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证券交易法律制度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证券交易法律制度研究
  • 符启林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7503630337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444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5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证券交易法律制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证券及证券法1

第一节 证券1

一 美国证券法上证券的种类及范围2

二 我国证券法上证券的种类及范围4

三 美中两国证券种类及范围之比较10

第二节 证券法11

一 证券法的历史沿革11

二 证券法的性质和特征18

三 证券法的基本原则21

一 股份公司的出现29

二 信用制度的建立30

三 证券业的兴起32

第二节 证券市场的作用35

一 证券市场对一国经济发展的影响35

二 证券市场在世界经济活动中的作用40

第三节 我国建立证券市场的重要性与必要性45

一 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形成的需要46

二 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需要47

三 是金融体制改革及信用体系改革的需要47

四 是扩大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的需要49

五 是调节经济活动的需要49

六 是增强公民对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责任感的需要50

第七节 我国新时期证券市场的形成和发展51

一 证券市场的起步阶段52

二 证券市场的正式建立及迅速发展阶段53

三 证券市场的规范化阶段54

第四节 我国证券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56

一 我国证券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56

二 规范证券市场的对策62

一 证券发行的含义68

二 证券发行的管理制度68

第一节 证券发行法律制度的一般规定68

第三章 证券发行法律制度研究68

三 强制信息公开制度70

第二节 证券发行方式与程序84

一 股票的原始发行84

二 新股发行的条件与程序88

三 债券发行的条件与程序90

四 A股的发行98

五 人民币特种股票(B)股的发行105

六 境内企业起码接或间接到境外发行证券或将其证券在境外上市交易的有关规定107

第三节 证券发行的审核制度112

一 注册制113

二 核准制113

三 制度对比114

第四节 我国证券发行制度中的不足与完善120

一 发行体制的有关问题120

二 发行审核委员会的有关问题121

三 市场风险承担的有关问题123

四 对所募资金用途规定的有关问题123

五 我国企业改制的理念123

六 股票发行价格的确定批准124

第四章 证券交易法律制度研究127

第一节 证券交易的一般规定127

一 证券交易的法律含义127

二 证券交易的法律性质131

三 证券交易的基本原则132

四 证券交易的种类134

第二节 证券交易法律关系研究140

一 证券公司与客户之间的法律关系140

二 证券公司的自营业务与受委托业务之间的法律关系154

三 会员证券公司、非会员证券公司及客户之间的法律关系156

第三节 证券交易过程法律研究159

一 证券买卖的基本过程159

二 证券交易所的一般交易过程160

三 证券集中托管167

一 证券的赠与169

第四节 证券的其他交易形式169

二 证券质押173

三 证券的继承181

第五节 证券交易的方式183

一 集中竞价交易与非集中竞价交易184

二 委托交易与自营交易191

第六节 证券交易的限制195

一 证券价格涨跌限制195

二 内部职工股转让的限制196

四 国家股配股权转让的限制199

五 公司内部人短线交易的限制199

三 国家股和法人股转让的限制199

六 证券中介机构及其人员的股票交易限制202

七 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证券登记结算机构从业人员、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工作人员的交易限制206

八 对特定人买卖证券行为的限制212

第五章 上市公司收购法律制度研究214

第一节 上市公司收购制度的基本问题216

一 上市公司收购的概念界定216

二 上市公司收购的制度评价220

三 上市公司收购的分类231

四 国内外上市公司收购制度概要234

第二节 上市公司收购的法律规制237

一 要约收购立法的基本原则237

二 要约收购的信息披露制度243

四 部分要约收购制度249

三 强制要约收购制度249

五 协议收购的法律规制253

第三节 目标公司经营者对抗行为的法律规制255

一 目标公司经营者对抗行为255

二 反收购行为的价值之争:围绕目标公司股东利益保护展开的争论258

三 各国对反收购行为的法律规制261

第四节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收购法律制度的思考266

一 收购行为规制的完善266

二 反收购行为的立法完善270

一 证券商的概念272

第六章 证券商法律制度研究272

第一节 概述272

二 证券商的种类274

第二节 证券商的设立、变更、终止和组织机构277

一 证券商的设立277

二 证券商的组织形式283

三 证券商的变更和终止285

第三节 证券商的业务和行为规则288

一 证券商的业务288

二 证券商业务行为的规则296

三 证券商内部人员的规范300

二 证券自营商的义务和责任301

一 证券承销商的概念304

二 证券承销的方式305

三 证券承销商的资格307

四 证券承销商的义务和责任308

第四节 证券承销商309

第五节 证券自营商309

一 证券自营商的概念309

第六节 证券经纪商311

一 证券经纪商的概念311

二 证券经纪商的义务和责任312

第七节 证券商的监管与自律313

一 证券商的监管313

二 证券商的自律318

第七章 证券禁止行为研究323

第一节 内部人短线交易之禁止323

一 内部人短线交易法律规制之必要性323

二 我国关于内部人短线交易的法律规定326

三 内部人短线交易的若干问题326

第二节 内幕交易之禁止336

一 内幕交易法律规制的必要性336

二 内幕交易的构成要件341

三 内幕交易的归责理论349

四 内幕交易的法律责任354

第三节 操纵证券交易价格之禁止356

一 操纵证券交易价格法律规制的必要性356

二 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的行为方式361

三 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的法律责任369

第四节 欺诈客户之禁止370

一 欺诈客户法律规制的必要性370

二 欺诈客户的行为方式373

三 欺诈客户的法律责任376

一 信息公开之必要性379

第五节 公开说明书责任379

二 公开说明书的交付责任380

三 公开说明书内容虚伪及欠缺责任382

第六节 其他证券禁止行为390

一 信用交易之禁止390

二 “T+O“交易之禁止392

三 编造并传播虚假信息之禁止392

四 上市证券场外交易之禁止393

五 其他禁止行为393

第八章 证券监管法律制度研究394

第一节 证券监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394

一 证券市场监管的实例启示394

二 证券监管必要性和重要性396

第二节证券监管的法律本质397

一 证券监管法律规范是公法与私法融合法397

二 证券监管法律规范是社会本位法401

三 证券监管法律规范是衡权法405

第三节 证券监管的目标407

一 证券监管目标概述407

二 证券监管目标体系408

三 资产价格监管是一种新的宏观调控手段411

第四节 证券市场的监管模式413

一 证券市场监管的一般模式概说414

二 构筑一般监管模式的法律体系417

三 监管主体设置的一般模式418

四 国际证券监管方式420

第五节〈证券法〉出台前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状况分析与评价421

一 证券市场非开放性与证券监管手段的行政计划性421

二 证券市场监管实行多部门重复管理体制422

三 证券市场的监管方式计划经济色彩浓厚427

第六节 我国证券市场监管模式的设计428

一 证券法确立了新的监管模式429

后记433

二 对〈证券法〉有关规范的几点意见435

主要参考文献438

热门推荐