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作文病点110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作文病点110例
  • 阎银夫,胡连和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 ISBN:753161068X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227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24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作文病点110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一 不要混淆似同实异的概念 鲍志伸1

二 缺乏辩证的分析影响了说服力 鲍志伸3

三 让例子开路 俞焕阳4

四 学会评析论据 周年昌6

五 说理忌绝对化和片面化 周年昌9

六 修饰成分不宜滥用 谢正昌11

七切莫审错文体 谢正昌13

八 批驳的分寸要因对象而易 莫家泉15

九 结尾不能过分“拔高” 莫家泉17

一○ 杜撰的论据没有说服力 莫家泉19

一一 道听途说 不足为据 马俊成21

一二 起笔不宜“舍近求远” 马俊成23

一三 头脑昏昏 下笔昏昏 何正纲25

一四 论文语言 何用对话 何正纲26

一五 罗列事例 言之无序 何正纲28

一六 无“桥”难服人 李敦凯30

一七 要有灼见 姜连根32

一八 说理也可形象些 姜连根33

一九 立论忌偏颇 金玉梅35

二○ 选准角度 概括事例 沈正元37

二一 偏执一隅 易走极端 孙志明38

二二 思维不一 论点转移 张金锁40

二三 画蛇添足 结穴失神 陈继英43

二四 语序颠倒要不得 黄书铭45

二五 前有“总”而后无“分” 赵家书47

二六 迟迟不开门 开门不见山 赵家书49

二七 “自学”不等于“求知” 赵家书51

二八 多角度不等于多中心 徐德志52

二九 “学”与“思”不可偏废 徐德志54

三○ 事例不可太冗繁 刘国安 金振声57

三一 落笔太远白费力 刘国安 金振声59

三二 要使物与人相沟通 王成烈60

三三 看准靶子选好箭 王成烈62

三四 条分缕析理自明 王成烈64

三五 把握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 周年昌66

三六 说理务求严密 王成烈69

三七 入题要自然贴切 张友良72

三八 判断要合乎事理 张友良74

三九 题意不明 南辕北辙 陈仲年77

四○ 方枘圆凿 难以吻合 陈仲年80

四一 议论应切中肯綮 罗棠泽82

四二 关键还在提高思想水平 丁品森84

四三 不能以“骂”代“驳” 郁静超87

四四 不可引为虎头议为蛇尾 李阳海88

四五 破题明旨不可偏 马俊成90

四六 思路要清晰和连贯 丁品森92

四七 要注意行文的衔接过渡 丁品森95

四八 变“消极沉闷”为“健康向上” 谢正昌97

四九 语言若离谱 内容易走调 谢正昌 钱芳100

五○ 不要风干的蜜桔 俞焕阳102

五一 叙事要紧扣文题的特定要求 刘圣高103

五二 作文不应出现知识性的错误 鲍志伸105

五三 层次安排要注意条理 鲍志伸107

五四 对话要符合人物的身分 鲍志伸110

五五 对话句式要有变化 赵扬111

五六 不能随意拔高人物的形象 张群芝114

五七 惟有真情才动人 贾文斌115

五八 罗列素材导致主旨模糊 贾文斌117

五九 过后知道的事要用补叙 黄书铭119

六○ 层次不清消息难明 裘樟鑫121

六一 命意不善文不美 张烈鹏123

六二 叙事不具体 笔下难生辉 张烈鹏124

六三 缺少波折则缺乏魅力 张烈鹏127

六四 游记不可“无情” 余映潮129

六五 表述一定要准确 杨维诗131

六六 感想不能超越事实材料 张正康133

六七 话说过头必然失实 章佳岭135

六八 写人不宜抽象介绍 章佳岭136

六九 拔高贬低 失之中肯 王群138

七○ 人称转换要明确 汪诚一141

七一 抒情不靠“啊”和“!” 汪诚一142

七二 正写还需侧写衬 丁品森144

七三 主观臆测 误写心理 张金锁148

七四 千人一面 描写失真 陈继英150

七五 要把握描写对象的本质特征 贾文斌152

七六 红花需要绿叶衬 沈正元153

七七 景物描写要体现人物心理 张群芝155

七八 “似我者死” 朱昌元157

七九 观察应有序 贾文斌159

八○ 描写切忌想当然 赵扬160

八一 写景不具随意性 周年昌163

八二 环境描写要为表现中心服务 余映潮165

八三 笔下无景难感人 王群167

八四 借物≠介物 王群169

八五 文体不清 说明失当 陈继英172

八六 若即若离入题慢 何正纲174

八七 要重点说明事物的关系 沈正元176

八八 说明必须准确无误 谢正昌178

八九 分类说明要依据一定的标准 刘圣高180

九○ 有物无序说明不清 李文杰182

九一 贬词褒用 贻笑大方 谢正昌185

九二 准确地使用修饰语 余映潮186

九三 扩写不能机械地扩充 沈正元188

九四 缺少勾划 程序难明 裘樟鑫190

九五 走向、参照点交代不明 裘樟鑫192

九六 读后感不能只“读”无“感” 胡连和195

九七 条件作文不可忽视“条件” 胡连和197

九八 取舍得当 才成佳文 胡连和200

九九 书信不能造作地“给别人看” 胡连和203

一○○ 审题要审准“题眼” 胡连和206

一○一 行文忌唱四字歌 王成烈208

一○二 细节不真 文即虚假 裘樟鑫210

一○三 承接的句、段不可少 马俊成212

一○四 排除具有副作用的“引用” 王成烈214

一○五 泛泛说明不受欢迎 孙志明216

一○六 反向思维不能“一意孤行” 李敦凯218

一○七 类比切莫生硬机械 王成烈220

一○八 重点段落失之过简 孙志明222

一○九 “我”为衬角要适度 莫家泉223

一一○ 要善于挖掘事理 裘樟鑫22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