经络腧穴理论的运用35
一、用于理论说明35
二、指导诊治方法36
第一节 十二经脉38
一、手太阴38
第二章 各论38
二、手厥阴43
三、手少阴47
四、手阳明52
五、手少阳59
六、手太阳67
七、足太阴73
八、足厥阴80
九、足少阴85
十、足阳明95
十一、足少阳109
十二、足太阳123
第二节 奇经八脉141
一、督脉141
二、任脉150
三、冲脉157
四、带脉158
五、阳蹻与阴蹻158
六、阳维与阴维160
第三节 奇穴161
一、头颈部穴161
三、背部穴165
二、胸腹部穴165
四、上肢穴166
五、下肢穴168
中篇 针灸操作方法171
概述171
一、一般概念171
二、刺灸方法与经络腧穴的关系171
三、刺灸方法的临床意义171
四、传统刺灸方法与现代刺灸方法172
五、操作前准备172
一、针具175
第一节 毫针刺法175
第一章 传统刺灸方法175
二、练针法177
三、持针方法177
四、进针方法179
五、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181
六、行针手法182
七、针感184
八、留针方法187
九、出针方法188
十、补泻手法188
十一、注意事项191
一、三棱针刺法194
第二节 其它针法194
二、皮肤针刺法195
三、皮内针刺法197
四、芒针刺法198
五、火针刺法199
第三节 灸法200
一、施灸材料200
二、灸法的作用和适应证203
三、灸法的分类应用203
四、注意事项209
一、罐具210
第四节 拔罐法210
二、操作方法211
三、应用方法212
四、适应范围212
五、注意事项213
第五节 分部针刺操作213
一、头面颈项部214
二、胸腹部218
三、背腰骶部219
四、四肢部220
一、操作方法222
第一节 电针222
第二章 现代刺灸方法222
二、适应范围223
三、注意事项224
第二节 穴位特殊刺激法224
一、穴位注射法224
二、穴位贴磁法226
第三节 头针228
一、标准头穴线定位与主治228
二、操作方法230
三、注意事项230
一、耳郭的结构231
第四节 耳针231
二、耳穴分布规律、定位与主治232
三、耳穴诊察240
四、耳穴处方选穴240
五、耳针操作方法241
六、适应范围242
七、注意事项243
第五节 腕踝针243
一、分区与主病243
二、穴点与主治244
四、注意事项245
三、操作方法245
下篇 文献附录246
第一章 古代医籍论经络腧穴246
第一节 《内经》论经络246
一、论十二经脉246
二、论经别248
三、论络脉249
四、论奇经八脉250
五、论经筋250
一、论十二原穴252
第三节 《内经》论腧穴252
二、论奇经八脉病候252
一、论奇经八脉循行252
第二节 《难经》论经络252
二、论五输穴253
第二章 古代医籍论刺灸255
第一节 《内经》论针法255
一、论九针255
二、论补泻255
三、论气至255
四、释文256
五、论九刺、十二刺、五刺256
第二节 《难经》论针法257
六、论缪刺257
一、三衢杨氏补泻258
第三节 《针灸大成》论针法258
二、经络迎随设为问答263
第三章 常用针灸歌赋264
一、《标幽赋》264
二、《金针赋》265
三、《百症赋》266
四、《通玄指要赋》267
五、《玉龙歌》268
六、《肘后歌》269
九、《刺法启玄歌》270
十、《针法歌》270
七、《行针总要歌》270
八、《行针指要歌》270
十一、《补泻雪心歌》271
十二、《四总穴歌》271
十三、《回阳九针歌》271
十四、《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并治杂病歌》271
十五、《十二经治症主客原络》272
十六、《八法交会八穴歌》273
十七、《孙真人针十三鬼穴歌》273
索引 穴名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